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美朵云 | 朵云轩120周年藏品特展001《任伯年群仙祝寿图》

 昵称40044036 2020-05-18

朵云轩木版水印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




大美朵云




为庆祝朵云轩创建120周年,朵云轩集团将于2020年9月举办“大美朵云丨朵云轩一百二十周年藏品特展”,在朵云轩艺术中心公开展出。这次展览的120件展品,精选自朵云轩集团历年经营积累的万余件文物艺术品库藏,分书画、碑帖、印谱、杂项,书画展品中不仅有著名收藏家高士奇嫁孙女时的18号嫁妆--宋人小品马麟《画梅》图册、“海内第一无上精品”之誉的张大千《番女掣庬》图轴等经典名作,还有像“古文翻译外国小说第一人”林琴南等与朵云轩有过交集的近代名士书画作品,杂项中的镇轩重器“天下第一杨玉璇”田黄罗汉极少在公众露面,印谱中一百九十一册的《十钟山房印举》和二十一部之一的《丁丑劫余印存》极为珍稀,碑帖也将是这次大展的一个亮点,赵之谦稿本《补寰宇访碑录》十分难得。展品部分曾亮相于重要展览,亦有从未公开展出之作。为让展品更充分得到展示,将在正式展出前每天通过微信公众号线上展出一件作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朵云轩择吉在抛球场路南三马路口(今河南中路汉口路)正式开业,初营苏杭雅扇、诗笺信纸、文房四宝、书画装裱等,后又发展出木版水印、书画中介等业务,凭借“无奇之不备,有美之必臻”的优质产品和“竭秘府之搜罗,供文坛之驱使”的服务意识,本着海纳百川与开拓创新的“海派”精神,为艺术家成长和展示搭建平台,成为海上艺术家荟聚交流的精神家园。


120年来,朵云轩始终坚持文化传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不断开拓创新,逐步发展成为集艺术品拍卖、古籍拍卖、门店销售、古玩经营、艺术经纪、艺术会展、电子商务、艺术品保管、艺术教育及木版水印生产性保护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上海艺术品经营领军企业,入选“上海文化企业十强”,品牌影响力和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是享誉海内外的优质文化品牌。
改革开放后,朵云轩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恢复开展艺术品经营业务, 1993年又领风气之先敲响中国内陆艺术品拍卖第一槌。朵云轩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服务”2018年通过“上海品牌”认证,是首批53家认证企业中唯一一家提供文化类服务的企业。
伴随着形形色色的文物艺术品经营业务,朵云轩还绵延开展着历代文物的抢救、收集、庋藏和研究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为满足博物馆的需要,朵云轩热忱向上海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提供了300多件元、明、清书画、书札精品,为一时美谈。
在抢救、保护祖国文物艺术品等优秀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朵云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方面也卓有成效,朵云轩因高品质活态传承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技艺,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线上展的第一件展品为朵云轩木版水印历八年之工完成的十二条通景巨制《任伯年群仙祝寿图》,以贺朵云轩120周年之庆。
 
印制中的《任伯年群仙祝寿图》2009

《群仙祝寿图》作于金笺之上,由十二条通景画构成。全图尺幅高206.8厘米,横宽720厘米(每幅条屏宽59.5厘米)。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第一屏局部

《群仙祝寿图》是中国画大家、“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任伯年的经典巨制。徐悲鸿称任伯年是仇英之后中国画家第一人。英国《画家》杂志认为,任伯年的艺术造诣与西方梵高比肩,在19世纪中为最具有创造性的宗师。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第二屏局部

《群仙祝寿图》表现46个神仙人物共赴王母的寿筵祝寿的仙灵境界,场面宏大,内容祥瑞。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第三屏局部

木版水印《任伯年群仙祝寿图》是有史以来尺幅最大的木版水印作品,由朵云轩木版水印团队毕8年之工精心雕印而成。勾描、刻板、水印3道工序,每道工序均为手工制作,需要绘制的勾描稿、刻印的雕版数量都接近2000件,水印工序更是需要反复手工套印多达万余次。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第四屏局部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第五屏局部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第六屏局部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第七屏局部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第八屏局部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第九屏局部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第十屏局部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第十一屏局部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第十二屏局部

木版水印《任伯年群仙祝寿图》
第二届进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区展出

对于这套任伯年的巨制佳构《群仙祝寿图》,六十多年前唐云先生专门写过一篇赏读文章:

