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疼痛指南 2021-01-19

痹症

····

三痹

因风寒湿邪杂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所致。以关节和/或肌肉游走性酸楚、重着、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行[风〕痹

三痹以游走疼痛为主要表现者。

痛〔寒〕痹

三痹以冷痛固定为主要表现者。

著〔湿〕痹

三痹以重着酸楚为主要表现者。

廷痹

因风寒湿热之邪留滞于筋骨关节,久之损伤肝肾阴血。以关节晨僵,小关节对称性多发性肿痛,活动受限,甚至僵硬变形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热痹

因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外邪,与热相搏于关节。以发热,患病关节红、肿、热、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肌〔肉]痹

多因热毒与痰湿郁于肌肤,留而不去,肌肤失养。以对称性近端肌肉乏力、疼痛、麻木,或有萎缩,伴眼睑紫红色斑疹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筋痹

多由过度劳累、筋脉受伤,或感受寒冷、气血痹阻所致。以四肢筋脉肿胀、疼痛,渐至肌肉、关节肿胀,皮色暗红,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皮痹

因营卫不和,风寒湿邪或热毒乘虚凝结皮肤,阻滞经络,内舍于脏腑。以局部或全身皮肤进行性肿硬、萎缩,严重者可累及脏腑为主要表现的痹病类疾病。

血痹

因风寒之邪侵及血脉,或因情志刺激,使络脉挛急不和,营血不从。以阵发性肢末(多为手指)对称的间歇性发白、紫暗或潮红、冷痛,遇冷加重,或见红斑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脉痹

因邪客血脉,气血痹阻不通所致。以寸口或跌阳脉伏,血压不对称,患肢疲乏、麻木或疼痛,下肢可见间歇性跋行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骨痹

因风寒湿邪久羁,或年老体衰,骨失充养,骨质脆弱所致。以肢体麻木无力,骨骼疼痛,大关节僵硬变形,活动受限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偏痹

因腰部闪挫、劳损、寒湿侵袭等原因,使经气阻痹所致。以腰痛向一侧下肢后外侧放射,麻木、疼痛,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脊痹

因肾虚于先,寒邪深入骨髓,使气血凝滞,脊失温煦所致。以腰脊疼痛,两胯活动受限,严重者脊柱弯曲变形,甚至强直僵硬,或背部酸痛、肌肉僵硬沉重感,阴雨天及劳累为甚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落枕

因睡眠姿势不当或睡中感受风寒所致。以睡后一侧颈项疼痛、酸胀、活动不利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顽痹

因风寒湿邪久羁,或因劳累损伤、年老正虚,肌肉骨骼失却精血充养,经气阻痹所致。以固定部位的筋骨关节反复发作性疼痛,麻木不已,活动受限,遇风寒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项痹

因长期低头工作,年老正虚,经气不利等所致。以项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肩痹

因体虚、劳损而风寒侵袭肩部,使经气不利。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腰痹

因外伤、劳损或寒湿侵袭腰部所致。以腰部长期疼痛,弯腰、受寒或劳累加重,或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膝痹

因劳损或年高,膝失精血充养,经气不利所致。以膝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时关节内有声响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足跟痹

因外伤或劳损,肾精气不足所致。以足跟疼痛、麻木,行走时加重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肢痹

因邪客经络,经气不畅,阳气郁遏不伸,气血痹阻所致。以四肢末端对称性麻木不仁,疼痛等感觉消失,严重者可延至肘膝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痛风

因饮食失宜,脾肾不足,外邪痹阻,痰痕沉积于关节周围。以拇趾、w趾关节、足背、足跟、躁、指、腕等小关节红肿剧痛反复发作,关节畸形,形成“痛风石”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肌[肉〕痪

多因脾虚失运,不能输精以濡养肌肉,或湿浊伤及经络、肌肉所致。以肌肉萎缩,赓弱无力不用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疾病类疾病。

筋痰

多由厄痹、骨痹等病,长期卧床不起,精气亏损,筋脉失养所致。以肢体挛急,屈不能伸,渐至萎弱不用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痪病类疾病。

痰璧

多因察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湿热痰浊阻滞,筋脉失养所致。以四胶尤其是下肢进行性麻痹不仁,痪弱无力,肌肉萎缩,不能随意运动为主要表现的肢体赓病类疾病。

肢痪

可能与感染热毒、接触毒物、饮食失节等有关,经气阻痹所致。以四肢末端对称性感觉与运动障碍,肌肉萎缩,皮肤薄嫩而干燥,出汗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痪病类疾病。

同义词:赓痹

气瘤

多因劳损肺气,复遭外邪侵袭,气滞痰阻所致。以皮肤间发生单个或多个柔软肿核,按之凹陷,放手凸起,状若有气,皮色如常或有褐色斑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血瘤

多因胎火妄动,血行失常所致。以出生时或生后不久,皮肤上发生肿块,色红而内含血丝,破皮则血流难止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血痣

多因火旺逼血聚于孙络所致。以皮肤上隆起鲜红或紫红色小瘤,境界分明,表面光滑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肉瘤

多因郁滞伤脾,痰气凝结所致。以皮下肉中生肿块,大如桃、拳,按之稍软,皮色不变,无痛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筋瘤

多因长期站立等使气滞血疲,或郁怒伤肝,血燥筋挛所致。以筋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蛆N状、形成团块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胶瘤

多因筋脉松弛,痰液凝聚所致。以指、腕关节或肌键附近出现圆滑坚硬囊肿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20.26 脂〔粉]瘤

多因痰气凝滞于皮肤之间所致。以皮肤间出现圆形质软的肿块,溃破后可见粉渣样物溢出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20.27 骨瘤

多因肾气不足,痪血毒邪凝滞于骨。以肿块坚硬如石,紧贴于骨为特征的瘤病或癌病类疾病。

20.28 发瘤

多因胎中积热,使疲血、痰浊凝滞肌肤。以皮肤间出现内含粉质、毛发的囊性肿块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20.29 骨蚀

因体虚邪入于骨,或因筋骨伤损,使气血凝滞,经脉受阻所致。以骨痛,肌肉痰缩,跋行,患肢缩短,但局部无化脓为主要表现的形体疾病。

20. 30转筋

因下肢受寒着凉,经气不利,使肢体(常见于小腿)肌肉挛急。以小腿或指、趾发作性筋肉剧痛、僵硬,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20.31 肉痉

因寒湿或热毒等邪侵袭肌肉,或肝脾失调,经气阻滞,筋肉失养所致。以发作性肢体肌肉僵直、绷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痉病类疾病。

20.32 )R棱骨痛

多因风热外侵,痰湿内郁所致。以两侧或一侧眉棱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20.33 胁肋痛

因胁肋部经气不和所致。以肌肤沿肋骨相引掣痛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20.34 侏儒

因感染邪毒,或颅内生瘤,或先天不足,髓海失充,使生长发育障碍。以身材异常矮小,性征缺乏而智力发育正常为主要表现的形体疾病。

20.35 肥胖病

因嗜食肥甘,喜静少动,脾失健运,痰湿脂膏积聚。以形体发胖超乎常人,并伴困倦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的形体疾病。

20.36 干燥病

因素体阴虚,或感染邪毒而致津液生化不足,清窍、关节失其濡养所致。以口鼻干燥,眼干及涩痛、异物感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性疾病。

20.37 脚气

多因脾虚纳少,营亏气弱,或饮食偏嗜,湿热流注于脚所致。以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或挛急、肿胀,或枯萎等为主要表现的痪病类疾病。

20.37.,干脚气

以枯萎、挛急为主症的脚气。

20-37.2 湿脚气

以肿胀酸软为主症的脚气。

20-37.3 脚气冲心

脚气因正虚而湿毒乘虚凌心。以并有心悸气喘,面唇青紫,神志恍惚,恶心呕吐等为特征。

20.38 青腿牙疮

因火热上攻、寒湿蕴郁下肢所致。以牙眼疮演出血,两腿青紫斑块为主要表现的出血类疾病。

20.39 糙〔癫〕皮病

因饮食糙劣,或脾胃虚弱,摄食不良,饮食精微不足以营养肌肤所致。以皮肤粗糙脱屑为主要表现的虚弱性疾病。

20.40 黄汗

因营卫不畅或外感湿热之邪所致。以汗出色黄染衣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20.41 狐臭

因先天所得,或后天所染,均为血气不和,湿热蕴积。以腋下(乳晕、脐部、外阴等处亦可发生)汗液有特殊臭气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20.42 狐病

因肝气失于疏泄,或小儿、老年气弱,或腹内压力增加时,使肠管等腹内器官滑入阴囊而成。以腹股沟处有肿物突起,时大时小,胀痛俱作,如狐之出入无常为主要表现的病病类疾病。

20.43 腿风

因经气失常所致。以临睡时下肢自觉酸胀不适,须相互摩擦,影响睡眠为主要表现的形体疾病。

时行病、中毒及其他病类

····

感冒

因风邪冒犯肺表所致。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喷嚏,喉痒咳嗽等为主要表现的外感疾病。

风疹

风热病邪外袭,郁于肺卫,发于肤表。以低热,咳嗽,全身皮疹,耳后及枕后臂核肿大为主要表现的出疹性疾病。

水痘

外感时邪风毒,内蕴湿热,发于肤表。以发热,皮肤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疤并形成痴盖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疤疹性疾病。

湿阻

因环境潮湿,湿邪侵及肺卫所致。以头身困重、酸楚,纳呆、院痞等为主要表现的外感疾病。

同义词:冒〔伤〕湿

伤暑

因暑热或暑湿侵袭人体而引起。以骤起发热、汗出、口渴、疲乏等为主要表现的时行热性病。

中暑

夏季在高温或烈日下劳作,或处于气候炎热湿闷的环境,暑热或暑湿秽浊之邪卒中脏腑,热闭心神,或热盛津伤,引动肝风,或暑闭气机。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头痛为主要表现的时行热性病。

暑脱

伴有面白、冷汗、血压降低等主要表现的中暑重症。

暑厥[闭〕

以高热、神昏,或呕恶腹痛等为主要表现的中暑重症。

暑风〔痉〕

以高热、神昏、抽搐为主要表现的中暑。

21.7 痉夏

因暑湿之气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热耗伤正气,脾失健运所致。以夏季倦怠嗜卧,低热,纳差为主要表现的时行热性病。

21.8 夏季热

因小儿形气未充,入夏以后,不能适应外界炎热气候而引起。以长期发热,口渴,多尿,无汗或少汗为主要表现的婴幼儿时行热性病。

21.9 钩吻中毒

因吞食钩吻所致。以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顿等为主要表现的中毒类疾病。

同义词:断肠草中毒;水莽草中毒

21.10 雷公藤中毒

因误食雷公藤所致。以剧烈腹痛,指甲青紫等为主要表现的中毒类疾病。

同义词:黄藤木中毒;红药中毒

21.11 乌头类中毒

因服用过量乌头、附子、天雄所致。以口唇、四肢麻木,头晕,言语不清,视力模糊,严重者出现心悸,血压下降,神昏,抽搐等症,甚至导致死亡的中毒类疾病。

21.12 杏仁中毒

因过量误食苦杏仁所致。以呕泻,神昏,惊厥,呼吸困难,瞳孔散大为主症,可迅速死亡的中毒类

疾病。

21.13 毒覃中毒

因误食毒覃所致。其症状因毒覃所含成分及其毒性作用而异,以胃肠、心脉、脑神、肝肾等受损所致的不同临床表现为特点的中毒类疾病。

21.14 菜乌紫病

因进食新腌制的蔬菜所致。以皮肤、粘膜紫纷为主要表现的中毒类疾病。

21.15 食物中毒

因进食含有毒素的食物所致。以腹痛、呕泻等为主要表现的中毒类疾病。

21.16 食郁肉中毒

因进食密闭容器内的变质肉类所致。以呕泻,烦躁不安为主症,甚至可致死亡的中毒类疾病。

21.17 食鱼蟹类中毒

因进食有毒或变质鱼、蟹所致。以头晕,肤痒,胸闷烦躁,或腹痛呕泻,甚至虚脱为主要表现的中毒类疾病。

21.18 煤气中毒

过量吸入煤气,使气弱不能载血,气血癖滞。以神昏和皮肤呈樱桃红色为主要表现的中毒类疾病。

21.19 自溢

用绳索等物系颈悬体,由于体重下垂,使气道闭塞。以气息绝,脉微或无为特征,气还则生,气不还则死的损伤类疾病。

21.20 溺水

人体淹没于水中,水积于肺,闭塞气道。以神昏、息微、面紫、肢凉、脉微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常因肺衰、心衰而死亡。溺水后容易并发外邪犯肺的病变。

