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没能坚持到2020的可怜生物

 鸿蒙圣主 2020-05-19

2020开年到现在全体人类诸事不顺,对于自然界的小动物而言却算是松了一口短气。但仍然有许多可怜的动物没有享受到人类全体禁闭时宁静的自然,在19年就宣告灭绝,可能它们中的许多你从未见过甚至听过,今天还是要带大家看一看

1. 长江白鲟

长江中名字带白的居民们命运都很悲惨,早些年沸沸扬扬的白暨豚宣告功能性灭绝,而18年末,白鳍豚身影再现,也重新变为了极危,但是更为古老的白字辈原住民、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白鲟,却宣告彻底灭绝。

作为地球上最早的一批居民,白鲟已在地球上存活了1.5亿年之久,它熬过了恐龙灭绝,却没能熬过人类发展。自从葛洲坝建成,渔民们便开始加剧捕捞强度。为谋求更高的利益,一些渔民还以“迷魂阵”、电鱼、炸鱼等等手段大肆捕捞,哪怕幼鱼也不放过,伴随捕杀的还有各种工业排污,水质急剧下降。

不过大家也早有心理准备,最后一次白鲟的影像资料是在2003年1月23日。专家们救助了一条白鲟后,将其放回长江,并试图追踪。没曾想,在险滩上触礁,失去了追踪信号。此后,长江流域再无白鲟踪迹,宣布灭绝也只是时间问题。

那些没能坚持到2020的可怜生物

看着地上大熊猫种群开始繁荣,再想想“水中大熊猫”白鲟,令人唏嘘。

2. 斑鳖

那些没能坚持到2020的可怜生物

还是来自我国、来自长江,也是一个世界之最。斑鳖(Rafetus swinhoei;Yangtze giant softshell turtle)是产于长江流域和红河流域的淡水鳖,是世界体型最大的龟类之一,有2亿7000万年历史,由于中医认为他有奇特疗效而遭到大量捕杀,1972年以后就再也没有野生踪迹。

2019年4月,全世界已知的最后一只雌性斑鳖因试图人工授精过程在苏州动物园去世,代表斑鳖再也不可能有新的后代产生,科学家随后以液态氮冷冻保存卵巢组织,盼未来有可能透过技术突破延续后代。 目前全球仅剩 3 只公斑鳖。

3. 金顶夏威夷树蜗牛

那些没能坚持到2020的可怜生物

金顶夏威夷树蜗牛(Achatinella apexfulva)只在美国(USA)夏威夷瓦胡岛森林有分布,最早纪录可追溯至1780年代,当时的数量非常多。 由于漂亮的外壳和特征,让蜗牛成了制作项链的首选,超量捕捉导致族群急剧下跌,渐渐消失在大自然。

1997年,地球上最后10只树蜗被送到夏威夷大学实验室进行人工饲养。尽管专家成功培育出新生蜗牛,但都陆续死亡。 仅存的一只蜗牛名叫乔治,也在2019年1月以14岁高龄过世,确定该物种完全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夏威夷岛上其他陆生蜗牛也面临威胁,主要危险是气候变化以及外来物种的大规模入侵。

4. 斑点石龙子

那些没能坚持到2020的可怜生物

布伦斑点石龙子(Boulenger speckled skink)是新西兰特有种,1887年,英国的动物学家布伦格发现了一种纤细的新西兰蜥蜴,他将其命名为斑点石龙蜥蜴,科学家形容它是「完全的谜」,最主要是第一次发现和纪录后,有 130 年再也没有相关纪录。 专家2019年宣告此物种灭绝,希望借由这个警讯,唤醒他人对其他石龙子的关注。

5. 诺氏拾叶雀

那些没能坚持到2020的可怜生物

诺氏拾叶雀(Alagoas foliage-gleaner)是巴西(Brazil)的特有种,最后一次有人类目击的踪迹已经是2011年的事,它们消失的主因,最关键就是热带雨林开发——大片如足球场般的森林不断遭砍伐,改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或提供造纸、供应家具市场,令人无比心酸。

2019年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该物种正式归类为灭绝。

6. 珊瑚裸尾鼠

那些没能坚持到2020的可怜生物

1845年,英国的水手在补给时第一次发现了这个小家伙。当时要不是它红色毛发和隆起的小鼻头让船员察觉到了差异。很有可能第一只被发现的珊瑚裸尾鼠会被当成普通老鼠被水手处理掉。

珊瑚裸尾鼠是澳大利亚特有种,分布在大堡礁北端的植被珊瑚礁,最后一次有研究人员发现已是 2009 年。

2019年,澳洲政府正式宣告此物种灭绝,且是唯一的珊瑚礁特有哺乳动物,更是因气候变化灭绝的第一种哺乳动物。

7. 毛岛蜜雀

毛岛蜜雀(Po'ouli)最早 1973 年于夏威夷发现,是只在夏威夷生活的原生种。 据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数据,1981年数量仅150只,之后10年又再大幅下降90%。

那些没能坚持到2020的可怜生物

毛岛蜜雀消逝的主因,在于夏威夷观光崛起后栖地消失,加上野猪侵入捕食、猫和老鼠猎捕,以及疾病影响,人们尝试保育和人工繁殖都未果。 根据最新调查显示,上次发现毛岛蜜雀的踪迹已是2004年。 科学家在2019年宣告灭绝。

8. 沃尔德伦红疣猴

沃尔德伦红疣猴(Piliocolobus waldronae)是在1933年12月由罗威先生发现的,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他用一起考察的瓦顿小姐的名字给这只猴子命名所以也称作瓦顿小姐红疣猴。

那些没能坚持到2020的可怜生物

红疣猴栖息于亚热带和热带干燥森林和沼泽地区。居住在森林上层和中层,很少到地面上来随着人类对于森林的不断破坏,沃尔德伦红疣猴居住环境日益恶化。统计表示人们最后一次看到这种猴子还要追溯到40年前。虽然仍然有科学家相信有离开的成年雄猴依旧存活在某个森林的深处。但相关组织依旧在19年宣布确认沃尔德伦红疣猴正式灭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