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 | 1986年,苟家井开市

 bbbo 2020-05-18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遵义商贸业迈入了发展的新时期,苟家井成为遵义商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1986年,苟家井开市,吸引了大量本地乃至全国的商人前来投资经营,从起初的几十个商户,迅速发展成为西南最大的综合性批发市场之一。从开业到兴旺,苟家井都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苟家井的记忆》

▲视频:苟家井开市


 1985年,遵义市政府决定在苟家井新建市场。

▲原向阳村民组组长 王庆均

“当时的市政府就下了一个文件,建苟家井市场由工商局的陈朝华局长牵头。由长征城镇,当时是长征乡,由张琪书记牵头,这样就定下来了。”

红花岗区向阳村出地,当时的遵义市工商局出资,开始修建苟家井市场,经过半年时间,1986年2月20日,苟家井综合市场在鞭炮声中,正式开业了。


▲直播遵义记者 刘娟

“如今的苟家井市场占地约35亩,可在最初刚开业的时候,苟家井市场其实就是一栋两层的小楼,当时市场的大门并不在现在靠近中华路街边的位置,而是我身后这栋建筑物的所在地,大家可以看看我手里的老照片,依稀可以看出从前苟家井市场大门的模样。”


▲曾经的苟家井市场大门

刚开业的苟家井市场规模和现在有天壤之别,一栋仅有两层楼的、长方形建筑,就是市场的全部范围。周绪财是苟家井市场内的一名务工人员,从市场开业之初就一直这里工作。

▲苟家井务工人员 周绪财

“中间就是卖菜,就像一个长方形,只有两层,楼上也是通的。当时在房子的前面写了几个字,苟家井市场面向全国。”


▲上世纪80年代末的苟家井市场


开业之初,商户入驻并不多,二楼的铺子都没有全部租出去,满打满算,当时在苟家井做生意的商户只有60多家,销售的商品也以服装和床上用品为主。
▲红花岗区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卢勇
“基本上90%都是来自外地的商家。主要是浙江、广东、湖南,湖北,四川,遵义本地的,占比很低。”
▲向阳村民组工作人员吴光辉
“外地人多,本地的条件都不太好。在外地人的带动下,本地的慢慢。才开始做生意。”

1986年8月,松桃路附近的百货店,以及新华路靠湘江河一带的商铺,都陆续搬入了苟家井市场,就这样,苟家井市场开始逐渐热闹了起来。

▲苟家井务工人员周绪财
“陆陆续续的一知道苟家井市场成立了。进货的人基本都来了。”

▲原向阳村民组组长王庆均

“遵义地区的基本上都到这里来进货。甚至带动有些县里的都来做生意。”

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了苟家井市场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市场内的面积已经完全不够用,甚至市场旁边都被商贩的地摊占满了。


▲红花岗区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卢勇
“非常热闹,叫人山人海,由于每个摊位前,每个巷道,因为它都是摊位,大棚市场,每天都人流量非常大,各个乡镇,各个地州,当时甚至西藏都有人来进货,批发货物,我们贵州的就不用说了。”
▲直播遵义记者 刘娟
“我手里的老照片,就是上世纪90年代苟家井大棚市场内,人挤人的场景,因为当时还没经过改建,所以几乎是保持了86年苟家井开业时的模样,一个平米左右的预制板就是一个摊位,旁边再竖上几根竹竿,挂上货物,就成了一个简易的商铺,市场内的过道很窄,要是背上一个大点的背包,都会让你感觉寸步难行。毫不夸张地说,上世纪90年代的苟家井市场是遵义最热闹的地方,没有之一。”

来源:直播遵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