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習經七绝集

 WENxinHANmo 2020-05-19

【此依中華民國七十一年九月臺灣藝文印書館初版《嶺南近代四家詩》中《蟄庵詩存》録入。因此集為手寫本影印,字跡難辨,兼本人學識所限,錯訛難免,誠請諸君見諒并指正。楊新躍。】

  曾习经(1867~1926),字刚甫,民国藏书家、学者。字刚甫,一作刚父,号刚庵、蛰公,别号蛰庵居士。广东揭阳棉湖镇(今揭西县)人。光绪十四年(1888)入广州广雅书院,次年举人,十六年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官至度支部左丞,兼任法律馆协修、大清银行监督、税务处提调、印刷局总办等职。当时部务新创,举要挈纲,制定章约,多出其手。赴日考察,与梁启超成为莫逆之交。梁启超筹划变法失败后,交往更密,常有书信来往。

  性喜藏书。在清帝逊位前一日辞官,退居京都,躬耕不辍。民国政府曾3次聘请出任财政部长、广东省长之职,固辞不受。喜藏书,伦明至京师,多从其借读,二人多次游琉璃厂,其收藏秘本甚多,有明代万历本《太函集》、《倘湖樵书》、《南华今梦》、成化本《张曲江集》等,其藏书处有“湖楼”。编撰有《揭阳曾氏湖楼藏书目》,吴则虞曾阅过,今已不详。晚年投资失败,以古籍换米,梁启超曾记载“同人为谋遗族抚养,不得已处分其藏书,书虽不多,率皆初印精本也”。

  后来多为叶恭绰、伦明、傅增湘等家购得。藏书印有“曾习经印”、“湖楼”、“秋翠斋”、“湖民”、“但求无愧我心”、“种参”、“蛰庵藏书”等。工诗词,著有《蛰庵诗存》、《秋翠斋词》等。梁启超曾为其《蛰庵诗存》作序,赋《曾习经进士像赞》。当时京沪诗坛将他与黄遵宪、丘逢甲、丁叔雅合称“岭东四诗家”。

  清末,岭南诗坛曾辉煌于一时。除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诗人外,还涌现了以号称“岭南近代四家”的梁鼎芬、曾习经、罗惇曧、黄节为代表的一批工于格律诗词的名家。其中,曾习经的诗尤为世所推崇。丘逢甲就有诗论及曾习经:“四海都知有蛰庵,重开诗史作雄谈。”撰写《鱼千里斋随笔》的李渔叔对曾习经极其倾赏,认为习经诗“最精警”,其七绝“丰神绝世”。

  狄葆贤在《平等阁诗话》中也称:“读蛰庵诗如饮醇酒,令人不觉自醉。”梁启超对曾习经推誉更高。他在《蛰庵诗存》序文中说曾习经的诗“光晶炯炯,惊心动魄,一字而午金也。”在《光宣诗坛点将录》、《近百年诗坛点将录》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诗词集》等全国性诗词家名录和诗词选集中,曾习经都占有一席之地。

