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娃这么聊天,直接决定他的高度!

 OK妈谈育儿 2020-05-20

男人被问“老妈和老婆同时落水先救谁”,怎么回答都会送命;妈妈被问陪娃重要还是事业重要,分分钟都能泪流满面。

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从来不会因为你是妈妈而降低要求和门槛,年幼的孩子也不会因为妈妈要上班就没有陪伴和教育需求。

一边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一边是母亲的本能和责任,咱们职场妈妈,一天24小时都像是在走平衡木。队友强大的还好说,万一遇上猪队友,还要增加一项额外的调教工作,真当是难上加难。

不过今天可不是来和大家吐个槽然后自怨自艾的,今天的文章绝对正能量,并且会让大家收获满满!

我的妈妈朋友中,有几个“超人妈妈”,工作上一直在线,孩子也教育得倍儿优秀。一样的时间少得可怜,一样的娃儿需求不断,在我和她们比较深地聊完后,我发现她们的共通点是找到了那个“能撬起地球”的支点,而这个“支点”,就是充分利用好孩子睡前的黄金一小时(半小时也OK)。

这么说可能你要疑惑了,都已经是睡前一小时,嗨玩和知识灌输似乎都不那么合适,这时候除了安安耽耽读个绘本,难道还有别的事情好做?当然有,“超人妈妈”不约而同地把和娃聊聊天放在了第一位。

当然这可不是扯点儿闲话这么简单,“超人妈妈”们和娃的闲聊,往往夹带了许多小心机,既有效弥补不能长时间陪娃带来的亲子联结上的缺憾,同时又让家庭教育氛围变得更轻松可控。

不做隐形妈妈,开启睡前聊天模式

我身边的文案朋友还蛮多的,小雨妈妈就是之一。早些年,小雨妈妈在纸媒做记者,后来转型新媒体,日常工作节奏一直都是忙忙忙。
小雨三岁的时候,小雨妈妈换了份路途更加遥远的工作,开车要一小时左右,万一遇上堵车,路上花多少时间就很难说。每天掐着点下班,到家最早也要七点多,吃个饭、处理好洗碗抹桌一类的琐事,再给孩子洗个澡,离睡觉的点已经很近了。
“那时候小雨刚上幼儿园,接送都靠爸爸,我管她的时间真的很少。”小雨妈妈说,因为不想在孩子成长中成为一个隐形人,所以就一心想着,要抓紧睡觉前的这点时间陪娃聊聊天。
小雨妈妈强迫自己,晚上8点之后手机必须进入静音状态,放下一切事情全身心地陪娃聊天。一开始,聊天的目的很简单,主要是引导小雨说一说一天下来都有什么烦恼和喜悦,充分了解她在幼儿园里的情况。
“幼儿园孩子多,老师肯定没精力很好地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孩子的很多小情绪、小情感还是需要做父母的去‘接住’,就算再忙,也要给娃一个可以倾诉和分享的出口。”为了让聊天变得不那么程式化,小雨妈妈用过很多办法,比如先说说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好玩的或是委屈的都拿出来和娃分享,当她主动去讲自己的一天,孩子往往很容易就放下包袱被带入进来,聊聊自己在幼儿园里的情况。
“很好玩的,小班的娃会告诉你,怎样做才能在吃完一个鸡翅的情况下多加一个鸡翅。”童言童语中是孩子无处不在的小心思,有关于吃吃喝喝的窃喜和苦恼,也有交友的困惑,更有学到的一些小本领。
因为每天都有机会说说心里话,小雨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工作忙碌有什么大的变化。而且,因为经常围绕幼儿园里的情况在聊天,小雨情绪上的微妙变化都能被妈妈悉数Get到,给到针对性的支持也更为及时。

高段位闲聊,处处都是小心机

小雨的幼儿园生活适应得很快,小雨妈妈看重的睡前聊天,也随着孩子进入新的阶段有了更为深入的聊法。其中最常做的,就是熄灯后躺在床上,一起复述一下当天读过的绘本,或是信马由缰地进行一些口头的故事创编。
“复述绘本故事其实是有难度的,我用了比较迂回的方法,一开始并没有对小雨提要求。”在妈妈眼里,小雨其实是个非常喜欢聊天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比较好的,但妈妈还是认为复述故事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所以一开始其实都是她自己佯装回味无穷,去回忆回忆当天看过的绘本。
“听我哪里讲得不太对,她就会插进来纠正。”其实,妈妈讲得不对的地方,很多时候不过是故意挖了个“坑”,这些“坑”挖得天衣无缝,小小的小雨自然很难识破,所以她的心理活动往往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呀,妈妈你说错了”,因此而倍有成就感。
有时复述到某个细节,妈妈会故意这样说,“哎呀,刚才书里是怎么说的呀,妈妈忘记了,小雨还记得吗?”不用说,孩子的好记性立马就发挥作用,巴拉巴拉帮妈妈把“忘记”的片段接过去。
就这样一点点挖“坑”,一点点引诱,到中班阶段,小雨在幼儿园里上台讲个故事已经毫无压力。再后来,小雨妈妈和小雨之间的睡前聊天,自然而然地进阶到了故事创编,有时是围绕当天的绘本进行改编,有时干脆是天马行空的原创。

