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不知道这个方法,应对两岁T2的娃会抓狂!

 OK妈谈育儿 2020-05-20

妈咪OK

和高知妈妈团队一起育儿

 


周末偷闲跟好朋友吃了顿晚饭,朋友家的娃小名叫跳跳,快两岁了,最近毫无意外地进入了T2期,作天作地的事迹一箩筐,当天下午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跳跳午睡醒来晚了,因为还约了早教课,所以朋友和老公急匆匆地收拾了东西就抱着娃出门。等到了楼底下,朋友老公随手去按了门禁开关,谁知小朋友立马哭着喊:“按一下!按一下!”,扒着大门不肯出去。

因为孩子平时经常要求自己按门禁,所以大人也能理解他这时候的诉求,于是把他抱回门禁开关这边,让他自己按。

谁知跳跳把手放在门禁开关上,就是不肯按下去,眼看着早教班快迟到了,朋友老公就直接按下了开关。于是这位T2期的小朋友又开始嚎啕大哭:“按一下!按一下!”

来回搞了两三次,眼见着时间越来越紧,小家伙还在一边闹,朋友老公一急就拍了下孩子屁股,于是娃的哭闹直接升级,因为没时间了,于是他们也没再管孩子情绪,一路扛着哭闹的娃去了早教班。

朋友吐槽完之后,又不无愧疚地说:“储备了那么多育儿知识,以为遇到突发情况就能淡定处理,但真到心急火燎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上手了。你说这么打了,孩子会有阴影吗?到底有用没?”

 ▼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家庭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德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对于两岁左右的孩子来说,管理是关键(怎么管理,后面会展开具体说),虽说惩罚也是管理的一种,但是它应该只占管理的一小部分。

因为对T2期的孩子进行惩罚的话,你可能面临之后的两个大问题:

1、被动的惩罚,而且容易造成对抗的局面

回想一下,当我们头脑里冒出想惩罚下孩子的念头时,通常都是因为对眼前突发的情况感到生气或失望,下意识地想通过“惩罚”的方式让娃听话。

比如开头讲到的朋友家娃按门禁这件事,因为那时候本来时间就紧,跳跳还固执地要自己按门禁,偏偏玩心重又不肯干脆地按下去,跳跳爸急了之后就上手了,结果最后孩子挨了罚,事情还是没按预想的方式解决,往后再碰上这样的事,孩子很可能形成对抗意识,继续这样的恶性循环。

2、惩罚会让爸妈事后感到愧疚,从而把孩子的“罪”抵消了

还是开始故事的后续。那天跳跳一路哭到了早教中心,好不容易安抚下来进了教室,上课的过程中朋友说她老公就一直在后悔,觉得小朋友上课的状态差了很多,动不动就跑过来要妈妈抱。

下课之后,回家途中路过小区门口的摇摇车,原来从来不给娃坐摇摇车的孩子爸,破天荒地主动投币让小朋友坐了一次。

这其实是很多爸妈在惩罚孩子之后的常态,罚完就后悔,然后就会不自觉地去补偿孩子。这种前后矛盾的状态,其实很容易让孩子觉得迷茫,他没办法预判自身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也就无法做出恰当的调整。

 ▼

那么什么样的管理方法对T2期的娃是最有效的呢?约翰·罗斯蒙德给爸妈们推荐了前瞻性管教

简单来说就是爸妈们需要对孩子身上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前瞻性管教几乎可以让爸妈们“优雅”地对付T2期的熊孩子,因为无论是自己的情绪、还是孩子的情绪,都可以在掌控之中,所以爸妈们可以和孩子清楚地交流,孩子也能听得进去。

前瞻性管教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分三步走,下面我还是以跳跳的事情为例子,来演示一下具体该怎么运用:

第一步,爸妈们需要基于对自己的孩子以及所有孩子的认识,预见一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很明显跳跳爸妈以后在出门的时候,提前就可以预测到跳跳会有要求主动按门禁这个行为,然后根据T2期的熊孩子们什么事都想参一脚的性格,很可能跳跳还会要求自己按电梯开关,自己开门。提前做好这些预设后,当情况实际来临时,跳跳爸妈至少可以心平气和地来面对孩子的行为。

第二步,在问题再次出现之前,制定好处理问题的策略。

在事情发生过一次后,跳跳爸妈就可以开始“预设方案”,想一些以后应对这样情况的策略,这样当以后出门再遇到例如按门禁、按电梯这些事,就可以胸有成竹地拿出一套解决方法来。

虽然提前制定好的策略不一定是最佳的,但是相对于心急火燎时随便做出的处理方案,效果肯定会好很多,也不至于事后感到后悔。

第三步,把制定好的具有前瞻性的决定告诉孩子,界定一下问题,然后说一下解决策略。

像跳跳爸妈以后可以在出门前就跟跳跳说好,今天跟爸爸一起玩按门禁的游戏,数到1、2、3,就得按下门禁,不然就轮到爸爸来按了。这样在按门禁的时候,跳跳很大可能会变得很积极,即使又磨蹭了,当爸爸按下门禁的时候,他的反应也不会像之前那么大。

不过在对T2期的娃进行前瞻性管教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语言简洁。千万不要啰嗦或者复杂,很多时候你“滔滔不绝”,自认为很有道理,但娃的小脑袋还理解不了太复杂的规则和句式。

比如跟娃交代你对他“在超市里乱跑”这件事的应对策略,只需要简单地说:“到超市后,你要是从我身边跑开,我们就回家”。不用说太多诸如“超市人很多,你跑开后妈妈就找不到你了,这样的行为很危险,妈妈会担心的”,因为在孩子听来,你可能说的是“人很多……妈妈……很危险”,这样传达出来的信息,就变成了无用信息,你提前想说的决定孩子掌握不了,前瞻性管理就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

 ▼

之前在《可怕的两岁T2背后居然藏着这个奥秘,影响未来30年啊!》中,我提到了部分内容来源于美国家庭心理学家约翰·罗斯蒙德所著的《可怕的两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