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巢、失能、留守——谁来保护这三位母亲?

 晨晓光 2020-05-18

康乃馨盛放的五月,原本是人间最温暖动人的季节。然而,就在今年母亲节前后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有三位母亲遭遇了突破人伦底线的恶行——被活埋、被殴打、被枕头闷死。将魔爪伸向她们的,有保姆,甚至有亲生儿子。


这三位母亲,只“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空巢、失能、留守。这是老龄化中国的养老问题中,最痛的关键词。

其中“失能”被称为“最沉重的衰老”。见诸报端的虐待失能老人的恶性事件让我们窥见了一个残酷的世相——老人在“失能”那一刻,失去的不仅是尊严,甚至是生命安全保障。

没有人能预见生命的无常。失能,会毫无征兆地发生在任何人的身上。

谁来保护这些无助的老人?谁来保护未来的我们?


“惊天动地”的恶事:活埋亲娘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这是唐代诗人韩愈赞诵母爱的诗句。然而就在母亲节的前一周,一位母亲被儿子埋进了废弃墓坑中。

5月2日晚,陕西靖边一男子马某将79岁瘫痪在床的母亲推到城南废弃墓坑中,用事先准备好的铁锹铲土掩埋。在坟墓里忍受了整整70个小时的生理和心理煎熬后,所幸老人被警方救出。

马某已被当地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依法逮捕。“案件本身不复杂,主要是嫌疑人泯灭人性,有违道德伦理,让人难以接受。”当地公安部门负责人这一段话,激起众多网友共鸣。国家卫健委、全国老龄办更表示,马某的行为“突破法律底线、道德底线、人伦底线,性质极端恶劣”,必须依法严惩。

“活埋母亲”是极端个案,这样狠心的孩子不多。让人惊诧的是,竟有网民在评论中对马某的行为表示理解,称其“埋母背后有‘苦衷’”,暗指老人瘫痪给子女造成拖累。而马某在交代自己作案动机时,也给出同样匪夷所思的理由,“我回到家里,(母亲)屎尿全在床上,臭烘烘的,我受不了了。”

无论是个别人为马某的行为“洗地”,还是马某本人的自述,都将失能老人视为一种“负担”,一种经济上的“负资产”,这是中国当下许多失能老人被贴上的共同标签。

于是,马某在回答警方为什么弃养老人活埋母亲时,用了“处理掉”这样一个词,仿佛在对待一件物品。

衰老是自然规律。当越来越多的老人独立、自主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这就不再是一个家庭伦理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作家梁晓声在一篇文章中说,“老”字的结构,很像一个人在跪着。这样的描述虽然偏颇,但折射出了一部老人所面临的困境。


残酷的新闻事实:“狼保姆”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我国崇尚孝道,绝大多数孩子都希望能给父母一个完美的晚年生活。然而令人悲哀的现实是,子女无力24小时守候照顾老人,只能抱着碰运气心态,邀请一位陌生人走进家里,和老人长期独处,凭借一个监控摄像头来进行仅有的监督。

然而,残酷的新闻事实不断提醒着人们,保姆也好,非专业护理员也好,和其他人群一样,都藏有人性之恶的风险。

5月2日,江苏溧阳一名因糖尿病行动不便的83岁老人,被仅来家里工作8天的保姆活活闷死。保姆先用毛巾捂住老人面部,然后一屁股坐在老人胸口,期间老人多次挣扎,但保姆手里摇着扇子视若无睹,直至老人停止呼吸。事发后,凶手甚至还镇定地指导家属如何操办后事、甚至索要礼金。最终,子女回放监控录像,看到母亲被害的全过程立刻报警。目前保姆已被刑拘。

上周,另一名“狼保姆”接受了法律的制裁。年近八旬的母亲中风失能失语,后来又发生骨折,子女只能请保姆住家全天候照护。后来却发现老人经常哭泣。翻看监控发现,母亲经常受到保姆殴打,一天之内甚至被打七次。保姆蒋某交待其因不耐烦老人哭泣吵扰,便在帮助老人翻身时采取粗暴动作,并以揪耳朵、打屁股、打耳光等方式威吓老人。法院判决蒋某触犯“虐待被看护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并被禁止从事看护工作三年。  


无力照护的背后:老了怎么办?