21.21 电击伤

身体某部分接触电源,或为雷雨时闪电直接击中人体所致。以电流造成脑神、心脉损害等为主要表现的损伤类疾病。电击伤的程度不一,预后也不一致,轻者仅有局部麻木或震颤,不足为害;重者呼吸心搏骤停;遭受雷击者常立即死亡,体表亦被烧焦。

症状性名称

····

发热

以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为主的症状。发热为临床极常见症状,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或因情志、劳倦所伤等所致诸种疾病,尤其是各种传染病、时行病,疮疡类疾病,内脏痒〔热〕病类疾病等均可导致。

抽搐

各种原因引起的四肢不自主抽动的症状。引起抽搐的病因病机主要有热毒内盛、风阳扰动、风毒窜络、阴血亏耗等方面。常见于脑系疾病、传染病、中毒、头颅内伤、厥病类疾病、子痈、产后痉病、小儿惊风、破伤风、狂犬病等病中.

自汗

不因劳累、炎热、衣着过暖、服用发汗药等因素而时时汗出,动辄益甚的汗出异常症状。营卫不和、表虚不固、正气外越等为自汗的常见原因。引起自汗的常见疾病有虚劳类、脱病类疾病,中暑、瘦气等。

盗汗

睡时汗出,醒后汗止的汗出异常症状。常因阴血不足,湿阻气机等所致。痔病、询楼病和外感温热病恢复期多有盗汗。

头痛

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症状。风寒湿热等邪外侵,风阳火毒上扰,痰浊疲血阻滞,致经气不利,气血逆乱,或因气血营精亏虚,清阳不升,脑神失养等,均可导致头痛。除脑系疾病、头颅损伤及眼、口鼻等头部病变外,许多全身性疾病也都可以导致头痛。头痛作为主症还可以是独立的病种,如偏头风、面风痛等。

眩晕

自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的症状。有经常性与发作性的不同,病位主要在脑髓清窍。多因气血营精不能上荣于头,或因风阳、火热上扰,痰浊、痪血阻滞,清阳被遏等所致。风眩、脑络痹、虚眩、耳眩晕、子眩、子痛、产后血晕、晕动病、脑萎、神劳等疾病,头部内伤、项痹、某些药物中毒、脑瘤及眼耳鼻等五官疾病,皆可出现眩晕的症状。

失眠

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症状。多因思虑劳神太过,气血亏虚,或因情志所伤,气机不舒,以及火热内扰、痰浊阻滞等,使阴阳不和,神气不宁所致。常见于不寐、神劳、癫病、狂病、脏躁、脑络痹等脑系疾病,亦可因其他全身疾病引起。

健忘

记忆力差、遇事易忘的症状。多因心脾亏虚,年老精气不足,或疲痰阻痹等所致。常见于神劳、脑萎、头部内伤、中毒等脑系为主的疾病之中。

嗜睡

患者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实际入睡时间增加的症状。多因阳气不足,或痰湿内盛,痪血浊毒阻蔽清阳所致。常见于多寐、肥胖病、痴呆、头部内伤、中毒等病以及虚劳类疾病中。

神昏

神识丧失,对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症状。轻者称晕厥或昏厥。常因痰浊、热毒、外伤、气血逆乱、阴阳衰竭及其他强烈刺激等,使神明失主所致。疾病过程中出现神昏或昏厥时,多为急危重症。

神昏的深度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多种外感温热、疫病类疾病,各种厥病、脱病,痛病、中风、中暑、中毒、头部内伤、电击伤等,均可出现神昏或昏厥。

目盲

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的症状。气血疲阻、痰热上奎、肝火亢盛、肝肾阴血亏虚等为常见病机。多因内障疾病以及眼的其他疾病所致,亦可因脑神病变等而引起。

22.12 耳鸣

自觉耳内鸣响的症状。可因阴血亏虚、肾精不足、中气下陷、风阳痰火上扰、风邪乘袭、药物中毒等所致。耳部疾病以及其他全身疾病,皆可导致耳鸣。

22.13 耳聋

双耳或单耳不闻声音,或客观检查示听力严重障碍的症状。可因寒热痰火内扰、气血亏虚、药物中毒等所致。耳部疾病以及其他全身疾病,皆可导致耳聋。

22.14 鼻蛆

鼻中出血的症状。可因鼻部疾患或外伤,肺、胃、肝经火热上扰,脾虚不能统血等所致。其他疾病如麻疹、丹毒、烂喉丹痞、时行感冒、风眩、髓劳、血溢病、鼓胀、肾厥等,皆可导致鼻no

22.15 牙痛

自觉牙齿或牙眼疼痛的症状。风邪侵袭、胃热上蒸、虚火上炎、脾虚气弱以及虫蚀牙体等均可导致牙痛。其常见疾病有龋齿、牙痈、牙咬痈、齿槽风等。

22.16 齿妞

血液自牙缝或牙眼渗出的症状。多因胃经积热,阴虚火旺,或心脾两虚,血不循经所致。常见于牙宣及紫瘫病、髓劳、肥气、血溢病、疫斑热等疾病中。

22.17 失音

神清而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发出声音的症状。多由风寒或风热火毒等邪犯喉,肾阴虚、肺虚气弱,或神情失调、气机郁滞等所致。常见于喉暗、喉癣、气厥、喉息肉、白喉、子暗等病中。

22.18 咳嗽

从肺经喉发出“咳、咳”有声的症状。多因六淫外邪袭肺、有害气体刺激、痰饮停肺、气阴亏虚等而致肺失清肃宣降,肺气上逆所致。除肺咳以咳嗽为主症外,几乎所有肺系疾病均可见到咳嗽,它脏疾病亦可影响到肺而伴见咳嗽。

22.19 气喘

呼吸困难,气息迫促的症状。多因外感风寒风热之邪,或邪热炽盛,痰饮停肺,肺肾气虚所致。除肺、心疾病常见气喘外,咽喉或胸廓的病变、温热类疾病、腹内肿瘤或积水等挤压、虚劳类、脱病类疾病等亦可见气喘。

22.20 咳血

血来自肺或气管,血随咳嗽而出的症状。多因外伤,或外邪犯肺、肝火犯肺、阴虚火旺,或气不摄血等,使肺络受损,血溢脉外所致。多种肺脏疾病如肺疥、肺癌、肺络胀等,以及血溢病、疫斑热、稻瘟病、心衰等皆可引起咳血。

22.21 胸痛

自觉胸部疼痛的症状。广义胸痛的范围包括心痛及胁痛在内。可因外伤、火热内灼、痰饮内阻、气滞血察等所致。肺、心、胸隔的多种疾病如胸痹心痛、肺痈、肺热病、悬饮、气胸、百日咳、肺癌、胸部损伤等皆可见胸痛。

22.22 心悸

自觉心搏跳动异常,心慌不安的症状。心悸常分为惊悸、怔忡,因惊而悸谓之惊悸,时作时止,病情较轻;无所触动而悸谓之怔忡,发作无时,病情较重。心动悸以心悸为主要特征,心系、脑系疾病常见心悸,肺系疾病、虚劳类疾病、瘦气等病中亦常出现心悸。

22.23 心痛

擅中部位以及左胸内疼痛的症状。心痛可归属于广义的胸痛范畴。多因痰浊疲血内阻,阳虚寒凝,或阴血亏虚等所致。心痛常见于心系疾病,如胸痹心痛、厥心痛、心痹、心痒、支饮等。

22.24 呕吐

胃内容物从口中吐出的症状。可由诸种原因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除胃本身的各种疾病均可导致呕吐以外,肝、胆、胰、肠的病变,以及耳眩晕、恶阻、头部内伤、颅内病变、某些药物中毒、中暑、晕动病、脏厥类疾病等等,皆可出现呕吐。

22.25 呕〔吐〕血

血由胃或食管等上消化道而来,经口呕出或吐出的症状。可由肝胃积热、脾气虚弱、疲血阻滞等多种原因,使胃络受损,胃失和降所致。呕血的常见病种有胃痒、胃疡、胃癌、鼓胀、肝癌、血溢病、疫斑热、肾衰等等。

22.26 噎隔

吞咽不顺,饮食梗塞难下的症状。气结、火郁、痰凝、血疲、津枯等为噎隔常见病机。噎隔为食管病变的常见症状,胃与胸隔、心脏、口腔咽喉的某些病变,以及痹、痪、瘫、风类疾病,亦可导致噎。

22.27 胃院痛

自觉剑突下的上腹部位疼痛的症状。多因寒热侵扰,饮食失调,阴阳气血不足,气滞血疲等使胃失和降所致。胃脱痛是胃部病变的常见症状,肠、胰、胆、肝、脾的病变亦常表现为胃院部位的疼痛,甚至厥心痛等病有时亦可表现为胃脱痛。

22.28 嘈杂

自觉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痛非痛,似辣非辣,脱部懊侬,莫可名状的一种症状。多因伤食、胃寒、胃热、阴血亏虚及肝胃不和等所致。胃及食管的病变,胆胀、胰胀等病常可见嘈杂。

22.29 脱痞

胃脱部饱胀,满闷不舒的症状。可因肝胃气机阻滞,或脾胃气虚而化运失健所致。常见于胃及肝、胆、胰、脾的慢性病变之中。

22.30 胁痛

自觉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的症状。胁痛可归属于广义的胸痛范畴。其病机特点为气机郁滞,脉络失和,疏泄不利。胁痛为肝胆、胁肋部病变的常见症状之一,如肝癌、肝痈、肝热病、肝著、鼓胀、胆痒、胆胀、悬饮、肥气、干胁痛、胁肋痛等病均可导致。

22.31 黄疽

以白睛、皮肤粘膜、小便发黄为特征的一组症状。多因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或脾虚湿困,血疲气滞等所致。一般按病之新久缓急与黄色的明暗等分为阳黄与阴黄。黄疽为肝胆病变的常见

症状,胰的病变,大量血液损害,稻瘟病等亦可出现黄疽。凡以黄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可归纳为黄疽病类。

22.32 腹痛

胃院与季肋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腹部发生疼痛的症状。腹腔内的所有脏器,因六淫外感,内外损伤,虫、食、石、粪阻痹,气滞血疲,或气血亏虚等所导致的各种急慢性病变,都有可能产生腹痛。

22.33 腹水

水停腹腔所表现的征象。多由气滞、血瘀、脾虚失运、湿热蕴结等原因所致。常见于鼓胀、腹腔内撤积、疥等疾病中。

22.34 薇积

触及腹腔内有形可征的包块,以往称为积聚、痛痕。一般为有形之邪搏结,如血痕、虫积、食积、燥屎、痰凝等而成。其常见疾病有腹内癌瘤、石痕、肠覃、肝积、肥气、肠结、肠痈、食瘦、伏梁、蛔虫病等。

