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论语》(44)

 丁小悟典 2020-05-18

八佾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君子无所争

在人们之间的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相互之间的争斗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如果发生冲突,对双方都将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影响。所以,孔子指出“君子无所争”

“争”,本作“爭”,上为“爪”,覆手;下为“又”,右手;中为“丿”,代某事物。争是一个会意兼指事字,表示两人两手共争一物相持不下。

“君子无所争”,意思是作为一位君子,心中有崇高的追求,在日常琐事之上、眼前的蝇头小利面前,没有什么可与人争的,不与俗人争浮利,不与文士争虚名,不与无谓人争闲气。

中国人有个歇后语叫“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有些人大事小事都要争,既争面子,又争利,争到最后,忘记了初衷,宁愿牺牲利益,也要争口气。

不争就是真君子吗?做老好人,回避矛盾,混淆是非,就是不能称为君子。清代陆陇其在任灵寿知县时,与诸生讲解《论语》所作的讲义《松阳讲义》,对“君子不争”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有三种人表面上“不争”,但不能称其为君子。“世间有一等人,惟知隐默自守,不与人争,而是非可否亦置不论,此朱子所谓谨厚之士,非君子也。有一等人,惟知阉然媚世,将是非可否故意含糊,自谓无争,此夫子所谓乡原,非君子也。又有一等人,激为高论,托万物一体,谓在己在人,初无有异,无所容争,此老庄之论,亦非君子也。”第一种人看似敦厚,实则是根本没有是非观念,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第二种人是老好人,明知是非却故意含糊其辞,无原则逢迎;第三种人以自我为中心,信奉老庄哲学,不存是非之辨。也就是说,不论是非的人、故意含糊是非的人、高谈阔论的人,这三种人虽作“不争”之姿态,但不能称为君子之不争。

争也君子

人处在社会中,要工作,要生活,完全不争是不可能的,孔子就提出君子之争以“礼”而争,争得得体,争得有风度。

争的对立面就是让,面对纷争,要让,并且让得有风度,是以礼相让。孔子就拿比赛射箭一事说,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射箭是有胜负的较量,一定要显出个高低来说吧比赛之,先是互相作揖致敬,一边谦让地登上射坛进行比赛。比赛完后不论输赢,走下堂互相敬酒。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争”,争也要有君子的风度。这种“争”,应该看作是“争”的最高境界。

在古代,射礼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德行。射箭之前和之后,态度都很恭谦,礼让有加。比赛是切磋技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彼此的技艺不断提升,而不是争一时之短长。比赛时要尽心尽力,如果输了,说明技不如人,不要迁怨于对手。这样的争,不伤和气,是君子之争。小人争强好胜,争的是力气,争的是心气,嬴了会沾沾自喜,看不起输者;输了会心生嫉妒,怀恨在心。“争”上,可以看出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

做到争也君子”,一是在非面前,一定要争,要有态度,旗帜鲜明,不能含糊其辞;二是争要有风度,有礼有节,不能负气而为;三是争的结果要相互促进相互和谐,实现共嬴,不能伤和气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人利益,其要求、愿望、目的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矛盾、冲突、摩擦和纷争,儒家解决人与人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方法就是谦让。如果双方都能够做到相互礼让,不但有利于缓解矛盾,平息争斗,避免人际关系的紧张,而且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睦、融洽相处,最终也有利于双方利益的共同实现和共同满足。

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叶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想让张英出面“摆平”此事 。张英看后来信,大笔一挥,写了一首诗用为回复:“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回信,明白其中意思,就按张英的要求,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一家的忍让行为,让叶家人既感动又羞愧,就学习张家,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两家人的争端也平息了,六尺巷由此得名。由一墙之争,变成了六尺宽巷子,它的宽不是宽在尺寸上,而是宽在人们谦和礼让的精神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参观了六尺巷子后,很严肃地说:“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世人:大度做人,克己处事。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与人争在所难免,我们在与人相处时,首先要不争,不要与人争短长,减少无谓的争论和冲突;其二,要谦让,有了矛盾,要有宽广的胸怀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尽量忍让,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要去争,劳神费心,得不尝失;三是要公平竞争,争得光明正大,有风度,不能搞“小动作”,不在暗地里“使绊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