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8年来,福州白塔首次大修,记者登塔发现内有玄机……

 板桥胡同37号 2020-05-20

登上于山白塔

是福州人几代人的记忆。

不过在上世纪90年代后,

白塔、乌塔等就再也没有人爬上去。

前日,《海峡都市报》记者从福州市相关部门获悉,

于山白塔进行58年来的首次大修,

为期三个月时间。

这次修缮,

除了对砖木结构的塔身进行修复,

文物专家还将探寻白塔外立面的隐藏彩画。

白塔外围搭起了脚手架,将开始大修

43.47米高的白塔
将重新量身高

位于于山报恩定光多宝塔,福州人常把它称作“白塔”,从公元904年初建至今,白塔历经多次毁坏重建,现在的白塔构架和周边环境,是在1958年到1962年那次大修形成的。

民国时的白塔和乌塔

白塔到底多高?

在唐末,它的高度是66.7米。现在白塔的高度有多种说法,包括41米、45.35米等数据。作为此次白塔修缮的项目指导专家,邱守廉先生给出的数据是43.47米。他说,这个高度是从塔基一直算到塔刹。

塔下唐代的石刻还保留完好

昨日下午,海都君在白塔施工现场看到,作为7层8角的白塔,已经被脚手架包围,脚手架搭到了白塔的第五层。在白塔外围,有一圈八角形的须弥座女墙,这是1962年考古时发现的,被鉴定为唐代初建时的基座。这层基座,目前用木板进行了保护。

白塔外围搭起了脚手架,将开始大修

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在未来的三个月,白塔整个塔身将被脚手架和遮阴网包裹,进行全面的修缮。

“我们将一边勘测一边修缮,白塔的身高等具体数据会重新测量。修缮的部分则包括整个塔身和周边的女墙。”

清除植物修复旋转木楼梯

现场施工负责人带着海都君上塔查看需要修缮的旋转木楼梯、内柱网和灰塑。

白塔内的木梯还保留完好

木旋梯上挂有较多电线等杂物 

这是精细的榫卯结构设计,楼梯的承重支撑,一些木结构出现了虫蛀、糟朽的状况。施工人员将按照传统工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防腐处理、干燥旧木条嵌补、剔补拼接、更换木料等不同手法。

白塔外廊的地面长出灌木,把通道都堵了

在白塔的六层和七层,出现了构树、小叶榕、笔管榕等植物,还有大量杂草,在此次修缮过程中,也将进行深度清除。

白塔每一层,都有加高的铁艺护栏以及灯光照明系统,这些安全和景观设施则将予以保留。至于白塔上一些消失的样貌,设计人员将参考淳熙《三山志》、《榕城纪闻》、《榕城考古略》等文献,进行还原修复。

白墙厚度六七厘米或藏有彩画

福州老建筑爱好者薛纪天告诉海都君,在民国时期,白塔上每一层都有佛像彩画,外观和现在有很大区别。

民国时期拍摄的白塔照片,外墙有彩绘

这一说法也得到邱守廉先生确认。邱先生表示,传说中的白塔,外围是木构,现在市民能看到的只是塔心,是在明代嘉靖年间,也就是1534年重建的。在民国之后,白塔多次修缮中,彩画被腻子粉、水泥砂浆等建筑材料覆盖,涂层厚度达六七厘米,目前出现了空谷的状况,一些涂层剥落后,可能会露出原先白塔的样貌。

“我们会在修缮过程中,勘察这些彩画。按照现有的计划,还是以传统工艺,用壳灰、黄土等材料,对白塔塔身上外墙剥落部分进行修复。”邱先生说。

海都君从福州市文物局了解到,目前于山白塔的修复,将持续三个月之久,预计在今年国庆前,白塔将修旧还旧,让市民感受到千年古塔的历史文化底蕴。

统筹:小燕  编辑:邦邦

《海峡都市报》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