同义词:腹内包块

泄〔腹」泻

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为特征的症状。外感风寒湿热疫毒之邪,或饮食所伤,情志失调,或久病脾肾阳气亏虚等均可导致。临床有暴泻与久泻之分。脾胃、大小肠、肝胆胰的病变常有泄泻的症状。

便秘〔闭〕

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时间虽不延长但排便困难的症状。胃肠积热,或阳虚寒凝,或气血阴津亏损,或腹内撤块阻结等,均可导致便秘。便秘除常见于肠道病变外,肛门部的病变、肌赓、风痒、肠外肿块压迫、温热病过程中、过服止泻药或温燥之品、腹部手术之后、全身衰惫状态等均可出现俊秘。

便血

血自肛门排出,包括血随便出,或便黑如柏油状,或单纯下血的症状。多因脾胃虚弱,气不统血,或胃肠积热、湿热蕴结、气血癖滞等所致。肛门部的疾病,胃肠病变,疫斑热、稻瘟病等急性热病,血溢病、紫G病以及黄胖病、蛊虫病、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均可见到便血症状。

腰痛

自觉腰部脊柱或其两侧疼痛的症状。多因肾系病变及腰部外伤、劳损,寒湿或湿热侵着等所致。肾系疾病和痹病类、淋病类疾病,妇科经带疾病,急性腰扭伤、腰痹、偏痹等,均常见腰痛。

崩漏

妇女非正常行经而阴道下血如崩或淋漓不尽的症状。势急而出血量多者为崩;势缓而出血量少、淋漓不断者为漏。多由血热、湿热、气虚、血痪、外伤等所致。妇女月经病变,崩漏病,以及石痕、胎漏、异位妊娠、新产血崩、产后恶露不绝,疫斑热、紫瘫病、血溢病等病中皆可出现崩漏。

带下

妇女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的症状。寒湿或湿热下注,或热毒浸淫,或脾肾阳气亏虚等常可见带下异常。带下一般见于女阴局部感染邪毒,或胞宫等的病变,最常见于带下病。但身体虚弱或痰湿内盛者亦可见带下量多。

尿血

血随小便排出的症状。常因湿热下注、阴虚火旺、疫毒或药毒伤肾等所致。石淋、热淋、子淋、肾痒、肾痊,肾及膀肤的癌瘤,某些血液病变、传染病等常可见尿血。

尿浊

小便混浊,白如浴浆的症状。多因湿热下注、脾肾亏虚等所致。引起尿浊的常见疾病有丝虫病、肾疥、精浊、肾系癌瘤,小儿外感或内伤,胸腹部创伤或手术等亦可导致尿浊。

水肿

眼睑、头面、四肢、腹背或全身浮肿的症状。一般按病之新久缓急和邪正虚实而有阳水、阴水之分。外邪侵袭,或劳倦内伤,或饮食失调,使气化不利而水液储留,泛溢肌肤则发为水肿。其常见疾病有风水、皮水、石水、正水、肾水、溢饮、脾水、心衰、经行浮肿、子肿等。凡以水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可以归纳为水肿病类。

关节痛

自觉关节疼痛的症状。多因外力损伤骨与关节,或风寒湿热等邪侵及关节,经气不利,关节阻痹所致。常见于关节脱位及骨损伤、肢体痹病类疾病,以及流痰等病中。

瘫痪

肢体痪软、纵弛不用的症状。多因寒湿热毒痪痰等邪阻滞经络,或因精血亏虚而筋肉失养,或因脑系病变及经气阻滞等所致。导致瘫痪的常见疾病有中风、风痒、气厥、脑部肿瘤,软脚瘟等疫病类疾病,肌痪、脚气、疾-、肢痪等躯体病,头颅及脊柱损伤或手术创伤等亦可导致。

震颤

手足颤动,或头部摇晃不能自主的症状。多因肝肾精血亏少,气阴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或因风痰阻络等所致。常见疾病有颤病、脑萎、气厥等脑系疾病。

同义词:颤症〔振〕

紫斑

皮肤粘膜出现不高出肤面的青紫色或紫红色斑块或斑点的症状。多因热毒窜络,血热妄行,或脾虚气不摄血,或外伤等,使血不循经,外溢肌肤而成。常见疾病有外伤、紫a病、髓劳、肥气、菜乌紫病、妊娠紫a,以及外感热病、中毒等。

出疹

皮肤出现高出肤面的红色或红白色疹点的症状。多因风热、风湿、疫毒等邪外侵,蕴郁肌肤所致。

常见于风疹、麻疹、奶麻,皮肤疾病如湿疮、药毒、痒瘾、疥疮、风土疮、血风疮、血疮疮、经前隐疹、妊娠风疹等,以及烂喉丹疹等多种外感温热病中。

皮肤痰痒

自觉皮肤痰痒的症状。多因风邪外袭,或因血热内扰,或血虚失养等所致。常见于各种皮肤疾病,以及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经前隐疹、妊娠风疹、阴痒等病。

肛肠病类

····

内〔里]痔

因外感风湿,内蕴热毒,湿热下注肛门,或脾虚气陷,或久坐久立、负重、便秘等,使气血癖滞于肛门所致。以肛门齿线以上发生静脉曲张团块,表面覆以粘膜,常有便血,痔核脱出,便秘等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翻花痔

内痔脱出后,因肛门肌肉挛急而不能复位。以痔核充血、水肿、溢水,突出肛门外而不能回复,局部剧痛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同义词:嵌顿痔

外痔

因肛门皮肤受摩擦、感染邪毒等所致。指发生于肛门齿线以下的隆起样组织,其表面为皮肤,一般不能推入肛门内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皮痔

因反复刺激,湿热淤结肛门皮肤所致。以肛门缘皮肤皱璧肥大,赘生皮瓣,逐渐增大,质地柔软,一般不疼痛,不出血,遇刺激则可诱发肿痛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气痔

因气血癖滞于肛管或肛缘皮下所致。以肛门皮瓣隆起呈椭圆形或环形,表面青紫而光滑柔软,其下有曲张、扩张的静脉团块,排便或劳累时增大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同义词:脉痔

葡萄痔

因排便、负重等,使肛门小静脉破裂,癖血凝滞,结于皮下而成。多发于肛门两侧,以肛缘突起剧烈疼痛,皮下可见紫色圆球形硬结,触痛明显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混合痔

因湿热下注肛门,阻滞脉络,或脏腑本虚,因排便、负重、经产用力,使肛门部经脉横解,癖阻肛门而生。以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裂肛

因热结肠燥或阴津不足,燥屎裂伤肛门皮肤,或湿热下注所致。以肛管皮肤及皮下组织裂开或形成溃疡,便秘,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部疼痛、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肛门疾病。

同义词:肛裂

肛痈

因过食肥甘、辛辣,湿热下注,或湿痰凝结,邪毒留阻于肛管直肠周围,气血Vrl滞,热毒化腐成脓,形成痈肿。以发热恶寒,肛门部红肿、灼热、疼痛,化脓溃后易成肛瘩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脏毒

因燥屎、腹泻,粪便留滞肛窦,湿热下注所致。以肛门内疼痛、灼热、坠胀感,排便后向会阴、臀部放射,肛窦红肿、有脓样物等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19.8 肛疹[漏〕

肛痈成脓自溃或切开后所遗留的管腔。有内外两口,或数个外口,外口常有脓水或粪汁流出,其下有条索状物,内口位于肛门齿线部为主要表现的瘩病类疾病。

19.9 穿肠屡

肛痈成脓自溃或切开后所形成的管腔,有内外口,外口位于肛周皮肤,内口位于直肠部。以常从外口流出粪水为主要表现的痰病类疾病。

19.10 脱肛

因肺脾肾气虚,中气下陷,固摄失司所致。以大便后或劳累、下蹲时直肠粘膜或直肠全层脱出肛外,少数可发生部分乙状结肠脱出,甚至不能自行回复为主要表现的下垂类疾病。

19.11 肛肠痒

多因湿热下注,或洗涤不洁,或风热内扰,或感染虫毒所致。以肛门瘩痒,皮肤肥厚或角化,色素沉着为主要表现的肛门疾病。

同义词:肛痒风

19.12 肛门湿疡〔顽湿]

湿热污浊之邪下注,结聚于肛门部皮肤。以肛门部皮肤起丘疹、痰痒、渗液等为要表现的湿疮类疾病。

19.13 息肉痔

因湿热下注,肠道气机不利,痪血浊气凝聚,或风气客于肠中,气血搏结而成。以肠内粘膜上发生有蒂或无蒂的赘生物,可有息肉样痔脱出肛外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19.14 悬珠痔

因湿热下注,或长期秽毒刺激,气血疲滞而成。以肛乳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可有排便不畅或下坠感、里急后重感,或见痔核脱出肛外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19.15 肛门失禁

因脾肾气虚,中气下陷,或肛门损伤,使肛门失摄,不能控制气体与排便。以神志清楚而排气并有稀便自行遗出为主要表现的不固类疾病。

19.16 肛门狭窄

因先天形成,或手术损伤、肿物挤压等导致肛门、肛管变窄。以排便困难,便细为主要表现的肛门疾病。

19.17 肛门挛急

因气滞血痪,脉络受阻,或肛门部手术或其他损伤,经气失调,使肛门肌肉挛急。以排便困难,肛门不适、拘急作痛为主要表现的肛门疾病。

19.18 锁肛痔

因忧思郁结,饮食不洁,久痢久泄,息肉虫积,邪毒痰湿疲血积聚肛肠所致。初起为便血流水,渐现大便变形、排便困难、次数增多、里急后重,肛门生肿物坚硬、流脓血臭水为主要表现,发生于肛门直肠的癌病类疾病。

传染病、寄生虫病类

····

(时疫)霍乱

因饮食不洁、感受疫病之邪,损伤胃肠,升降失司,清浊相干。以骤起剧烈吐泻米潜水样物,目眶凹陷,小腿转筋,津气严重耗损,甚至因厥脱而毙为特点的烈性疫病类疾病。

鼠疫

因病鼠的疫毒随疫蚤叮咬而注入人体,内侵肺系与血络,迫血成疲。以起病急骤,高热,出血,背核肿痛,或咯痰、咳血,甚至因厥脱迅即而毙为特点的烈性疫病类疾病。

春温〔瘟〕

温热疫毒经口鼻而入,侵及营血,上犯于脑,扰乱神明。以冬春季骤起高热,头痛,项强,呕吐,发斑,烦躁,继则神昏、惊厥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暑温〔瘟〕

暑热疫毒随蚊子叮咬而进入人体,上犯于脑,扰乱神明。以暑季骤起高热,头痛,呕吐,项强,甚则神昏、抽搐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软脚瘟

暑湿疫病之邪由口鼻侵入,蕴于肌肉,阻滞经络,或热伤阴液,筋失濡养,导致筋脉弛缓不用。以双峰热,肌肉软瘫,日久肌肉萎缩,步履不便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时行感冒

时令疫病之邪侵及肺卫所致。以急起发热,咽喉肿痛,头身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麻疹

感受麻疹疫毒,毒邪蕴于肺脾,走窜于血络,外发于肌肤。以发热,咳嗽,流涕流泪,遍身发疹,疹退脱屑,留有色素沉着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8 白喉

燥热疫毒之邪搏结于咽喉,耗伤阴液。以发热,咽痛,咽、喉、鼻等处出现白色假膜不易剥脱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9 百日咳

时行疫邪犯肺,阻于气道而肺气上逆。以阵发呛咳,咳后有鸡鸣样回声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同义词:顿咳

3.10 烂喉丹痞

温热疫毒经口鼻或皮肤伤口侵入,上冲咽喉,外窜肌肤所致。以发热,咽喉肿痛糜烂,皮肤出现弥漫性猩红疹点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11 疼腮