在近百年画坛上,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虫鱼都能涉笔成趣,形神具备的,要推山阴任伯年最为杰出了。

任伯年幼年,家贫失学,由于他的父亲(名松云)能画肖像,他从小就学会了肖像画的初步技法。经过他自己不断刻苦努力,能把到他们家来访的亲友的面目神态默写下来。二十岁时,萧山画家任阜长见了他的作品后,惊为奇才,做了好朋友。任伯年也很敬佩阜长的工力,尊为老师,虚心学习。阜长专宗陈老莲的绘画传统,故而也影响了任伯年醉心于老莲。此外,他还钻研了八大、新罗及古代诸大家的作品,在传统技法上得到很大的进步。加以自幼对生活观察,不受诸家成法所拘,所以到后来,他能用很简括、大胆、肯定的线条来硬勾形象,比之一般肖像画家用淡染细擦的方法更为生动有神,这是他从小勤学苦练出来的独到功夫。

木版水印《任伯年群仙祝寿图》
在上海大世界非遗书院展出  2017

木版水印《任伯年群仙祝寿图》参加
浙江美术馆“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 2018

他的作品传世很多,这幅由十二幅画连成一大幅的通景屏——“群仙祝寿图”,确是仅见的大型作品了。“群仙祝寿图”,尽管是在描写民间传说中的神仙故事,但一举一动都反映出人的性格和情感。把行动诡异的仙人和举止窈窕的仙女种种神态,对照起来看,分外有趣。仙女和仙人,有从空中来,有从海上来,来的地方不同,画面似将各地不同的习惯和性情都表达出来了。一只白鹤,忙着跨上白玉阑干,展翅起舞,回头迎生,竟似一个仙女在拍手热烈欢迎仙宾的情感一样。一对孔雀,也有不同性情:一只爱凑热闹,凝神看着一个举袖轻舞的仙女,另一只似乎嫌太烦乱了,飞到荷香深处,安踞石上,静听着仙女们演奏的美妙音乐,景态十分生动。十二幅通景屏,幅幅风光旖旎,融洽愉快,充分表达了祝寿场面的气氛。

为了要表达题材内容和笔墨形式的统一,他用了很多不同的方式来起稿,我见过他很多初稿,有用湿墨、干墨、淡墨、浓墨等各种不同笔调来表现的。他是不惜工夫进行构思和创造的。有很多人以为他下笔很快,其实他在创立意境上花了很多时间。他常常为了表达更高的意境,同时画许多大同小异的画,如果不是这样翻复更改研究,他的作品就不会有这样强烈的感染力。

通景屏是我国民族绘画幅式中特有的形式,一般是由四幅、六幅、八幅……不等的画幅组成。可以连成一大幅,也可以分为几个单幅。创作通景屏比创作独幅画有更多的困难,在构图上既要每幅画有它的独立性,又要顾到整幅的统一。幅与幅之间必须疏密相称,前后呼应,所以没有精密的构思和熟练的技巧,画通景屏是很难达到良好效果的。综观任伯年的“群仙祝寿图”,是十二幅的通景屏,幅幅刻意精工,一笔不苟。合起来是一幅气魄雄伟的巨构,分开来又各有千秋,令人百看不厌,确是他中年以后,精力充沛,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群仙祝寿图”是画在一张光滑的金笺上,在这种纸上用石青、石绿、朱砂、铅粉等浓厚色彩是最难的,可是任伯年运用得非常匀贴,鲜艳夺目,而且很调和,足见他的技巧高超,值得国画家揣摩和学习。


朵云轩木版水印《任伯年群仙祝寿图》重要展览

  • 上海近现代绘画藏品特展(代替原作),上海展览中心,2010年6月

  • 上海世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上海世博园中国元素馆,2010年10月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2012年2月

  • 水·印·象——第十一届“姑苏之秋”当代水印版画邀请展,苏州美术馆,2012年11月

  • 第三届海派文化艺术节,台北市松山文创园区,2013年6月

  • 册府千华——珍贵古籍雕版特展,国家典籍博物馆,2015年6月

  • 百年匠心——朵云轩木版水印精品展,品臻园五凤楼,2015年9月

  • 江南百工——首届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朵云轩艺术中心,2016年2月

  • 朵云轩海派木版水印精品展,上海大世界非遗书院,2017年4月

  • 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浙江美术馆,2018年1月

  • 遇见上海——第二届进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国家会展中心广场,2019年11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