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伪的表现

 丁小悟典 2020-05-18

我读《论语》(107

公冶长篇 

子曰:“谁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虚伪的表现

虚伪是人所讨厌的。所谓虚,与实相反,就是不实;伪,是假、不真实之义。虚、伪都是有意做掩盖本来面貌,表现在外面的不是一个人真实的面貌。正是由此,虚伪容易迷惑人,如果不识破其真相,易受其害。孔子在《论语》中列举了三种不容易识破的虚伪之人:

第一种,以曲装直。孔子举了微生高的例子。微生高,普遍认为他就是史书记载的尾生高,《国策》《庄子》《汉书》等历史典籍中都提到过这个人。《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尾生因此而出名,后人就“尾生之信”喻指人坚守信约,忠诚不渝,尾生被树为守信的典型。

时人认为,宁死守信的人,其为人也是直的,都认为微生高是直道之人,而孔子从细微处发现他不“直”,因为他善“作”。有人向微生高一点醋,他家没有,他就跑到邻居家借了点醋,给借醋之人。明明自己没有,不说自己没有,讨了别人的东西来做好人,有曲意讨好、沽名钓誉之嫌,不是直道之人的作派。帮助他人没有错,但是借他人之物,借花献佛,太刻意了,太做作,说得轻了是执着于世俗的虚套情面,虚荣心、好面子在作怪;说得重了是等于拿别人的东西,来赢得他人的感激,正如朱熹所说的“掠美市恩”,是一种虚伪的表现。

第二种,“面子工程”。花言巧语,孔子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明是鲁国史官,是《春秋左氏传》的作者,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太史公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春秋左氏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是左丘明根据孔子编撰的《春秋》编成的,有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思想。

巧言,就是花言巧语,用动听的语言来奉承人;令色,不管喜不喜欢,面露媚色,用好脸色来取悦人;足恭,过分的谦恭,低三下四,以卑下的态度来讨好人。说出好听的话,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态,从语言、表情到态度,看似真情流露,实际上是虚情假意,不是出于真心的。一般人喜欢听动听的话,看好看的脸色,被人高高地捧着,就容易被这些假象所迷惑。

第三种,口蜜腹剑。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把心中的怨恨隐藏起来。友其人,像朋友那样待人。这各种人,明明对你有意见,却把怨恨埋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友好的样子,让你产生你们是好朋友的错觉。不但容易被他迷惑,而且容易被他欺骗。

都是虚伪,但三种人的虚假程度不一样,危害性也不一样。第一种人只是虚荣,矫饰自己的不足,是善意的谎言,对人没有什么危害。第二种人,往往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人前说人是,人后说人非,颠倒黑白,容易被他中伤。这种人虽然容易迷惑人,让人错误地信任他,但是时间久了,人们也能辨别出他虚假的面目。第三种人,表面装好人,背后射冷箭,让你不防备,说不定把你卖了你还要帮他数钱。这种人,十分阴险狡诈,隐藏得比较深,不但具有迷惑性,更具有欺骗性,其害人的程度更高。

第一种人,虽然人品有一点瑕疵,但无伤大雅,可以交往;第二、三种人上真正的虚伪之人,做事很不地道,一定要小心防备。否则,会上当吃亏。这两种人,人品严重有问题,孔子说,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告诫人们要以他们为耻,不要学这两种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