温热疫毒侵袭,奎遏少阳经脉所致。以发热,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12 肝热病

湿热疫毒之邪侵及中焦,郁蒸肝胆,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成。以腹胀纳差,恶心厌油,右胁疼痛,肝肿大,或有黄疽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13 肝瘟

湿热疫毒内攻,肝脏严重受损,并伤及营血,内闭心神。以发热,黄疽迅速加深,神志昏蒙,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同义词:瘟〔疫〕黄

3.14 痢疾

因疫毒lk滞肠间,阻遏气机,损伤肠络所致。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下脓血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14,1 暴痢

因饮食不洁,湿热疫毒之邪经口而入,奎滞肠间,阻遏气机,损伤肠络。以骤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下脓血为特点的痢疾。

3.14.2 疫毒痢

湿热疫毒内侵,损伤肠络,内陷心包,引动肝风。以高热,腹痛,大便脓血,甚或神昏抽搐,肢厥面青为特点的重度痢疾。

3.14.3 休息痢

痢疾日久,邪毒蕴结,脾胃气血受损。以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腹部隐痛,里急后重,粪质稀烂或便中夹血为特点的痢疾。

3.14.4 嗓口痢

多因湿热疫毒蕴结肠中,邪毒亢盛,损伤气阴所致。以呕恶不食,下痢频繁,肌肉瘦削为特点的痢疾。

3.14.5 奇恒痢

因虫毒内侵,蕴积大肠,肠络受损所致。以腹痛,腹泻暗红色果酱样粪便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15 湿温[瘟〕

湿热疫病之邪,经口鼻而入,蕴结中焦,阻滞气机,湿热熏蒸弥漫而成。以持续发热,脱痞腹胀,苔腻脉缓,神情淡漠,玫瑰疹或白痞,左胁下痞块,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16 疫斑热

温热疫毒之邪入侵血脉,伤及心肾所致。以骤起壮热,热退病反重,容易发斑出疹,血压低,小便先少后多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17 温〔瘟〕毒发斑

疫毒之邪随虱蚤叮咬而侵入血脉,热毒伤营,闭扰神明。以高热,斑疹,头痛,神识昏蒙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18 稻瘟病

感受暑湿疫毒,蕴于肌膝脉络,或内攻脏腑,伤及营血所致。以骤起高热,全身酸痛,黄疽,小腿肌肉尤为疼痛,目赤,脊核肿痛等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19 疟疾

被疟蚊叮咬,疟邪入血,卫气与疟邪交争为病。以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头痛,汗出而解,日久左胁下有痞块等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门9.1 瘴疟

发无固定时日,有神志昏迷,或黄疽等病情严重之疟疾。

3.19.2 久疟

发作日久不愈之疟疾。

3.20 狂犬病

被疯狗等咬伤,疯毒入血攻心,致人发狂,引动肝风。以烦躁,怕风,恐水,畏光,痉挛抽搐,终致瘫痪而危及生命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21 沙虱病

被携带疫毒邪气的沙虱幼虫叮咬而引起,毒邪留滞局部,腐肌败血。以骤起发热,斑疹,叮咬处溃烂、结痴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22 炭疽

接触患病动物及处理皮毛时,疫毒侵袭皮肤及肺、肠等器官,以致气血凝滞,毒邪蕴结。以皮肤溃烂、焦痴及其周围水肿,偶可见肺、肠、脑病变及毒邪流注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同义词:疫疗

3.23 麻风

因感染病毒,内侵血脉,损伤皮肤、筋脉经络及五脏。以遍身麻木,皮肤见红斑紫瘫,形若蛇皮,脱屑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疫病类疾病。

3.24 梅毒

多由性乱而使淫秽疫毒之邪入侵,流窜皮肉筋骨、脏腑经络,甚至侵犯脑系。以阴部糜烂,外发皮疹,筋骨疼痛,皮肤起核而溃烂,神情痴呆等为常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24.1 下疮

发生于男性阴茎、龟头、包皮,女子阴户、阴道等处的梅毒。初起豆粒大硬结,不痛不溃破者为硬下疮;初起小疮,渐至溃破者为软下疮。

3.24.2 横疲

发生于两腿合缝间的梅毒。以脊核肿大、溃破如鱼嘴为主要表现。生于左者名鱼口;生于右者名便毒。

3.24.3 杨梅疮[疹〕

以皮肤红斑脱屑、丘疹结节等为主要表现的发疹期梅毒。

3.24.4 杨梅结毒

以头、面、四肢等处发生结节、溃破、树胶样肿及萎缩破溃性疤痕为主要表现的梅毒。

3.24.5 梅毒攻心

梅毒侵及心脏及血管,以心悸、胸痛、心区杂音及震颤,甚至出现心衰等为主要表现的晚期梅毒。

3.24.6 梅毒致痞

GB/T 16751.1一1997

梅毒损及脊髓,以发生闪电样痛,下肢感觉异常、障碍,步态不稳等为主要表现的晚期梅毒。

3.24.7 胎传梅毒

父母患梅毒遗传给胎儿。以婴儿体瘦枯搞,肤色暗红发斑、溃烂,脓血淋漓为主要表现的先天性梅毒。

3.25 花柳毒淋

因不洁性交,淫秽疫毒之邪侵及肾系、精室所致。以排尿困难,尿频尿痛,茎端流出米潜样浊物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3.26 赤〔扁〕虫病

因吞食粘有赤虫(姜片虫)幼虫的水生植物后,赤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以致气机阻滞,脾失健运。以大便检查有姜片虫卵,一般表现有腹痛腹泻,面黄体瘦,甚至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3.27 肺(吸)虫病

因进食含有肺(吸)虫幼虫的生石蟹1螂蟆等之后,虫毒蕴结肺络等处。以咳嗽、胸痛、咯铁锈色痰,大便或痰中检查有肺吸虫卵等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3.28 寸白虫病

因吞食寸白虫〔绦虫〕幼虫而使之寄生于小肠,以致阻滞脾气,耗吸营养。以腹痛腹泻,善食而瘦,大便检查有绦虫卵等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同义词:绦虫病

3.29 囊虫病

因绦虫卵在人体内发育为幼虫,与痰浊相搏,寄生于肌肤、脑、眼等处。以痰核包囊,脑系症状(如痛病),视力障碍,检查发现囊虫等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3.30 包虫病

因包虫卵在人体内发育为幼虫,主要寄着于肝、肺等处,与痰痪水湿相搏结而形成包块。以局部囊肿,检查有包虫征候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3.31 丝虫病

因携带丝虫幼虫的蚊叮咬后,虫毒入侵,结于肢体脉络,湿热痕滞,内伤脾肾,脂液失摄。以发热,下肢皮肤红肿灼痛,皋丸肿痛,小便混浊,下肢及阴囊肿大,检查发现虫体或微丝坳为主要表现的

寄生虫病。

3.32 黄胖〔肿〕病

钩虫由皮肤侵入,寄生于小肠,湿热虫毒内蕴,脾虚失运,气血亏虚。以善食易饥,疲乏,皮肤萎黄,浮肿,大便检查有钩虫卵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同义词:钩虫病

3.33 蛔虫病

吞食粘有蛔虫卵的不洁食物,化生湿热,损伤脾胃,蛔虫得以繁殖并寄居肠道,耗吸营养。以食欲不振,脐周疼痛,甚或体瘦腹大,大便排虫或检查有蛔虫卵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3.34 晓虫病

吞食晓虫卵后,致烧虫寄生于肠道下端,袭扰大肠、肛门。以肛门奇痒,夜卧不安,在肛周或大便中找到烧虫或烧虫卵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3.35 鞭虫病

吞食含有鞭虫卵的食物后,鞭虫寄生于肠道,耗吸水谷精微,使气血亏损。以神疲,乏力,食少,腹痛腹泻,大便检查有鞭虫卵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3.36 肝虫病

进食未熟而含有肝虫〔华支攀吸虫〕幼虫的鱼虾之后,肝虫寄生于肝内胆道,湿热虫毒蕴结,肝胆疏泄失常。以胁痛,腹痛,食少,黄疽,胁下痞块,检查获肝虫〔华支皋吸虫」卵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3.37 蛊虫病

蛊毒由皮毛侵入肺部,下涉肠道,淤积肝络,阻碍气血水液运行。以皮肤痰痒,咳嗽,腹痛腹泻,胁下痞块,消瘦,腹水,大便检查见盅虫〔血吸虫]卵等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3.37.1 急性蛊虫病

感染蛊虫疫毒初期,以肤痒、咳嗽、发热、腹痛腹泻等为主要表现者。

3.37.2 慢性蛊虫病

蛊虫病病程超过6个月,以腹痛腹泻、消瘦、贫血等为主要表现者。

3.37.3 晚期蛊虫病

蛊虫病病程迁延日久,以体瘦、胁下痞块、腹水等为主要表现者。

4 脑系病类

4.1 痈病

因先天遗传,或大惊卒恐、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以及继发于脑部疾患、高热、中毒、头颅损伤等,使风痰,痕血等蒙蔽清窍,扰乱神明。以突然昏仆,口吐涎沫,肢体抽搐,移时自醒,反复发作为典型表现的脑神疾病。

4.2 癫病

多因精神刺激,情志不畅,气郁痰结,蒙蔽神明,或因头颅损伤、脑部疾患、中毒伤神等所致,并常与先天遗传、性格特征等因素有关。以神志错乱,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4.3 狂病

因情志刺激,阴阳失调,痰火内盛,痕血阻滞等,扰乱神明,心神失主。以神志错乱,精神亢奋,打骂呼叫,躁妄不宁,动而多怒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4.4 癫狂病

多因情志不舒,气郁生痰、化火,扰乱神明。以情感高潮与低落、躁狂与抑郁交替出现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4.5 多寐

多因痰浊内阻,清阳不升等所致。以白天有发作性、难以控制的入睡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4.6 不寐

因情志不调,或劳神太过,使阴阳失调,神气不宁所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并有头晕健忘等症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4.了卑喋

因心气亏损,胆虚神怯,或气郁胆气不宁所致。以抑郁,胆怯,自卑(卑),恐惧(喋)为主要表现的郁病类疾病。

4.8 神劳

因长期神情紧张,劳神思虑过度,导致阴阳失调,神气亏虚。以神疲,失眠,健忘,头晕痛等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

4.9 脏躁

因情志不舒,郁火内扰,或天癸将绝之时,阴血亏虚,阴阳失调,气机紊乱,心神不宁所致。以神情抑郁,烦躁不宁,悲伤欲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4.10 百合病

多继发于急性热病,或中毒、脑部疾患等之后,余邪未尽,阴液亏损,气血失调,经脉失养,心神惑乱。以神情恍惚,行、卧、饮食等皆觉不适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4.1,中风

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赛不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4.11.1 出血中风

因风阳上窜,痰火内扰,气血逆乱,或因头颅受伤,内生脑瘤,使脑络破损,血溢于脑。以突然昏仆,头痛、失语、偏瘫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4.11. 2 缺血中风

因疲痰入脉,阻塞脑络所致。以半身不遂,口舌喝斜,偏盲,失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4.12 风[暗]痒

多为中风之后,风痰内扰,疲阻经络,或肾虚精亏所致。以中风后舌暗不能言,足废不能用为主要表现的痪病类疾病。

4.13 厥「真〕头痛

因风阳上窜,气血上逆,扰乱清阳所致。以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血压显著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4.14 风厥

因风毒突致,扰乱气血,阴阳乖决,气机阻闭,甚至阳气欲脱。以胸闷心悸,呼吸困难,肢厥脉微,皮肤痰痒,血压降低,神志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厥、脱类疾病。

4.15 气[郁〕厥

因精神刺激,情志不舒,气机郁闭所致。以突然昏厥,过时复醒,或有感觉、运动障碍,但无脏腑形器损害的厥病类疾病。

4.16 血仁脉〕厥

因情绪紧张、恐惧,或因创伤剧痛,或为年老体弱,或在突然改变体位等情况下,导致一时气机紊乱,脉络弛缓,清阳不升,脑失血养。以突然昏倒,面白肢厥,神识不清为主要表现的厥、脱类疾病。

