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教师,我可以负责人的告诉你,这种现象从小学就已经存在了,它很好的说明语文地位重要,但在现行考试体系下尴尬的地位。 语文重要不重要?非常重要,但热爱学语文的人多不多?比较少。就像健身非常重要一样,但许多人年轻时并不健身,健身的缘起于身体发出了预警信号。 所以,喜欢学习某种学科需要一定的缘分:要么是遇见了一个好老师,要么是遇见了一个好同桌,或者是受到了某种刺激。 一、学生不喜欢学语文的原因如下: 1、语文的边界不清晰,考试不易出成绩。 其它学科是学什么考什么,而语文是学什么经常不考什么。 学得是擀饺子皮,剁饺子馅,但考试是包包子。 2、语文知识点太多,庞杂而不清晰。 其它学科考超纲一点,学生马上不会了,而语文的题,高中的可以用,初中也可以,小学还可以,没人说他超纲。 这次讲得这个点,考试出另外一个点,等你把另外一个点弄通,又考了这个点。 3、语文考得深,考得是基本功,主观性大,得分不容易。 有的人苦苦学习一年,认真做作业,有时还不如一个不太爱学习,基本功扎实的人分数高,时间久了,容易挫伤人的学习积极性。 4、语文课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语文学习如练功,先练内功,内功扎实才有成为绝世武功高手。只有花拳绣腿,最终会一事无成。 二、怎么办? 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语文学习也要抓关键。 语文概括起来,四个字:听说读写。 文章,文章,入口成文,出口成章。 1、解决入口问题:阅读、背诵、积累,形成良好的语言感知力,提升思考问题的质量。 入口问题不解决,谈学习写作,就像在空中盖高楼。 2、解决出口问题。 阅读积累是输入,写作是运用输出,二者必须结合起来。 多读,多背,多写。 3、按点练习。 如以上都做了,还不提高怎么办? 好办,按点强化练习。 语文虽宽,但就那么多点,就像挖树,一棵棵来,总会挖完。 千方法,万方法,归结一点好方法:爱字当头,热爱就一定可以学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