曾習經七绝集  

豐化寺

睡起涼痕落簟纹。遠山清瘦似夫君。一龕禪寂上燈火,黄葛花開秋雨繁。

蠟梅

水晶欲刻鴛鴦翅,金粉私裁蛺蜨衣。記得小樓熏被夜,夢囬官燭照横枝。

别任父

樓頭缺月夜向曉,騎馬與君相送行。前路殘春亦可惜,江南四月有啼鶯。

夜半行郎柘彈空,闌珊春意各西東。他時獨自親調馬,愁見山花故故紅。

湖廣司白杏花

烏帽斜欹晚放衙,亞牆風動玉交加。春陰十日無多雨,清絕曹司白杏花。

秋齋五首

一枕春愁似影煙,撩人秋色又今年。中庭已少閒花草,每到斜陽獨惘然。

小苑秋深草樹荒,一年芳物費評量。牆陰盡日無人到,嫋嫋斜風吹海棠。

搖落紛紛不自持,幾回惆悵晚芳時。虚檐不見閒蜂蜨,細看秋蟲牽網

新涼庭院少人行,燈火依人不世情。一穗和煙媚幽獨,花花草草可憐生。

夜深簌簌墜梁塵,遠寺殘鐘聽未真。隙月斜明飛露脚,四更秋舘未眠人。

别夢五首

别來細雨聞孤館,歸去華燈爛九枝。悵望青溪神女曲,去年今日蔣王祠。

宫扇葳蕤半褪金,一篇哀麗舊慯心。他時漫滅無文字,猶得情人宛轉吟。

秋河别夜太悽涼,一曲伊州淚萬行。記得五陵年少事,金鞭玉勒送王昌。

微波終日不通辤,相見曾如不見時。正是思君寒未寝,銀燈留焰照羅衣。

燕燕歸期淚滿巾,相逢何必便相親。重來亦有歌桃葉,只是煙波不解顰。

觀劇

鳳喙紅燈照綺牀,佩珠釵玉總生光。可憐前夜華山别,腸斷班騅送陆郎。

有感

故逕蘼蕪不可尋,小樓煙靄暮愔愔。東風㡬日飛幺鳳,零落桐花一寸深。

襍憶詩三首

新涼漸到欎金堂,輕影慙花夢惱香。憶得王孫最矜貴,自持銀燭照明粧。

夜明簾下數秋星,月地雲階又一層。憶得王孫初中酒,玉纖親手坐调冰。

但無言語鎮相看,自起更衣怯嫩寒。憶得王孫歸較晚,籠花薄月夜闌珊。

題朝鮮闵妃影像

紫泥燒作鴛鴦瓦,紅淚滴成玫瑰花。一樣含情復含恨,彎彎眉月玉钩斜。

亡國曾逢趙大夫,落花臺殿說啼烏。春來遍是紅心草,曾見宫人瘗玉鱼。

得丁靜齋書却寄

十日江行我尚思,浮生漂蕩信何之。懸知後此沈吟夜,定憶当初苦語時。

日日輕麈罥寶釵,掩關獨夢信悠哉。才人不遇尋常事,只有樊南語可哀。

春心六首

十日層樓九風雨,三年故國百思量。逢人只信春憔悴,不道聞歡覺小傷。

片片清霜葉葉雲,梨花嫌冷絮嫌温。何人策馬來相過,雙燕䢜時晝掩門。

别夢依依過謝橋,心中風雨暗瀟瀟。自從拾得楊花片,不見章臺見柳條。

板閣微寒酒半消,露桃花底漏迢迢。憑誰說與春宵短,試向銀屏坐寂寥。

不敎王令迎桃葉,空見宫人送水雲。自信飄零文字海,年年清淚照金尊。

羅帶春餘特地垂,南唐新恨惡禁持。可憐繁杏陰陰地,㡬日牆東不再窺。

寄題陳簡栖角山亭

萬山表海煙塵靜,九月微霜塞草青。閒却行邊舊持節,百金新築角山亭。

題镫影蘭亭

千摹百搨鬥精能,巧樣翻騰見未曾。我與山陰來授記,一花五葉盡傳鐙。

題陳定生釣臺詩軸

一時才地誇江左,五字詩篇落釣臺。猶是詞人聲氣事,斷縑重與蠹函開。

夜聽小僮吹簫

簫聲臨夜過堂坳,絲竹年來興欠豪。說似衛公吾亦肯,月中吹笛薛陽陶。

漢建昭銅鷹足鐙

腻蠟銅盤又一時,銘詞猶見建昭遺。誰知寂莫書牕下,曾與陽平照舞衣。

鴨鑪

明鐙小閣意存存,老退情懷不復論。為有盆梅香較好,經旬斷却鴨鑪熏。

