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孩子未来有真正的竞争力,这件信手拈来的小事娃2岁前一定要开始做咯!

 OK妈谈育儿 2020-05-20

前几天有关早教班选择的文章《身边小朋友都报了早教班,不上早教会落后吗?》里,我提到早教是随时随地、根据宝宝年龄发展特点去开展的,很多妈妈就都来问我有哪些早教方式,满满的都是妈妈们担宝宝输在起抛线上的担忧。今天就很想说说一件最适合在一岁开始的早教——涂鸦。

之所以要特别说说涂鸦这件事,是因为涂鸦并不是爸妈想像中孩子端装地坐在课桌前画画,好像离我们还很远的样子。事实上涂鸦是宝宝从一岁开始最容易感兴趣的创造力启蒙,而这件事在没有爸妈的帮助和指导下,孩子是不太可能会自然发展,从一个阶段进入到下一个阶段。换句话说,艺术的发展不同于孩子的生长发育阶段,它不是“自然而然”的,艺术发展取决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

孩子未来的竞争能力,就是现在培养的创造性

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我们会不自觉地更注重培养孩子那些功利性更明确的技能,比如认知啊、数数啊、认字等,但事实上却忘了不太能立马见效的有关“创造性”方面的能力。但之前看到一本书里提到,其实算数也好、识别也好,未来太多的东西是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孩子能在这些方面做到顶尖,很优秀,但他并不稀奇,也不稀缺。

而如果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创造性,会有自己的表达,无论是音乐、绘画,或者演讲,那他是不可取代的、独特的,也是非常受人欢迎的。其实我在过去也分享过,真正优秀的孩子,除了学习好,他一定在艺术修养上一定也是特别突出的。因为创造性才是通往学习能力的桥梁。当孩子具备创造力和探索能力时,他会更善于解决各种迎面而来的问题,就好像他会想方设法地不让自己搭起来的积木倒掉一样。具有创造性的娃儿,他们在未来读书的阶段,会是更有想法、更有猎奇心并且在学习中更加自信的学生。

无论处在什么时代,创造性的职业永远不可能被取代。创新能力、规划能力,这些一定是我们的孩子将来的立足之本。

用涂鸦这种方式来打开宝宝最早期的思维能力

我之前有和大家分享过我一直有意识地让OK早早地接受音乐的熏陶,因为这个爱好可以作为他的好朋友陪伴他一生。我一个学霸的朋友告诉我,她学习很累的时候,会去弹钢琴,因为这能让她放松,调节一下;她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去弹奏几曲,那是一种特别好的释压。

而画画也是我特别愿意去支持OK一直画的,创造性就是在他一笔笔画中慢慢培养的。比起音乐,这方面的引导我可能更“刻意”和“在乎”一些,因为可能有当建筑师的OK爸的一些遗传,所以OK非常爱画,他总是无时无刻想要去“表达"。

其实对于刚开始玩涂鸦的娃儿来说,画什么不是重点,他们在绘画中获得创造性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断地用绘画材料去做实验。

他们首先所感兴趣的所有点就在于要弄清楚这些称为蜡笔的东西到底能弄出个什么鬼,然后他才会开始探索,在他的小挥舞着画笔和产生出来的线条是种啥关系——他一用力抹抹,就有东西出来了。

请不要干涉他们的这种体验,因为这对孩子来说是很有魔性的,这意味他可以真正地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他的成就下来了。这种思维上的飞跃会极大地帮助他逐渐去掌握手部、手指间的技能,并且这种通过肌肉去控制手上的画笔、画刷,的能力其实是极大地增强了在意识上建立一个目的性并且去实施完成。

绘画是爸妈了解孩子思维状态变化的窗口

由着OK到处画的时候,我妈是很反对的,老说,他懂什么啊,到处乱涂乱画。但其实我们都知道,千万别小看孩子,他们早已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理解。即便他们还太会说,但他们已经可以通过画画来表达。

更重要的一点是,小孩子画出来的画也是我们去了解他们想法以及思维状态变化的一个窗口。

宝宝的涂鸦技能在15个月到三岁这个阶段,被专家们分为四个阶段。当然这四个阶段并不是有明显标志性的,每个发展阶段间会有交叠,比如在一幅作品里可能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在进入下一个阶段之前,孩子也可能出现“倒退”,又画回到上一阶段去了。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娃的涂鸦创作。

>>>>

18个月~ 2岁:单纯地乱涂乱画

所有的娃儿都能从涂鸦中获得快乐,他们喜欢用移动的蜡笔或者铅笔划过物体的表面,留下一道印记。所以他们也常常会画到“画纸”外面去,画的时候都不一定盯着自己的“作品”,而是看向别处,然后随意地挥舞。

OK抓着画笔手还抬不起胳膊来的时候就开始乱涂了,画出来的常常是螺旋状或者圆弧形的图案(类似下图)。这些图形看起来无聊又无解,但其实画这种线条是宝宝锻炼自己腕部力量和手上掌握动作的必然阶段。

慢慢OK动作节奏掌握的更好的时候,他开始画这种菱角的线条(类似下图),这种线条相对弧形的来说更难画一些,但OK画的却更起劲。我想小朋友和大人一样也是有成就感的,他体会到了更自如掌握手腕的乐趣。一张画纸根本就不够OK一次画的,家里到处摊着他的画纸。千万别觉得浪费,100张纸10块钱,买不来宝宝的兴趣。不过今天二条推荐的涂鸦墙,会让你把成本降到最低。(完美的广告插入,耶(๑`・ᴗ・´๑)

