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8、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的青铜艺术

 李平东方明珠 2020-05-18

1126.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的青铜艺术

东周、秦汉时期,边远地区各族的青铜文化获得长足发展。南方的越族,西方的巴、蜀族,西南夷诸族以及北方的匈奴族均有成熟的青铜铸造业。所铸青铜器深受中原青铜艺术的影响。同时,强烈体现出本民族的风格和特色。

1127.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兽面纹龙流盉(春秋中期调酒器)

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6世纪上半叶),口径约14.8厘米,高30.1厘米,长39.2厘米。

盉为调酒器。口部作钝三角形,直颈,袋腹,下有三柱足。流为龙形,流口作龙首,龙形鋬。盖顶为一条蟠旋的龙,龙首昂起。盖边、颈侧均有一环钮,应有短链相连。盖缘、颈部饰龙纹,肩饰斜角雷纹,腹饰兽面纹,配置以龙纹、鸟纹。此盉器型、纹饰仿效中原地区青铜盉,但纹饰结构的特征表明它是一件南方越族青铜文化的产物。这是春秋中期南方的越族人模仿西周盉并加以创造的杰作。相似的一件青铜盉在广东信宜出土。

从前这件器物被看成是中原地区的青铜器,随着近年来南方地区青铜器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件器物所具有的南方地区青铜器的特点被不断认识。从纹饰而言,这件器物上的兽面纹与中原商代晚期与西周早期的兽面纹就大相径庭,与中原地区西周晚期的兽面纹也不相同。兽面纹除目与耳外由尾端螺旋形外突的线条构成,类似于雷纹,是一种南方特色的装饰。

1128.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龙耳尊(春秋早期盛酒器)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7世纪上半叶)

尊是盛酒器,从商代早期开始使用。直至战国时期,是青铜器中使用时间较长的一种器形。基本形制是:大敞口、有肩、高圈足,以圆形为主,亦有方形尊。器形以类似壶的圆体尊和方体尊最多见,也有模拟鸟兽形象的,如鸟尊、羊尊、牛尊、象尊、虎尊等,统称为鸟兽尊。

这件春秋早期龙耳尊,属于创新阶段新形制的青铜尊,考古专家赞誉它是“一件罕见的艺术佳作”。它两侧饰龙形把手,龙首回顾,尾上卷,四爪与器身相连。肩饰斜角雷纹,器身主体布满横向沟纹,纹饰风格不是中原器上所常见的。

形体较大,器壁厚实。大口广肩,肩腹部两侧以巨大的龙形耳为把手,故名龙耳尊。龙作回首状,竖耳,突目,张口,卷尾,充满活力,形态生动。器身饰以横条脊纹(也称瓦纹)为主题,粗大凝重。肩部、圈足和龙身饰云雷纹,这是吴越文化青铜器流行的纹饰,具有显著的地区特征。如果说此尊的造型与纹饰体现了它的艺术鉴赏价值,那末首先漂亮的巨大龙耳,则为人们透露出宝贵的历史研究信息,说明它既带有西周晚期艺术特征,且又超越了西周图案上的一些规则,表现出春秋早期创新阶段别出心裁的匠心杰作。

商代和西周青铜礼器,形制奇特,纹饰怪异,充满神秘感。西周晚期的作品比较重视形制的轻巧和纹饰的简练,同时,其威严、华丽、宗教性及等级性也相应减少。到了春秋早期,青铜艺术中人文因素不断加强,工匠们为了突出清新、自由的新气象,在造型设计中引入更加活泼的动物形象,如龙耳尊,使形状比较单调的“耳”美化成立体生动的巨龙形状,龙耳成为尊的灵魂,象征着吉祥和高尚,较之商代晚期、西周早期神秘奇诡的鸟兽尊更为写实和实用,不仅是一件纯粹用于生活的青铜酒器,也是一件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品。算起来,这件文物埋藏地下已有2700多年,完好无损,实属罕见。

安徽省博物馆也收藏有一对龙耳尊,1979年在皖南南陵县出土,共两件,形制相同,均定为国家一级乙等文物。其器型、大小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几乎一模一样,因此估计上海博物馆本件青铜尊也是安徽出土的。迄今为止,在其他地区尚未发现同类型器物。龙耳尊的出土,为进一步探讨春秋早期吴越文化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陈佩芬(前上海博物馆副馆长)说龙耳尊的发现。1966年初,工作人员在安徽运来的废杂铜碎片中经拼接发现两条半龙,龙形较大,似乎是器耳,但是不知道出于何种器物,于是只能将龙耳存放起来,并密切注意从安徽来的铜包。事隔两年多,在安徽的铜包中又发现了两件无耳的大尊,而且口部有缺损,我将这一情况告诉当时已“靠边”的马承源先生,他嘱咐我与两年前收到的龙耳去核对一下,结果耳与器破损的口子也恰好对上了,经过修复,成了一对造型罕见的龙耳尊。这龙耳与尊体的结合,我们耐心地等待了两年多。

