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装B财报分析指南(地产篇)

 cqcschm 2020-05-19

硬核方法论

时钟先生的财务科普

No.09

你可能觉得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时钟先生最开始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

不就是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么?每种“能力”下面几个指标比大小,几个小时就搞定了。

但如果你这样做,会显得像一只“菜鸟”。

不同行业的公司,经营模式不同,财报也各有“性格”。摸不准她们的“性格”,就会被表象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

所以,除了财务风险案例分析外,时钟先生也准备来写一些关于不同行业财务特征的内容。

最近楼市事情多,房价涨得人心情也不好。我们索性就先来把房地产的财务报表“手撕”了,看哪些地方最能触及他的灵魂。

存货

对房企来说,准备卖的房子就是存货。

以万科的财务报表为例,我们看到存货的下级分类大致有这么几个科目。

(1)已完工开发产品:已经建好了的房子

(2)在建开发产品:还在建的房子

(3)拟开发产品:买到地还没开建的房子。

图 万科的存货明细情况(2018年)

存货的金额代表企业在这些房子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累计投入。如果买地花了10亿,就要在存货里计入10亿;同样,在建房子过程中花的钱,也需要记录在存货里。

存货在房企的资产负债表里占比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呢?

万科在2019年报中列报的存货高达8970亿,占到公司总资产的52%,是净资产的3.3倍;恒大的存货是1.33万亿,占总资产的60%,是净资产的3.7倍;碧桂园的存货是8679亿,占总资产的46%,是净资产的4倍。

房企是卖房子的公司,可房子比公司要贵。

由于存货占比很高,所以房价下跌导致的存货减值对房企的影响理论上会很严重。但这也仅仅是“理论上”,实际情况是房价基本没怎么跌过……

很多人被房价伤害太深,就开始幻想——说房价啥时候跌一半就入手。遗憾的是那个时候可能也买不到房子,因为房企都88了。

按照当前30%的毛利率水平和存货/净资产3.5倍的假设,如果房价腰斩,绝大多数房企都会资不抵债。

存货比例越高的公司,越怕房价跌。

我们也统计了下所有A H上市房企的存货对净资产的倍数,最高的鲁商置业高达12倍。这说明房价下跌7%,这家公司就会亏光光

房价下跌7%,真的会很难么?

利息资本化

通常情况下,企业付的利息应当被记录为“财务费用”,并影响当期的利润。

房企喜欢借钱这是个基本常识,但当你看到下面这张碧桂园的财报,你有没有觉得懵逼?

图 碧桂园多年来利息支出为0

利息支出竟然是0!

其实,这并不是说碧桂园能够NB到不给银行付利息,而是因为她把利息全部都“资本化”了。

什么叫做“利息资本化”呢?

假设某企业借了1个亿建房子,每年利息500万,因为房子要明年才能建好并实现收入,把这500万从今年的利息里往下扣就不太合适。

这个时候我们会把这500万记在“存货”头上,由于“存货”对企业来说是一项资产,这个过程就叫“资本化”。

资本化之后,利息不会影响当年的利润。但存货在以后的年份又会结转为成本,今年的存货多了,来年的成本也多,利润就少了。

所以,利息资本化只实现了利息确认的跨期转移

为什么利息资本化对房企是如此重要,那是因为房企付的利息实在是太多了,企业盈利与利息资本化的比例有极大关系。

2019年碧桂园的净利润是614亿,但资本化的利息为245亿,占净利润的比例为40%;比较夸张的是佳兆业集团,2019年净利润是41.6亿元,资本化利息为100.78亿,这意味着,如果把利息资本化的部分加回来,佳兆业还要倒亏近60亿。

利息资本化本身并不算是财务造假,但大量的资本化有可能造成投资者对财务报表的误解。融资成本对企业盈利的侵蚀并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很多房企在年报中压根不公布利息资本化的金额,说明他们也并不想把这么好用的一个利润调节工具曝于日光之下。

此外,利息资本化也会加重了后续年份房企的业绩负担。

以佳兆业为例,其资本化利息已经占到当年营业收入的21%。由于资本化利息最终会转化为未来几年的营业成本。这意味着,单2019年资本化利息对2021-2022年毛利率的影响就可能接近10%。

融资成本的压力比我们看到的要大的多。

预收账款

在房企的资产负债表上,预收账款是一个搅屎棍的存在。

就是有了预售账款,在评估企业偿债能力的时候,不能看“资产负债率”;在评估企业成长性的时候,不能看“收入增速”或“利润增速”。

“预收账款”顾名思义就是预收别人的钱。但在房企中,这个科目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我们知道,现在绝大多数一手房都是预售的,你买房子付钱(假设首付款100万)的时候,房子可能只是打了个桩。

会计准则不同意房企在这个时候把你付的钱确认为收入。所以,房企只能记录预收了你1笔钱,“预收账款”增加100万。一般只有到了交钥匙的时候,预收账款才能再转化为收入。

但想想,你买房子付的首付款,还要得回来?

