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三部六病学说看中医之特色——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四气五味480524 2020-05-19

导读

中医的两大特色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伤寒论》被认为确立了中医理法方药一体化的辨证论治体系。三阴三阳辨证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它该如何体现理法方药一体化?它和所谓的八纲八法是什么联系?从三部六病学说的角度探讨这些问题将有一个豁然开朗的答案。

三部六病学说是山西刘绍武先生创立的独特的医学学术思想。它来源于《伤寒论》,又不同于《伤寒论》。三部六病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三部六病辨证论治体系。人作为一个整体分为三部:表部(与空气接触的部位)、半表半里部(或称枢部,即介于表里之间的部位)、里部(与饮食物相接触的部位)。六病是在三部定位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阴阳属性而划分的六类证候:表部的阳性病(属性实热)即太阳病、表部的阴性病(属性虚寒)即厥阴病、枢部的阳性病即少阳病、枢部的阴性病即少阴病、里部的阳性病即阳明病、里部的阴性病即太阴病。这里的“六病”已经与《伤寒论》中的所指不同,更加明确了证候的病位和病性。三部六病从三部的虚实寒热分析了人体在疾病状态下的正邪斗争的态势和阴阳偏盛偏衰的状况,再根据因势利导、补虚(或未病先防)泻实、调和阴阳等治则,用“在表可汗而解之,在里可吐下,在枢可疏通之,热则清之,寒则热之,虚则补之”的治法进行组方治疗。如三部六病的太阳病的代表方是葛根麻黄汤,厥阴病的代表方是当归桂枝汤,阳明病的代表方是大黄芒硝汤,太阴病的代表方是苍术干姜汤,少阳病的代表方是黄芩柴胡汤,少阴病的代表方是人参附子汤。

历代医家认为《伤寒论》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形成了中医理法方药一体化的辨证论治体系。与三阴三阳紧密相关的八纲被认为是治病总纲,八法亦被认为是治病大法,经方被认为“药专力宏”。如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与“六变辨”,对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进行了深刻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论述“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又说:“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也,是即医中之关键。明此六者,万病皆指诸掌矣。”“起病之因,便是病本,万病之本,只此表里寒热虚实六者而已……苟不知此必庸流耳!故明者独知所因而直取其本,则所生诸病无不随本皆退矣。”这里所说的“起病之本”是指“表里寒热虚实”之类的病机,“直取其本”即针对病机治疗之义。

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指出:“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又说:“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丹波氏…认为诊断病情不出于三阴三阳,表里寒热虚实,“夫病自表而里,自里而表,自实而虚,自虚而实,自热而寒,自寒而热,有如坏败,有如兼挟,千态万状,不可端倪,然其情机则实不能出于三阳三阴范围之外也己矣。”

据统计,在《伤寒杂病论》中,半数以上的方剂在五味药之内,疗效自不必言。张介宾亦云:“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既得其要,但用一味、二味便可拔之;即或深固则五六味、七八味亦已多矣。然虽用至七八味,亦不过帮助之、导引之,而其意则一也,方为高手。”其明确指出,用药高手贵在辨证准确,用药精一。若辨证不准,主攻不明,“则势有不得不为杂乱而用广络原野之术”。

可见,《伤寒论》的辨证论治可求得“病之本”,“病之情”,或“病之情机”即“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对应其机,便有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正因为如此,《伤寒论》的应用范围远远超过外感病的局限,被评价为“医门之规矩”“治病之宗本”“方书之祖”。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被认为是中医学的两大特色。然而两者在中医认识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整体观是整体生成论[2],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原整体论。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任何一个有机整体都有一种自组织、自调节的合和能力,所谓“道法自然”。所以,人体疾病状态下,机体有一种天然御邪抗邪的能力,有一种阴阳自和的能力。如《伤寒论》中第58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中医认识治疗疾病就是在充分肯定人体自愈能力的基础上,分析正邪相争的状态(即虚实状态)和阴阳不调的状态,进行补虚泻实、调和阴阳,所有治疗手段都是帮助机体的自愈能力以恢复健康。这便是治病求本,中医的辨证论治特色所在。于是八纲和八法便具有了纲领性和指导性。方药大部分是针对病机治疗,所谓“一拔其本,诸证尽除”。

金寿山[3]如此评价《伤寒论》:“各病原体和致病条件所造成的疾病,它所表现的病型,固然各个不同,但机体对各病原体反应的机制是共通的。六经的区分,主要的意义是在从整体观念出发,这六个证候本质,恰可表现出机体抗病力的盛衰强弱,病理机制的情况,疾病的轻重进退,作为处理疾病的指标:何者宜汗,何者宜吐,何者宜下,何者宜和,何者宜温,何者宜清,何者宜补,使我们在治疗上执简驭繁,有原则可循。”何秀山说:“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有。”柯韵伯说:“原无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失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收六经之节制,六经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也。”俞根初言:“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

可见,尽管《伤寒论》是仲景针对外感疾病所设的辨证论治体系,但不妨认为是一部描述人体对疾病的反映规律和如何帮助发挥人体自愈能力的辨证论治的专书。所以,《伤寒论》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辨证论治。正如仲景在其《伤寒论·自序》中所云:“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无怪乎八纲八法受到历代医家如此重视,《伤寒论》的价值正是三阴三阳病的辨证论治体系。

然而,由于《伤寒论》三阴三阳的辨证多被六经辨证所混淆,且每一篇为了说明其传变,多杂有六病中的其他病,使得我们虽然可模糊地从其中总结认识到八纲和八法的纲领性,却难以阐明三阴三阳辨证和八纲、八法到底是什么关系。关键问题还是三阴三阳病的实质何在。三部六病学说依据原文,驳斥六经为病之说,根据《周易》三阴三阳的思维,认为八纲中的“表、里”该为“表、枢、里”三部,在定位的基础上再依据正邪斗争的虚实寒热来分阴阳属性,故有六病。依据此方法对《伤寒论》重新立纲、归类、正误、补缺,形成了清晰完整的三部六病辨证论治体系。刘绍武先生[4]曾说:“三部六病辨证将八纲辨证落在了实处。”

三部六病辨证将正邪相争的部位,概括为天地人三部,分析三部的虚实寒热状态,先定病位,再定疾病状态,虚则补,实则顺势利导、就近祛邪。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虚实反应,采取不同的补泻法。表部宜汗法、里部宜吐下、枢部宜疏导,补法亦是根据三部不同特点给予不同考虑,热则清、寒则温,和法则是清少阳和补太阴(可以认为是先安未受邪之地,也可理解为兼太阴虚证的治法)。这把中医治病求本、补虚(或是未病先防,先安未受邪之地)泻实、顺势利导、调和阴阳等治病法则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汗、吐、下、疏导、温、清、补等治法概括了治病大法。辨证、治则、治法、方药紧密相扣。

可见三部六病学说使我们更清晰明了《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帮助我们更好理解中医的治则治法和经方的作用机理,更好领会中医的特色所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论治的精神。

作者:李建妮

参考文献

[1]日·丹波元坚.伤寒论述义.《皇汉医学丛书》[M].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第1版.1993:5.

[2]王小平.中医学合和思想的研究[D].中国知网.山东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67-69.

[3]金寿山.伤寒论基本精神的体会——整体观念[J].上海:中医杂志,1957(1):4.

[4]刘绍武讲述,宿明良整理.内部资料,三部六病[M].太原:三部六病太原市中医协会,1985: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