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载入史册的臭氧层空洞,不要太担心
2020-05-20 | 阅:  转:  |  分享 
  
载入史册的臭氧层空洞,不要太担心

臭氧(分子式O3)是一种大气中自然存在的微量气体,主要存在于大气的平流层,在离地面约10~50公里的平流层中形成保护层,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也就是臭氧层,在离地面20公里附近,臭氧浓度达到峰值。

1984年,人类史上首次在南极上空发现臭氧洞。由于冬季骤降的气温形成的高空云层,臭氧层空洞更常见于南极地区。据《自然》刊文,北极上空日前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可能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臭氧空洞,覆盖面积达到了格林兰岛的3倍,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大气科学家MartinDameris表示“这是首次出现真正的北极臭氧层空洞”,可载入史册”。



臭氧层示意图







科学家普遍认为臭氧层空洞是臭氧消耗物质在南极特殊的气象条件下形成的。南半球形成的极涡将南极大陆的冷空气与外界空气隔绝,极涡内低温的冷空气在平流层形成极低平流层云,人类生活产生的冰箱和空调制冷、泡沫塑料发泡、电子器件清洗的氯氟烷烃(CFxCl4-x,又称Freon),以及用于特殊场合灭火的溴氟烷烃(CFXBr4-x,又称Halons哈龙)等化学物质产生的氯、氢等化学物质,将臭氧(O3)的三个氧气分解为分子氧(O2)和原子氧(O),严重损耗臭氧,导致浓度急剧下降,臭氧层缺失,也就形成了空洞。



臭氧层空洞示意图



北极温度高于南极,通常不易形成极低平流层,臭氧层空洞更常见于南极,但今年北极区域的异常低温,冷空气被困在“极地涡旋”中,富含冰晶的高空云层聚集,大气中的工业、生活中化学物质和氟氯化碳的破坏,触发云层表面的化学反应,并吞噬臭氧层产生类似南极的臭氧空洞。3月末,根据北极观测站数据展示,距离北极18公里的大气中,臭氧含量降低了90%,可与每年南极地区的臭氧空洞面积相当。



对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而言,臭氧层是我们的一层保护伞。近年来,臭氧污染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有臭氧层空洞的地区会对生物产生重大的影响,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果没有臭氧层,也不会有人类文明今天的发展。北极平均气温比南极高很多,更难形成臭氧空洞,因此臭氧空洞在北极长期以来没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2011年罕见的低温天气,引起了北极的第一个臭氧层空洞,但相对比此次的空洞要小得多。今天的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出现在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对人类的威胁更为严重。



2019年与2020年同一天北极臭氧空洞范围对比



如何降低臭氧层空洞危害范围

臭氧层空洞的出现是气候条件变化与人类影响的综合作用,并不是单一因素的影响。自然界的影响因素是我们不能控制的,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造成南极臭氧层空洞的重要原因。为避免恶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7年邀请各国签约了《蒙特利尔议定书》,约定必须分阶段削减含氟氯烃的产量和消耗。南极臭氧空洞面积已逐渐缩小,2019年南极空洞缩小到目前最小尺寸。



1979-2015年南极臭氧层空洞变化



人类生活中,冰箱、空调带给了人们不一样的享受,但冰箱、空调中所用的氟利昂是造成臭氧层空洞的最大杀手,随之而来的是臭氧层被破坏,造成臭氧层空洞,并逐渐恶化。近年,人们在意识到严重性后,正在逐渐淘汰商业生产的臭氧消耗物质(氯氟烃或氟氯化碳)。2019年相关数据显示,亚洲东部仍存在暗地使用早已淘汰的三氯氟甲烷的现象,政府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以提高社会重视。



马里兰大学大气科学家RossSalawitch表示,现在我们只能热切地期盼事件向好的方向发展。一般而言,随着春季气温升高,破坏物释放,臭氧层空洞开始恢复,《自然》杂志指出,未来几周北极地区的臭氧层空洞会在未来几周内自然恢复。而此次的异常大气现象,创下了历史记录,是否也在提醒着人类关与自然的这场“比赛”还远远没有结束?

参考来源:

RareozoneholeopensoverArctic—andit''sbig.Nature.?580,18-19(2020)

http://www.kepuchina.cn/wiki/geography/202004/t20200408_1221328.shtml

http://www.kepuchina.cn/wiki/geography/202004/t20200402_1219338.shtml

http://www.kepuchina.cn/wiki/geography/201906/t20190603_1062699.shtml

(微信搜索:科溯环境,了解更多环保知识详情。)





献花(0)
+1
(本文系科溯环境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