中国是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失能老人的规模相当于瑞士总人口的5倍。

国家卫健委曾发布一组数据:我国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2018年底已超过4400万人。近日有媒体估算,2020年中国仅失能老人数量,就将达到3848.5万人。

家人无力照护,社会提供居家护理的能力极为有限又暗藏风险,而传统养老机构同样存在服务缺少监督的隐患。更尴尬的是,由于资源有限,不愿收住脑梗、阿尔兹海默症、瘫痪等失能失智老人也已经成了普遍现象。

我国对于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服务,并没有明确标准。无论是在家里雇保姆,还是养老机构里请护工,服务内容通常都只是满足老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提供的也多半只是一张床、一碗饭。躺在床上的老人,似乎已经失去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的权利,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活着。

有人将古语颠倒过来描述自己的隐忧:“人之老以及老吾老”。

意思是看到那些困境中挣扎的老人,不免心惊于自己的将来。


积极老龄化:不抛弃任何人!

我们倡导“积极老龄化”理念,究竟是否包含对于失能老人的“积极”?

作为探索“积极老龄化”中国模式的创新型养老社区,乐椿轩从创立之初就对这一问题给出了答案。

快乐、尊严、自主的晚年生活愿景里,不该让任何一个老人被抛弃。

目前,乐椿轩接纳的入住老人,囊括从活力自主生活,到需要持续照护型的全生命周期的各种类型。

从创立之初,乐椿轩就已经在为生活需要协助的老人服务时植入了更多细节化管理。不仅是专门提供饮食、排泄、洗浴等间接服务,更重要的是,着力为这部分老人创建社交场景。在小镇里风景最美的花墙旁组织阳光聚会;组建轮椅合唱团;组织趣味运动会、英语学习;协助老人参与各类“乐出行”短途旅游……

这是许多长者、以及他们的家人之前无法想像的生活。一位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阿姨,在跟随乐出行走到劳动公园湖畔之前,已经整整5年没有任何旅游。

乐椿轩康复中心2018年开始正式投入运营,为独立生活有困难的老人专门提供乐椿轩完整、独具特色的康复护理。让每一位接受康复服务的老人,都能在舒适、体面、尊严的生活环境中,调养并促进自己的身心机能发展,最终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守护失能老人:真正破解难题的“道”

乐椿轩康复中心,设在低密建筑群的两栋双单元洋房中,单层面积180—200平不等。这个通透的房型设计中,最“浪费”空间的,就是每层都设有宽敞明亮的“中堂”。

在护理员的悉心协助下,老人们可以尽情晒太阳,赏窗外风景;半失能老人可以进行日常恢复行走或其他康复训练。

这个独具匠心的传统“中堂文化”场景,是每层康复中心“社交+大家”的生活核心。老人们获得了平等交流的空间,也可以在接待亲友时实现“亲情共享”,让情感生活不再空洞苍白。

乐椿轩养老社区的“五位一体”模式,为老人护理服务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分工明确、高效可持续的支撑体系。将服务细化分解为餐饮、医疗、保洁、保安、文化娱乐、旅游等,全部由运作成熟的专业团队分工协作。

简言之,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从日常生理需求到精神生活,都能获得“多对一”的全方位照护。为长者提供全面、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极大程度上确保了老人最担心的传统养老院 “关起门护理员独大”的问题,根本不可能出现。

如今,乐椿轩康复中心成功运行近两年的经验足以证明,这套创新护理模式,能够为不能自主生活的老人提供准确、科学、完善的康复服务。

守护失能老人的生命安全、生活尊严,是一个社会的养老保障底线。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正是取决于这个社会如何对待弱者。

如何让安全、舒适、体面、尊严不再成为失能老人的“奢望”,如何陪伴他们找回追求快乐生活的勇气和能力,不仅要依靠道德层面的“孝”,强制层面的“法”,更重要的,是要有真正破解难题的“道”。

只有这样的变革,才能够阻止那三位母亲的悲剧重演。

End

内容为乐椿轩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新闻截图,已获授权转载

作者:高斯林,编辑:刘 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