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材施教

 丁小悟典 2020-05-18

我读《论语》(131)

雍也篇

子曰:“中之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因材施教

人的智商有高下、学问有深浅、悟性有高差之分,孔子认为,对于不同才智水平的人,教学内容的深浅也应该不同。

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强,上课的时候,可以讲深一点,他们也能理解,很快接受。对于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就不能讲得太深奥了,太深奥了他们理解不了,完全是鸡同鸭讲,老师讲得费劲,学生听得吃力,效果很不好。记得上大学时,一位讲古代文学的老师说,他给电大学生讲屈原的《离骚》,讲了两个多小时,学生愣是没有人懂,把累得够戗。对于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要从浅处讲起,循序渐进,慢慢来,拔苗不能助长。

孔子善于因材施教,《论语》中事例比比皆是。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弟子问,孔子回答的答案也不同,对于水平高的弟子,孔子要求就严格,对于差一点的弟子,孔子要求就简单。

譬如,关于“仁”这个问题,对于最欣赏的弟子颜渊,他回答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要求很苛刻,颜渊马上领悟了,并且谦虚地说:“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樊迟有点笨,孔子说的话他有时听不懂,下去还要反复问一同学习的同学是什么意思,看来悟性比较差。他向孔子问仁,孔子回答了两个字:“爱人。”很浅显,没有学过文言文的人也会懂是什么意思。孔子要求他爱人就是仁,这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要求,比颜渊简单多了,要求也低了很多。

正由于孔子善于因材施教,培养出许多优秀的学生,成名的七十二贤,在诸侯国中担任职务、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的也不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