4.17 痰厥

因情志刺激,气郁喉痹,或因风痰内动,痰阻气道,闭扰神明所致。以突然昏厥或神昏,喉间痰奎,肢厥脉沉实为主要表现的厥病类疾病。

4.18 冷[阴][寒〕厥

因处于寒冷环境,外寒内侵,阳气严重耗损。以体温过低,神识昏厥为主要表现的厥病类疾病。

4.19 酒厥

一次过量饮酒,酒气上攻,神明失主。以烦躁、欲呕、气喘、酣睡昏厥为主要表现的厥病类疾病。

4.20 尸厥

因各种原因致脑神严重受损。以神识丧失,身体僵直,不能言动,二便失禁,其状若尸为主要表现的厥、脱类疾病。

4.21 中恶

因神气不足,卒感秽浊不正之气,或入阴森恐惧之处等,神明被蒙。以突然头晕呕恶,呼吸困难,不省人事,移时或经治而解为主要表现的厥病类疾病。

同义词:卒, 件

4.22 脑疥

因痔虫侵袭于脑,损伤脑神所致。以发热,盗汗,头痛,呕吐,项强,昏睡,抽搐等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4.23 脑瘤

因痰浊凝结、气血疲滞于脑部,赘生形成肿块。以部位固定的局限性头痛,颅骨外压痛,并出现脑部受压所致相应的麻木、瘫痪等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脑络痹

因用脑过度,过食肥甘,房事不节,或年老肾虚,致精血亏少,经脉失柔,或痰浊寮血阻滞,气血阻痹,脑失所养所致。以头痛,头晕,情志改变,或有肢体麻痹、震颤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脑萎

因五脏亏虚,气血不足,使脑髓空虚所致。以进行性健忘,智能减退,人格障碍,痴呆,震颤等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

痴呆

多因痰浊痪血阻痹脑神,或大病损伤元神,或年老精血亏虚,或为先天所致。以呆傻愚笨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颤病

因染邪、中毒、电击等损伤脑神,或因痰浊、疲血阻痹脑络,经气不利,或年老精血亏虚,脑失所养,虚风内动而成。以头部不自主细微摇动,口眼抽动,手足颤抖等为主要表现的风病类疾病。

同义词:脑风

口僻

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喝斜为主要表现的痪病类疾病。

同义词:面瘫

偏头风〔痛〕

因风火痰涎或风寒入侵,或恼怒紧张,或肝阳上扰,致使经络痹阻,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头部而成。以反复发作、或左或右、来去突然的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面风痛

风寒、风热等邪侵袭面部经络,或素体阴虚内热,痕痰阻滞,经脉受压或经络挛急所致。以反复短暂发作的一侧面部剧痛或痉挛,伴面肌抽搐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颅脑痈

邪毒随气血奎聚于颅内,蕴而化热,致血败肉腐成痈。以急起发热,头痛,呕吐,身体相应部位的感觉与运动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痈病类疾病。

脑鸣

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晕动病

多由情志不畅,饮食饥饱失常,或察赋气机不调,加之乘坐舟车运动,导致气血逆乱,痰浊上犯。以乘坐舟车时感疲乏眩晕、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

头部内伤

因外伤所致。以伤后神志昏迷,或烦躁不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的损伤类疾病。

心系病类

心痹

因风寒湿热等邪侵及形体,阻痹经气,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久之损伤心气脉络,心脉运行失畅。以心悸、胸闷短气、心脏严重杂音、颧颊紫红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心衰

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痕,心脉不畅,血痪水停。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

肺心病

因肺病日久,痰气阻滞,进而导致心脉疲阻。以咳嗽气喘,咯痰,心悸水肿,唇舌紫暗等为主要表现的肺病及心的疾病。

4 心痒

外感温热病邪,或因手术等创伤,温毒之邪乘虚侵入,内舍于心,损伤心之肌肉、内膜。以发热,心悸,胸闷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痒〔热〕病类疾病。

5 心动悸

由诸种原因使心脏气机紊乱,心动异常。以阵发心悸,胸闷气短为主要表现的心系疾病。

6 胸痹

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以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7 厥[真〕心痛

因胸阳虚损,或气阴不足,或痕痰阻痹,心脉闭塞所致。以心胸剧痛,甚至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青、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8 高原胸痹

新处高原之地,气候失宜,使胸阳痹阻,心血不畅,气滞血痪而成。以头痛,胸闷痛,咳嗽气喘,心悸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9 心厥

由于心脏的严重病变,以致心阳虚衰,运血无力,心脉、脑神失血充养而阳气外脱。以面白,肢厥,脉微,血压降低,晕厥或神昏为主要表现的心病及脑的厥病类疾病。

10 支饮

因感染疹虫,或感受温热、湿热等邪,郁而不解,入侵心包之络,或因肾衰水毒上泛,损伤心包。以胸痛,气喘,心包腔积液等为主要表现的痰饮类疾病。

11 风眩

因肝肾阳亢阴亏,风阳上扰,气血逆乱所致。以眩晕,头痛,血压增高,脉弦等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

12 虚眩

因l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劳累太过等,以致气弱血亏,心脉、清窍失其充养。以眩晕,疲乏,脉弱等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

13 蓄血病

因痪热互结,气机失常所致。以急性腹痛,出斑疹,身热,神志如狂等为主要表现的痒[热〕病类疾病。

14 血劳

因先后天亏损,血液生化不足,或因失血、溶血等耗伤血液,以致营血亏少,脏器失其濡养。以面白舌淡,眩晕心悸,血红细胞少,血红蛋白量低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

15 髓劳

因先后天不足,精血生化无源,或因有毒药物及理化因素伤正,邪毒淤阻,新血不生。以出血,血亏,全血细胞减少,易染邪毒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

16 紫瘫病

因先天察赋因素,或邪毒奎遏脉络,或因病久脾虚不摄等,使血溢脉外。以皮肤、粘膜出现紫暗色斑块及其他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出血类疾病。

17 血溢病

因VIC赋不足,或后天损伤,气虚不能摄血,或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所致。以容易出现持久难止的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出血类疾病。

5.18 恶核

因气机郁结,或精气亏虚,温毒内伏,疲痰凝滞所致。以肢体出现无痛性痕病肿块,胁下肿块,或有发热等为主要表现的癌病类疾病。

5.19 血脱

因突然大量失血,以致血脉空虚,全身失却血液濡养,气血欲脱。以出血,面色苍白,脉微或礼,血压显著降低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

5.20 液脱

因津液大量急剧耗失,以致阴亏脉陷,气阴欲脱。以口渴无尿,肤燥脉微,血压显著降低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

6 肺系病类

6.1 肺热病

风热病毒犯肺,热奎肺气,肺失清肃。以骤起发热,咳嗽,烦渴,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痒[热〕病类疾病。

6.2 肺咳

外邪犯肺,或痰浊内蕴,气阴亏虚等,使肺失清肃而肺气上逆。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肺系疾病。

6.2.1 暴咳

肺咳之属于新起,病程短暂者。

6.2.2 久咳

肺咳时日已久,或反复发作者。

6.3 哮病

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情志等失调,诱动内伏于肺的痰饮,痰气阻塞,使肺气不得宣降。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的肺系发作性疾病。

6.4 肺胀

常继发于肺咳、哮病等之后,因肺气长期奎滞,肺叶恒久膨胀、不能敛降,而胀廓充胸。以胸中胀闷,咳嗽咯痰,气短而喘为主要表现的肺系疾病。

6.5 肺络张

因邪气犯肺,肺气痹阻,痰浊内蕴,肺络扩张所致。以慢性咳嗽,咯吐大量粘痰或脓痰,间断咳血为

主要表现的肺系疾病。

6.6 肺痞

因咳喘日久不愈,肺气受损,津液耗伤,致肺叶枯萎不荣或痪弱不用。以气短,咯吐浊唾涎沫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痪病类疾病。

6.7 肺痈

因热毒塞肺,使肺叶生疮,血败肉腐,形成痈脓。以骤起发热,咳嗽,胸痛,咯腥臭脓血痰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痈病类疾病。

6.8 肺疥

因正气不足,疥虫侵袭肺叶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逐渐消瘦为主要表现的疥病类疾病。

6.9 肺癌

可能因吸烟、毒气刺激、慢性肺脏疾患等所致。以咳嗽,胸痛,气喘,痰中带血等为基本表现,发生于肺脏的癌病类疾病。

6.10 肺水

因心阳虚衰,或输液过快过多,使肺气郁滞,不能通调水道,以致水饮停聚于肺。以突发严重气喘,咳吐大量泡沫痰,两肺满布湿罗音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

6.11 肺厥

由肺气衰竭,清气匾乏,浊气内蓄,脑神清窍失养。在肺病症状基础上,以神识昏蒙为主要表现的肺病及脑的厥病类疾病。

6.12 肺衰

因肺脏的各种长期疾患,或因邪毒伤肺,或心、脑、肾等脏病变及肺,使肺气衰竭,不能吐故纳新,浊气痰液内阻。以喘息抬肩,唇紫,肢凉,咳逆痰塞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

6门3 尘肺

因长期生活于尘埃环境之中,粉尘吸入,沉积于肺,阻塞肺络,使肺失清肃,主气司宣发之功能减弱。以咳嗽,胸闷,胸痛,气喘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6.14 悬饮

因肺、胸部的痔、癌等病变,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导致饮邪停积胸腔,阻碍气机升降。以胸胁饱满、胀闷,咳唾引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胸部痰饮类疾病。

6.15 干胁痛

因肺疥等病变侵及胸膜,灼烁阴液,气血疲滞,络脉不和。以胸胁刺痛,干咳,胸膜摩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了脾系病类

7.飞呢逆病

因进食生冷、辛辣,或情志郁怒等因素刺激下,隔间之气不利,引动胃气上冲喉间。以呢呢有声,声音短促,持续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疾病。

7.2 隔病

因痰气阻滞,胃失和降,进而使部分胃体逆入胸隔,塑塞气机。以脱i部痞胀疼痛,呕吐等为主要表现的疮病类疾病。

7.3 食管痒

因染受邪毒,或因刺激性饮食及毒品的损伤,或因郁热内蕴,以及长期胃气上逆等,使食管受损,脉络痪滞。以胸骨后灼热感与疼痛、嘈杂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痒〔热〕病类疾病。

7.4 食管痹

多因饮食不慎,情志失调,或因食管受损后形成瘫痕等,导致气机阻滞,胃气上逆。以间歇性进食梗塞,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了.5 食管癌

多因过食粗糙、刺激、质硬、霉变等食物,或食管慢性病变等,食管长期受到刺激,邪毒郁热内蕴,气血疲滞,日久而成。以进行性饮食梗塞,咽下疼痛为主要表现,发生于食管的癌病类疾病。

7.6 胃疡

多因情志郁怒,饮食不节,或因外邪侵扰,药物刺激等,使脾胃失健,胃络受损而出现溃疡。以经常

性胃院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疡类疾病。

胃痒

因各种原因刺激胃体,使胃之络脉受损。以骤起院痛,或以呕血或黑便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痒〔热〕病类疾病。

7.8 胃络痛

因各种不良因素的长期刺激,使胃之气机紊乱,络脉失和。以无规律的胃脱疼痛、痞胀等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了.9 胃痞

因胃病日久,脾胃气虚,胃络失养而萎缩。以长期食少,胃部痞胀,腹泻,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疾病类疾病。

7.10 胃胀

因胃病日久,脾胃失健,或湿浊痰癖内蕴,阻滞气机所致。以长期脱腹痞胀作痛、嘈杂,或有浮肿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胀「著〕病类疾病。

