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留痕——几度梦回书隐楼

 hyd129 2020-05-20

清晨的阳光正好,透过宽大的落地玻璃窗,洒落一屋初夏的明媚。

正低头看手机的我,内心仿佛被猛然撞击了一下,面对着映入眼帘的一张张精美绝伦的照片,一种无以名状的痛楚渐渐弥漫开来,眼泪涌进了我的眼眶,直至成串地无声滑落,那是因美而悲的感怀之泪。

书隐楼,它以另一种方式重现在我的生命里,直击着我的灵魂。

韶华灼灼映旧景

浓荫蔽日苔藓绿

似曾相识萝衣影

不敢惊醒梦中人

犹记得去年此时夏初起,第一次邂逅书隐楼的情景。因惊艳其之华美哀叹其颓败,令我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直到为自己解梦写下一篇《书隐楼——岁月是一袭华丽的袍》,方得以解脱心之困境。

有人见我如此痴迷,提议我再去书隐楼故地重游,被我婉拒。我心里知道,我是不会再去了。太美的东西,只适合永远深埋在心底,一旦邂逅就转身。因为我相信,世间万物终究敌不过岁月,唯有记忆长存长在。

昨日群友再游书隐楼,微信群里很是热闹,时不时有照片不断地上传。我刻意地躲避着,去年惊鸿一瞥书隐楼后我便决定永不再去涉足,可一闭眼,那迟暮的凄美园子便涌入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一直记得,那缠绕在我梦中的枝叶繁茂的丝丝绿萝。

见多了上海滩百年海派老建筑,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原南市区的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居然还隐藏着这么一座始于明清的老宅院。

书隐楼曾与宁波天一阁,南浔嘉业堂并称为“明清江南三大藏书楼”。后为郭万丰船号主人购得,其后裔居住至今,目前仍为郭姓人家私有且并不对外开放。

感谢群友拍摄的精美照片,让我于一年后重温了书隐楼的美,恍若初见时。

每每被摄影者的用心和摄影细节所打动,大家也总愿意无私地分享给我让我使用。如果说,照片是无声的纪录,那么文字则是我最深情的告白。

让我们以不同的方式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瞬间,让美留存。

我记得幽静雅致的天井里,翠绿的罗汉松,春意盎然的枫树,据说这都是已故老主人郭老先生有意栽种在这里的。

我记得郭姐姐曾指着地上的青苔说这是她养的苔绿,让我们小心行走不要践踏,你见过深深老宅里养着青苔的女子吗?她守着的是何等的清冷与寂寞。


书隐楼气派非凡的仪门头,门枋上镌有“古训是式”匾额字碑。“古训是式”语出《诗经·大雅·丞民》,其意为“取法先王遵古训”,指的是这是先贤留下来的规范法则。

最具特色的是门楼砖雕。门坊上刻有西昌伯磻溪访贤的故事,人物马匹,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字碑两侧兜肚,右侧为穆王朝见西王母图,王母骑青鸾翱翔云间,下临碧波;左侧为老子骑着青牛出函谷关为关吏写书的图景。

楼前东西两侧厅与北房之间,各有一块镂空立体雕刻的砖雕屏风。按照女主人的介绍就数这两块砖雕最为精美,东侧雕三星祝寿,西侧雕八仙游山。背面是云中飞舞的蝙蝠,周围有福寿无比图案的镶边,顶部正中是二龙戏珠,底部正中是鸾凤和鸣,是江南宅居建筑装饰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这些被郭家引以为豪的砖雕也曾被郭老先生认定为是上海绝无仅有的,他曾说书隐楼里的木雕和砖雕可以媲美甚至超过洞庭东山雕花楼和杭州芝园。

在这里,所有门上的花板雕花没有两块是相同的,而是每一处都有相同的系列,如花卉、水果、花草、山水、书房摆设等。



屋角与庭院里到处散落着一些老物件,随手一件都是上百年的历史。台风、暴雨加之自然老化与坍塌,都让书隐楼情况堪忧摇摇欲坠,或许,这也是令我心痛不已不敢再涉足的原因吧。

一年后的今天,书隐楼依然没有得到保护与全面修缮,记得去年发文后,有编辑也有热心读者联系我,都惋惜着书隐楼的命运,想借文奔走呼吁,希望能为保护书隐楼贡献哪怕微不足道的一己之力。

我想,那一份美不仅打动着我,也感动着每一个亲见它的参观者,即使是郭家私宅,依然有人千方百计地寻来,心心念念地想要看上一眼,就怕哪一天再也见不到这上海滩这最后的明清古宅了。

人去楼空,唯有小玩偶在寂寞地摇摆,郭姐姐要心怀怎样的挚爱与坚韧才能守住这郭家的园子?

我们用镜头记录书隐楼最后的华美,我们用笔写下深藏在心底的忧伤,愿岁月可回首,愿美永留存。

北侧围墙正中有一砖雕的那一幅“福”字依然被绿萝环抱着,它见证着这一座老宅的华丽与衰败,也见证了在这里生活过的几代人的更迭与离散。

岁月悠悠,青石不腐

绿苔依依,斑驳入梦!

感谢群友提供的大量精美照片,感谢为保护书隐楼奔走的人们,谨以此文记录一份美好,珍藏一份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