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根知识丨姓氏郡望:东海郡

 东盛1 2020-05-18

亦称郯郡。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

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类定居,为“东夷”之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依附鲁国,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西汉时范围相当于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灌南以北的地区;魏晋及隋唐时相当于今江苏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的地区。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省入临沂;

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

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东海王氏亦东海郡郯县王氏,世居今山东郯城县城北。东海王氏也是王氏族人的一个著名支派。起于东汉会稽太守王朗,王朗先依附孙策,后投靠曹操,官至司徒,以孝义闻名。王肃本支代表人物,魏末官至卫将军。司马懿当政后,王肃辅助司马氏对抗曹魏集团,并将自己的女儿王元姬嫁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为妻。王肃外孙司马炎后来成了代魏而立的晋武帝。

东海何氏家族世居东海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市。何氏该郡望大致形成于南朝刘宋时代,历史短暂,家庭分支较多。影响大者有三,何承天一门最负盛名,以何承天为开端,其曾孙何逊。另外两支为何思澄家族、何慧炬、何远家族,有“东海三何”之称。

东海于氏,应为战国末年由河南沁阳迁徙到郯城于氏家族的于公之后裔及北魏鲜卑族复姓万纽于氏改汉字单姓于氏的后裔。

东海刘氏出自东汉皇族,是东汉光武帝刘秀长子东海恭王刘强的后裔。刘强本为皇太子。其母郭后被废后,被贬封为东海王。其后裔嗣王封侯者甚众,遂衍大族。汉代末年,有东海郯人刘虞,出任幽州刺史,累官至太尉,封容丘侯。

东海臧氏。中华臧氏得姓始祖春秋时期鲁孝公之子臧僖伯封地为臧(今山东郯城附近),其后裔以以邑为氏,经过数百年来的发展,到秦汉时期东海郡渐成臧氏望地。

另外,今天莒南人传说祖上源自江苏古之东海,江苏东海成为了莒南人难以忘却的的乡愁,是莒南人的祖籍和故乡。这一史实,《重修莒志》记载:“氏族之兴,肇自古昔……,今之诸氏,多于明初来自东海,以前皆无可考”。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同时查阅《莒南地名志》发现:在莒南现在有村落中约近百分之九十五村民是江苏东海明初移民的后裔,包括张、王、李、陈、孙、刘、徐等一百多个姓氏。此外明、清时期各大谱牒所言称的东海(海东),其故址与区域、范围是指现在的江苏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的广大地区。非狭义指连云港东海县。

在湖南耒阳市等一些徐氏祠堂经常能够看到“东海第”三个字,“东海第”就是为了纪念当地徐氏起源的郡望在秦朝时期的东海郡,当地徐氏祠堂楹联为“龙吟东海,凤舞南州”。 “龙吟东海”指的是秦朝方士徐福,携童男童女数千人东渡访仙,传说后来成为日本的神武天皇。“凤舞南州”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徐孺子,人称“南州高士”。

以此为望姓氏有:王姓、戚姓、臧姓、 晏姓 、糜姓、 竺姓 、庄姓、关姓、鲍姓、殷姓、徐姓、何姓、曹姓、孟姓、于姓、刘姓、陈姓

历史小故事:东海孝妇

据说汉代东海郡有位很孝顺的媳妇,嫁到夫家,但没几年丈夫便因疾病去世了,她侍奉公婆至亲至孝,婆婆认为她还年轻还可以再嫁,但是她至死不从,婆婆为不拖累儿媳悬梁自尽,婆婆的女儿回家奔丧认为她虐待公婆导致母亲悬梁自尽,便一纸公文告到府衙,郡守昏聩不经调查判她斩立决,之后东海郡大旱三年,作物颗粒无收,百姓忍受饥荒之苦。后来有一位新任太守认为,天有如此异象,必有冤屈,后查阅卷宗认为,小媳妇是冤枉的,于是为她建贞洁牌坊,带头拜祭孝媳,说也奇怪,炎热的天气慢慢有云,居然下其了大雨,解了东海旱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