分享

他用自己的智慧赋予青铜鲜活的生命

 郝景望 2020-05-17

在土地肥沃的关中平原,栖息繁衍着淳朴的关中人民,悠远的农耕文明在此兴盛繁荣。

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十三朝封建帝王建都与此,奠定了这里厚重的文化底蕴。

人类历史长河中,时代的进步,渐渐逝去的许多元素都已经为人们忘记,关中农村中许许多多的场景已经几乎没有了。

当年的钉锅匠、换烂货、扛着凳子看大戏、剃头匠......

一种文化的传承——看大戏 https://www.toutiao.com/i6598411428678337032/

当年陕西关中地区吃百家饭的“钉锅匠” https://www.toutiao.com/i6689039582773641736/

关中农村曾经的手艺人——剃头匠 https://www.toutiao.com/i6780674920230683148/

这些已经是历史的记忆了,在咸阳市“鸣翠楼广场”附近,就有许许多多的铜塑,再现了一个个这样的场景,从2018年下半年起,小编所整理的原创关中文化内容的文稿,许多次都采用了这些铜塑作品照片为配图,后来作家马腾驰先生告诉小编“这些铜塑的作者李小超先生,在咸阳市还有一处室内的展馆呢。”

感谢铜塑的作者——李小超先生。

抽时间慕名特地去参观了位于咸阳市植物园,李小超先生“乡村记忆雕塑、绘画”,亲切的乡村味道,浓浓的乡情记忆,纯醇的关中特色,扑入久违的怀念氛围。

这是一座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法国巴黎市政府”“法国尼斯市政府”“法国布雷斯托市政府”“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多家单位联合建设的艺术博物馆。

他用自己的智慧赋予青铜鲜活的生命

——乡村记忆实实在在的真情

那一身老粗布棉袄、背搭着双手、侧头眺望乡亲们劳动场面的老人,这熟悉的身影,那不就是村东头的狗娃他爷么,可以这样说,当年关中农村老人,都是这样的特点!

李小超先生传神的雕塑,一下子就让人想到勤劳毕生,虽然劳累得微微驮了背,但听到乡亲们劳作的说笑声,虽然力不从心但却总忍不住看几眼的老人,我们关中农村,哪个村没有这样的老人呢?

看着这幅场景,勤劳终生的农村老人的挣扎模样不由得让人眼眶一热,这就是当年真实情境再现呀!

他用自己的智慧赋予青铜鲜活的生命

——当年生产队里最好的家当

几十年前,生产队买回来一台“手扶拖拉机”,突突突的柴油机,拉着一大厢粪土,扬起一路尘土,一转眼就跑得撵不上了,这家伙就是比好小伙劲大!当年号称见多识广的老先生大伯慨叹到“人还是能行,一堆铁拉土比好小伙争!”干完农活,社员们挤上手扶拖拉机去公社开会,先生的这个作品,就是这样的眼熟。

那胳肢窝夹着锁啦的发展,分明就是农村当年一个有着手艺,被人高看一眼,喝得醉醺醺、眼皮耷拉、优越感爆棚的得意者的模样,几十年前的关中农村,吹锁啦的手艺人,遇到主家过事时,咥着高桌子低板凳、盘上盘下的“肉菜”,喝着关中农村人不经常喝的白酒,抽着不掏钱的纸烟,临走每个人还可以挣几块钱回家补贴家用,发展那惬意的神情,那前后稍微跨开的双脚,无不是当年关中人,易于满足小富则安的陶醉状。先生用这堆铜,活生生地塑造出关中农村,当年那种极易满足的普遍风气,我们淳朴的乡亲们就是这样的如意。

我们处在黄土层深厚的关中人,曾经盖房子就是土木结构,那被称作“胡基”的建筑材料,就是关中农村有打胡基技术的手艺人的杰作,肩膀上掂一个“硾子”,右手握着的硾子把上,套一合“打胡基模子”,左手提一个装着炕洞灰的担笼,这个全副武装的手艺人正朝着胡基壕走去,他的目标又是这一晌打300块胡基的目标。

看着这尊雕塑,当年胡基壕里供模子人磕膝盖上三角形的防磨布;呸呸呸给双手吐唾沫增加提硾子时双手摩擦力的动作和声音;在湿土垒得岗尖的胡基模子上,双脚齐跳踩平后使劲礅硾子的场景;跳下胡基模子、右脚往后轻踢掉胡基模子活动桄;俯下身子抬起胡基模子靠在前边的硾子把上,拨开侧档轻推胡基双手用力提起垒在胡基摞子上;接下来再重复用活动桄刮平石板、放倒模子;插好活动桄、右手撒一些灰在模子里,让供模子的人继续填土......我们老辈人就是这样打胡基,为盖房子做准备的。

冷冰冰的青铜,让李小超先生特有的艺术手法保留了当年的场景,冰冷的青铜,在这里有了情真意切的温情。

时代进步了,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关中人生活水平实实在在的提高了许多许多,那些失去的生活情形,多亏李小超先生的铜塑保留。一座咸阳人值得骄傲的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等诸多单位协办的这座博物馆,记录的是关中曾经的记忆,留存的是人类历史长河的珍贵组成部分!

感谢李小超先生!

——郝景望在关中 祝福大家吉祥快乐

郑重声明:尊重原创作者成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