1129.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八牛贮贝器(西汉)

西汉,1956年云南晋宁县石寨山出土。高51厘米,底径29厘米,重15.2千克。这件贮贝器是汉代云南滇族特有的青铜器。出土时里面装有贝币,器盖以八头牛为装饰,所以被命名为“八牛贮贝器”。

此件器物是反应滇文化青铜特色的标志性器物。贮贝器是云南地区滇族特有的青铜器形制,牛和虎是常见的装饰题材。这件贮贝器出土时里面装有贝币,圆盖上塑有八头姿态各异的牛,所以得名。器物整体呈束腰圆筒形,器盖上铸有一头大牛和七头小牛。中间的大牛立于鼓型座上,长角弯延前耸,威武雄健。七只小牛低首垂尾环绕在盖沿。腰部是两只虎形耳,虎的造型威猛,虎视眈眈。

储贝器是云南地区滇族青铜器的典型品种,多带有生动写实的装饰。此器圆盖上塑有8头姿态各异的牛,形象生动。敞口收腹,设一对虎形鋬,张口卷尾,似乎正欲猛扑向前,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1130.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五牛枕(西汉)

西汉,1972年云南江川县李家山出土。枕高36厘米,宽68厘米,纵长17.1厘米,重4.7千克。

马鞍形,两端上翘各铸一牛。一侧无纹饰,另一侧以虎纹及双旋纹为底,其上有浮雕立牛三头。出土的五牛枕有多件,除保存在出土地的云南博物馆外的3件外,各有一件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

1131.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北方诸侯青铜器

匈奴和山戎是商周以来活动于北方地区的两个主要的部族,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青铜文化。匈奴族长期游牧于草原地区,具有草原民族特点的各式兵器和动物形饰件是其主要的铜制品,山戎族的青铜遗存则以装饰有虎形柄的曲刃剑为主。

1132.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三鹿纹饰牌(鲜卑族)

“三鹿纹饰牌“造型艺术的特点是具有图案构成的韵律感和立体造型的平衡。它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同类造型艺术的器物比较,具有鲜明特色。它所代表的鲜卑民族造型艺术可以说是拙朴与虔诚的结合,“三鹿纹饰牌”亦可作为研究古代鲜卑民族文化的重要补充资料。

1133.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动物饰牌(西汉游牧民族)

1134.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鹿、骆驼饰(战国游牧民族)

1135.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弦纹缶(战国北方民族)

(fou)是盛食器,大腹小口,双立耳,根据陶器演化而来。这个北方民族的缶,跟中原的缶,外形都不太一样。

1136.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西南少数民族铜鼓

铜鼓是用于祭祀、战阵、集会和隨葬的乐器,并为日常娱乐和贮藏财资之用,有多种类型、主要行用于西南和今两广地区。造型设计合理,铸造工艺精湛,太阳纹、云雷纹等纹样简朴粗犷,立体蛙的装饰反映了人们的习尚和愿望。

鸟纹鼓西汉(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

鸟兽纹鼓西汉(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

铜鼓是中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是中国艺术宝库中之瑰宝。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最初铜鼓是作饮器之用(即釜),后才演变为敲击乐器。不管铜鼓派何用途,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欣赏品,其融注着骆越人审美意识的属性始终不变。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装饰,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物,最多的是青蛙,其次有骑士、牛橇、龟、鸟等。造型夸张、雄强、有力、庄重耐看。鼓胸、鼓腰也配有许多具有浓郁装饰性的绘画图案。鼓足则空留素底,造成一种疏密、虚实相间,相得益彰的效果。这些图像都在模坯上用镂刻或压印技术制作而成,采用线地浮雕的技法,画像传神简洁,线条刚劲有力。画像纹饰大抵分物像纹饰、图案纹饰两类。物像纹饰有太阳纹、翔鹭纹、鹿纹、龙舟竞渡纹和羽人舞蹈纹等;图案纹饰有云雷纹、圆圈纹、钱纹和席纹等。这些图像纹饰往往以重复或轮换的形象、构图出现,产生强烈的整体艺术效果,表现出合理的装饰布局。鼓胸装饰带的图像有长卷形式,而鼓腰装饰带的图案则是独立成篇,循环往复。鼓按形状、装饰的差异分为8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铜鼓有不同风格的纹饰。大体来说,冷水型鼓面复杂并有圆雕装饰,物像纹样抽象化;北流型铜鼓纹样繁褥器重;石寨型铜鼓造型写实精美。铜鼓上的各种图饰,都是古老骆越人熟悉的事物。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生活场景,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独特审美意识,富有很强的浪漫气息,也显示了他们战胜自然的信心

