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宗大德六年(1302)平阳林灵真(1239—1302,本名伟夫,字君昭,林坳即今繁枝乡人)逝世。林灵真,宋元间符箓派名道士,被称为“绍开东华之教,蔚为一代真师”。母徐氏,为状元徐俨夫之妹。林灵真出生于殷实世家,自幼资禀不凡,及长,洞彻经纬史传、诸子百家,才名闻于乡里。而出言涩讷,屡试不中。曾被授登仕郎,后投拜道士为师,舍家宅为道观,称为丹元观,自号水南先生。后被任命为温州路玄学研师,继升温州路道录。后住持温州路天清观,直至64岁卒。林灵真所撰辑的《灵宝领教济世全书》,至元明间,经道流陆续增补至321卷,是现存《道藏》中卷帙最多的一部。
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平阳州判官皮元延永嘉县教谕平阳章哲、西安教谕陈天佑统集《平阳州志》成。此为平阳县第一部志书。这部《平阳州志》已佚,仅书目见于《元史·艺文志》。 章哲(约1249—1320),著名方志学家,字德元,号春谷,平阳金舟乡章均垟(今属苍南夏口乡)人。先被荐为永嘉县学教谕,后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延祐五年(1318),上书乞休归里。他在任教谕时先编成《永嘉县志》,后又奉温州路檄于大德十一年(1307)前后编《瑞安州志》和《平阳州志》。至大三年(1310),与永嘉夏开先共同纂修《温州路志》(又称《东嘉郡志》20卷,继而又编修《永宁志》。延祐六年(1319)回乡后又重修《温州路志》,改名为《东瓯志》共10卷。且曾应台州路总管赵凤仪之聘,取陈耆卿、林逢吉的《嘉定赤城志》增删成《台州郡志》10册。一个人编成这许多方志,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武宗至大元年(1308)永嘉王与作《无冤录》2卷以明检复之法式,是我国古代法医学经典著作,曾流传朝鲜、日本。王与(1261—1346),字与之,号正庵,曾为温州路功曹,后升为温州路乐清县尹、处州路总管知事,转湖州录事。王与精刑律,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学家,浙江诸疑案均赖其处决。其刑名著作甚富,又作《钦恤集》以辨刑杀之情罪。 武宗至大三年(1310)著名爱国诗人林景熙卒,年69岁。葬于腾蛟带溪青芝山,清乾隆十二年(1747),知县徐恕重修,树碑题曰:“南宋忠义林霁山先生之墓”。林景熙(1242—1310),字德阳,一作德旸,号霁山,平阳亲仁乡岙里林坳村(今苍南繁枝乡三岙村)人,后移居腾蛟。咸淳七年(1271)由太学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初授泉州教授,后迁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故里。生平以文章风节著称于世,著有《霁山集》《白石樵唱》等,有诗323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