7.11 胃缓

多因长期饮食失调,或因劳倦太过等,使中气亏虚,脾气下陷,肌肉瘦削不坚,固护升举无力,以致胃体下坠。以院腹坠胀作痛,食后或站立时为甚的劳病类疾病。

7.12 食疲

因身体瘦弱、劳倦太过、久病重病,使脾虚失运,或因腹部手术之后、暴饮暴食、腹内肿块挤压等,使胃气阻滞,饮食停聚,胃气不降而成。以脱部触及痞块,院腹疼痛,呕吐等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

疾病。

7.13 胃反

因胃肠病变日久,或因手术损伤,或腹内肿瘤等,使痰食气血奎滞,胃之下管不利,胃气上逆所致。以院腹痞胀,宿食不化,暮食朝吐、朝食暮吐,甚或食入不久即吐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7.14 胃癌

可能与生活环境、饮食因素、胃的慢性病变刺激等有关,痰浊邪毒癖血结聚胃脱旧久恶变而成。以进行性胃脱痛,食少,消瘦,便血等为常见症状,发生于胃院的癌病类疾病。

7.15 饥[食〕厥

因饥饿等而使营气不足,清阳不升,脑神失养所致。以突发心慌、软弱、冷汗、面白,甚至晕厥等为主要表现的厥病类疾病。

7.16 伤食

因饮食不慎,进食过饱,或因脾胃不健,感受风寒,再加饮食失调,使食积胃肠,运化不及所致。以恶心厌食,暖腐吐馒,脱腹胀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胃肠积滞性疾病。

了.1了厌食

因娇生惯养,脾胃气虚,或因情志不畅,惧怕肥胖而节食等,日久而成。以长期厌恶饮食,消瘦疲乏为主要表现的郁病类疾病。

7.18 食亦

因胃肠及胆腑湿热,肝脾不和,运化传导异常,食物经胃肠移易而过,食虽多而不生肌肉。以发作性多食为主症,但检查无特殊改变的脾系疾病。

7.19 胃石

因食入大量未成熟的柿子或黑枣后,在胃中结聚成石。以胃脱痛,院痞堵闷等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

7.20 胃饮

因腹部手术后,或因胃反等病,脾胃受损,运化输布失常,导致水饮停聚于胃肠。以院腹痞胀,腹中水声流流,呕吐水液等为主要表现的痰饮类疾病。

7.21 类霍乱

因食入含有邪毒的食物,或因寒湿暑热等邪内侵,使胃肠气机紊乱,运化失常所致。以突发腹痛,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胃肠疾病。

7.22 暴泻

因邪袭肠道,传化失调,水谷清浊不分。以急起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泄泻类疾病。

7.23 久泄

因腹泻日久,脾肾虚弱,或肝脾不调所致。以腹泻持续或反复超过2个月以上为主要表现的泄泻类疾病。

7.24 大痕泄

因情志刺激,饮食失调,湿热内蕴等,使大肠气机阻滞,络脉受损,传导失常,久之脾肾亏虚所致。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便中夹有粘液脓血为主要表现的内脏胀〔著〕病类疾病。

7.25 伏梁

因秽浊之邪结伏肠道,阻滞气血运行,秽浊与气血搏结日久而成。以腹痛,腹泻,右下腹包块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

7.26 肠瘤

可能因湿热痰疲互结,阻滞胃肠脉络所致。以腹部不适,检查发现胃肠粘膜上有结节状隆起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

了.2了肠癌

可能与过食肥甘、霉变食物,或与大肠慢性病变的长期刺激等有关,日久恶变而成。以大便变形或夹有脓血,下腹痛,触及下腹包块为主要表现,发生于肠道的癌病类疾病。

7.28 肠疥

因疥虫侵及肠道,肠道络脉受损,痕浊奎滞,耗伤营气所致。以腹痛,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低热,盗汗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7.29 小肠痒

本有湿热内蕴,邪毒内结,气血痕滞,肠络受损,再加饮食不洁而诱发。以骤发腹痛,腹泻便血,发热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痒〔热〕病类疾病。

7.30 肠痈

因热毒内聚,淤结肠中,而生痈成脓。以发热,右少腹疼痛拘急,或触及包块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痈病类疾病。

7.31 气腹痛

因饮食不慎、感受寒邪、情志刺激等,使胃肠气机阻滞而发。以突起腹部阵发性剧痛为主要表现,而检查无形质改变的痛病类疾病。

7.32 肠郁

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使肠道运化失常。以腹痛,腹泻或便秘为常见表现的郁病类疾病。

7.33 肠痹

多由腹部手术后,或因肠道、腹部的病变,或是全身疾患、瘫痪等的影响,使肠体麻痹,气机不通所致。以腹胀如鼓,腹痛,呕吐,便秘,无肠鸣、矢气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7.34 肠结

多因腹部手术损伤,或实邪内积,使肠体活动异常而搏结不通,气机阻塞所致。以腹痛,呕吐,腹胀,便秘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7.35 脾约

多因燥热内结,阴津亏少,或脾虚失运,阴寒凝滞等,使肠道传导迟缓所致。以经常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7.36 脾痪[消〕

因胃肠的慢性久病,或因它脏病变影响,进食过少等,使脾气疾弱,精微匾乏,机体失却充养。以食少,腹胀,腹泻,疲乏,消瘦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痪病类疾病。

了.37 脾水

因胃肠肝胆的慢性病变,使脾虚不运,营气亏少,水湿内停。以水肿,腹胀,疲乏等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

7.38 肥气

因疟疾、蛊虫病等,使痕血内积,新血不生。以左胁下肿块,腹胀膨隆,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

7.39 胰痒

因酗酒或暴食,或情志刺激,或继发于胆石、蛔厥等病之后,湿热邪毒w积于胰所致。以急起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发热,尿血淀粉酶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痒[热〕病类疾病。

7.40 胰胀

多因胰、胆等病的长期影响,邪毒蕴胰,使胰体受损,脾失健运。以反复发作的院腹痛胀,消瘦,腹泻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胀〔著〕病类疾病。

7.41 胰痈

常继发于胰痒之后,邪毒蕴胰,气血败腐。以腹痛,发热,上腹包块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痈病类疾病。

7.42 胰癌

可能与长期嗜烟酒、进食霉变食物或肥甘油腻等有关。以院腹痛,纳呆,消瘦,黄疽等为主要表现,发生于胰的癌病类疾病。

7.43 消渴

因态食肥甘,或情志过极、房事不节、热病之后等,郁热内蕴,气化失常,津液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下泄,阴虚燥热。以口渴多饮,多食而瘦,尿多而甜为主要表现的脾系疾病。

7.44 消渴厥

消渴发展至严重阶段,脏气衰败,阴津亏竭,痰湿浊毒内蕴,虚火上扰,清窍被蒙,神明失主。在消渴症状基础上,出现以神识昏蒙为主要表现的脾病及脑的厥病类疾病。

肝系病类

····

肝痈

因邪热虫毒等淤积于肝,致气血腐败,酿成痈脓。以急起发热,右胁痛,右胁下肿块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痈病类疾病。

肝疥

因疹虫侵及肝脏,阻碍疏泄,耗吸营养,蚀耗肝阴。以右胁痛,右胁下肿块,潮热,盗汗等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肝癖[痞〕

因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浊淤积于肝。以胁胀或痛,右胁下肿块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

肝著「着」仁胀〕

因肝热病、肝瘟等之后,肝脏气血郁滞,著而不行。以右胁痛,右胁下肿块,用手按捺捶击稍舒,肝功能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胀〔著〕病类疾病。

肝积

因多种原因导致肝络淤滞不通,肝体失却柔润,疏泄失职。以右胁痛,或胁下肿块,腹胀纳少及肝痪征候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

鼓胀

因肝病或蛊虫病日久,或长期饮酒,或腹内有4积、疥、癌等病,阻碍气血水液运行,水积于腹。以腹胀如鼓,肤色苍黄,腹皮青筋显露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

肝瘤

可能因先天遗传、情志刺激、饮酒等所致。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右胁痞胀或疼痛的肝内瘤病类疾病。

肝癌

继发于肝积、肝著等病之后,或因常食霉变食物,或其他有害毒物损伤等所致。以右胁痛,肝肿大坚

硬,呕恶腹胀,渐现黄疽等为主要表现,发生于肝的癌病类疾病。

8.9 肝厥

因肝气严重损害,浊毒痰火内盛,不得外泄而熏蒸、蒙闭脑神。在肝病症状基础上,出现以神识昏蒙为主要表现的肝病及脑的厥病类疾病。

8.10 胆疽

因胆石、蛔虫、肿瘤、手术等阻压或损伤胆道,使胆汁排泄受阻,不能泄入肠道而淤积入血,溢于肌肤。以右胁下疼痛、黄疽为主要表现的疽病类疾病。

8.11 血疽

因输血、某些药物、蛇毒、疟疾等引起溶血所致。以黄疽,面白,头晕等为主要表现的疽病类疾病。

8.12 蚕豆黄

因食入新鲜蚕豆引起急性溶血所致。以黄疽,身痛,面白,心悸等为主要表现的疽病类疾病。

8.13 胆痒

因湿热邪毒奎积于胆,胆汁及气血淤滞而化热。以右上腹痛,呕吐,发热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痒〔热〕病类疾病。

8.14 胆胀

因湿热痰痕等邪阻滞于胆,或因情志郁怒等刺激,使胆气郁滞不舒。以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痞胀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胀〔著〕病类疾病。

8.15 胆石

因嗜食肥甘及湿浊热邪虫毒等蕴聚于胆,胆汁淤积,与邪毒凝结而成砂石。以右上腹胀闷或痛,检查发现胆道结石为主要表现的结石类疾病。

8.16 胆癌

其原因可能与饮食不当,情志刺激,胆腑慢性病变等有关。以右上腹痛,黄疽,胆囊肿硬等为主要表现,发生于胆的癌病类疾病。

8.17 蛔厥

因肠寒胃热,或肝胆气机紊乱,或因驱蛔不当,以致蛔虫窜入胆道而成。以突发上腹钻顶样纹痛,或伴呕蛔等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肾系病类

····

风水

因外界风邪刺激,脉络挛急,血痕水停所致。以突发局限性水肿为特征的水肿类疾病。

皮水

因风寒湿热毒邪侵袭,使肺失宣降,水道不利,水液储留。以新起浮肿,尿少,蛋白尿,血压高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

石水

因皮水等迁延日久,正气渐虚所致。以反复发作的浮肿,蛋白尿,血压高,面白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

肾水

由多种原因损及肾脏所致。以长期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

疾病。

正水

因风热湿毒之邪伤肾所致。以浮肿,尿少,血压高等呈进行性发展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

溢饮

因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年高体弱,阳气素虚等,使脾失健运,肾失开合,气机阻滞,水湿内停。以头面、下肢或全身浮肿,畏冷,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的水肿类疾病。

GB/T 16751.1一1997

7 肾痒

因湿热温毒等邪侵及于肾所致。以发热,腰痛,排尿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痒[热〕病类疾病。

8 肾著[着〕

多由肾痒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而成。以乏力,腰痛腰酸,排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内脏胀[著]病类疾病。

9 肾痈

因热毒奎滞于肾,使血败肉腐,形成痈脓。以高热,腰痛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痈病类疾病。

10 肾垂

因素体虚弱,或劳倦内伤,气虚下陷,无力系肾,以致在直立时肾脏下降至下腹部或盆腔内。以腰部下坠感及疼痛,或反复尿血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