1137.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蛙饰铜鼓(东汉)

东汉(公元25-220)

蛙纹铜鼓综合了蛙和铜鼓崇拜中心的多层信仰:代表对阳光渴求和仰慕的太阳纹、代表雨水和子孙繁旺的蛙纹、代表世世代代需以保护的铜鼓本身,这样一面静止的铜鼓便代表了多方面的祈求。而人和铜鼓结合而产生的灵动感应更是生动地描述了自己的期望,喧腾的锣鼓声是蛙鸣的呼风唤雨,人的欢歌乐舞和激昂的铜鼓声达到了神性与人灵的统一,人们在极度的亢奋和虔诚中,相信自己对神的顶膜礼拜可以通过锣鼓为神所知,从而得到神的庇护。

蛙神铜鼓是蛙神崇拜和铜鼓崇拜不落痕迹的融合,蛙是鼓的神灵,鼓是蛙的寄身,两者共同支持着百越先民的心理。蛙纹铜鼓揭示了百越先民的社会生活及精神世界,追溯了蛙神崇拜的起源、发展、演变、轨迹,纪录下百越族各部落融合的历史烙印。

蛙纹铜鼓形式多种多样,制作极为精美。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乐器门》曰:“广西土中铜鼓,耕者屡得之,:其制正圆,曲其腰,状若烘蓝,又类宣座,面有五蟾分踞其上,蟾皆果蹲,一大一小相负也。”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有云:“铜鼓,古蛮人所用,南边土中时有掘得者……满鼓皆细花纹,极工致,四角有小蟾蜍,两人异行,以手柑之,声全似鼓。”明代邝露亦有“锦纹精古,翡翠焕发,鼓面环绕作蛙龟十数,昂着欲跳”的描述。蛙纹铜鼓的蛙纹都是立体昂首蹲坐式,造型巧夺天工,这些铜鼓沉淀了百越先民的智慧和才华;也沉淀了崇蛙之情。

1138.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蛙饰铜鼓(南北朝)

南北朝(公元420-589)

远古百越人对自己居住环境中的狂风暴雨,洪水泛滥,以及天旱酷热,禾苗枯槁,这种危及自己生存和生产的旱、涝的现象无法解释,自然就把接触的动物、植物拿来作为与异己的自然抗争的武器。

在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先民注意到青蛙的鸣叫声与风雨有着很大关系,通过“青蛙叫,暴雨到”的现象和两栖生存的能力,认为青蛙是能呼风唤雨、驾驭洪水的神灵物,能给人传递风雨的信息;每年春天,青蛙叫时播种季节到了。青蛙的这种“能力”,先民便对它产生了恐惧和崇拜,“恐惧创造神”。青蛙成了百越先民们的氏族图腾崇拜的偶像。

在古人的眼里,青蛙是他们的保护神,是能够呼风唤雨,抵驭洪水,保护农田的精灵,先民们便敬奉和祈祷神力无比的蛙神。人们不能摆脱自然旱涝的影响,而仅仅依靠蛙图腾的血缘依关系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百越人们的心理要求,他们需要更深层次的寄托,因而他们把蛙神形象具体化,把蛙神崇拜偶象化。

