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锈到“秀”,魔都这些时髦逆袭的老厂房,我赌你还没去过!

 zdjphoto 2020-05-18

随着工业时代的繁华褪去,

越来越多见证过工业奇迹的厂房仓库、货栈码头,

正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

好在它们并不是完全黯然地退出历史舞台,

而是以另一种方式成为城市中的“野性力量”。

1933老厂房、上海当代艺术馆、M50创意园区…

就说哪个不是现在受人追捧的网红地标!

 开始好奇近些年又有哪些老厂房迎来时髦转身?

TO君这就奉上一份最新的“工业改革”根据地

带你感受魔都别样的老工业力量!

小红书@Milu米鹿、悦读城事、

Sissizym、Aemstrong

1862时尚艺术中心

前身:上海祥生船厂


小红书@Neko

始建于1862年的上海祥生船厂,曾是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记录了中国造船业大部分发展史的它,如今在著名建筑师隈研吾的改造下焕然新生,成为陆家嘴滨江又一文化艺术新地标。

小红书@叫什么好呢、这里是打卡小J、

白大飞、青弘

空间的尺度感和历史的沧桑质感皆被完美地保留了下来,比如风化的水泥梁柱、生锈的钢梯蒸汽管、外立悬挂起的渐变色砖石,以及不经意间出现的年代感标语符号,无不体现出浓厚的“工业历史印迹”。而由老旧通风管改造的空调管道、废弃钢板制作而成的指路牌、混凝土支柱对空间进行的简单阻隔等细节,则又透露着现代艺术与工业风的交错相织,让人既可怀旧,亦可赏新。

小红书@Sissizym、Neko

同时,这里还是一个充满时尚气息的艺术天堂。展览、演艺、文化、休闲、购物、美食等生活的各个领域,也都汇聚在这26000平的空间里。试想一下,在初夏的夜晚,吹着江风喝着红酒吃着牛排,再看看江景,人生的幸福莫过于此!

📍 滨江大道1777号

绿之丘

前身:上海烟草公司仓库


小红书@Armstrong

杨浦滨江的绿之丘,从外观看就像是一座废弃的钢铁森林,殊不知内部却是大有乾坤。它的前身是上海烟草公司的仓库,在经历重新改造后,成为了一个创意空间,吸引了无数潮流青年为之争相打卡。

小红书@Sissizym、薄叨叨、墨愁无题、

Kimi_Choo、Darcy_666

它的内部主体结构是一座旋转楼梯,工业风,水泥色,回旋而上,环绕在不同的创意空间四周,空间简洁却不失单调。顶楼有一段U型步道,延伸向杨浦滨江,颇有种腾空临江的视觉效果。同时,顶楼天台还有一片自带春意的花园,漫步其中,可以领略到杨浦滨江更为广阔的视野。

小红书@Armstrong

而到了夜晚,华灯初上,绿之丘又会不同于白天的光景。层层叠叠的退台设计,在灯光的映照下,以及江景的映衬下,极具魔幻。

📍 滨江大道1777号

白七咖啡

前身:上海肥皂厂


小红书@黄小邪不着急

上海制皂厂旧址改造成的咖啡馆——白七咖啡,皂=白+七,前世今生都起在了名字里。咖啡店外围保留着多面红砖墙,上面整齐排布着祥茂、日光、利华、力士、蜂花等国货肥皂品牌,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带你穿回曾经那个繁荣时代。

小红书@兔兔兔小爷、Suoer*Young、

晶晶就是亮晶晶的、两只仙女三米一

室内设计则别出心裁地分为了两个独立的空间,一个是以金属工业风结合冰窖设计,通过巨大金属水泥管道连接的绿植鹅卵石空间,另一个则是精心设计过的花园式大露台。花草葱郁,阳光明媚时,不管是在室外露台,还是在别有洞天的庭院里喝上一杯,都不失为一件惬意之事。

小红书@一只荷包蛋酱、Xiaowa_Mika

和店名同名的白七咖啡,就是以生姜水为底,再加入黑咖啡的创意饮品。喝下的第一口微酸,而后慢慢感受到碳酸气泡在口腔爆开,最后再带着黑咖的微苦后劲席卷舌尖,实在是很特别的口感,值得猎奇。

