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理解的宝宝“安全感”可能完全错了!这两个因素才是判断孩子安全感的标准!

 OK妈谈育儿 2020-05-20

人人都知道安全感对孩子很重要。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孩子安全感建立得比较好,那么ta更愿意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有更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将来也更有可能拥有比较好的人际关系——在学校里被老师所喜爱、在遇到挫折时有更好的心理弹性等。

但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太多的传递也会让我们过于焦虑。很多爸妈都担心自己对娃儿安全感的建立做得不够好,比如今天有个妈妈问我她和孩子说话时,孩子不能直视她的眼睛,是不是孩子缺乏安全感。更多妈妈甚至会对自己的离开都有不安感,担心自己要去上班、要和娃儿有分离也会造成孩子的安全感流失。

事实上,我们对安全感的理解可能完全错了!

所以今天想对安全感彻底说个透,咱们该拿什么指标、什么具体的情形来判断娃儿是否有安全感?希望能解决大家的困扰、除去不必要的担心~

妈妈离开时不哭不闹的孩子,

更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

“安全感”的基础就是儿童在早期与主要照料者(往往是妈妈,但也可以是其他重要的人)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的质量。所以与“安全感”密切相关的就是“依恋关系”。

发展心理学家在对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后,把依恋关系分为了四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抗拒型和紊乱型。后三者都属于不安全型的依恋。

最经典的评估依恋类型的方法来自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的陌生情境法。在这一方法中,研究者设置了一些情境,通过观察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反应和表现进行编码和分析,对孩子的依恋类型进行归类。(我也找来了视频放在后面,供大家更直观的参考)

总的来说,四种依恋类型的孩子分别表现出以下特征:

安全型依恋:

如果孩子在探索、玩耍时把妈妈作为安全基地,和妈妈分离时大哭或表现出伤心难过,妈妈回来时主动接近妈妈,容易安抚,哭泣很快停止。

回避型依恋:

对妈妈的存在不是特别在意,妈妈离开时也不显得伤心,对陌生人和妈妈反应差不多,妈妈回来时也不主动靠近,只是缓慢接近甚至回避,被妈妈抱起时,有时也不愿意。

抗拒型依恋:

妈妈在时也一直粘着妈妈,很少去玩玩具,妈妈离开时大哭,妈妈返回时表现出生气,会打、推妈妈,被抱起后仍不易安抚,哭闹不止。

混乱型依恋:

在妈妈回来时表现出困惑或者茫然。有的孩子在妈妈离开时没有反应,在妈妈回来给予安慰后反而大哭;有的孩子显得漠然。

从上面可以看出,判断孩子的依恋类型是否安全,不是看妈妈离开时,宝宝是否会哭闹,更重要的是看妈妈返回时宝宝是不是容易安抚。

(看视频讲解,就能非常清楚了解,大家自己也可以完全判断了!

有分离焦虑不代表安全感不足

有不少妈妈担心,孩子离开自己的时候总是大哭大闹,是不是安全感不够。又或者看了上面的内容后觉得孩子不哭不闹是不是不安全依恋。

除了看孩子在妈妈离开和返回时的反应外,还需看孩子所处的阶段,因为依恋的发展是有一个清晰的过程的

1. 前依恋阶段(出生至6周)虽能辨认母亲的声音和气味,但未依恋。

2. 依恋形成期(6周至6-8个月)对养育者和陌生人开始区别反应,但分开并不抗议。

3. 依恋明确期(6-8个月至18-24个月)依恋非常明显,分开烦躁不安,6-15个月间越来越严重。这个阶段正是我们经常说的“分离焦虑”现象出现的时候。

4. 互惠关系形成期(18-24个月以后)开始理解离开和返回,分离抗议减少,请求、说服、沟通来克服分离焦虑。

(注意:虽然依恋的发展会普遍地经历这几个阶段,但是月龄的区分只是根据幼儿发展的平均进程,每个孩子会有个体差异,存在或早或晚的情况。

6个月前宝宝对妈妈的依恋稍未明确形成,这与宝宝大脑的认知水平发展也有关系,比如这个时候的心理表征能力有限,记忆时长很短,对妈妈还未形成长时记忆。

随着娃儿长大,大脑逐渐发育,认知水平提高,才开始出现我们所谓的“认人”现象。这个时候要是妈妈离开了,不是转头就忘了,而是会想“妈妈呢?妈妈呢?妈妈不见了……哇哇哇……”。

所以说娃儿在6个月后开始明显出现“分离焦虑”不是“不安全”的表现,反而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的里程碑呢!

