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地黄

 阅海书馆 2020-05-18

38、生地-2

  现在我们讲第三方面血液不能够流通的道理,这就跟我们生地黄有关,生地黄何以能宣血,何以能够让经脉管道变通畅,何以能够让半截瘀滞的血块斑块消散开来呢?

  这里我们先要跟大家讲几个名方,为什么?

  因为名方才具有说服力。

  前面我们多次跟大家提到,你想要学活学好一味药,看名方是如何用活用好这味药的。

  首先我们看犀角地黄汤,还有清营汤,这些温热病,热入营血的名方,当热邪重到一定程度,津液被蒸干,血脉就会变得瘀暗,粘滞,所以舌头表现出红绛,甚至嘴唇表现出瘀暗之色。

  这种瘀滞,你用补元气药不管用,用打通瘀血,活血化瘀药,也不管用。

  这时你得用清热养阴的药,把血脉稀释开来,板结的地方自然宣通了。

  好比如大家看,一锅刚要煮的米粥,它不动就是一派瘀滞之象。

  你想让这团瘀滞的米汤,变得活动起来,一方面是用筷子搅拌,这叫活血化瘀,一方面是要在锅底下面加把火,加把元气,那么锅中的粥水一热,就滚滚流动,宣通开来了。

  可见身体阴寒,阳火不足,就像冷粥一样,需要加把元气,加把火,这样粥水一动起来,就像你身体血脉一活,寒气一消,瘀血自散。

  这种用阳药治阴病的思想,只适合寒凝血瘀。

  用温阳药配合活血化瘀药,一用便效。

  但是另外一种情况,热极了它也会血瘀,这一点恐怕很少听说过。

  按道理越热反而越活跃的,为什么会瘀滞呢?

  大家看为什么机器车子热到极处就死机了,因为水箱水被蒸干了。所以你去,看煮粥,你热到极处,持续地热,粥里的水分,被蒸发得越来越少,刚开始粥很清稀,代表宣通之力很好。

  但越煮到后面,粥越稠,甚至成为版块,都快变成干饭了。

  一旦变成干饭,那粥就彻底板结,你下面越加热,上面就越不动。都粘滞成胶走不动了。

  你即使拼命用饭勺去搅拌,那板结的干饭,还是板结,宣通不了。

  所以这种情况你用活血化瘀,真是没辙啊!

  它血分中津液亏耗,根本流通不起来,你得养其津液啊!

  所以很简单,你想让粥水恢复流通宣通,赶紧往锅里加勺水,水一下去,再稍微搅拌一下。

  这就等于用养阴生津的生地黄,配合搅拌活血的丹皮、赤芍,然后再配上犀角或水牛角去清心热,把锅下面的火调小一点,那么你就可以熬出一锅漂亮的粥,温度也可口,干稀度也正好,热切粥水还非常流通滋润,一喝进去,能够迅速滋养五脏元真,没有瘀滞,不比干饭那么难下咽。

  大家看,我们刚才提到的四味药,不正是鼎鼎有名的犀角地黄汤吗?

  让你身体温热,血脉板结瘀滞之象,就像大火快要把锅中津液煮成干饭了,你该怎么办?

  三招,犀角解乎心热,所有热都为心火所主,犀角就把你的火热调小。

  生地乃补水养精血第一药,就像舀一勺水加到锅里去。

  芍药、丹皮活血化瘀。

  你单用把火调好,把水加好,你不用勺子去搅搅,那么干饭依然不能很好地被稀释成流通宣通的稀粥。

  大家看,古方四味药,代表三大理法,真是不可挪移。

  我们想通后,不得不佩服,古人立方之巧妙,创方之精妙。

  必也通达天地阴阳,巧夺造化神工。

  此中更有未尽之意,留待大家进一步去参究,以后我们讲《汤头歌诀》时,希望带领大家一起去体会古人创方之妙。

  并且用这种取象比类之中,从日用生活中,从天地大自然里头,去领悟真正中医的大境界。

  大家看为什么像清营汤,犀角地黄汤,能够治疗温热炽盛,身体发斑,血脉瘀滞呢?

  道理全在这里,身体在这里的作用时帮你稀释血液,血液中的津液,被温热邪气蒸干后,那血液就容易板结,凝滞。

  这时活血不是罪关键,你锅里没水,再怎么搅都没用,通过加水添津液,用生地黄,才是宣血宣通血液,宣通五脏津液的出路。

  所以说大家从生地黄宣血这两个字里头,就应该能够领悟到不单温阳药可以活血化瘀。

  而且滋阴要养阴药也可以活血化瘀。

  这时不是看药物功效,药物功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辩证。

  如果病人是寒证,那你用热药去吧血脉温通宣通,如果病人是热证,血液变得粘稠,你就用凉药养阴药去稀释,让血脉流通。

  人体血脉通而不滞,疾病自然去而不留。

  所以中医最后都会站在这个角度上来去治病

  并不是看你是发烧还是便秘,是血糖高还是血脂高。这些病名只能供参考,真正处方用药是,还是要抓病机。

  我们再跟大家谈谈下一个名方,也有生地的,那叫什么呢?