11 肾痊

因疥虫经血脉侵及肾脏,耗伤气阴所致。以尿频、尿急、尿痛、颧红、潮热、盗汗为主要表现的疥病类疾病。

12 肾癌

可能因外邪侵入,或毒物长久刺激,损伤肾络,伤阴耗气,逐渐恶变而成。以尿血,腰痛,上腹或腰部肿块为基本表现,发生于肾脏的癌病类疾病。

13 肾厥

因肾脏的严重病变,致肾气衰竭,气化失司,湿浊尿毒内蕴,上泛而蒙闭脑神。在肾病症状基础上,出现以神识昏蒙为主要表现的肾病及脑的厥病类疾病。

14 肾衰

可由暴病及肾,损伤肾气,或肾病日久,致肾气衰竭,气化失司,湿浊尿毒不得下泄,以急起少尿甚或无尿,继而多尿,或以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口有尿味等为常见症状的脱病类疾病。

14.1 急性肾衰

新起病急之肾衰。

14.2 慢性肾衰

病久正衰之肾衰。

15 热[急〕淋

因染受湿热之邪,使膀胧气化不利。以新起尿频,尿痛,尿急,尿血为主要表现的淋病类疾病。

16 劳淋

因热淋等迁延日久或反复发作,邪毒蕴结,气阴亏损,常因劳倦或外感而发。以经常腰痛,小便频急、淋漓隐痛等为主要表现的淋病类疾病。

1了石淋

因湿热之邪蕴结下焦,煎熬尿浊杂质,结为砂石,停阻于肾系。以腰痛,尿血,或尿出砂石,或经检查发现结石为特征的结石类疾病。

18 痔淋

因疥虫侵及膀胧,阻滞气机,耗伤营阴。以小腹疼痛,尿频、淋漓作痛,低热,盗汗等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19 膀胧癌

可能因结石长期刺激,或长期接触有毒物质等所致。以无痛性尿血为早期临床表现,发生于膀胧的癌病类疾病。

20 瘾闭

因败精阻塞、阴部手术等,使膀胧气化失司,水道不利。以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

9.21 遗尿

因察赋不足,肾气不固,或湿热疲血内蕴,膀胧失约。以入睡后尿液不随意地流出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9.22 尿崩

因肾虚下元不固,或脑神等病变及肾,肾之气化失司,水津直趋膀胧而下泄。以尿多如崩,尿清如水,烦渴多饮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9.23 小便不禁

因肾气亏虚,下元不固,或因尿路损伤所致。以清醒况态下小便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9.24 尿道痪

因外力或手术等损伤,使尿道造成痊管与外界相通。以有尿液自痰管外口溢出为主要表现的痰病类疾病。

9.25 缩阴病

因寒邪阻滞肝经,或阳虚筋脉失却温煦、阴虚筋脉失养,使宗筋拘急所致。以小腹剧痛,自觉阴茎、辜丸、阴囊突然内缩(妇女为阴户、乳房内缩)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9.26 黑疽

因房事不节或疥、瘤等病,使脏气亏损,肾气衰败,血脉疲阻所致。以疲乏无力,消瘦,肤色黛黑,血压降低等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

10 男性前阴病类

10.1 子痈

因湿热痰浊等邪阻滞肾子所致。以肾子(辜丸)肿痛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10.1.1 急性子痈

因湿热下注厥阴之络,气滞血凝所致。以急起恶寒发热,肾子(皋丸)肿痛、灼热,阴囊皮肤紧张光亮,化脓或不化脓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10-1.2 慢性子痈

因肝肾阴亏,痰湿凝聚所致,或由急性子痈转变而成。以慢性发作,肾子(攀丸)仅有硬结、疼痛不著、不红不热,病程较长,溃后脓稀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10.2 子痰

因肝肾亏损,痰浊凝聚所致。以肾子(辜丸)出现发展缓慢的无痛肿块,久则破溃成漏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10.3 子岩

因痕血、浊气凝聚,日久恶变而成。以肾子(辜丸)出现无痛性、表面不平的坚硬肿块,增长迅速为主要表现的癌病类疾病。

10.4 子隐

因先天不足所致。以阴囊一侧或双侧未触及皋丸为主要表现的男性前阴疾病。

10.5 (肾)囊痈

因肝肾湿热下注,或外湿内侵蕴酿成毒所致。以阴囊红肿热痛,肾子(皋丸)不肿大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10.6 脱囊

因肝经湿热邪毒下注阴囊所致。以急起阴囊红肿,继而溃烂皮脱,皋丸外露甚至脱落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10.7 绣球风

GB/T 16751.1一1997

因肝经湿热下注,风邪外袭所致。以阴囊皮肤潮红、起疹、湿润或有渗液,剧烈痰痒,痛如火燎为主要表现的湿疮类疾病。

同义词:肾「阴〕囊风

10.8 血庙

因跌打损伤,或因手术,导致阴囊痪血。以阴囊肿大,皮色紫暗为主要表现的庙病类疾病。

10.9 筋疮

因血脉察滞所致。以阴囊筋脉曲张如蛆闯状,伴有坠胀为主要表现的病病类疾病。

10.10 水病

因水湿储积所致。以阴囊一侧或双侧肿大如囊状,翠丸不可触及,不红不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病类

疾病。

10.11 阴茎痰核

因厥阴气滞,痰痕凝结所致。以阴茎内可扣及单个或多个硬结,同房举而不坚,或举而弯曲、疼痛,会阴部不适,尿痛或尿涩为主要表现的前阴疾病。

同义词:玉茎疽

10.12 包茎

多因先天所致。以包皮口细小,包皮不能上翻,龟头不能外露为主要表现的男性前阴疾病。

10.13 旋螺风

因包皮过长,秽浊淤积,或风热湿毒郁结所致。以包皮发红、渗液、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男性前阴疾病。

10.14 阴〔龟」头痈

因肝经湿热郁火结聚龟头所致。以阴茎龟头紫肿、疼痛、化脓、溃烂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10.15 肾岩翻花

因肝肾素亏,或忧思郁怒,相火内炽,肝经血燥,火邪郁结,逐渐恶变而成。以阴茎龟头出现丘疹、结节状坚硬物等,溃后如翻花状,有特异恶臭和脓性分泌物为主要表现,发生于阴茎的癌病类疾

病。

同义词:阴茎岩

10.16 马口异位

因发育障碍所致。以尿道口不在龟头正中处为主要表现的男性前阴疾病。

10.17 遗精

因肾失封藏所致。以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遗泄,一月4次以上为主要表现的不固类疾病。

10.17.1 梦遗

因相火妄动,心肾不交等所致。以遗精一月4次以上,伴有性梦、欣快感为主要表现的不固类疾病。

10-17.2 滑精

因房事过度,肾气不固等所致。以遗精一月4次以上,不伴性梦而无所知,甚至因意念而精自流出为主要表现的不固类疾病。

10.18 早泄

因肾气不固等所致。以阴茎插入阴道不到1 min便发生射精,不能实行正常性交为主要表现的不固类疾病。

10.19 阳痞

因命门火衰,肝肾亏虚,或因惊恐、抑郁等所致。以阴茎萎软,或举而不坚,不能插入阴道进行性交为主要表现的痪病类疾病。

10.20 强中

因肝火、痕阻、湿热下注,或色欲过度等所致。以阴茎挺举,逾时不倒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10.21 不育

婚后女方正常,有正常性生活而两年不能生育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10.21.,精少

因肾气不足,或因房事不节、劳心过度、气血亏虚等所致。以精液量少(不足2 mL),或精子数量少,影响生育力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10-21.2 精薄

因肾阳不足等所致。以精液稀薄而量多(大于8 mL),影响生育力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10-21.3 精冷

因肾阳不足,阴寒内盛等所致。以自觉射精时精液清冷,影响生育力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10.21.4 精凝

因阴虚火旺,阳虚浊液不化,或湿痰疲浊凝聚等所致。以精液稠粘、混浊,良久不化,影响生育力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10-21.5 脓精

因精室伏热,肝经湿热等所致。以精液混浊、色黄,甚或有脓细胞,影响生育力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10.21.6 无精

因先天亏损,或精道阻塞等所致。以精液中无精子,或精子极少,或精液逆流入膀脱,影响生育力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10-21.7 不射精

因房事不节,或癖血阻塞精窍、阴虚火旺等所致。以阴茎能充分勃起,亦能进行正常的抽送动作,但无性高潮、无射精动作、无精液排出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10.22 血精

因阴虚火旺,湿热下注等所致。以精液呈粉红色、红色、棕红色或带有血丝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10.23 天宦

因先天察赋不足所致。以肇丸小,阴茎短,不生须,不生子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10.24 精疲

因年老肾虚,败精痪血阻塞精窍等所致。以排尿困难,滴沥不尽,甚或尿闭为主症的肾系疾病。

10.25 精浊

因湿热下注,阴虚火旺,精室痪阻等所致。以尿后滴白,排尿不畅,少腹坠胀,或茎中痛痒,但尿液并不混浊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

颈痰病类、乳房病类

····

气瘦

因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或饮用高山恶水,使痰气互结,搏于颈前所致。以颈前结喉两侧呈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皮色不变,按之柔软,偶有结块为主要表现的瘦病类疾病。

肉瘦

多因情志内伤,痰浊凝结所致。以结喉正中附近出现半球形柔软肿块,能随吞咽而上下移动为主要表现的瘦病类疾病。

瘦痈

因内有郁火,外感风热邪毒所致。以结喉两旁结块肿硬,皮色不变,微有灼热,痛引耳后枕部,常伴发热,较少化脓为主要表现的瘦病类疾病。

11.4 石瘦

多因情志内伤,肝脾气滞,癖痰互结,积久恶变而成。以颈前肿块坚硬如石,推之不移,凹凸不平为

主要表现,发生于颈瘦部的癌病类疾病。

11.5 瘦气

多因情志内伤,阴虚气郁,使痰气互结、化火伤阴而成。以颈前肿大,善饥消瘦,急躁心悸,畏热多汗,手颤,眼突等为主要表现的瘦病类疾病。

11.6 瘦劳

多由瘦病治疗失时,或药物治疗失当及手术切除后,或因脑部肿瘤等病变,使脾肾阳虚,气血亏虚,水湿泛溢所致。以疲乏呆钝,嗜睡,畏冷,浮肿,毛发脱落,脉迟缓等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

11.7 侠瘦痒仁瘤〕

由多种原因导致阴阳气血失调,痰气痪血互结于结喉之旁所致。以颈前结节性肿块生长,疲乏,反应迟钝,食少便秘,多尿,腰痛,尿血,骨骼疼痛、畸形,甚至骨折为主要表现的瘦病类疾病。

11.8 乳痈

多因乳头破碎,风邪外袭,或乳汁淤积,乳络阻滞,郁而化热所致。以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溃后脓出稠厚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11.9 乳疽

多因肝气郁结,胃热蕴蒸所致。以乳房深处结块微痛,皮色不变,酿脓、溃破、愈合缓慢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11.10 粉刺性乳痈

因肝郁化热,肉腐化脓而成。多有先天性乳头凹陷畸形,乳头中常伴粉渣样物排出,急性发作时脓液中常夹有粉渣样物质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11.11 乳痔

多由素体肺肾阴虚,或继发于肺疥、痕病之后。以乳房结块如梅李、不痛、边界不清,皮肉相连,肿块化脓溃后脓出稀薄,疮口不易收敛,病程缓慢为主要表现的疥病类疾病。

11.12 乳瘩

因乳痈、乳发、乳疥等病溃破后久不收口而形成瘩管。以乳房或乳晕部见痰管,时流脓水或乳汁,久不收口为主要表现的瘩病类疾病。

11.13 乳发

因火毒外侵,或肝胃湿热结滞于乳房肌肤之间所致。以乳房红肿痛热,溃后大片皮肉腐烂坏死,甚至热毒内攻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同义词:脱壳乳痈

11.14 乳癖

因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察凝结所致。以乳房有形状大小不一的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病类疾病。