📍 平定路知兴大厦东南

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

前身:上海杨树浦发电厂


小红书@悠者悠哉

素有“中国电力工业摇篮美誉的”杨树浦发电厂,曾是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电厂高耸入云的烟囱曾被视作进入上海的标志,留在了好几代上海人的记忆中。如今,谁也没想到,当时的“污染集中地”,却成了当下工业发展遗留下来的时髦产物。

小红书@Suoer*Young、摇滚的废柴、上海老江

杨树浦电厂码头上的塔吊、灰罐、输煤栈道以及水泵深坑原位保存,各种工业遗存星罗棋布。同时,散落在公园各处的永久艺术性作品雕塑,也在与这些工厂码头主题元素遥相呼应,无时不刻营造出一种时空的交错感。

小红书@jennyzijun、Sissi希茜

在这里,随手一拍就是逼格满分的工业风大片。因为标志性的烟囱、江岸庞大的塔吊、有艺术特点的灰仓、江边栖息的水鸟以及别致的咖啡厅设计,都可以是你的最酷背景板!

📍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西南

八万吨筒仓艺术中心

前身:亚洲超大容量散粮筒仓


小红书@夏娜Shana

位于黄浦江东岸的民生码头曾是上海港散粮、散糖的专业码头,而坐落其中的八万吨筒仓,则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散粮粮仓,也是民生码头最具震撼力的工业遗产。现在随着工业时代的变迁,这个庞然大物也摇身一变,成为城市空间的秀场。

小红书@Andre时髦说、Sylpj_、Stephy333、

紫az486、沪邑佬胡

如今虽已不再服役,但外观还保留着过去工厂的模样。破败的窗户、锈迹斑斑的铁门、粗矿的外墙…满满工业时代的气息。特别是当你远远看去,30个大筒组合非常壮观,尤其在灯光的加持下,更是充满了科幻感。至于它内部的形状也很特殊,有点类似巨型漏斗,你完全可以脑补出粮食从这里出来的神奇场景。

大众点评@Bozi君、夏娜Shana

值得一提的是,筒仓面向黄浦江一侧的立面还加装了外挂自动扶梯,不仅使得展馆内的参观路线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还能将整个民生码头及黄浦江的壮丽景观都尽收眼底,一览浦东滨江的别样魅力。

📍 民生路3号

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

前身:中国通商银行第二仓库、

杜月笙私家粮仓


大众点评@大翎

始建于1908年的八号桥艺术空间,原为中国通商银行第二仓库,后成为民国大亨杜月笙的私家粮仓,历经百余年而屹立。现在在设计师的妙手下,历史老粮仓已经变身为艺术展示空间,既保留了原来的历史风貌,又赋于这座历史老建筑以崭新的展示功能,是苏州河畔不容错过的生活美学馆。

小红书@Mlu米鹿、壹二三四、

NI姐的“NINI日记”、DODODoris妍

歇山式屋顶下,仓库内的木质地板和立柱裸露出内里粗糙斑驳的木纹,都在告诉你这是百年时光所留下的痕迹。墙面上陈年的白灰已经遮不住砖缝之间的裂痕;楼梯拐角处、黑铁库门入口处和仓库内部的墙壁上,到处都有各种颜色的警示标语,提醒着后来的人们这曾经是一个多么繁忙的仓库。

大众点评@DODODoris妍、小烦恼没什么大不了_

两千多平方米的超大空间,会定期开设举办些艺术展览,而最近展出的正是关于病毒疫情的画作。通过创意的角度,再现了自疫情爆发以来的感人画面,展示了在抗击疫情阶段中,各行各业看似平凡、却为难忘的瞬间,令人不禁生出许多感慨。

📍 南苏州路1247号

这些老旧孤独的工厂,

虽然没了当年的辉煌,

却比以往多了份历史的沉淀与沧桑。

爱好工业风的Cool Guy,

记得来打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