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摆脱父母她选择了自杀”| 我们是怎么把孩子养成仇人的?

 长沙7喜 2020-05-18

1.

“我对孩子掏心掏肺,孩子却没心没肺”

“我真的是不敢打不敢骂,怕他冷怕他热,这么小心翼翼地养孩子,为什么孩子现在这么烦我?”

这是我一个朋友的困扰,最近她给我发来她和儿子的对话,希望我可以帮忙开导一下她儿子,让这个“坏孩子”别再折磨家长了。

事情的起因是孩子青春期以来,总是跟他们要钱,还总是跑出去玩。

我朋友希望我帮她解决儿子爱花钱,爱在外面玩,不好好学习,早恋等问题。

我说孩子也没有特别罪大恶极吧,小伙子爱在外面玩是正常的,至于要钱定额定量就好。

她回复我说,她不能接受孩子总是出去玩,有什么事情不能在家玩?孩子一出去玩她就焦虑,幻想无数种可能。她也不敢给孩子太多钱,害怕有了钱孩子就更“野”了。

相信这也是不少妈妈的通病,对孩子关注太多,关注太细,所以会有害怕失控的感觉。

根据朋友的描述,孩子可能是有一些问题,但家长也绝不是无辜的。孩子行为上的问题,大都是心理困扰的外在表现。我们总是希望解决肉眼可见的问题,可实际上更需要解决的,是孩子与父母的心理需求。

父母觉得自己都快把心掏出来了,孩子却开始烦父母、恨父母。

2.

“关注孩子”到底是谁的需求?

前段时间我去这位朋友家吃过一次饭,见过这对母子的相处模式。

那是一个傍晚,已经6点多,儿子一身臭汗地回家。男孩子嘛,看着一身狼藉也知道不外乎就是打篮球,追追跑跑。

回到家妈妈直接把他拉到角落,开始“审犯人”般的质疑。

“去哪玩了?”“跟谁在一起玩的?”“你们玩什么了?”

儿子逐一回答,妈妈得到满意的答案后,才放儿子去冲澡。

到了吃饭的时候,妈妈还是不停地“关心”孩子:

“现在都立夏了,你还穿着卫衣,赶紧去换衣服。”

“哎呀,吃打卤面得多放卤,要不然不好吃。”

“绿色蔬菜、绿色蔬菜,说了多少次让你多吃青菜!”

“昨天给你的钱,是怎么花的,买了什么了,说我听听。”

虽然在席间也有不少和我们几个朋友之间的闲聊,可是她却总能回到儿子身上,对儿子投以360度的注视和关心。

按理说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被妈妈一直絮絮叨叨,一定会觉得很烦。可是这个孩子却只是低着头吃饭,除了“嗯”“知道了”也没有什么别的反应。

就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失去了主动的活力和生机。

她觉得这个孩子叛逆,可我却看到孩子身上比叛逆更可怕的事情。那就是他已经几乎不再反抗,连自我意志都已经几乎消失,做自己的意愿都已经被赶走,本是活力四射的男孩变得老气横秋。

相比于孩子,可能家长才是更需要帮助和改变的那个。

过分关心孩子的一举一动,到底是谁的需求,是孩子真的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吗?

很可能这其中是父母的需求。看起来是在关心孩子吃饱穿暖,实际上是在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父母需要去关心孩子来证明自己是个好家长,需要通过控制孩子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想要让自己的爱有发力点,那就只能拼命抓住孩子。那么,父母会选择如何与孩子建立链接呢?

一般会选择“挑毛病”“密切关注”的方式,证明自己在付出,在爱着孩子。

父母肯定不是恶意的,很可能他们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心。所以他们会过度保护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不再吃自己吃过的苦。

意识里是在关心孩子,潜意识里是在关心自己“内在的小孩”,那个没有被足够关注过的自己。

这种爱真的让人不忍心责备,可也确实如尖刀和毒药,具有杀伤力。

3.

