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州历史年表(四十):南宋

 推翻时间 2020-05-20

  南宋 

  孝宗乾道五年(1169)瑞安王执中(约1140—1207,字叔权)登进士第,授从政郎,曾任沣州(湖南常德)、峡州(湖北宜昌)州学教授,官至将作丞。一生为官,却无意于官场发迹。廉洁奉公,清明自守,以全部精力悉心研究中医学,其所著《针灸资生经》7卷,是针灸临床治疗的重要医学名著,在中国医学史上享有较高声誉。他创研的“同身寸”法,至今以来一直作针灸家取穴标准。  

  是年,永嘉毛崇(异体写崈,字崇夫)登进士第,历官教授、国子监学录、博士、太常丞。生平严于律己,尤重“礼”,诸生敬畏。任池州通判,奉檄处理囚犯,尽心探究真伪,10日间释放无罪囚犯386人。后参淮东帅幕,一日治枉法舞弊者18人,人皆畏服。官至权礼部侍郎、饶州知州。  

  孝宗乾道八年(1172)是年,瑞安陈傅良登进士第。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帆游乡湗村(今罗凤镇凤川村)人。自幼勤学苦读,文章自成一家,师事永嘉郑伯熊,继承永嘉学派前期学者经制事功之学。乾道五年(1169),专到常州追随薛季宣,精研经史,贯穿百氏,综理当世之务,考核旧闻于治道,成为永嘉学派承先启后最为知名的学者。曾任福州通判,协助安抚使知福州事梁克家编成《长乐志》(即《淳熙三山志》),湖南转运判官,吏部员外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讲,直学士院、兼实录院同修撰等职,因宦海风波几上几下,死时仅余白金数十两殓,谥“文节”。  

  陈傅良是位爱国的政治家;又是一位唯物主义学者,重视实学,认为“所贵于儒者,谓其能通世务,以其所学见之事功”;亦是一位教育家,曾在仙岩创办书院,授徒讲学,学重“经世致用”,台越间从游者数百人,对温州学术教育文化贡献甚大。著有《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旨》《读书谱》《建隆篇》《诗解诂》《历代兵制》及《止斋文集》52卷等,《宋史》列之于儒林传,墓在罗凤镇凤凰山北坡。 

  是年,平阳徐谊(1144—1208,字子宜,一字宏父,万全沙冈人)登进士第,授池州教授,调太常博士,升枢密院编修官、太常寺丞,后调为吏部郎,迁右司郎中。绍熙五年(1194),升检正中书门下公事兼权刑部侍郎,进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开德二年(1206)知江州,除集英殿修撰。三年(1207)升宝谟阁待制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后调知隆兴府。65岁时卒于任所,谥“忠文”,归葬于鸣山。徐谊在学术上虽与陈亮、叶适相交往,实际上“于永嘉学派别学为一家”,以“悟”字为宗,接近陆九渊。全祖望《宋元学案》赞为“平阳学统”后殿,把他列为象山的同调。继徐谊之学的有黄中、魏谦光、刘轮、刘天益等,形成另成一宗的平阳学派。遗著及奏议一无所存。  

  是年,永嘉陈谦(1144—1216,字益之,号水云,陈傅良从弟)登进士第,官至宝谟阁待制,时任常州知府,奖罚分明,百姓皆称神明。陈谦热心地方文化事业,曾撰《永宁编》《雁山行记》,著有《易庵集》《周礼说》《春秋解》《诗解诂》《阳明洞天图经》等,可惜今均佚。杨万里在《淳熙荐士录》中赞谦:“学问深醇,文辞雄俊,声冠两学,陆沉下僚。”  

  是年,蔡幼学登进士第。蔡幼学(1154—1217),字行之,住瑞安新城里(今莘塍),叶适好友,郑伯英女婿,少从陈傅良学,吕祖谦等赞他“文过其师”。曾任武学博士,太学博士,秘书省正事,兼实录院检讨官、校书郎、著作佐郎等职。庆元二年(1196),被参劾罢官,奉调8年。嘉泰三年(1203),起知黄州,改提点福建路刑狱。嘉定元年(1208),迁中书舍人兼侍讲,三月知贡举,兼直学士院,迁刑部侍郎,改吏部,兼职如旧,除龙图阁待制,知泉州,徙建康府,进福建路安抚使。升宝谟阁直学士,提举万寿宫。嘉定十年(1217),召权兵部尚书,修《玉牒》,兼太子詹事。七月卒,谥“文懿”。列《宋史·儒林传》。

  蔡幼学早以文名,中年述作益穷根本,重经世之学,言循礼义,不为艳丽虚浮之作,遂成为永嘉学派重要学者之一,重视历史研究,特别精于宋朝政史。所著有续司马光《公卿百官表》《年历》《西垣集》《国朝编年政要》《国朝实录列传举要》等,已佚,有《育德堂外制集》传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