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建筑师

 陈正兴 2020-05-18

1、Tato Architescts

主持 | 岛田洋/ Yo Shinmada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根植于日本本土建筑文化的岛田洋,总能在一种积极的意识态度来解决日常生活需求与空间约束的微妙平衡,让每一个建筑的内部空间营造都有独一无二的特性。

作品1) 宫本町住宅

地址 | 日本大阪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远景 正中间为宫本町住宅

这座为三口之家而设计的宫本町住宅,有着岛田洋一贯的设计特色——这个看起来只有两层的建筑,单看根本想象不到内部的空间趣味。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剖透视手绘

这个建筑用一种别样的多重层级思路,挑战了建筑传统的空间布局设计,让外表看起来只有两层常规高度的建筑在内部玩出来花儿。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多重标高层

岛田洋用消融掉所有墙体与功能结合多重标高层的设计方式,做满足业主要求的“不需要私人空间与储藏空间”的要求,并让空间趣味有别于常规的设计。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内部空间一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内部空间二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内部空间三

作品2) 彦根住宅

地址 | 日本滋贺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彦根住宅 远景

彦根住宅是岛田洋为一对年轻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孩子设计的,建筑基地周边的草地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将会被新建住宅堆砌满,这迫使设计者不得不考虑未来不确定的窗户视野与采光问题。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建筑分层

于是岛田洋将建筑设计成椭圆柱的形状,并赋予了42扇360°不同朝向的窗户以保证建筑的视野采光问题。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一层 公共区域

在内部的设计上,岛田又将私密空间与公共区域切分开,让公共空间集中于一层,而私密功能区放置在二层区,用建筑的半圆形空间成为连通区域。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半圆区 联通空间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过渡空间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二层 私密空间

2、Akihisa HIRATA Architects

主持 | 平田晃久/ Akihisa HIRATA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平田晃久将建筑设计视为一个整体的生命活动来思考,认为公共建筑以及在其中活动的人群可以被视为某种“生态系统”:在生态圈里,每一个生物都是缠绕在一起、互相包容的,建筑也应是如此。他的理论和实践也重在探讨建筑与人们的生活、外在自然环境的共融关系,通过源于自然的褶皱的形态构成或扭曲的拓扑几何空间,探求着新的建筑形式。

作品1) 树之家

地址 | 日本东京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建筑远景

项目是位于东京大冢地区的集合住宅与出租店铺复合体,平田晃久将建筑体块切碎成为一个个有如积木般堆积大小不等的清水混凝土小盒子,同时在盒子在局部开口置入他的“褶皱空间”,将门、窗、楼梯、植物引入褶皱之内并与建筑相连。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外部界面

楼梯与过渡空间以扭曲变形的褶皱(pleats)作为建筑界面,区分出建筑的公共和个人部分,串联层次丰富的空间,在都市中营造出宛若身处自然的空间体验,让建筑富于生机。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内部 交通空间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 灯光效果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褶皱界面产生的外部平台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街景

作品2) 东户冢教堂

地址 | 日本横滨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建筑远景

东户冢教堂是平田晃久的一个设计实验,他希望创建一个类似于树的建筑,产生树荫向上生长并呈现‘褶皱’似的不平坦表面所营造出的理想空间。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褶皱效果模拟过程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褶皱效果呈现

屋顶完全由等腰三角形的铝板组合组成,产生连续弯曲的褶皱表面。以简单的方式重复这种基本结构构建有机整体。类似于树枝以简单形式重复分支的方式,让光像“光合作用”一样营造出类自然空间体验。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褶皱室内效果:光在建筑内部的交叉近乎树阴透过的光。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外景

3、Schemata Architects

主持 | 长坂常/ Nagasaka Jo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长坂常是半路出家跨界的建筑师,以保留建筑原生质感的改造设计风格而闻名。他认为过分强调建筑的完整性会造成使用者的束缚,而设计更应该为居住人留下自由的空间。

作品1) OKOMEYA米铺

地址 | 日本东京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外景一

这个项目是长坂常经手的一个社区建筑改造项目,翻新旧建筑并设计了一个小规模的米铺。新的设计保留了建筑物的原有结构,仅拆分了侧面的墙体。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外景二

长坂常让建筑结构的支撑立柱暴露出来,并用颜色相近的胶合板进行契合规整,让整个空间呈现恍然一新的暖色调。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双面开放的米铺

而两面开放则解决了建筑室内空间狭小的问题,将公共区域纳入建筑的视野体验,同时又可以让邻里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改造所使用的新材料与原有的建筑材料结合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夜景

作品 2) ºC五反田胶囊旅馆

地点 | 日本东京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旅馆入口

ºC五反田胶囊旅馆原本是一个酒店+地下公共浴池,长坂常在改造这个建筑的时候保留了建筑大量陈旧的肌理特征,只进行少量的加法设计激发空间的质感。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大厅

这种设计手法用极低的改造成本便成就新的空间氛围和空间细部节点,让原本的陈旧升华成为新式复古。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洗浴空间

这个建筑的改造设计,对营造空间氛围的颜色把握地十分精确:将建筑公共区域的活跃空间设定为冷色调以提升人的注意力,将休息区设定为暖黄色从而放松旅客的身心。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淋浴隔间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胶囊休息区一

日本值得关注的新生代“后浪”建筑师

▲胶囊休息区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