  叫增液汤,大家看,血脉瘀滞用生地可以养阴水令其活跃,那肠道瘀滞大便干结呢?当然也可以。

  只要病人属于火热亢盛,津液不足,导致大便秘结,口干口渴。

  你看古人就用玄参、麦冬、生地,三味药一旦把肠道中的津液增加了,那大便下来就像顺水划船那么快。

  大家别小看古代名方,它起名字都很有道行。

  古人从不轻易命名,一个当放要传世,或者一味中药要取名,这里面都有很多学问。

  我们为什么称它为增液汤呢?

  因为它利用的就是增水行舟之法,治大便干结。

  古人的思想非常通达,他们善于用各种譬喻来帮我们了解人体,虽然说比喻取象不是事物的本质,但它作为方便法门,可以帮我们找到事物本质。

  虽然说指月,指非月。

  但指向月亮的那根手指头也很重要。

  我们要取象而不着于相,我们看到手指头了,不单把目光集中在手指头上,同时要顺着手指头的方向,才能真正看到一轮明月。

  所以读书有时要读书外之书,字外之字,古人都是意有所指的。

  我们回过来看增液汤。

  古人把肠道比喻成江河,大便比喻成船只,船只想在江河顺流而下,那你肠道津液要够充足,够黏滑。

  你看为什么河流没水了,船就搁浅了,这叫无水舟停,同样你可以去领会,为什么病人熬夜,或者纵欲手淫后,大便排出就干结难下了呢?

  因为肾主水,主五脏六腑之水。

  当肾水亏耗不够后,不要说是肠道津液不足,五脏津液都不足,皮肤也失去滋润,这就是为何熬夜纵欲之人,皮肤非常不好,不耐老。

  少年就像中年,中年就像老年,这叫早衰。

  我们回过来看一首诗曰: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种意境多么美妙,你大便如何使劲都拉不出,一旦肠道津液充足,你想憋都憋不住,自动滑下来,像箭一样快,这就是我们用增液汤,治疗肠燥便秘,身体一派热盛的病人,效果非常理想。

  所以我们从生地黄能够养阴,宣通血脉,再看到它还可以通过养阴增液,宣通肠道肠管,那么它还有哪些方面更重要的作用呢?

  我们前面多次跟大家提到,看到一块金子,要想到去挖掘金子背后的一座金矿。

  你不能说我看了生地黄,只会治疗热结便秘,口渴津伤的病人,或者说我只会治温热高烧发斑瘀血的病人。

  那么你就太浅视我们的古方了,为什么说现在要提倡古方今用?

  古代的方可以发挥出当今新时代的效果,来治时代病,就像古树仍然可以吐出嫩芽一样。

  我们中医这棵古树,千年长青,万世都能为炎黄子孙,甚至世界人民遮日遮阴,救苦救难。

  就拿现在常见的高血脂,血液粘稠度增加,人们手掌都是红的热的,连呼吸都是热的。

  他们喜欢吃火锅烧烤,喜欢熬夜打麻将,喜欢用各种高新的电器手机,这样把身体津液蒸干,又吃那些肥甘厚腻进来,这血脉就开始浓浊,粘滞,就像你只在过下面添火,加速心跳,用一句时髦的话,就叫做现在人都在玩心跳。

  玩心跳的结果有两个,一个是盈久必亏跳不动了,一个是压力太大,撕裂爆裂,人疯了。

  所以说虚证实证都在当下之心。

  我们碰到这种情况很简单,病人由于温热火气过亢,心意识止不住,像踩油门的车一样不断地加速消耗身体阴液,停不下来。

  就像鼎沸的锅,再煮下去,水干锅炸,用个成语来形容叫空锅烧水,岂不自取灭亡。

  所以不用去检查,他们的血液都是不断地粘滞,最后走不动,浑身都关节板结。

  上次一个病人就是这样,他每天都要两三点才睡觉,跟那些猪朋狗友搓麻将,五六年下来,得了一种怪病,手脚僵硬,腰部转摇不能,整个人像机器人一样,他就用各种办法,又是做检查,又是去买上好的跌打药酒来擦涂抹,还打吊瓶,折腾了一年多,板结的身体还是板结。

  他害怕极了,我们跟他说,药酒能活血没有错,但是你津液长期熬夜透支用心过度,都耗没得了,身体血脉像干饭那样,你这四肢躯干怎么能够灵活运动呢?

  一看他舌头光绛少苔,体内真阴亏损得真厉害。

  大家去观察,为什么树木没水了变干柴就僵硬,一拗就断。

  而河边的杨柳得到充足的水分,它的纸条就像布匹一样轻柔灵活,仍你摆布都不会那么脆裂。

  所以人体阴分充足,筋骨才会柔软,阴分不足,就像干柴一样,拗都拗不弯。

  我们跟他说,九点钟睡觉吧,甚至还要再提前,做得到,才开药,做不到百药乏效,都病成这样了,治好把手头全部放开,全心治病。

  结果也只吃了半个月不到的养阴生津,宁心安神的药,肌肉关节腰部就恢复了,不僵硬了,变柔和了。

  为什么要安神呢?