父母越关注,孩子越“叛逆”

我们都有过非常关注某件事或者某个物品的经历,我曾经买过花的种子,种下之后每天回家都要看它的生长状况。

关注的背后,我们实际的心理是期待与未知。一边期待着对方能够变成我们希望的样子,一边又害怕他们触动我们对未知的恐惧。

关注孩子也是一样的,我们期待又恐惧。通过对孩子的行为关注,要求孩子变成什么样,来消化自己的情绪。

小说《无声告白》中就讲述了一个被父母过度关注的孩子,为了摆脱父母期待最终走向灭亡的故事。

小女孩莉迪亚是个乖乖女,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也是被父母无死角关注的一个孩子。

妈妈早上为了听她讲述昨天的梦境,可以忘我到不给另外两个孩子做饭。莉迪亚的成绩,妈妈是一手包办,看什么书,学习什么科目,早就是安排好的。

妈妈希望莉迪亚成为一名女医生,实现自己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

父亲对她也有要求,就是“合群”。黄皮肤的她,必须融入全是白种人的学校,每天晚上爸爸都会心满意足地看着莉迪亚给同学们打电话。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莉迪亚早就讨厌了学习化学与生物,根本不想当什么女医生。她在学校也没有朋友,每天打电话都是她自导自演,电话根本没有接通。

父母都以为自己了解莉迪亚的所有,像清澈见底的湖水一样。但实际上,他们没有一个人认识过莉迪亚的内心。

父母对她的一举一动都要了如指掌,那是对她的期待,也是对自己的失望。妈妈失望自己没有成为一名女医生,爸爸失望自己没有融入白种人的社交。

父母对自己失望或者不信任的点,很容易不经意间投射给孩子。他们表面在跟孩子不断强调,“你要好好学习”“你要融入群体”“你要好好吃饭”,可越是频繁强调越是可能会刺激起孩子的羞耻感,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

所以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我没有学习的能力,我不懂社交,我不知饥饱。

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独立意志,潜意识只能朝着糟糕的方向发展。如果他们变好,那就是顺从父母的权威,就是自己的独立空间让出来给父母指挥。

只有事与愿违,才是摆脱父母的控制,独立自我的体现。

很多情况下,孩子看起来是做各种“叛逆”的事情,不去好好学习。

可潜意识的逻辑却是,他们“不能学习好”,就通过其他方式远离学习。

过度关注孩子,就是在传递不信任,也是对孩子独立空间的打扰。父母盯得越紧孩子越不自在,当他们有了反抗能力后,自然会以“作对”的方式抗争,从而出现种种问题。

4.

孔子曰:远则怨,近则不逊。

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太远容易生出怨恨,太近也就没有了谦逊与尊敬。

这句话用来形容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再合适不过,孩子和父母本来应该都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

如果父母不断挤占孩子的空间,让孩子的空间越来越小。孩子找不到自己的空间,又不敢远走高飞“背叛”父母,最终只能通过叛逆和伤害自己的行为,来声明独立。

甚至有的会恨父母,希望父母消失来换取自己的喘息。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这么小,不一把一把地带他怎么可以?

可是孩子的可贵之处,不就在于他们需要成长,他们需要试错,他们的人生有无限可能吗?

真正伟大的父母,不是含辛茹苦忍辱负重,而是即使付出了很多,还愿意对孩子说一句:我走了,你不必追。

《少年说》中有一期,初三的男孩李楚豪登上屋顶对妈妈告白:你为了立足城市,真的太辛苦了。我不羡慕有钱的同学,我有一个特别爱我的妈妈。

这位单亲妈妈为了让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从农村搬到城市,经常工作到深夜,儿子告诉他,妈妈我距离上大学还有三年,我要好好照顾你三年。

妈妈却擦了擦眼泪,没有任何“苦情戏”。她说,你要记住你是一只快乐的小鸟,你不属于我,你属于自己,你属于蓝天,好吗?

恰如其分地体面退出,才是真的感人。父母自己是独立的人,也鼓励孩子做一个独立的人,不绑架,不依附,各自飞往自己的山。

过度关注舍不得分离,是东方文化特有的温暖,也是孩子成长特有的束缚。

当有一天,我们学会把目光转移到自己身上,而不是盯着孩子,也许孩子就能变得没那么“糟糕”。

作者:妙黛 中科院心理学研究生,一手抱娃,一手工作,还有一颗心写作的职场妈妈,一个集正经与逗比,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90后姑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