所以在实际的财务分析中,大家都把房企的预收账款,视同于房企未来的收入。

接下来两个问题来了:

(1)“预收账款”是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但未来的收入咋能算得上是负债呢?所以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不能用了,不然会导致企业偿债能力被低估。

(2)既然是未来的收入,那么明年房企业绩如何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了。所以今年收入、利润的地位就有点尴尬,除了让韭菜们Happy一下,真正懂行的人并不那么关心。用专业的话来说,房企的收入确认有“滞后性”。

那究竟应当怎样评价房企的偿债能力和成长性?

“老鸟”一般用净负债率来衡量房企的整体杠杆水平:计算公式是(有息负债-货币资金)/所有者权益,其中,有息负债=短期借款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应付利息。

关于房企成长性,最值得关注的则是预收账款增长率和权益销售金额的增速。权益销售金额多解释一句,单一项目权益销售金额=该房地产项目的销售额 X 房企在这个项目中的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损益/权益

叫“少数股东XX”的科目在财务报表上一般没啥存在感,但在房企报表上,他咸鱼翻身了。

看到金科股份的财务报表,你可能有点小兴奋。净资产收益率连年上涨,盈利能力这是要爆炸!

图 金科股份ROE快速增加

但你有没有考虑一下“少数股东”的感受?如果考虑了,事情或许并不如看到的那么好。

先科普下何谓“少数股东”。

A房企和B房企一起成立一个项目公司,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A持股60%,B持股40%。项目公司有100亿的资产,60亿的负债,40亿所有者权益。

由于A权益占比高,可以将该项目纳入合并范围。但项目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中有40%即16亿是B房企的。A需要在合并报表中体现一下,这个科目就是“少数股东权益”,B就是少数股东。

然后该项目在今年净赚了10亿,A可以在合并报表上多体现10亿的净利润;但这10亿利润A和B也是要分的;在合并报表上怎么体现呢?——会把A应得的部分计入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里,而把B应得的部分单独记录下,这就是“少数股东损益”。

正常情况下,A和B按照持股比例分利润,A持股60%分6个亿,B持股40%分4个亿。A和B持有项目公司权益的收益率水平也应当是一样的;为6/24=4/16=25%。

但金科股份的情况就是有点不正常。

我们看到从2017-2019年间,金科股份的净资产收益率(归母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是逐年提升的,但少数股东部分的净资产收益率却是下降的。

金科股份多数/少数股东收益率变化对比

2017年的时候,多数股东(上市公司股东)和少数股东的收益率水平大致相当;到了2019年,多数股东则是少数股东的6倍。这说明少数股东补贴了多数股东。

如果把上市公司股东(多数股东)和少数股东放在一块考虑。金科股份的全口径ROE在2017-2019分别是10.2%、13.4%、14.1%,一下子就平庸了。

少数股东为什么这么“雷锋”呢?最大的可能是“明股实债”。

按照之前的例子,“明股实债”可以理解为B虽然名义上持有项目公司40%的股权,但实际上又和A签了一个抽屉协议——A会在项目结束前,以16亿的价格把B手中的40%的股权买回来,同时每年付给B一定的利息。

“明股实债”有什么好处?一是拉高净资产收益率,二是降低了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上升的同时,偿债能力也上升。一石二鸟,报表好看的不得了。

小黑板,划重点

在房企的财务报表面前,做哪些事情,能让我们快速卸下“菜鸟”光环呢?

(1)重点关注下房企的存货构成,最好能看看其存货所在地域分布,认真思考下房价万一下行对存货减值的影响。

(2)关注下资本化利息规模,分析下其对收入利润的占比,想想未来年份是否会对业绩造成明显压力。

(3)考虑预收账款,使用净负债率而非资产负债率来评价企业的整体杠杆(偿债能力),利用预收账款增速、权益销售金额增速而非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来评估企业的增长潜力。

(4)不要无脑相信披露的ROE,计算一下少数股东损益和少数股东权益的比值,看一下少数股东有没有当“雷锋”。

时钟先生 | 世界500强风控

打辩论√ 讲财务√ 券商首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