  因为心胃五脏六腑之大主。

  你一天到晚,心都想着六合彩想着麻将桌,想着富贵荣华。

  他们不知道荣华就像三更梦,富贵如同九月霜。

  转眼即逝,也不能真正为你拥有受用。

  而真正能伴随你一生走过的,还是你的身子。

  所以说烟酒了,赌博了,那是眼前表面了,随后苦不堪言。

  而运动苦,锻炼苦,吃清淡饮食苦,那只是暂时表面苦,随后苦尽甘来。

  所以我们用养阴生津,加上凝神静气的药,帮他滋润经脉,放松身心,一个人在心念头这里,都能够放松的话,周身都不会紧绷绷。

  可以说,一个人的身体就是他长期养成的心态跟习性的表现。

  所以善调身体的人,他一定是一个善于改善心态,不断走向真善美的人。

  我们看为什么成年人睡一觉起来,身体还紧梆梆僵硬,而小孩子一睡觉醒来,骨头都像棉花一样软。

  《黄帝内经》上称之为,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道德经》上说,专气致柔,能无婴儿乎。

  你能不能做到像婴孩子那样调柔呢?

  那首先你的心态得像小孩子那样天真无邪,如雁过寒潭,雁去潭不留影,风来疏竹,风过竹不留声。

  小孩子之所以之所以那么柔软,是因为他们心很清静,很天真。

  为何我们《黄帝内经》第一篇要叫做“上古天真论”呢?

  古人看到今时之人,心中污染很重,计较很多,身无片刻安,神无片刻宁,不像上古之人那么淳朴天真了。

  所以说你懂得回归天真淳朴,那你就是最懂得养生保健之人。

  《黄帝内经》千经万论,共同都指向天真淳朴的自由生活。

  你如果过这种生活,何须再去学习外面的经典养生,你都没法尽量过这种生活,那么你读了《黄帝内经》N遍,其实你本身都没有改变过什么,没有回归过什么,那等于没读过。

  从这个病人身上,我们看到古人用养阴生津来柔肝缓急,接触拘挛的道理。

  所以为何芍药甘草汤,能够治疗周身抽筋拘挛疼痛,因为它柔肝缓急,养阴生津,为什么增液汤可以帮你肠道憋紧状态放松。

  因为养阴生津,就像草木得水则软,失水则干一样。

  万物草木其生也柔软,其死也枯槁刚强,这是《道德经》上的教诲,我们学到养阴生津,不仅是治疗温热病血液粘稠,温热病大便干燥,更治疗人们刚强的脾气。

  所以你能看到这里,你就能够在更高层面上去用好增液汤。

  我们这个世上的人们,大都脾气刚强,起心动念,大都是计较是非,所以古人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爱嚷嚷皆为利往。

  这样的心态决定了扭曲的经脉血脉跟肠道,所以我们用增液之法,柔肝养阴之法,不是仅仅表面治他病象,而是要深入到心灵深处,去让他心态变得宽缓,就像病人处于炎炎火热着急的心态,如同干旱大地一般,你用药是往他身体洒下甘霖露雨,那么你就能够把药物发挥到极致,因为你看到的就是世事纷争的本质。

  这种世事纷争导致人们津液蒸腾亏耗,心性刚强难调。

  所以我们用增液汤配合逍遥散,治疗一些肝气郁结,肾水亏乏的病人。

  病人反映说,奇怪吃了你这药后,以前都很想发脾气的,现在却还很少发脾气了,以前都要跟家里人斗嘴说上几句的,现在都觉得没这个必要,现在也不想斗气了。他们都说我心态都比以前要好,是不是药物可以改变心态啊?

  我们也在想这个问题,如果药物都能够让愤怒操劳的人变得平和自然,那这药不单救人的身体,更救人的心灵跟生命啊!

  希望大家将来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层,发挥出古方新用,发掘出真正古代传统中医的光辉来。

  这里顺便再提到一点,也是用增液法治疗血液粘稠的,同样那个道理,你血脂血粘稠度增加,那势必血脉会不够流畅,周身都会不舒服。

  就像快熬干的粥一样,你用活血化瘀法去搅拌,并不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

  这时你用增液稀释法,我们把这个用养阴生津去缓解血液粘稠的方法,叫增液稀释法,这样你以增液汤为底,用上去病人血液粘稠,周身不适之感,很快就缓解了。

  而且病人手中热乎乎,红扑扑的,明显是血毒比较盛,这增液稀释法用上去后,掌中不正常的暗红色都回归到正常了。

  这点小小经验,希望大家也能够好好发扬。

  好!生地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下节课我们讲赤芍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