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故宫理服饰,一理就是一辈子,一生写就一本书

 wodedoc910 2020-05-18

作者简介


冯林英,1978年起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并先后担任织绣组副组长、组长。长期从事宫廷织绣服饰类文物的整理及研究,著有《清代宫廷服饰》《紫禁城百题》《故宫——历史文化瑰宝》《走进紫禁城》(英文版)及《沉香玩家必备手册》等,并发表《漫话妆花》《缠足与弓鞋小考》等多篇服饰专论。

故宫讲解第一人


我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进入故宫博物院的。最初在开放管理部门做一名管理员。对我来说,初到故宫,一切都是那么的神秘和陌生。我利用工作间隙的一切机会,到图书馆去借阅相关资料和图书,开始了最初的故宫知识的积累。

那时故宫里没有讲解服务,为数不多的说明牌是观众了解故宫的唯一途径。每天,常有游客出于各种原因而向我问这问那,我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回答他们的问题。在这种游客的迫切需求和自身强烈的求知欲的共同作用下,我萌生了编写讲解词、开展讲解的想法。

得到领导的认可和鼓励后,我利用工余时间,查阅资料和走访多位“老故宫”,首先完成了内西路(西六宫)区域讲解词的编写,并成功开始了首次试讲。随后,在我的带动下,组里年轻的同事逐步加入到讲解队伍中来,内西路成为了故宫博物院首个开展义务讲解的区域。

通过这件事,我坚定了继续探索故宫奥秘并把它呈现给广大观众的想法。
 

作者在故宫

通过多年不断知识积累,我参与编写的第一部较系统和全面介绍故宫的小册子《紫禁城百题》出版了。全书以一问一答、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形式,将故宫最基本的知识和真实的故事呈现给广大读者。这本书不仅大受广大观众的欢迎,而且成为旅行社导游学习故宫知识的首选。随后,为了满足外国游客的需求,我又对内容适当调整、改编并加配大量插图,出版了英文版的系统介绍中国故宫的书《走进紫禁城》。

《走进紫禁城》英文版书影


十年埋首,

钻研清宫服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毕业后,我进入织绣组并先后担任副组长、组长,由此开始了接触、学习和研究故宫所藏清代宫廷服饰的漫长历程。在此期间,全程参与了历时长达十余年的织绣服饰藏品的大整理。十余万件服饰藏品和数万件服饰资料,需要分别不同种类逐件进行认真的账、卡、物的三核对,采集并完善藏品各项信息,编写简要说明,提升藏品保护措施,并将所有藏品搬移至新建的地下库房等等。

这一过程,使得我有条件和机会接触到所有的故宫藏服饰文物,对熟悉和了解完整清代宫廷服饰至关重要。在整理的同时也发现了有些藏品存在账、卡、物不符,分类不清楚,定名不规范,信息采集不全面不准确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多半会通过藏品的名称表现出来。

一件宫廷服饰藏品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另一件,除了文物号的不同外,还必须有一个真实、准确、详细反映其特征的名称。完整的宫廷服饰名称至少要有时代、色彩、材质、工艺、图案、款式等内容。而各项内容除必须表述规范准确外,还不能随意罗列,要依据其内涵的大小、相互间的修饰关系确定其在名称中的先后位置。针对工作中出现的状况,我及时调整和完善了工作标准,使整理工作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作者工作照

我结合工作实际和自己的体会,完成《浅谈博物馆藏品定名》的论文,发表在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期刊上,后被收录到《博物馆藏品保管文集》中,对全国文博系统藏品定名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通过这次文物的整理,也使我对故宫藏清代宫廷服饰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由此我萌发了写作的想法。通过多年努力,最终在1999年由朝华出版社出版了国内首部系统介绍清宫服饰的图书《清代宫廷服饰》

