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清人的汉隶集联,书法审美各不同

 羲皇上人同故人 2020-05-20

关于清人喜好集汉隶联的现象,洪頣(shěn)煊《平津读碑记》云:

“癸巳集汉隶千文二种,皆《博古堂帖》中所有,此尤出于越州石氏本。”

其实,这种情形的出现与时人的好古情结密不可分。

就清人集《曹全碑》联而言,历来便有之,如清初唐仲冕《陶山文录》云:“癸亥寄怀诗有云:‘清高政极平,和乐文仍肆。’即当时见赠集《曹全碑》为楹帖语也。”指出“清高政极平,和乐文仍肆”诗句为集《曹全碑》字所成。

这些清人的汉隶集联,书法审美各不同

清初朱彝尊“老圃醉乡”联

从书法实践来看,如清初朱彝尊“老圃醉乡”联,此件作品中大部分字形如“老”“地”等字皆是从《曹全碑》而出。随着访碑风气的兴盛,诸多汉代碑刻逐渐成为书家取法的范本。晚清“碑学”盛行,书家审美由飘逸灵动慢慢转向古朴厚重。

这些清人的汉隶集联,书法审美各不同

吴昌硕“汉书秦云”联

即便如此,集《曹全碑》为联的现象也比较多见,如吴昌硕“汉书秦云”联,落款云:“集《曹全碑》碑阴字。”不难发现,此件对联亦是从《曹全》而出,但是与清初书风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用笔上融入了一些篆籀特点,整体含蓄浑劲。

又如《石门颂》《西狭颂》《张迁碑》等质朴古拙汉隶也常常成为集联的重要对象。如晚清民国时期杨钧曾集《石门颂》联,其中部分有云:“人禹住川洋,矗祉断龙蛇;仲尼是人圣,伯达为名贤;圣人就有道,君子无所争。”并记载此种风气云:

求书之人,多指明字体,嘱制楹联,因而临时凑集,兴之所至,亦有可存。今将集石门者五百数十联,录之于后,左转右移,上颠下倒,无限之联,皆可化出。至于假借谐声之字,纵未尽合许书,终不离乎缪篆。汉人字法,用之尤多,究金石者皆能知之,不以随意增减为怪。纪晓岚谓无不可对之语,不加限制者大抵然也。

由此可见,晚清集《石门颂》联风气较为盛行。

关于清人集《石门颂》,如李瑞清“南山北海”联,亦是集《石门》而出,用笔上铺毫明显,线条抖动扭曲,虽然有故意做作之嫌,也为线条融入一些古拙之趣。

这些清人的汉隶集联,书法审美各不同

高邕“知书得稼”联

又如高邕“知书得稼”联,此联款云“应堂先生仁兄书家正之,集《石门颂》”,明确指出是集《石门颂》而成。可见,清代楹联文体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隶集联的盛行。

综上所述,清代隶书集联风气,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区别。清初之时,《曹全》《礼器》等灵动飘逸一路汉隶颇受欢迎;乾嘉以来,受碑学思潮影响,书家审美亦有所变化,对厚重古拙的书风比较推崇。在此种风气中,集《石门颂》联、集《张迁碑》联、集《华山碑》联等现象一度盛行,相关书家在集联艺术上,或追求原碑风貌,或在集字中又融入了些许个人的理解。同时,在整个清代也流传下来大量的集汉隶楹联著作,对后世颇有影响。

节选自《明清两朝楹联书法时代性浅析》,作者:曾月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