>>>>

2岁时期:有控制地画出线条和形状

随着宝宝从手臂肌肉到手再到手指的控制力增强,他的的涂鸦方式也开始可以在控制下有一些改变。 这个时期宝宝也能学会用手指和大拇指握住画笔,这样画出来的画就可会更加精细些。

比较关键的一个变化的就是会打圈了,并且可以重复地画圈,把圈给闭合起来,紧接着还会有和杂乱的线条一起出现的别的简单形状。而别看有些奇奇怪怪的简单形状,很可能都已经是在表达一个物体了。

OK两岁多时,一次带他去海洋馆后他忽然就迷上了鲨鱼,在家里反反复复的要看《海底总动员》里鲨鱼出现的那个一分钟场面,日常的画画中也开始出现他的鲨鱼,不过他开始画的鲨鱼我可完全没看懂,就是一排像锯齿一样的形状。我一开始不能理解这样的线条到底哪里是鲨鱼,某一天恍然大悟,原来他画的就是鲨鱼的牙齿。

有趣的是,隔了段时间我再指着那排锯齿再问他是什么,他的回答又变成了其它莫名其妙的东西。所以想搞清楚他画的到底是什么都是在他画好后第一时间问清楚,但不管他画什么,都应该得到鼓励。

>>>>

3岁~5岁时期:开始将想象融入涂鸦了

3岁以后宝宝的涂鸦风格也会来来回回发生变化。他们可能会第一次在纸上画出他们知道的东西。当然这也不是说就此失去了之前的纯粹快乐,只是他们开始有点功利心了,时常在画出一些他们自己能够辨识的东西时会带着骄傲感,求表扬。

在这个时期认知到的是OK已经可以开始模仿大人的线条,输出他眼中的世界了。他的画中已经开始有了故事,下面这副画是OK三岁的时候画的,他说他画的是火山爆发了,消防员去救火。

从这副画可以看出来他知道火山是可以喷火的,火在顶端,消防车是红色的,火速赶去,中间一团蓝色是水。和现实有一丢丢的差异,但通过他的话我才发现其实他已经知道了现实中那么多知识,也很惊诧他丰富的想象力。

>>>>

5岁以上:在有趣中开始变得真实可辩识

在4-5岁的孩子画中会有些很有趣的现象,他们已经有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但同时自己的认识又比较有限,所以他们按照自己的知识去画画,比如一个侧着身躺的人也要画满两个眼睛。我在期待OK画出这种哭笑不得但充满童趣的画面。

而再往后走,6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努力画他眼中真实的世界,一方面说孩子慢慢长大更能准确的认识这个世界,贴近现实,另一方面说孩子的画画从一定程度上也失去了想象力,中规中矩,这时才是我们想像的“练习画画”的模样。

提供合适的材料让宝宝轻松开启涂鸦

基本上小朋友都是喜欢乱涂乱画的,所以这件事都不需要奖赏小朋友就完全能够获得满满的happy了。不过很多爸妈之所以对于给宝宝涂鸦不那么放得开,多少还是有点害怕一塌糊涂的惨烈场面。

之前在国外网站逛的时候看到一个妈妈贴出来的照照片,我笑得要从椅子上摔下来了。

姐姐把妹妹画成了斑马,并且非常自信地介绍自己的作画动机“我就是爱斑马”

对于这种情况,很多爸妈会是崩溃的,甚至老人会责怪娃儿不懂事,以后不给他玩笔。

所以爸妈能够支持宝宝涂鸦的最好方式,就是给他们提供合适的材料、合适的场所来乱涂乱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加入他们!

在选择合适的涂鸦材料时,可以先从容易掌握的画画工具开始。最近几年手指画也比较受推崇,这是最基础的作画方式,不限于用专门的颜料,关键是用手直接做出图形。手部控制力强了点以后,宝宝专门的无毒蜡笔、无尘粉笔、水彩笔也都很不错,大人用的圆珠笔、铅笔也可以,但用的时候大人要看着,一来头尖容易让宝宝受伤,二来染上了不好清洗。

提供给宝宝的颜色不用太多,每次就提供几种色差较大的颜色给孩子就行,白板或白纸最好,因为画笔画在白板上体现出的颜色最真实、饱和度最高。

作画的场地一定要尽量大,这样既方便宝宝尽情发挥、到处画,不用画一点就要把之前的画迹都抹掉,也可以使用多一些的作画工具,什么刷子、海绵、画笔,尽管放开玩。

今天的二条是磁性涂鸦墙的开团预告,磁性涂鸦墙除了可以大画积涂鸦,还可以把家里的磁性贴、磁力片利用起来拼搭形状。

OK妈说:

        最后再允许我说点题外话哦,今天一早双宋要结婚的新闻就扑面而来了,起初以为是假新闻,后来定睛一看,是真的,那一刻超羡慕宋慧乔的。不要嘲笑我,就像这两天比较火的帖子“有趣的高晓松和无趣的吴彦祖你选谁”里,大家的论点是:“长得帅有什么用,有趣幽默才是硬道理!所以我选吴彦祖!”哈哈哈,所以我就是那么爱颜值颜值颜值,所以任何时候,包括选品,颜值是我考量的必要条件哇!

         另外,今天偶然瞄到了几眼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演员有陈道明、靳东、马伊琍、袁泉,家庭伦理剧,很真实、节奏明快,金句频出,我觉得会火的迹象很明显。推荐大家可以一看,就像之前我老推荐大家看“昼颜”一样,这样的电视剧是可以让人思考滴。么么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