只是由于这个阶段宝宝对客体永存性的理解还没有发展完成,所以当妈妈不见时,宝宝会以为妈妈永远消失了,所以才会非常焦虑。这样的正常过程,妈妈真的不必过分担心。

只要在返回时给予充分的安抚和高质量的陪伴,孩子自己会在反复的体验中慢慢形成一种稳固的认知:

“妈妈不见了,哇哇哇,妈妈又回来了,妈妈好像还是和之前一样那么爱我:)……“

”妈妈又不见了,哇哇,妈妈又回来了,妈妈还是和之前一样那么爱我:)……”

“妈妈不见了,嗯,我知道妈妈还会回来的,而且一直都会那么爱我。”

害怕陌生人,反倒是孩子

情绪能力发展的标志

娃儿看到陌生人都会退缩甚至吓哭,不愿意去接触,也是不安全的表现。

事实上,陌生人焦虑也是娃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在6周至6-8个月期间,孩子逐渐开始区别出哪些人我是经常见的,哪些人我是从来没见过的。对陌生未知的东西感到害怕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刻在我们基因里的东西,是具有生存保护意义的。

不同于快乐、悲伤这类情绪在婴儿早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像害怕、恐惧这类情绪一直到大概6、7个月才会形成。

所以陌生人焦虑某种程度上也是宝宝情绪能力在发展的一个标志!只是每个孩子对陌生人焦虑的表达水平是有差异的,这些与宝宝的先天气质、过去与陌生人的经历、当场时陌生人的行为以及父母亲的反应都是有密切联系的。

千万别在6个月前任孩子哭泣

小区里有个奶奶经常夸自家六七个月大的孙女特别乖,基本不哭不闹,语气里满是自豪感。

后来才知道,他家对孩子除了喂奶、换尿布、换衣服等必要的接触外,几乎从来不抱,说是怕抱惯了就会经常“作”。还听说小区里有些人听到这位老人讲后觉得甚有道理,回家也执行起来。

真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她家娃儿哪是乖啊,那是典型的不安全依恋啊!

依恋说到底,是对主要照料者形成最基本信任。在婴儿早期,如果宝宝知道我饿了、尿了、不舒服了,妈妈就会来帮我解决这些问题,满足我的需求,妈妈是稳定依靠的,那么就形成了对妈妈最基本的信任,从而才能对这个世界产生信任,才能更好地去探索这个世界并得以健康成长。

如果娃儿没有建立这种信任,不舒服了、难受了或者说是仅仅想要看到妈妈,得到妈妈的拥抱,没有语言能力,只能用哭来表达,但是渐渐发现没有用,也就不再哭闹了。可是如果连最亲近的妈妈都靠不住了,这世界还有什么是可信的呢?

判断孩子安全感的两个因素

两者缺一不可

总的来说,“会表达情绪”以及“容易安抚”的孩子我们认为才是真正的安全依恋型,两者缺一不可。

在娃儿的发展过程中,也会由于某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出现一些特有的波动,这都正常的。

在世界各国的对儿童依恋类型的研究中,普遍还是以安全型依恋为主(基本在60%左右)。所以爸妈们也不必过分焦虑,只要能够长期、稳定地照料孩子,对他们的需求总体上能作出迅速而适当的反应,温柔细心地对婴儿发出的信号作出回应和互动,孩子基本上都能建立比较好的安全感。

有什么问题,也不要一杆子都打给“安全感”。“安全感”表示:有些锅,宝宝不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