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言曾对女作家说:若我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奖,你看我还会不会低调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高考越来越近了,这几天又有几位亲戚来问我:“到底报什么专业好”。小美明白,他们来问我是认为我教了这么多书,对这个事情应该有一些见解。于是像很多老师一样,小美对此类问题的回答是:“看孩子自己的爱好吧!”

结果此言一出,就被亲戚怼了回来:“他喜欢文学,总不可能让他学文科吧!”原来,文科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很多家长心里不明智的选择。小美想反驳,却又不知该说点什么,因为我想起了2013年莫言和杨振宁的一次对话。

2013年5月,诺贝尔物理学得主杨振宁和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北大录了一次节目,当时主持人是著名画家、国学大师范曾。3位大师齐聚,自然很值得一看,他们谈了很多。关于什么是天才,关于什么文学和科学,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节目中,莫言表达了对杨振宁的欣赏和羡慕,也提到了一件小事。

他说自己得了诺贝尔之后,曾有位女作家问他为何平时这么低调。莫言没有指出女作家的名字,倒是说了自己的回答,他表示:“若我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你看我还会不会低调,我会张扬得很!”不得不说,这番回答是很机智的,很给杨振宁面子。对这个话,莫言还做了一番解释:

这番话确实是发人深省的,同时也带着一丝心酸。其实莫言这话说出的正是学理科和学文科的不同点,当然也道出了他多年的委屈。

对理工科和文科的不同态度,小美可以举个例子。毕业多年后,多数人已经解不开多元多次方程式了,各种物理学、化学知识基本上也都还给老师了。所以每年高考,我们大多数人讨论的都是高考作文题出得好不好,却极少有人去说物理试卷题出得怎么样。这正是莫言说的,对科学的方方面面大家都很少说什么。

同样的,多数人对科学家和文学家的态度,对科学发明及文学作品的态度,也一样有明显的不同,这是让作家们觉得有些委屈的地方。这种委屈恐怕不只莫言有,贾平凹、余秋雨估计都有,哪怕文学水平已经得到了各种国内外文学大奖的认可,他们一样会被人批评,批评他们的理由各种各样。事实上,不只是当代作家,当年郭沫若等人也一样无法避免这一点。再往前说,就连诗仙李白的诗也曾被白居易和元稹鄙夷,初唐四杰也曾被批评。

同样是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和莫言在很多人心里的地位确实不太一样。就连莫言都说下辈子要去学理科了,那我们普通人肯定不能让孩子学文科,这个逻辑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在这种逻辑之下,我们又不得不去思考。人人都不学文学了,我们的文化由谁来传承?古典诗词咱们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了,散文、杂文好的也不多了。而小说界除了贾平凹、路遥、余华、刘慈欣等人的经典作品外,好的小说也不多见了。

接下来,文坛还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小美一直认为,文学作品受到质疑,是作家们应该承受的,因为自古皆是如此,从本质上文科就与科学是不一样的。或许从文后,大家可能会有莫言式的委屈,但这正是文学的魅力之一:有人与自己讨论。小美可以接受因就业问题而不选择文科,但有文科梦的孩子们若是怕受非议就放弃文科,显然是懦夫的行为。梦想,是需要坚持的。大家觉得呢?欢迎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