在她们的睡前聊天中,出现过窗帘姑娘、风精灵、阳台爷爷、沙发阿姨等许多角色,也有过“客厅客厅你好,你为什没有烦恼”一类的即兴儿歌接龙,这些睡前聊天内容,明面上看看也很寻常,但带给孩子的成长营养却是难以忽略的。
现在小雨已经上二年级,口头编过的原创小故事多到数不清,她最喜欢的是语文老师经常会在长假或寒暑假布置的自选作业,比如就某个主题写一个完整的小绘本。这种对许多低年级孩子来说蛮头疼的任务,小雨总是兴致勃勃地去做,完成度通常都会比较高。

从小聊到大的娃,真的会不一样

睡前聊天模式,是许多追求高质量陪娃的职场妈妈不约而同的选择。
我另一个朋友佳佳妈妈,也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睡前和娃扯些“废话”的习惯。只不过,她坚持的时间更长更久,投射在孩子身上的“效果”也更具代表性,更有说服力。
佳佳妈妈是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毕业的法学、新闻双料高材生,毕业后在某法院从事一份相当严肃的工作。和我们对公务人员的一般印象有所不同,她平时在单位里特别忙,出差加班都是常有的事,累起来扛不牢的时候也像我们这些码字的人一样,靠咖啡续命。
由于工作很忙,佳佳妈妈陪娃的时间也只能用稀缺来形容,每天和娃好好相处的时间其实也就睡前那一会儿是可以保证的。和小雨妈妈一样,佳佳妈妈也是睡前聊天模式的资深实践者,只不过一开始支持她这么做的缘由有所不同。
女儿还很小的时候,佳佳妈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女儿哭闹,只要说一些她没听过的词汇,哭声就会戛然而止。所以,在佳佳还是小宝宝的时期,她就养成了一有空就对那个小人儿说说话的习惯。
后来长大一些了,她希望能够更了解孩子的状态和想法,所以约定好每天睡觉前都要谈一谈心。母女间的聊天习惯,就这样一路坚持下来,随着孩子长大,聊天涉及的内容自然而然就丰满起来,而且不断在“转型升级”。
按佳佳妈妈的说法,孩子越长越大,她更多的是抱着给自己补课的心态和孩子天南海北地聊天,有时候聊书本,有时候聊报纸新闻,有时候聊电影,有时候聊八卦,孩子接触到的万事万物都是上好的聊天素材。比如,她们基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本书的闲聊,是下面这样的话风:
佳佳:妈妈,今天有同学说,天命就是“目标”,我觉得好像有点浅薄呢。
佳佳妈妈:是啊,“天命”应该是比目标更神秘的东西吧。命中注定,上帝让你在世间要完成的使命。
佳佳:其实命中注定有两种理解:悲观的理解是无能为力,人的命,天注定;乐观的理解就像撒冷之王说:“当你要完成你的天命时,整个宇宙都会来帮助你。”
佳佳妈妈:是啊,当圣地亚哥出发,天地万物都在祝福他。羊群、老人、沙漠、炼金术士。这就像那一年我们在台湾大学看到的一句话:“如果你爱得够深,万物都会与你谈心。”
佳佳:妈妈,其实,我觉得不是羊群和沙漠教会了他什么,而是他自己学会的。就像朱熹说的格、物、致、知。
佳佳妈妈:是啊,当你沉浸于你的天命之中,你的所思所想就和周围环境彼此回应,并且能够吸纳万物精华,走上一条自己都没有想到的道路,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佳佳:这本书虽然神秘兮兮的,但是充满了哲学。我长大了要去学哲学,你不会有异议吧?
佳佳妈妈:哲学,在希腊文有另一个意思,就是爱智慧。如果那是你的天命,我拦都拦不住,何况那是智慧之学呢。
佳佳:其实,我更想学的是炼金术,可惜没有炼金学。你说炼金术士怎么不直接教他们炼金术啊?
佳佳妈妈:直接教,哪里学得会啊?纸上得来终觉浅,你看那个英国人,天天看书没有行动,严重的学院派,所以炼金术士才没看中他?实践才能出真知。
佳佳:这就像论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妈妈,那你说你看完这本书有什么感想啊?
佳佳妈妈:其实我也觉得这本书神秘兮兮的。但就是因为这种陌生感,还是给我很大震撼。最初在看书时,我一次次省视自己的生活:你的天命是什么,你是否在辛苦跋涉中忘记了它?就像那个水晶店老板,害怕改变现状,不敢去完成自己的天命?这就有点像前些年我看一本长篇爱情小说,桐华根据《山海经》改编的《长相思》,小说里的爱情,经历人、鬼、神几百年的轮回,但一直不离不弃。那时我就开始怀疑人世间是否有这样生死相依、荡气回肠的爱情?如果有,那我自己是否在茫茫人海中草草结婚,而没有等到世间唯一的那一个?
佳佳:哎呀,妈妈,这个你大可不必反省啦,不能因为等待最后的月亮错失现在的星星呀,不然你的夜空如何点亮啊?何况你们的婚姻已经很完美,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像我这样的爱情结晶。
妈妈:也是啊,和你们一起云游四方,寻找宝藏,也是我的天命吧。
此时刚上五年级的佳佳,思辨能力已经让人刮目相看,母女间的闲聊,已升级成一场灵魂对话。

