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的方剂——清热剂

 旷世奇药 2020-05-19

清热剂以清热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的统称。有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营凉血、清解暑热、清退虚热等作用。主治里热证。

里热证有外感六淫,入里化热和内伤七情,五志化火之分。

病邪传变、病情变化,多不相同,且患者体质各异,因此清热剂可分为①清热泻火剂、②清热燥湿剂、③气血两清剂、④清营凉血剂、⑤清热解毒剂、⑥清解暑热剂、⑦清退虚热剂7类:

①外感温病,热入气分,高热烦渴,脏腑诸热证;

②湿温暑温初起及湿蒸热蕴诸证;

③温邪入营,气血两燔证;

④热入营血,斑疹吐衄;

⑤火毒疮疡,痈疽疖疔,肺痈肠痈,瘰疬流痰,痔漏,癌肿,耳、鼻、喉、眼火毒为患;

⑥暑热烦渴,暑湿吐泻;

⑦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

使用需注意的事项:首先辨清热证的虚实,实热证宜苦寒直折,清热泻火,若属虚热,则宜凉血除蒸,甘寒养阴;再分热证真假,如热深厥深,真热假寒,才可使用清热剂。为避免寒热格拒,可采用寒药温服法,若阴盛格阳,真寒假热,绝不可妄投清热剂。热为阳邪,易耗伤阴液,应配合养阴生津之品,以顾护阴液。清热剂药性多寒凉且易伤阳败胃,故不宜多服久用,以免损伤脾胃。服用清热剂宜食清淡食物和清凉饮料,忌食辛辣油腻黏腻之品。

【代表方剂】

清热剂的代表方剂较多,既有内服也有外敷,内服的有: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泻白散、桑白皮汤、消渴方等等;外敷的有:麝香散、冰硼散等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