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老师教作文167】中考作文的“语言”

 光明老师 2020-05-18

【说  明】

中考作文的“语言”有套路吗?这或许是许多考生想问的问题吧!别急,同学们的困惑也是老师们会关注的地方,备考路上,他们始终伴你左右。一直致力于中考作文研究、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教研经验、上课上得“超级棒”、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谢琳老师,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正是这个问题,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获益良多。(王伟娟)

【本期主持】 谢 琳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浦东新区语文教研员,学科带头人

上海市写作学会常务理事

中考作文的“语言”有套路吗

——以记叙文写作为例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谢琳

“语言”,是《上海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作文分项相加评分表》(下称《作文评分表》)之第二项,其他两项分别为“中心与材料”“思路与结构”,在60分的作文总分里,“语言”一项满分为25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点也得到了几乎所有考生的认同。但是,对于提高作文的语言水平的认识,则在比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误区。比较多的考生依据所见的优秀作文,归纳出一些套路,并跟风模仿,一时之间也在一定程度上蔚为大观。
用题记和小标题来装点门面者,有之。
开头和结尾,以抒情或议论的笔调,来综摄或收束者,有之。
要写出成长的轨迹,则借助对比和衬托以形成鲜明对照者,有之。
套用意蕴丰富的名句,用深刻的哲理来升华文章中心者,有之。
凡描写人物,必用比喻;表明自己内心的波澜,必用排比;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必用拟人,以综合运用各类修辞手法为特色者,有之。
套路之全,语言提升秘籍之多,难以尽述。套路用得好,有时候确能锦上添花,有时候却也未必。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有必要更新一下对语言的“套路”的认识。
考场作文的“语言”,是不是仅仅靠形式取胜?或者说,运用了丰富的修辞的语言,其表达效果就一定比平实的、直接的表述要好?谬矣。形式只有在为内容服务的时候,才有其存在的价值。试举两例:
写人物,并不非得进行描写。例如,朱自清在《背影》里对父亲的描写,主要出现在父亲越过铁道爬上站台的时候,而前文中写到父亲的其他表现,则很少描写,多用叙述。从叙述为主,简单地交代父亲的表现,如叮嘱茶房啊、照看行李啊等等,逐渐转到细致的描写,如“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蹒跚”的步态,以及攀爬的动作等,表达方式的变化凸显的是“我”对父亲的情感的变化,如果从文章开头就不遗余力地描写父亲的每一个细节,恐怕就会削弱那个背影的打动人心的感染力了。
写结尾,并不非得通过议论或抒情来凸显主旨。例如,《秋天的怀念》以叙述和写景来收束全文,“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以“我”和妹妹看菊花的行为来告慰母亲,以各色菊花的绽放之景来表明“我”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和觉醒,意味深长而含蓄蕴藉。
所以,作文的语言其首要任务是服从表达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思考用哪种形式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果说“语言”有套路可循,那么,这个套路应该是“符合逻辑”。文章以质取胜,作者要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准确地传达给读者,语言形式是传情达意的媒介,选用哪一种形式,应该由内容来决定。读者看到的语言,不仅仅是形式,同时也是作者的思想。因为,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犹如一个硬币的两个面。站在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是考场作文的关键,既关涉到“中心与材料”,也关涉到“思路与结构”。
第一重逻辑:语言要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如果语言不准确,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就会走样。比如描写一个人因为踢球误砸了别人而懊恼,“不远处一个涨红了脸的小男孩闯入了我的视线。他像是一只活泼的兔子,脚步轻快地朝我走来。”用“活泼的兔子”来比喻那个小男孩,强调其“脚步轻快”的细节,与前文“涨红了脸”的特点不相符合,无法把小男孩对“我”的歉疚之情表达出来,违背了作者的本意,即是不合逻辑的。
一个句子的意思表达不准确,对作文的成败影响还不算大;但是,如果这个句子是全文的中心句,那就可能会影响全局,将导致写作上的一个大问题——中心不能管住材料。以一篇习作《黑板上的记忆》为例。
文章叙述初三毕业前自己作为班级宣传委员完成最后一次黑板报的事情。原本学校计划组织班级黑板报评比,隔天又宣布初三年级不参加评比活动,而此时黑板报刚有一个雏形。“我”怎么办呢?“我”还是选择了认真完成这最后一次的黑板报,而老师和同学似乎都没有察觉到。结尾这样写道:
“我感谢黑板上的记忆,它让我学会了坚强,有毅力,让我学会顶住压力,越战越勇,勇攀高峰!”
显然这个结尾是想要直接点明中心的。这句话准确吗?联系具体的内容来看,“顶住压力”“越战越勇”,是很难找到相呼应的内容的,在这个材料中,并没有来自外界或内心的压力,这两个词语没有支撑,是游离于材料之外的感悟,就不足以成为统帅全篇的中心。
我们要知道,在《作文评分表》中,第一项指标“中心与材料”之“与”字,强调的就是逻辑——材料能推断出中心,而中心能统帅材料。上面这篇习作,如果作者删掉莫须有的“顶住压力”“越战越勇”,再将中心句修改为“虽然无人欣赏,无人喝彩,但我不后悔,因为我努力过,付出过。在人生的旅途上谁能保证每一次努力每一次付出都能赢得掌声得到回报呢?”,文章的中心才得以准确地表达出来。准确的遣词造句,是语言符合逻辑的体现之一。
