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州历史年表(三十五):南宋

 推翻时间 2020-05-20

  南宋 

  高宗绍兴八年(1138)平阳金舟乡(今苍南金乡、钱库一带)陈鳌中武状元,授修武郎,东南第八将。3年后,其弟陈鹗亦状元及第,授第十将。 

  是年,平阳林嶷(字仲立,亲仁乡荪湖即今苍南望里乡人)登进士第,授尤溪知县。乾道三年(1167),擢随州知州,后被监司韩晓弹劾罢官。  

  是年,薛良朋(1116—1185,字季益,良显弟)登进士第。初任丽水令,后任御史台主簿、徽州知府、江南东路和两浙路转运使、署理临安府知府,以工部侍郎出使全国,回来后调吏部任职,后以敷文阁直学士出任福州、泉州、成都知府和四川制置使。致仕后,“短衣幅巾,往还樵牧间”,死后封永嘉郡公。  

  是年,平阳黄石(1110—1175,字圯老,松山即今桥墩镇人)登进士第,历任福州、建康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司封员外郎,右司员外郎,左司员外邮,江东转运副使等职。喜论国家利害,受到高宗称赏。卒葬岱山(松山)。  

  高宗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1141)乐清郑邦彦卒于婺州教谕任上。郑邦彦,字国材,博览经籍,尤长于《易》,书法遒劲。重和年间(1118—1119)进士,授沧州、台州教谕,均以丁忧未赴。在婺州任上,专心培育人才,卓有声誉。宣和年间(1119—1125)曾主持乐清乡校,儒生从之游者百余人。 

  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永嘉陈鹏飞(1099—1148,字少南)登进士第,历官太学博士、崇政殿说书、礼部员外郎。因得罪秦桧被谪居惠州(今属广东),穷困潦倒而死。著有《管见集》10卷、《罗浮集》2卷、《陈博士书传》30卷、《诗传》20卷,皆佚。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称赞陈鹏飞以经术文词名著于时。陆心源《宋史翼》卷24有传。  

  是年,永嘉何溥(字通远)登进士第,试礼部第一,历官临安(杭州)府学教授、删定官、婺州(金华)通判。因反对秦桧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迁右司谏,除谏议大夫。刚直不阿,弹劾不避权贵,升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以病请外调,授龙图阁学士领宫祠卒。 

  是年,乐清刘铨(1112—1166,字全之,西乡石船即今北白象镇石船村人)登进士第,任临海县尉、嵊县丞,后迁升如皋(今江苏)县令、改任海盐县令,政声甚好。因丁忧去职,竟而去世。工文词,诗句清劲,自成一家。王十朋为其作墓志,称“德成行高,而年与位不称,所蕴未施,君子惜之”。 

  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胡弼合家移居永嘉楠溪渠口。胡弼(1087—1172),字公辅,号卧云。原居江西南昌(古称豫章)。绍兴初年与弟胡匡举家徙迁浙江永康方岩,绍兴十一年(1141)又移居永嘉县城墨池坊。胡弼童时即解声律词章,年未及冠,尽通百家言,每嫌士子为文雕琢浮靡,而以道学自任,故当时笃古之士争慕之。居墨池坊时辟讲堂,士人踵门相从者数百人。著有《卧云集》。 

  胡褒(1112—1174),又名胡庚,字孟颢,号桂岩,弼之长子。登绍兴八年(1138)进士。尝在岳飞部下任职,后官至荆湖制置司干办公事。  

  胡裒(1115—?),字仲颖,号景山,弼之次子。登绍兴五年(1135)进士,因与秦桧不和,为官仅止滁州通判。晚年于县城华盖山建一别舍,堂前手植6株桧树,额其堂曰:“六桧堂”。“六桧”谐音为“戮桧”,意谓秦桧之罪,当致杀戮。明洪熙年间(1425),胡裒九世孙镛及其子奥,将先祖事迹与士大夫为衷所撰诗文纂集《六桧堂卷》。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黄淮有序。

  胡襄(1117—?),字季皋,号固斋,弼之少子。登绍兴八年(1138)进士,与兄胡褒同榜,与二兄齐名,称“胡氏三俊”。隆兴年间(1163—1164),经饶州知州王十朋推荐,任江西提刑,授太常寺少卿兼枢密院都承旨。累官江东提刑,徽猷阁直学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