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龚自珍一首七绝,诗中蕴含着很深的哲理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0-05-19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清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他很多的作品,那都是脍炙人口,写得也是极为唯美,而这首《己亥杂诗·其五》,作为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成为了一首难得的经典之作。而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正是由京城回到故乡的路上,他回想了曾经的少年时代,又抒发了内心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细腻,描写得也是很有趣,所以这首诗也是达到了唐诗的水平。

清朝的诗人其实是处于夹缝之中,毕竟前有唐诗和宋诗,无论是抒情,还是哲理,那都写尽了;这一时期的诗人要么就学习唐诗的抒情,要么就学习宋诗的哲理。很显然龚自珍把这两者结合的很完美,也就使得这首诗不仅抒情,同时还充满了哲理,读来也是朗朗上口,这也正是此诗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开篇的两句便是写得极为抒情,也很是伤感,这个时候的诗人正是由京城回到故乡,骨子里自然充满了忧愁。刚刚离别京城的时候内心就充满了忧愁,迎着落日的余晖向前缓缓走去,这让我更加的伤感,挥舞着手中的马鞭,立马觉得整个人都在天涯。短短的两句写得极为凄美,也很是忧愁,读来当真是令人肝肠寸断。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最后这两句又是笔锋一转,从而充满了哲理,对于这个时候的诗人来说,尽管自己远离了京城,可他还是希望为国家做一番事业;远处从枝头掉落下来的花朵,它并不是无情之物,即使是化作成为了春泥,还是要甘愿培育出春花,开出最灿烂的花朵。

龚自珍在这首《己亥杂诗·其五》,看似在咏物,其实是另有所指,也正是表达出了一种独特的感伤之怀,还有对于前程的感叹,正是这样的一种描写,使得这首诗别具一格,字里行间处处充满了哲理。而我们从这么一首诗中,最是能够感受到诗人骨子里的悲痛之苦,还有家国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