作者部分著作

让清宫之美走出国门

根据中日双方议定,“故宫博物院明清宫廷文物展览”于1990年春季在长崎市举办。院里把这次展览的工作交由我负责。筹展从鳞选藏品、编制展览大纲开始,然后是将选中藏品从各库房提出并汇集,再后是逐件为藏品拍照、编写说明、制配包装、装箱托运。藏品到达后,在日本的博物馆开箱验货、布置陈列,直到展览开幕。

这虽是一个故宫藏明清宫廷文物的综合展览。但由于宫廷服饰在宫廷生活文物中的特殊地位,展览中的服饰藏品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也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在海外举办的以宫廷服饰为主的展览。包括华美服饰在内的中国宫廷文物在当地引起轰动。

1992年秋,由浙江大学主办的《国际丝绸文化经济研讨会》在杭州举行。除大陆之外,日本、韩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也参加了研讨会。我受主办方邀请参会,并在大会上作题为《宫廷服饰御用织锦——云锦》的专题报告。此论文除收入研讨会论文集外,还刊发于《故宫博物院院刊》。
 

作者参加国际丝绸文化研讨会做大会发言

在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先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鑫淼先生,以及日本东京富士美术馆创建人池田大作先生的共同推动下,作为中日邦交40年纪念文化活动之一的“故宫博物院清代后妃生活展”,于2011年7月在日本北海道近代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是一个以清代宫廷后妃生活为主题的大型展览,其中宫廷服饰藏品占了整个展览的一大半。我受日方之邀,与副院长陈丽华等人组成中方代表团,赴日本参加开幕式庆典及系列学术活动。
 

作者与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同赴日本北海道出席清宫后妃展开幕式

以上,是我从业四十多年来所做的关于清代宫廷服饰研究的有限的一些工作。每日面对这些精美的服饰藏品,体味那一针一线背后的匠心与历史,更觉有责任将这些服饰所凝结的文化介绍给更多的人。当年写作的《清代宫廷服饰》,出版已经过去二十年,伴随着这些年来对清代宫廷服饰更加专业和深入的研究,对于书中存在的诸多缺憾和不足,常常如鲠在喉。此番有幸于学苑出版社重新出版《清代宫廷服饰》一书,算是了却了我多年的遗憾。

光绪——月白色缎绣花卉钉料石花盆底鞋雛蛻
高:17 厘米 长:21.50 厘米
文物号:故 61391
图自《清代宫廷服饰》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好书推荐


《清代宫廷服饰》
冯林英  著
学苑出版社
2019.01
定价380元

本书为作者数十年来在故宫博物院从事宫廷织绣服饰类文物整理及研究,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及经验。本书不仅阐述了清代宫廷服饰的渊源、特征,以及清代独特服饰制度的逐步形成过程,还将故宫博物院收藏之清代宫廷服饰藏品分成礼服、吉服、常服、行服等12大类,加以详细介绍。

同时,对清代宫廷服饰的制作流程、织绣手工艺、服饰纹饰,以及宫廷服饰的外流、市场价格和如何鉴别、收藏、管理古代织绣服饰艺术品等相关内容,都分别做了介绍。


同治——石青色绸绣平金百蝶大襟夹褂襕

身长:138 厘米 肩宽:36 厘米

下摆宽:73 厘米

左右开裾长:80 厘米 

文物号: 故 43978

图自《清代宫廷服饰》



读品选书理由


珍贵资料,首次面世

01


杏黄地松鹤纹织金锦

文物号:故 17686

图自《清代宫廷服饰》


本书不仅图片十分丰富,且有不少珍贵资料,得到故宫博物院授权后,还是第一次出现于出版物。为了帮助读者更方便,更全面,更准确的了解和掌握清代宫廷服饰的丰富内容,本书以大量墨线图的形式对清代宫廷服饰的款式、特征、纹饰图案、织物组织等等加以辅助说明。


内容详实,涵盖全面

02



本书将中国服饰文化的产生及发展;满族的沿革及清代冠服制度的确立;清代宫廷服饰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及织绣艺术的辉煌成就;江南三织造的兴衰;清代宫廷服饰的制作流程、织造品种、工艺技法及服饰纹样;宫廷服饰的外流、当前的市场价格,以及如何鉴别、收藏和管理古代织绣服饰艺术品等读者关心的相关内容一一收入。对于想要了解和掌握清代宫廷服饰的读者来说,可谓一册在手,足矣。