以乾隆青花甆盆種牡丹

朝朝數葉復量枝,不數金盤為藥詩。特與此花添色相,千山秋翠越窑甆。

佛手柑

後果前因論已癡,不應性相更爭持。劉郎略識西來意,只摘柑花供祖师。

水仙花

葉葉花花相對當,鏡奩官燭照明粧。小名未便輕呼唤。付與琴弦一再行。

唾壶

始知師德能容物,漸覺王敦是可人。說與英雄同擊莭,暮年歌酒事悲辛。

盆松

結根寸土勢扶疏,謖謖髙風照座隅。乞與仲圭臨尺幅,石橋南畔第三株。

晴牕

狂風只在外境界,暖日烘牕性海温。自與愣伽參八識,年来真覺意存存。

迎春花

宜春小閣侍更衣,生物趨功入細微。愁裹美粧慵不覺,東風先與約黄歸。

鸚鵡

煩惱聰明不自期,金籠日日故山思。惜哉此子巧言語,悽絶文人見道時。

夜起食柑

中宵酒渴月侵軒,此際黄柑價勿論。猛憶西川窮杜甫,千株猶足讓西原。

題詒晋齋手札

承平玉邸今非昨,賓客梁園世亦無。别有傷心異豪舉,百金聊買廿行書。

題鄺海雪遺墨

哀麗為文意可知,一生所得頗經奇。猺孃書記翩翩甚,誰見援琴死莭時。

歲朝大雪書初唐應製詩题後

心喜歲朝飛瑞雪,眼明發興到烏絲。試將晚宋瘦金格,来寫初唐應製詩。

題朱彊邨侍郎歸鶴圖

忠蹇流【】出禁廷,十年湖海但冥冥。要知鸞翮有時鎩,商略閒房養鹤經。

陳麓賓乞罷客過之方灌蘭畦語客曰頃頓間有園居之適然每傍晚澆花望平西之日覺正異也予聞其語而悲之

投老䢜來幸未遲,菊叢猶賸两三枝。可憐看到平西日,不是尋常墮甑時。

郭五琴夜吹簫予被酒偃卧訝曰此何聲休和若是答云此北正宫調也感而有作

故人去看平西日,簫譜來聽北正宫。但使和平神聽在,不妨酣酒傲陶公。

為袁覺生題潘蓮巢焦山圖

滿眼江山涕淚成,廿年浮玉舊題名。故山好在今難訊,柰此江流日夜聲。

題關山行旅圖

極目關山日暮時,勞勞行客去何之。當樓殘照霜風紧,如讀甘州柳永詞。

題汪吏部半山課耕圖

投老田園弟與兄,眼前䢜計迫春生。題詩明日君酬我,我得家書共此情。

題寶瑞臣侍郎上元秋飲圖二首

鳬鷹張鐙酒復清,東華臨夜馬蹄聲。固應圓月無離恨,只有春風不世情。

九衢簫鼓元宵莭,廿載承平帝里游。我是王孫舊賓客,眼看樂事此生休。

自題畫竹

夾江篁竹萬琅玕,自别棉湖見亦難。聊與羈人慰鄉思,腻香春粉两三竿。

自題荷花水亭畫扇

老退躭書愛日長,披披荷葉晚風涼。廿年不坐蓮韜舘,每到臨流憶故鄉。

自題荒洲蘿月畫扇

蘿月洲前氣已秋,晚潮瀄汩更乘流。人生難得蕭閒境,着我扁舟畫裏遊。

為王寂衡題馬守直叢蘭畫軸

當年桃葉馬姬家,日日芳塵走鈿車。誰信閉門饒遠思,露蘭啼眼滿天涯。

壬子八九月所讀書題詞

雅怨兼深見性情,交親不薄涕縱横。君王故有憂生嘆,未覺中和始可經。(曹子建集)

漫道凡夫聖可齊,不經意處耐攀躋。後人率爾談康樂,且向前賢學製題。(謝康樂集)

康樂元言餘晋法,宣城麗句啟唐風。馬駒踏殺儻成讖,後代終穪臨濟雄。(謝宣城集)

不安唐古氣堂堂,五言直逼華子罔。後人未識儀曹旨,只與時賢較短長。(柳河東集)

梁陳藻麗入唐初,四子雍容語甚都。沈宋王岑誇格韻,若論絢素此權輿。(初唐四子集)

陳杜精思沈宋才,有唐詩格此坯胎。問年三百饒工律,坐見諸賢揖讓來。(陳杜沈宋集)

