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州历史年表(二十七):北宋

 推翻时间 2020-05-20
        北宋

  哲宗绍圣二年(1095)   苏轼诗友杨蟠以承议郎知温州。杨蟠(约1017—1106),字公济,别号浩然居士,章安(今台州椒江)人,庆历六年(1046)进士。在温任两年,勤政爱民。生平善诗,作《永嘉百咏》,盛赞温州名胜和水乡风光。诗中有云:“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遗著除《永嘉百咏》外,尚有《钱塘百咏》、《西湖百咏》和《章安集》20卷,惜大多散佚,现仅后人所辑录的《章安集》1卷。

  哲宗绍圣三年(1096)    温州知州杨蟠整修城内街坊,重定36坊名。即容成坊、雁池坊、甘泉坊、百里坊、竹马坊、棠阴坊、问政坊、德政坊、康乐坊、五马坊、谢池坊、墨池坊、儒英坊、世美坊、梯云仿、双桂坊、儒志坊、棣华坊、扬名坊、袭庆坊、绣衣坊、昼锦坊、遗忠坊、遗爱坊、招贤坊、从善坊、简讼坊、平市坊、崇仁坊、荣仁坊、荣亲坊、噀洒坊、宝珠坊、井莲坊、孝廉坊、孝睦坊。

  哲宗绍圣四年(1097)    永嘉元丰九先生之一刘安上(1069—1128,字元礼,刘安节堂弟,仙桂乡荆溪人)登进士第,授钱塘尉。大观元年(1107),提举两浙学事,除监察御史,次年迁侍御史,论事详审。时宰相蔡京作恶多端,刘连上奏章,揭露蔡京十大罪恶,终于迫使蔡京下台。后升任谏议大夫、中书舍人、给事中等官,有政声。政和二年(1112),蔡京再任宰相,安上请求外调,以徽猷阁待制历任寿州、婺州、邢州等地知州。政和七年(1117)在婺州(今浙江金华)任内,蔡京、朱勔搜刮东南各地奇珍异宝,号称花石纲,到婺州催办,刘安上故意拖延,免除了人民苦难。刘安上和从兄刘安节均以学问道德为世所重,时人称“二刘先生”,学者称刘安上为“小刘先生”,著有《刘给谏集》30卷,今存5卷,与刘安节《刘左史集》4卷合称《二刘先生文集》。叶适有《题二刘文集后》一文,赞扬两人思想进步,“学以致用”。

  是年,王公彦(字成德)与兄公辅同登进士第,授江夏县尉。哲宗元符(1098—1100)末,论宣仁无负于先帝,司马光无负于天下,且言章淳误国之罪,与李林甫、卢相无异,由是罢官,入元符党籍。南宋高宗绍兴初得以平反,转官奉祠。

  哲宗元符元年(1098)    在瑞安丽岙镇(今属瓯海)丽塘村凿建丽堂井,井口直径0.67米,井体石砌,外六角内圆,上刻题记,今完好,水质清洌甘醇,久旱不干,是瑞安现存最早古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