1139.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越族青铜器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吴越两国的青铜器因有相当多共同点,故统称吴越青铜器。主要出土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安徽东部一带。历史上因越灭吴,而越又为楚所灭,所以吴越青铜器在楚国境内,甚至更远的地方亦时有出土。吴越青铜器可分为中原系统和本地系统两大系。但属于中原系统的器物如鼎、簋、尊、卣、盘等,造型带有本地特色,与中原地区的器形又不尽相同。其中鼎主要是撇足鼎,通称越式鼎,早在江苏丹徒西周宜侯墓中就出过此式鼎。簋则为浅腹扁体,双耳或作出繁复的镂空花脊,耳下或垂尖勾状小珥。尊多为侈口、短颈、扁圆鼓腹,江苏武进淹城和丹阳司徒等地均曾出土。在中原地区,西周中期以后尊已消失,但在吴越及其以南的地区尊却长期存在。卣体则较粗短,盘的双耳与口沿平齐,离器壁很近,有的甚至紧贴器壁。本地系统的青铜器,形制独特,如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的角状器,大港母子墩出土的飞鸟盖双耳壶、鸭形尊,武进淹城出土的三轮盘,镇江出土的瓠形于等,在吴越地区以外很少见。吴越青铜器上的纹饰如变形兽面纹、编织纹、锥刺纹、纠结草叶纹等,亦不见于中原地区。

1140.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越族变形龙纹鼎(春秋晚期肉食器)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476年)

1141.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越族三鸠鬲(春秋早期肉食器)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7世纪上半叶)

1142.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越族火龙纹鼎(春秋晚期肉食器)

火龙纹鼎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476年)

1143.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越族镶嵌棘刺纹尊(春秋晚期盛酒器)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476年)

青铜,是指红铜和其它化学元素的合金,如铜与锡的合金为锡青铜;铜与铅的合金为铅青铜;其它还有铅锡青铜、镍青铜、磷青铜等等。在人类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使用青铜兵器、礼器和工具的时代,被称为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时代大约从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形成,在商代的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的冶铸业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已经达到了高峰。随着冶炼技术不断进步,青铜材料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

在当时的社会礼制中,青铜礼器是贵族世家的标志,是庙堂祭祀不可缺少的宝器,礼器使用的多少,直接体现贵族世家等级上下尊卑的象征。同时,贵族们又根据用途和礼制上的要求将青铜器制作成各种不同的器形,青铜尊就是诸多青铜礼器中的一种。青铜尊是一种高体的大型或中型的容酒器物。金文中称礼器为尊彝,尊彝是祭祀礼器的共用名,是指一组祭器,而不是指某种礼器的专用名。尊彝有尊象和彝象之分,尊象双手奉酉形,彝象双手献沥血的鸡,乃所谓尊酒奉鸡牲祭祀之意。在古代,诸凡酒器食器之类的青铜器物,金文中泛称为尊彝。现在所称的尊,是约定俗成,乃沿用宋人的定名。

棘刺纹在吴越青铜器中具有典型性,如上海淞江凤凰山出土的镶嵌棘刺纹尊,江苏武进淹城、丹阳、安徽屯溪、浙江绍兴均有出土。其铸造工艺是先制绳纹;在器腹外范内壁划出几何纹图案,在待埋绳索处,用工具挖出凹槽。依据凹槽长度埋入浸满范料泥浆的绳索,阴干后升温至800℃左右,此时所埋绳索已焚毁,范上留下绳索的痕迹。然后沿绳纹周边用薄刀刃刻出细密的几何纹。在双线Z字形几何纹的八个点和绳纹的起、终端处用针尖的刀椎刺垂直线条,以此布局成棘刺纹。

按尊的形体区分;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鸟兽尊等三类。1、有肩大口尊的器形,初始当与陶质或原始青瓷的大口尊有关,多为商代的器物;2、大口筒形尊或称觚形尊,其变化式样,在商代晚期后段到西周早期乃至中期,比较流行,至春秋晚期又有短暂的出现;3、鸟兽尊或称牺尊,狭义的为牛形,盛酒祭器。一说牺又读“莎”,即纹饰的意思。这样,牺尊可以理解为有纹饰的尊。因鸟兽尊的造型具有雕塑特点,所以同类的形状也并不一致,按形象归类,有象、犀、牛、羊、虎、豕、驹、怪兽、鸷尊、凫尊等尊形。综上所说镶嵌棘刺纹尊应属第二类——大口筒形尊,是一种粗体筒形宽鼓腹式的尊,是甚粗觚形鼓腹尊的变体,春秋晚期在吴越地区较为流行。

1144.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越族兽面纹卣[yǒu](春秋早期盛酒器)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7世纪上半叶)

1145.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越族变形龙纹盂(春秋晚期盛酒器)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476年)

盂,大型盛饭器,它与簋配合使用,簋中之饭取自盂中。青铜盂最早见于商代晚期,形制一般为侈口、深腹、附耳、圈足,形体都比较大。要分辨盂、簋等名称,确实不容易,这个盂和无耳的簋很相似。

1146.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越族变形兽面纹钲(春秋乐器)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476年)

