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穿龙袍,包拯是什么身份,为何也能穿龙袍审案

 汗青正浩 2020-05-17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1993年台湾电视剧《包青天》风靡海峡两岸。威风凛凛的包拯身穿龙袍端坐高堂之上,一声“开斩”令下,无论皇亲国戚,还是邪恶之徒,都命丧铡刀之下。然而广大观众在佩服包拯刚正不阿的同时,难免也会生出嘀咕,不是说龙袍是皇帝的专利吗?为什么包拯可以和皇帝一样,身着龙袍呢?

电视剧里的包拯穿的是“戏服”

包拯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代表,他为官清廉,做人耿直,执法严明,不畏权贵。担任开封府尹期间,他大开正门,让所有告状的人都能够来到自己面前直诉冤屈。达官权贵们都非常惧怕包拯,而百姓们特别尊敬他。

因为一心为百姓做事,包拯的口碑特别好,自宋代以来种种话本、演义、戏曲,乃至现在的电视剧电影,以包拯为主人公的故事不断改流传。

很多历史上的谜案、奇案、道听途说的案件都可以安在包拯身上,让他成为中国的福尔摩斯包拯不再是历史上真实人物,而成了寄托百姓希望和理想的传奇人物。

换一句话说,我们看到电视剧里包青天并不是历史上真实的包拯而是艺术化加工化的戏曲人物,包拯穿的服装自然也不是当年他穿过的真实模样的服装,而是戏服。

真实包拯穿什么样的服装?

现在很多人呼吁说要尊重历史,那么可不可以让电视剧里的包拯穿上真实的宋朝官服呢?

历史上各朝各代官员服装都有很多讲究,随着官员品级的不同,服装在布料、颜色、图案方面也各有不同。

在明清时代官员服装上会有各种飞禽走兽等吉祥图案,又名补子。而在宋朝时期,官员的服装上是没有图案的,换句话说,官员穿的都是纯色制服。

宋代官员制服为统一样式,圆领宽袖,下衣襟加横襕,腰间束带。宋代提倡简朴大方,虽然衣服上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图案,但是高贵都在细节之处。

如包拯所在仁宗时期,官员三品以上用紫,五品以上用朱,包拯一生职务不断在变动,做开封府尹期间算是开封市的市长,为正三品,应该穿紫色衣服。他们佩戴的腰带也随品级不同而有所变化,腰带有个部位叫做“銙”,形状分方形圆形两种,材质有金、银、铜、铁、玉、等多种。

三品以上的官员使用玉带,包拯佩戴的腰带应为玉带。“銙”通常配在腰的后部,以免被官员宽宽的袖袍遮挡住,分不清品级。

此外关于官员的帽子,腰间佩戴的鱼袋也都因为品级的不同有细微的变化,只是普通人,特别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很难通过古人的衣服分辨出来他们到底是多大的官。

为什么戏服里可以出现龙袍?

在古代由于皇帝是真龙天子,九五至尊,所以能够穿龙袍的,有皇帝一人。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穿龙袍都是违禁,要被杀头的。甚至到了清朝时期,连衣服的颜色皇帝都有专权,就是明黄色。

末代皇帝溥仪就曾回忆过他在与弟弟溥杰玩耍时,发现溥杰的内衣为明黄色,当即沉下脸,还动手打了弟弟两个耳光。

既然龙袍是皇帝的专有制服,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除了皇帝,没有人胆敢穿龙袍,就皇帝真赐给哪位大臣,也只能供起来,穿在身上是绝不可能的。但是皇子以及王公权贵可以穿蟒袍。

古代戏台上唱戏,装扮皇帝的人穿的也是蟒袍。蟒袍看起来和龙袍非常相像,唯一区别是龙袍上的龙有5个爪,而蟒袍上的龙只有4个爪。

在明朝时期,蟒袍不是每一个官员都可以穿的,只是皇帝对有功之臣的特别恩赐。到了清朝时期,朝廷对蟒袍的限制没有那么严格,甚至普通人也可以身着蟒袍,只是在颜色上一定要避开明黄色,甚至金黄色和杏黄色都不能穿,那是皇室专有颜色。当然普通老百姓也穿不起,除非舞台上的戏子为了皇帝,才穿这种所谓的粗制滥造的龙袍。如清朝造反的朱一贵,就是一个卖鸭子的小贩,被身边人披上唱戏的龙袍,推上首领之位。

所以如果让电视剧里的包拯真的穿上原有的服装,就显不出来他的威严和大气,缺少了一种神秘感。看电视剧就不要纠结包拯穿的服饰到底如何,只要故事足够精彩就好,毕竟故事就是故事,传奇就是传奇,何必当真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