八識都歸性境真,桃花夾岸自通津。相逢便問今何世,始覺陶潛是恨人。(靖節桃花源記)

沈憂涉世言幽獨,狷介為文氣苦辛。若信杯樽足斟酌,酣謌猶是太平人。(元次山集)

慙皇官職偶同公,寥落千年悵望中。但得晚來修白業,不妨文字馬牛風。(王右丞集)

兼工衆體盛唐時,屈指王岑有定辭。强與較量聊舉似,玉階仙仗蚤朝詩。(岑嘉州集)

少年卓犖頗矜奇,老去為文多素詞。我愛齊梁遺製在,凝香畫戟郡齋詩。(韋蘇州集)

黄竹三章悔可追,周家仁厚有流遺。君王寡樂吾真信,不待䢜途哭盛姬。(穆天子傳)

平生選本不挂眼,偶愛兹編亦大奇。親與綫装完一册,不知閒却已多時。(昌黎詩鈔)

次山有文碎可惋,東野佳處時一遭。颺下甜瓜栽苦瓠,楚風當日亦心勞。(譚友夏集)

田間襍詩十四首

摒擋浮名辦一邱,得坻無意更乘流。天敎小試鉏犁手,歡看黄淤十里秋。

蛙聲閣閣水平畦,秔稻初秧綠漸齊。雨後斜陽紅較好,小船摇曳過河西。

夜起微茫月墜霄,青蘆風動嚮蕭蕭。平生久慣江鄉味,却又關心早夜潮。

天生粉本奪徐熙,百草千花日弄姿。第一撩人秋色現,潮痕半没水紅枝。

豆筴壶盧傍屋栽,一花五葉類安排。要知真種囊中有,不遣閒花歷亂開。

牆陰過雨艾蒿光,隙地初無車馬妨。老去勤勞甯惜力,自鉏瓦礫種黄桑。

新鑿方塘號鏡渠,晚栽楊柳尚疏疏。一詩與結明年約,半種菱荷半養鱼。

并舍荒蕪足數廛,黄昏飯罷每流連。此間添箇書堂好,分貯湖樓種樹編。

夾岸綠楊水繞村,浣花今有讓西原。他時儻得逢蕭八,乞覓桃栽五百根。

掠波雙燕故飛飛,何處雕梁忘却䢜。小立茅齋試招手,晚風蒲稗水深圍。

豎子尋源去不回,渴心日晚生塵埃。龍團蒼壁那可得,聊飲溪流三兩杯。

落日回風逼發生,野田黄雀報初更。燈牕夜氣侵危坐,還我當年舊短檠。

故書百本鎮相隨,長夏村荘日倍遲。温罷公羊剛餅熟,家風還是秀才時。

白髮填詞吴祭酒,天涯耕稼顧圭年。吾生頑薄誠知趣,回首風塵一惘然。

自題蕉桐涼月畫扇

蕉桐得雨色逾淨,雲月通宵氣已秋。欹枕乍聞初鶯過,拂簾低見一螢流。

大雪臨陶隱居仙人舊館壇碑

隱居遺迹故幽奇,骨體漫詫吴興兒。偶與歐虞求出處,雪牕来寫館壇碑。

渠上新結小亭

把茅蓋頂事非常,禪寂童心兩不妨。欲與蓮花同坐夏,一亭新置水中央。

即事呈葵霜閣

长镵木柄傍畦町,自斸閒花种湜亭。媿爾西臺晞髮叟,年年寒食哭冬青。

題陳後山妾薄命詩後

瓣香不忍更他師,靨寒今傳薄命辭。一死實難天地窄,世間方笑後山癡。

湜亭六絕句

青銅磨鏡舒荷葉,碧玉抽簪長嫩蒲。賸看黄鶯梢過蜨,時有白鷺窺游魚。

河流轉處片帆出,倏忽來過湜亭前。想見都官狂興發,整巾直走滄海邊。

東風吹雨水亭陰,憐爾天涯獨種參。書後欲題青李字,函封不發只沈吟。

明渠浸玉絕氛埃,一日應須到百回。說似抔湖吾亦背,無人來對漫郎杯。

荒荒廣野四天低,碧浸紅亭別一蹊。來與楊漕添掌故,八分亭匾手親題。

前俯長河後枕渠,天光雲影總模糊。不聞澄澈與流浪,自在亭中讀道書。

書橫渠西銘掛田舍