图文并重,精美异常

03




本书力求做到图文并重。首先用了近30万字的篇幅,将清代宫廷服饰及相关联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覆盖和深入阐述;此外,全书一共收录有近400幅高清晰度的彩色图版和手绘墨线图,远远超出其他版本。

清晚期——镶珠点翠花钿
高:17 厘米 直径:24 厘米
文物号:故 59666
图自《清代宫廷服饰》

专业加持,精准无误

04


凡本书所采用的清代宫廷服饰藏品,均对既有的和以往出版物中存在的概念含混和错误(诸如服饰藏品的时代、图案、颜色、尺寸、款式、分类)等加以纠正,力争做到精准无误。

乾隆——蓝地万字织金缎绵甲

甲上衣长:67 厘米

下裳长:96 厘米

文物号:故 171787

图自《清代宫廷服饰》


随着社会的发展发展和生活的富足,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或投身收藏市场,昔日皇家专属的宫廷服饰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收藏者喜爱的收藏品门类。为满足读者的需求,本书还新增加了清代宫廷服饰的外流途径、拍卖市场价格走向、宫廷服饰的真伪鉴别以及丝绸类藏品的日常保护要求等相关的章节内容,以上这些新的内容在其他版本中都是没有的。

装帧精美,独家签名

05

本书为大16开精装,内文选用157g太空梭,高度还原服饰藏品原貌本色。应读品研习社读者需求,作者亲自到社签名,全网独家,限量30本。

独家书礼,对照参阅

06

《蓝夹缬图案集》(右)

张琴  编著

国家大剧院  监制

学苑出版社

2010.08

定价25元

除《清代宫廷服饰》签名版一书外,此次读选好书还特别申请了另一本小书《蓝夹缬图案集》作为本书的购书礼,随单赠送。

夹缬曾是唐代流行的印染工艺,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萨所穿着的便是夹缬彩装,英国大英博物馆、日本正仓院等也都有少量实物作为“国宝”珍藏。自明代以后,夹缬的工艺设计及制作样式渐不为世所知。

本书作者张琴研究民间文化多年。自2001年9月至2005年7月,作者遍访温州、丽水、台州及闽北宁德地区、闽南泉州地区的雕版艺人、染坊师傅及民间戏班老艺人等,对蓝夹缬的原料、印染、版刻设计等一整套流程作了前所未有的详尽记录,对蓝夹缬流行地区的民间文化圈作了社会及人文的历史分析,澄清了作为“四缬”之一的蓝夹缬由盛渐衰,及至湮没的历史之谜。

在掌握1000余片纹样的基础上,本书第一次提出蓝夹缬的概念,破解其纹样为清末至民国年间流行于当地的昆曲、乱弹戏文,分类归纳出其历史发展各阶段,且一一予以命名,填补了国内国际本领域的研究空白。

《蓝夹缬图案集》选录的蓝夹缬纹样,图案内容主要为传统戏曲(100片)、婴戏及吉祥象征(各25片)。排列以年代为序,即清、民国、建国初期等。

此外本书采用专色印刷,突出呈现夹缬纹样,同时选用了少见的64开异形本,不过巴掌大小,适宜赏读和把玩。

这两本书,一本来自宫廷,一本来自民间,一本色彩斑斓,一本秀丽质朴,一大一小,对照参阅,更有趣味。

《清代宫廷服饰》1本
精装签名版
+
《蓝夹缬图案集》1册
(专色巴掌书)

全网独家 限量30套
定价 380元
读选价268元

 单本包邮
(偏远地区邮费自理)

*此价格5月18日~5月20日有效

扫码购买
先到先得


排版丨豆子

特约校对丨龚文豪、马马马

扫码加入读品
与编辑零距离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