第二重逻辑:语言要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思想 
阅读的路径往往是“以意逆志”(孟子),通过文章的语言来领会作者的思想。而写作的思维过程,与阅读是互逆的,往往是先有表达的欲望,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选取材料、组织材料,写就篇章;或者先受到所见所闻的触动,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提炼出所思所感,再形诸文字,传达给读者。怎么才能让读者通过语言文字清晰地领会我们的思想呢?
始终围绕中心行文,是清晰地表达思想的必由之路。文章结构的关键处,如开头、结尾、过渡或者小结等,一定要斟酌语言,务必使文章各个组成部分的核心意思在逻辑上与中心思想保持一致,并且各个部分之间的衔接也是自然而流畅的。下面是一篇考场作文的提纲:
《小幸运》写作提纲
  • 总起全文,点明生活中的小幸运给“我”带来希望。
  • 分述生活中三个小幸运。
  • 冬夜里的热牛奶   
  • 操场边的搀扶       
  • 教室门口的鼓励   
  • 总结全文,再次点明中心。
根据这个提纲,文章的中心大体可以表述为:“我”感谢生活中给“我”带来希望的小幸运。围绕这个中心,写好开头的总起、结尾的总结,使文章首尾呼应,中心可以得到强化。同时,在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个材料,则不仅要能具体体现中心,还要能凸显每则材料与中心之间的关联,以及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文章的语言是不是能清晰地彰显出这两组关系呢?我们把原文的几处语句摘录出来:
小幸运
……那些藏在生活角角落落里的小幸运,就像无垠的黑夜中的一颗颗闪亮的星子,支撑着你在无望中寻找希望。
1.  冬夜里的热牛奶
……捧起温热的牛奶杯,丝滑的奶香顺着喉咙一口沁入心田,给冬夜奋战的我带来一丝慰藉,原来,这就是生活中的,小幸运。
2.  操场边的搀扶
……,疼痛侵蚀了我的身体,大颗大颗的泪珠和汗水混杂着滴下。……我心头涌过一阵暖流,搭上她的肩膀,迎面吹来丝丝凉风,我和她相视一笑,原来,这就是生活中的,小幸运。
3.  教室门口的鼓励
刺眼的期末考分数,……我任由泪水肆意淌下,这次不是因为难过,而是感动,老师理解了我!原来,这就是生活中的,小幸运。
去发现那些藏在生活中的小幸运吧,这样你的身边就会时时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希望!
开头以“黑夜中的星子”来比喻生活中的小幸运,结尾换以“阳光”,再加上首尾反复出现“希望”一词,把文章的中心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再看三个小标题领起的分述部分,段末的小结句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从形式上构成强调的语势。在总——分——总结构的文章中使用反复手法,确实能一唱三叹,强化中心,算是一种求稳的方法。但是,仅仅在形式上强调首尾的呼应和分述材料与中心的关联,还不够。如何明确材料与中心的内在联系、材料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才是语言表达的难点。
三个小幸运带给“我”的感受依次是:“给冬夜奋战的我带来一丝慰藉”、疼痛时“我心头涌过一阵暖流”、考试失利时老师的理解让“我”感动,显然这三处语言是开头的总起句“支撑着你在无望中寻找希望”的具体化,三个材料分写家人、同学和老师,其特定情境都在努力地照应“无望”(如果换为“困境”,更为妥帖),作者的感受也都体现出“希望”,这几处语言背后隐藏作者比较缜密的思维,可以理解为作者在行文过程中设定的标志,借助这些语言标志,读者便能清晰地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三重逻辑:语言要追求一定的表现力 
如果说,上述两重逻辑分别体现了语言与思想内容的关系、语言与思路结构的关系,那么这一点就是在前二者的基础上,体现语言与表达效果的关系。就记叙文来讲,读者借助语言不仅准确地、清晰地理解了作者的思想,而且还被作者的语言带入情境,看作者之所看,闻作者之所闻,感作者之所感,思作者之所思,那么,这样的语言就具备了很强的表现力。初中生写作记叙文,尤其是考场上的记叙文,要力争在语言上有一定的表现力。
首先,把内容写具体。记叙文的中心是建构在材料之上的,中心的表述相对是抽象的,是由材料中提炼、深化出来的,而材料是文章的主体内容,需要得到具体的展现。我们所选的材料大多是亲历的事件,读者需要清楚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那么,就要把事情是怎么发生发展的、怎么出现转机的、怎么结束的,要做出具体的交代。尤其是事件发展的关键阶段,往往也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发生巨大转折的阶段,一定不能绕道而行,务必让读者了解导致这个转折出现的具体的缘由,也许是哪个人物说了一番话,具体说了什么?也许是外在环境发生了变化,具体变化是什么?也许是“我”经过思考而后有所悟,思考的过程具体是怎样的?等等,这样才不至于显得突兀,而使读者陷入迷雾之中。
其次,把内容写生动。写事件如果一味地铺叙,时时处处平均用力,则读者掩卷之后是难以留下印象的。能够使读者留有印象的,往往是形象的画面。这些画面,通常能够直接地反映作者的思想,表达文章的中心。如果我们要表达对一个人的崇敬、感谢、思念、批判之情,就需要在读者眼前推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来——他的肖像、言行举止、某个带有个性色彩的细节等等,通过恰如其分的生动的刻画,把“我”眼中的人物变成“我们”——读者和作者——眼中的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描写景物、描写场面,也同样如此。
这是记叙文语言之表现力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我们能在此基础上,对语言进行必要的润饰,赋予一些关键性语句以文学的感染力,也能为考场作文增色。这一点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阅读积淀而异,在此不赘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