钲和铙,很相似,历史上有些解释,认为是称呼不同。但也有言论认为,钲是口平、柄实,体狭长;铙的口是弧形的,柄空可以安装木柄;体相对比较大扁。

1147.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越王州句剑(战国早期兵器)

越王州句剑战国早期(公元前475年-前4世纪中叶)790g

铭文在剑格处,为“州句越|王州句”,州句即朱句,勾践曾孙,为勾践后越国国势最强的君主。

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侧出刃,刃作两度弧曲状,顶端收聚成尖锋。剑首向外翻卷作圆饼形,内铸若干道细小的同心圆纹;剑茎为圆柱体,并有两道突起的箍。宽格上铸有“越王州句自作用剑”。该剑铸造精良,为历代传送的名剑之一,被评定为国宝。

1148.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越王者旨乌睗剑(战国早期兵器)

战国早期(公元前475年-前4世纪中叶)870g

剑体宽阔,中脊起线,双刃呈弧形于近锋处收狭。圆盘形剑首,圆茎上有两凸箍,箍饰变形兽面纹,尚残留有绿松石镶嵌痕迹。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正面为:戉(越)王戉(越)王;反面为:者旨於睗。字口间镶嵌着薄如蝉翼的绿松石。

者旨於睗读若“诸暨”“乌赐”之音,诸暨为越王之氏,乌赐即越王勾践之子,《史记》等文献又记其名为“鼫(shi)与”、“与夷”等,皆为音转。其在位六年间曾铸有多把宝剑,此即其一,浙江省博物馆及北京故宫博物院亦藏有同铭青铜剑。

1149.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越王者旨于暘矛(战国早期兵器)

1150.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巴族青铜器

1151.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巴族兽面纹斧(战国兵器)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

1152.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巴族兽面纹臿[chā](战国农具)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这样的青铜器在中原出土的很少,西周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见于古代文献的有耒、耜、钱、镈、铚等。

臿同锸,今称铁锹,为直插式挖土工具。我国商代已有青铜锸,战国时期发展到铁锸,到了汉代,锸已成为主要挖土工具。1973,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铁锸,木柄铁口,锸面两肩高矮不一,便于踏脚着力。

最早之臿为木制,与耜差不多,或者说就是耜。夏禹时,天下大水,禹亲自手执畚臿,率领人民治水。

今之南方山区,所见木柄铁锹,有一横木(或横铁),用于踏脚翻土,当地人称之为'锹把'

颜师古曰:'锹也,所以开渠也。'盖古谓臿,今谓锹,一器二名,宜通用。

《淮南子》曰:'禹之时,天下大水,禹执畚臿,以为民先。'《前汉·沟洫志·白渠歌》曰:'举臿为云,决渠为雨。'以此见水利之事,皆本于臿也。诗云:有臿公耶私,与畚日为伍,荷去应官徭,归来事田圃。起土作堤防,决渠沛霖雨。但恐农隙时,又趁挑河鼓。摘自《东鲁王氏农书·农器图谱》

 1154.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巴族虎纹钟(战国乐器)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

1155.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巴族戈(战国兵器)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

1156.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巴族剑(战国兵器)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

1157.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巴族矛(战国兵器)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

1158.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滇族青铜器

1159.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滇族豹钮矛(西汉兵器)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1956年云南晋宁县石寨山出土。

刃部似树叶状,椭圆形銎,饰弦纹、绳纹及旋纹。銎侧铸一豹,仰首翘尾。矛上饰豹,有异于中原,为滇族兵器所特有。

1160.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滇族女跽[jì]坐佣(西汉)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1956年云南晋宁县石寨山出土。

踞坐,高髻,身披巾,束带着裙,腰系圆形饰。双手执伞,伞已脱落。坐俑脸部五观与中原出土的女俑不同,鼻子很高,眼睛很大,显示滇族女俑色彩。双膝着地,臀压足掌,称为跽坐状。

1161.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滇族蛇首叉(西汉)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1956年云南晋宁县石寨山出土

1162.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滇族西汉双獭[tǎ]捕鱼戈(西汉)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1956年云南晋宁县石寨山出土。

此戈上立有两只水獭捕鱼的模样,造像生动活泼。

1163.沪游.沪博馆.青铜器.边远地区.滇族饰件

鎏金斗兽饰件、虎背牛饰件、牛首饰、透雕猴边镶嵌腰带饰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1956年云南晋宁县石寨山出土

1164. 沪游.沪博馆.青铜器.中国青铜器的冶铸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