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九思,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基础

 老玉米棒 2020-05-19

践行德化教育  开启智慧锦囊

做人,首先要学会做君子,如何做君子?夫子在《论语》里提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视思明

我们所看到的事情,都能清清楚楚的了解是什么因所造成的结果,是什么道理才会呈现这样的事相。如果我们的人际关系处得不好,绝对不能把责任推卸给他人,一定要回过头来想:「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才会呈现这样的结果」。能够明辨是非曲直,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跟人相处才会和谐,所以我们要学习做一个明白人。

听思聪

不论听到什么,都不可人云亦云,要用智慧去判断,去取舍。我们也要从他人的言语中,听出对方的需要。譬如母亲打电话来,虽然没有叫我们回家,但是在语气当中,可以听出来她很想我们。这时我们就要主动回去探望父母。当我们听出这个团体已经出现是非人我,就不要卷入。甚至于我们在与人交谈中,能听得出来他现在的思想、观念有哪些瓶颈,这一点也要训练自己。

三 | 色思温

「色」,就是脸色。一个人的脸色,充分代表你的内心情感。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往往都是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的。和人相处,自已的脸色,是和蔼可亲?还是拒人于千里?是不急不缓?还是烦躁不安?色思温,温者应不冷不热,恰如其分。

《论语》中提到学生觉得夫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就是远远看起来很有威严,亲近的时候觉得夫子和蔼亲切,这就做到了色思温。这其中的尺度如何去把握,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历事练心。

貌思恭

「貌」指的是我们所有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给人的感觉,要很恭敬,不要粗鲁,不要急躁,否则会给人压力。如何让自己的举止、行为谦恭谨慎,从哪里下手呢?一个朋友说,他学了《弟子规》以后,只要是第一杯热茶一定是端给妈妈喝。我们在家中就要不断训练对长者的恭谦,对他人的恭谦。当我们的心时时能提起恭敬,言语和行为就会与之相应,无形中就会变得愈来愈谦和有礼。

五 | 言思忠

言语一定要中肯。讲出来的话都是对人有利益的,而且态度要真诚。「忠」是会意字,一个「中」,一个「心」,代表心不能徇私,不能偏颇。只要言语、行为有徇私,到最后一定会有怨怼,会有怨恨产生。所以言语我们也要忠诚。

六 | 事思敬

「敬」字与「恭」字互为表里,敬在内心,恭是表现于外的行为。对于我们该做的事情,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非常恭敬地去完成,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要做个有信义之人。信义除了言出为信之外,对于五伦的本分,五伦的道义、恩义,不等对方要求,我们也要尽心尽力去做,这才是「事思敬」。

七 | 疑思问

有疑惑要懂得求教于人,而求教于人一定要问对了人。但是一般人在问问题时,往往都是问一些可能会认同他自己想法的人,这样可能就无法得到中肯的劝诫,因此一定要问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才能帮助我们解答疑惑。

八 | 忿思难

《弟子规》上讲:「言语忍,忿自泯」,一定要掌控好情绪。俗话说,能掌控情绪才能掌握未来,假如我们的情绪、脾气掌控不了,很多事可能都在盛怒之下而搞砸了。「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这个怒气把我们所有的善根都遮住了,不只伤了自己,瞋恨的言语一出去,也伤了交情。所以,三年交情可能一语寒心,温情就全部失去了。明白愤怒之后难以收拾,就要赶快节制自己的愤怒。

九 | 见得思义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面对唾手可得的利益时,要想到应不应该收,是否合乎道义、人情、国法,假如不应该就不可以接受。古代读书人都是「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遇到事情,提起来的都是道义,而不是财富,不是生命,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生活中,不仅要正确的引导孩子,而且自己本身也要身体力行,给孩子做出榜样。古圣先贤的智慧是不可思议的,虽然我们无缘相见,但经典流传下来,我们可以常常阅读,学习古人的智慧,以期达到圣贤的境界。

践 行 德 化 教 育  |  开 启 智 慧 锦 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