聖其合德賢其秀,存吾順事歿吾甯。半年始得西銘看,只今此意常惺惺。

書明道定性書後

捨止修觀非自性,舍觀修止異真如。馬鳴舊有雙修論,未及程門定性書。

葛沽蘇莊道上麥苗茸茸桃杏交花

麥苗作罽花交光,不信行人不斷腸。豔福一生忘不得,某年月日過蘇莊。

葛沽道中攜馬蘭歸種湜亭

連陰十日綠蕪蕪,添置牛槽道葛沽。一路馬蘭勤請客,湜亭南迤正相須。

題耆壽民見山樓圖

紫陽晚歲求超悟,臨濟宗風只活埋。莫向亂書堆裏老,樓扉時為故山開。

題力軒舉醫隱圖

逃名擇術計無餘,花竹斜街舊隱廬。聞道伯休堅自晦,年來蹤跡又田居。

题陳簡栖遺札

賸與孝標酬堕旨,已成子敬愴人琴。此是廬仝玉碑子,百回摩撫百傷心。

題丁叔雅遺墨

舊日交親原不薄,他生怨悱更何如。人間夭枉兼常痛,腸斷丁三數纸書。

自題漢殘磚拓本

一角殘磚五鳳嬉,纪元恰合漢宣時。貧兒骤诧收藏富,自拓殷勤寄所私。

西湖旅寓

凖擬湖船度半宵,崑山絃子玉屏簫。旅懷已自難消遣,春月昏黄過斷橋。

為貢郡王題伯羲祭酒遺墨

尋常車馬經過處,嘆息抽琴軫不存。一代風流沾溉盡,鬱華閣下故王孫。

遣僮楊漕種樹

每逢春到遣栽花,準備堯夫小小車。未許外人知此意,客來與喫趙州茶。

題自畫南塘西南一角圖

一樹垂垂午蔭涼,樓扉開處俯南塘。不誇萬里崐崙水,清絕滄浪是故鄉。

癭公寓齋與艷秋同飯戲作

萬花敷地久成塵,露穎煙蕤的的新。末世文章工峭蒨,要知薄媚足精神。

敢望清歌佐酒尊,偶觀餔餟亦承恩。從今到處逢人说,一飯真成費討論。

還京留別

哀樂百年百感并,一簾寒雨近殘春。最憐明月江頭別,從此天涯憶故人。

題郭餐雪小照片四絕句

夜色沉沉隱書幌,秋空歷歷動星辰。王郎斫地杜陵老,青眼高歌信有神。

讀書萬卷空復爾,悵望千秋亦惘然。似有才人弔黃祖,不妨重賦鸚鵡篇。

遙夜月痕窺隱隱,空山竹露滴涓篇。琴絲帖妥爐煙定,猛省紅塵二十年。

桃葉桃根總不如,江山清怨卻躊躇。碧雲無際風潮晚,獨倚船舷讀道書。

題陳簡栖遺劄

剩與孝標酬墮旨,已成子敬愴人琴。此是盧仝玉碑子,百回摩撫百傷心。

題丁叔雅遺墨

舊日交親原不薄,他生怨悱便何如。人間夭枉兼常痛,斷腸丁三數紙書。

自提漢殘磚拓本

一角殘轉五鳳嬉,紀元恰合漢宣時。貧兒驟詫收藏富,自拓殷勤寄所私。

冷紅簃填詞圖

西風久下藤州淚,社作今無竹屋詞。解訓二窗微妙旨,樵風一卷亦吾師。

消寒詩有跋

太清一代才女,而世多微詞,率映射龔自珍詩語,近歲冒鈍宦刻太清殘集,自序成多聞太清遺事。而按語中“如此亦長安一俊物”及“太平湖畔太平街丁香花發一低徊”等說,意中有定庵在耳,定庵狡獪甚於雲伯(太清集中由詆陳雲伯詩),其言可信耶?太素死三月,太清移居邸外,自註西域養馬營賃房教間,則太清寡居並不在太平街矣。此《消寒》六首,為道光丁未所書,太清晚年也。今集中於此詩,或在缺卷中,或以詩不甚工,編集時棄去,未可知也,集中有《紅雨軒獨坐閱清悶閣集》詩,戊午歲冬至蟄庵居士題記。