▲佳佳妈妈和佳佳参加学校的阅读分享活动

从小习惯和妈妈聊天的佳佳,除了思辨能力突出,情商也很高。
就比如,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阅读经验分享活动,原本是她和妈妈一起展示交流,但她却通过转述一两句爸爸说过的话,轻轻松松就把原本不在场上的爸爸也带了进来,让听者心下恍然,原来“这个爱思考爱阅读的娃,除了有一个称职的妈妈,还有一个同样称职的爸爸”。爸爸那一边呢,听完的内心感受,恐怕真的是“女儿值得”。

认清这点,每个妈妈都是优秀陪聊师


谈及和孩子聊天的感触,佳佳妈妈说起了自己的妈妈,也就是佳佳外婆。

佳佳外婆已经70多岁了,有天一大早给佳佳妈妈发来语音说,“和孩子就是要说些开心的话,说些‘流言蜚语’,不要总是学习学习干这干那的,像指挥犯人一样。

细问才知,原来70多岁的老母亲说这段话是有背景的,因为家里的两位哥哥,“只会有一说一,不懂开心”。比如,老母亲有时听见哥哥放屁想逗乐一下,随口来一句“今天吃多了吧”,哥哥完全不能领会到老母亲的幽默,而是一本正经地回答“没有吃多”,以及为什么说没有吃多。

“两兄弟完全不会说‘废话’的,也难怪,那时我们都忙着下地干活回家做饭,哪有时间和他们讲‘废话’,总在下命令‘老大扯柴去,老二打水去’。”老母亲原来是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呢,佳佳妈妈说,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自己和母亲在认知上有了深度的交汇,她一直很看重的和娃聊点“废话”,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为了避免像上一代人那样,因为种种不得已在家庭教育上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

其实,在和孩子聊点“废话”“闲话”这件事情上,从现实环境上来讲,我们与上一代父母的处境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现代都市生活的忙碌和疲惫,同样很容易就会让我们丧失掉每天和娃聊聊天的耐性。

太多太多的父母,渐渐就成了那种不懂倾听和交流的大人,武断叱咤,哪还能寻得半点温柔的坚定?也正因为这样,那些有方法、有坚持的“陪聊”妈妈,会让我觉得特别的难得。

当然,除了耐性,要成为孩子人生中合格的陪聊,一定是有能力要求的,而且这种能力的要求会随着孩子的长大,变得越来越高。就比如前面呈现的佳佳妈妈和佳佳的那一段围绕书本的闲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绝不仅仅是闲扯,这背后有对妈妈共情能力的要求,知识储备的要求,更有眼界和视野的要求。

说到底,这些要求最终都与我们自身的学习能力有关。我们不能强求自己一下子就能化身学霸式陪聊,但伴随孩子成长的途中,由浅入深的学习心态,是一定要有的。

就拿佳佳妈妈来说,她和佳佳之间的“闲聊”也不是一上来就切入到前面那种“哲学思辨”模式,她也曾是那个和佳佳一起,在地球仪上开辟无数条虚拟航线,逾越各种现实阻隔,佯装游遍全世界的“幼稚”妈妈。

她自诩为“地理盲”,但就是凭着浑身是戏的本领,和乐于查证的开放心态,和当时还年幼的女儿,从莫须有的丹麦国王一路扯到杭州特产。

小雨妈妈也说,她和孩子的睡前闲聊中,常常会涉及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知识、常识,如果是在自己认知范畴之外,她通常会把这些当作一个未知的悬念,留待第二天“补课后”,变成下一次闲聊中的新谈资。

OK妈最后说:

曾经听过一位教育界大咖的讲座,她幽默地说,“趁你们的孩子还在9岁以前,比较好‘骗’,一定要好好利用好这个时间段,多‘骗骗’他们。”她口中的“骗”,其实说的就是爸妈在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运用孩子容易听得进去的“话术”去支持、鼓励、鞭策和督促

看似轻轻松松却有目标的睡前聊天,“话术”需要学习,支持“话术”的知识、格局和心态,同样也避不了学习。

无论是哪个“超人妈妈”,其实都在用实践告诉我们,陪娃聊天的入门技巧并没有多少难度,而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妈妈的陪聊技法一定会是个同步精进的过程。当妈是一场修行,很显然,当一个会陪聊的妈妈,更是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