惜哉其人美且才,斷腸漱玉例堪哀。太平湖畔丁香樹,輕薄為文莫浪猜。

題御畫寫字圖帝立書文忠師在後

一代君臣禮數殊,飄搖風雨有深居。漢家畫意誰知得,隱見明堂負扆圖。

前年庭角種桃樹謂山桃也花後青子累累兒童日撼樹彈鳥雀盡今歲牽牛藤罥其梢時底餘十數熟甚美露坐摘嘗因賦

開花既可媚春日,摘實還堪餉老夫。思此亦不為分外,清晨抱甕未曾無。

歲旱山楂實小推盤累累如櫻桃

幾時蓮芡剝橐韜,梨栗新嘗又一遭。誰與秋盤飣春實,山楂紅小膩櫻桃。

奉敕題元錢選右軍觀鵝圖

一世羲之惋慨多,臨河誓墓意如何。畫師只貌尋常事,愛說黃庭換白鵝。

題自畫掛瓢圖

古人已厭一瓢喧,我今乃拾古所棄。不將佛法作人情,且與村居留境致。

題麥孺博潘若海詩詞合卷

少日常為文字飲,餘生同有海桑哀。新墳蒿草高三尺,慚負何時匹馬來。

為黃晦聞題廣雅書院圖

當年南極通冠冕,轉眼狐鳴篝火叢。馬隊只今非講肄,荊榛寒雨又秋風。

觀米虹月《千金一笑》新劇三首

名父生兒自不凡,不隨世味共鹵酸。十年幾斛江洲底,又為才媛濕滿衫。

凝碧池邊淚共潸,笙樓忍再聽哀弦。鬱輪同是殘科第,每閱滄桑一惘然。

惑盡陽城一輾然,點頭頑石亦成顛。售文鬻字都無用,終倚閨媛賣曲錢。

題晁具茨集

一代新詩百態工,少陵猶在後山功。中原文獻推晁氏,得及陳門便不同。

綺兒畫秋塘白鷺為題

風動青蘆三兩枝,寒塘秋鷺影淪漪。江鄉此景尋常有,高柳黄麈特見奇。

題綺兒畫四首

枯木寒藤依絕巘,飛流直下千尺強。會須來此坐清晝,評量谷簾蟹眼湯。

端居忽忽起鄉心,滿眼風生椰樹林。尺幅應須論萬里,牂柯南下更蕭森。

婆娑海水弄明月,去事長安車馬塵。今日报圖成獨笑,手遮西日是何心。

苦竹岡西滑滑泥,行人時聽鷓鴣啼。陟釐不减鵝溪絹,露穎煙蕤一萬枝。

為胡子賢題歸初粵人詩畫集

偶從無字句間尋,幾度遲回懶重吟。一代遺民昵官長,削圓方竹竟何心。

丁三詩軸為胡子賢題

日念元賓八九狂,飄零詩墨尚飛揚。舊情更有胡都講,同對春風各黯傷。

擬溫飛卿楊柳枝六首

種得垂楊意亦消,臨風盡日短長條。黃絁入道何年事,流恨仙人碧玉簫。

並樹緋桃花較遲,昏黃春月正相宜。桃根桃葉開風始,商略清歌到竹枝。

舊栽百倍近南塘,攀折年深爾許長。寄與粉綿飛絮道,春寒猶著鬱金堂。

冶葉倡條那復論,尋常坊巷半朱門。靈和殿角東風哨,只有顰眉最感恩。

金縷初干試解衣,斷腸惟有晏家詞。十年一覺承平夢,銀燭西臺賭柘枝。

生死如山不動塵,更何言句謝天親。無端強坿金荃集,付與尋枝摘葉人。

初夏偶書

眼看生物日趨功,天意何曾欲爾窮。已著單衣花事少,刺梅含蓄入薰風。

藤下誦普賢行願品偶成

萬千纓珞宛垂肩,願力無人嗣普賢。虛駕六牙馴白象,蒼生摩頂待何年。

壽祝雲岑

六十平頭爾許奇,談空說有誑童兒。清光只是豐湖月,想見雲門跛阿師。

秋蘭始花端侄遊山回致山泉兩瓶對花瀹碧螺春茶

兒輩能添樂趣長,尋源特致谷簾湯。幽花始放逢佳茗,同領秋堂一味涼。

題梁文忠公詩札

當時何止三千牘,此後真無六一賢。淒絕寒松門下士,至今辛苦守殘篇。

題石星巢先生詩札

早年講學似河汾,晚歲眈元異子雲。莫怪臨風齒牙落,乾淳一老已邱墳。

豔秋新婚并畫並蒂蓮花並題

孔翠鴛雛略費評,樓前紅燭笑相迎。偶然拾得青羊句,並蒂蓮花願往生。

畫菊花楓葉小幅送唐天如入湖南

學畫衰年亦大難,宋元粉本半叢殘。別情湛湛長江水,黃菊花開楓葉丹。

寒夜校參同契

稀微道妙此猶存,真火還須辨武文。為讀參同眠較晚,地爐銀銚水微溫。

甲子正月十六夜月蝕

玉川憤慨宛陵平,治亂無緣共一聲。怪事見多翻不怪,掩窗燒燭坐深更。

題廖鳳舒《新粵謳》四首

涉想豈更此而憶,聞歌輒喚奈何聲。時間自有真天籟,約略風詩見性情。

十里輕煙覆大堤,行郞臨發馬嘶嘶。檀槽半咽餘音嫋,弦月彎彎夜向低。

曉風殘月大江東,不是憐儂更惱公。曲子頭銜原不惡,秋堂燭淚引宵紅。

珠海珠江我所思,碧瀾寸寸見秋漪。越吟正自憐莊舄,不薄巴人下里詞。

自題梅花

花瓣鉤完略點椒,孤根猶恐暗香飄。彎碕隔水深深見,只與幽人慰寂廖。

題張文襄師評傅子丹廣雅課卷

回首春風畫戟枝,燒燈討論柏梁詩。吾生頑薄誠無狀,猶及官師合一時。

寓居春晚花卉蔬果盛敷榮欣然有作十首

梨花相倚海棠香,積李崇桃畫夜光。漫詫歲貲營日富,一庭春物太昌昌。

筋力生成不告疲,黃昏新有同牙兒。藤輪備準藤花下,倏見蜘蛛結網絲。

年年修竹報平安,置閏猶餘四月寒。莫怪姍姍稱傾國,來遲偏是牡丹欄。

自覺今春寡出遊,一軒欄檻盡淹留。誰言卉木無情物,幽草綠陰清晝闌。

面面紗窗白日遲,雙雙舞蝶淡黃衣。新陰欲滿春藤秀,正是葡萄上格時。

故人遠道勸加餐,一飯真成討論難。獨有庾郎貧未慣,春蔬小摘尚盈盈。

青李來禽日給藤,交親囊寄歲相仍。宣南故事吾能說,略似花之寺裏僧。

卅年閒夢在京城,一頌桃花浪得名。肯惜斜陽裁短什,世間還是玉溪生。

故人遠道勸加餐,一飯真成討論難。獨有庾郎貧未慣,春蔬小摘尚盈盈。

青李來禽日給藤,交親囊寄歲相仍。宣南故事吾能說,略似花之寺裏僧。

卅年閒夢在京城,一頌桃花浪得名。肯惜斜陽裁短什,世間還是玉溪生。

題譚玉先生《煙雨歸耕圖》

簑笠攜鋤事宛然,敢將蹤跡比前賢。此中風趣吾差識,慚愧寧河過十年。

題鐘秋巖《澗上草堂圖》

暮年絲竹資陶寫,一壑能專亦大難。又恐閒名除未得,山圖留與試開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