11.15 乳病

多因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肝肾亏虚,冲任失调,肝失所养,气滞痰凝所致。以男性、儿童单侧或双侧乳晕部发生扁圆形肿块,触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病类疾病。

11.16 乳核

因情志所伤,冲任失调,疲痰互结于乳房所致。以乳房部出现状如鸡卵的硬结肿块(多为单发),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推之能移,不痛,与月经周期无关为主要表现的瘤病类疾病。

11.17 乳咖

因肝脾两伤,肝经火郁,脾失统血所致。以乳窍溢出血性液体,乳晕部触及可活动的质软、不痛肿块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病类疾病。

乳癌

因情志内伤,冲任失调,气滞痰疲互结而成。以乳房部结块,质地坚硬,高低不平,病久肿块溃烂,脓血污秽恶臭,疼痛日增为主要表现,发生于乳房的癌病类疾病。

乳疮

因肝郁化火,湿热蕴结所致。以乳晕部生疮肿,糜烂结痴,经年不愈,或腐去半截乳头,状如莲蓬,痛楚难忍为特征,发生于乳晕部的癌病类疾病。

乳泣

多因气虚不摄,或热迫乳汁外溢所致。以非哺乳期乳汁自出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病类疾病。

乳头风

因肝火或湿热蕴结于乳头、乳蒂及乳晕部所致。以乳头破碎,或乳晕裂开,疼痛,揩之出血或流黄色粘液,哺乳痛甚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病类疾病。

同义词:乳头破碎

乳头湿疹

多因肝经湿热,或脾胃虚弱,血虚风燥所致。以乳头、乳晕部出现群集的小丘疹、疤疹,基底潮红,可有渗出、糜烂为主要表现的湿疮类疾病。

乳悬

多因暴怒气泄,胃虚血燥等所致。以产后乳头或乳房过度下垂,痛不可忍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病类疾病。

疮疡病类

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热毒邪所致。以局部红肿热痛,根浅、脓出即愈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暑〔热〕疖

多由夏季感受暑热毒邪所致。好发于头面部的疖病类疾病。

石疖

疖初起有头者。

同义词:有头疖

软疖

疖初起无头者。

同义词:无头疖

缕姑疖

好发于小儿头部,多个疖在深部融合贯通,未破如鳝拱头,破后如蛾姑串穴为特点的疖病类疾病。

同义词:鳝拱头

疖病

因风火湿热邪毒蕴于肌肤所致。以身体一定部位或多处、同时或反复发生多个疖,此起彼伏,不易痊愈为特点的疖病类疾病。

同义词:多发性疖

发际疮

因内郁湿热,外受风火所致。好发于项后发际处,形小坚硬高肿,痛痒较甚,缠绵难愈的疖病类疾病。

坐板疮

由暑湿热毒凝滞肌肤所致。生于臀部的多发性疖病类疾病。

12.2 疗疮

泛指因竹木刺伤,或感受疫毒、病毒、火毒等邪所致。好发于颜面、四肢,一般具有形小、根深,坚硬如钉,肿痛灼热,反应剧烈,易于走黄、损筋伤骨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12.2.1 颜面部疗疮

因感受火热毒邪,或被昆虫咬伤,皮肤破损染毒,蕴蒸肌肤,气血凝滞所致。以病变迅速,疮形如粟,坚硬根深,其状如钉为特点的疗疮类疾病。

12.2.1.1 唇疗

生于唇部的疗疮。

12.2.1.2 鼻疗

生于鼻前庭或鼻翼、鼻尖部的疗疮。

12.2.1.3 眉疗

生于眉心或眉棱部的疗疮。包括眉心「印堂〕疗和眉棱疗。

12.2.1.4 颧疗

生于颧部的疗疮。

12.2.1.5 承浆疗

生于下颊部的疗疮。

12.2.1.6 人中疗

生于人中部位的疗疮。

12.2.1.7 耳疗

生于耳部的疗疮。

12-2.2 手足部疗疮

多因手足部外伤后感染毒邪,火毒阻于皮肉所致。以患处出现红肿、剧烈疼痛,容易损筋伤骨为特点的疗疮类疾病。

12.2.2.1 蛇眼疗

生于手指甲一侧边缘,形似蛇眼的疗疮。

12.2.2.2 蛇头疗

生于手指末端,肿胀如蛇头的疗疮。

同义词:凛疽

12.2-2.3 蛇肚疗

生于手指中节掌面,通指红肿作痛,肿状似蛇腹的疗疮。

同义词:中节疗

12.2-2.4 托盘疗

生于手掌劳宫穴处,肿胀剧痛,成脓时掌部凹陷消失,状似托盘的疗疮。

12.2-2.5 蛇节疗

生于手指中节,绕指俱肿的疗疮。

12.2-2.6 蛀节疗

生于手指骨节间的疗疮。

12.2-2.7 合谷疗

生于虎口合谷穴处的疗疮。

同义词:虎口疗

12.2-2.8 蛇背疗

生于指甲后的疗疮。

12.2-2.9 沿爪疗

GB/T 16751.1一1997

生于爪甲边缘的疖疮。

12.2.2.10 水白疗

手部掌侧皮下起明亮黄疤,挑破去其恶水即愈为特点的疗疮。

12.2.2.11 足底疗

生于足底部的疗疮。

12-2.3 红丝疗

多因手足皮肤损伤,感染邪热火毒,走注经络所致。以细红丝一条,迅速向上攻窜手膊或小腿,疼痛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疗疮。

12-2.4 烂疗

多由皮肉破损,感染毒气,毒聚肌肤所致。以皮肉迅速腐烂,流臭秽污血为主要表现,易并发疗疮走黄,可危及生命的疗疮。

12-2.5 疗疮走黄

因疗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未能及时控制,或因挤压等,使邪毒走散入血,内攻脏腑所致。以原发病灶疮顶陷黑无脓,肿势散漫,迅速向周围扩散,并有寒战高热、烦躁,甚至神昏澹语等全身

症状的疗疮类疾病。

12.3 丹毒

多先由皮肤、粘膜破损,外受火毒与血热搏结,蕴阻肌肤,不得外泄所致。以患部突然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灼热肿胀,迅速蔓延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2.3.1 内发丹毒

发于胸腹腰胯部的丹毒。

12-3.2 抱头火丹

发于头面部的丹毒。

12-3.3 流火

发于小腿足部的丹毒。

同义词:腿游风

12.4 痈

泛指因热毒蕴蒸,气血奎滞所致。以肌肤患病部位红肿热痛,光软无头,伴寒热口渴,易肿、易脓、易溃、易敛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痈之大者称为发。

同义词:发

12.4.1 颊痈

生于颊下部的痈病类疾病。

同义词:承浆痈

12.4.2 颧痈

生于两颧部的痈病类疾病。

12-4.3 托腮痈

生于两腮部的痈病类疾病。

12-4.4 颊车痈

生于耳下颊车穴处的痈病类疾病。

12-4.5 颈痈

因感受风温邪毒,气血奎滞,痰毒互结于皮肉之间所致。生于颈部两侧,初起局部皮色不变,灼热肿痛,肿块边界清楚为特点的痈病类疾病。

同义词:夹喉痈

12.4.6 腋痈

GB/T 16751.1一1997

多因肝脾郁热,或手臂皮肉外伤染毒,循经流窜所致。以腋窝部红肿灼热疼痛,伴恶寒发热为特点的痈病类疾病。

12-4.7 臂痈

多因风热邪毒郁于肉里所致。生于上臂的痈病类疾病。

12-4.8 冬瓜串

生于上臂的多发性痈病类疾病。

12-4.9 肘痈

生于肘部的痈病类疾病。

12.4.10 腕痈

多由风火凝结所致。生于手腕部的痈病类疾病。

12.4.11 Y痈

多由湿热蕴结所致。生于手‘r岐骨缝间的痈病类疾病。

12.4.12 (穿)胁痈

多由肝胆火郁所致。生于季肋处的痈病类疾病。

12.4.13 脐痈

多因心脾湿热、火毒,结于脐中,或因脐部抓搔染毒所致。生于脐部的痈病类疾病。

12.4.14 腹皮痈

多由膏粱厚味,火毒郁结所致。生于腹部皮里膜外的痈病类疾病。

12.4.14.1 中院痈

生于中院部的痈病类疾病。

12.4-14.2 冲疽

生于脐上二寸’)的痈病类疾病。

12.4-14.3 吓痈

生于脐上三寸的痈病类疾病。

12.4-14.4 幽痈

生于脐上七寸的痈病类疾病。

12.4-14.5 少腹疽

生于少腹部的痈病类疾病。

12.4.15 胯腹痈

多因湿热内蕴,气滞兼挟痰凝,或破伤染毒所致。生于胯腹部的痈病类疾病。

12.4.16 腰带痈

环腰而生的痈病类疾病。

12.4.17 悬痈

多由三阴亏损,兼忧思气结,湿热蕴滞所致。生于会阴穴处的痈病类疾病。

12.4.18 股疽

多由邪毒凝结,情志失和所致。生于股内外侧的痈病类疾病。

12.4.19 伏兔疽

多由胃火毒滞所致。生于大腿正面的痈病类疾病。

12.4.20 膝痈

多由邪毒侵袭肝脾肾三经所致。生于膝盖部的痈病类疾病。

12.4.21 膝弯痈

1>指骨度分寸。下同。

多因湿热下注或破伤染毒所致。生于胭窝委中穴处的痈病类疾病。

同义词:委中毒;胭窝毒

12.4.22 黄瓜痈

多因脾火积毒所致。生于背部脊柱两旁的痈病类疾病。

12.4.23 环项发

生于颈项部,环颈俱肿,红热痒痛,可致呼吸困难的痈病类疾病。

12.4.24 锁喉痈

多因外感风温之邪,或疗疽、口疮余毒客于结喉所致。生于颈前正中结喉处,病势急暴,可导致急喉风而出现危象的痈病类疾病。

12.4.25 臀痈

多因肌肉注射染毒,或因湿热火毒蕴结所致。生于臀部肌肉丰厚处的痈病类疾病。

12.4.26 手背发

因毒邪聚于手背所致。生于手背部的痈病类疾病。

12.4.27 三里发

多由湿热下注,或因外伤染毒所致。生于足三里穴处的痈病类疾病。

12. 4. 28 W瑞发

多由湿热下注,或因外伤染毒所致。生于小腿肚的痈病类疾病。

同义词:鱼肚痈

12.4.29 足背发

多由湿热下注,或因外伤染毒所致。生于足背的痈病类疾病。

12.5 有头疽

因外感风热、湿热、火毒之邪,气血痪滞,结聚于肌肤间所致。以局部红肿热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有多个脓栓堆积,溃后形如蜂窝,直径超过9 cm,甚至大于30 cm,易致疽毒内陷为主要表现

的疮疡类疾病。

12.5.1 玉顶疽

多因膏粱厚味太过,火毒凝结所致。生于头顶部,状如粟米或葡萄,红肿热痛而硬的有头疽。

同义词:百会疽

12-5.2 眉心疽

生于两眉或眉心处,形长如瓜,疼痛引脑,赤硬、按之有根的有头疽。

12-5.3 鬓疽

生于鬓角、太阳穴处的有头疽。

同义词:太阳疽

12-5.4 颧疽

生于颧部的有头疽。

12-5.5 脑疽

多因阳亢热极所致。生于项后入发际处,具有红肿热痛,根束顶尖,难脓、难腐、难敛,易致内陷的有头疽。

12.5.6 夭疽

生于耳后高骨处,初起如粟,渐肿如瓜,毒易内陷的有头疽。

12.5.7 天柱疽

生于项后高骨大椎穴处,难溃难敛,易致毒陷的有头疽。

12-5.8 背疽

泛指生于背部的有头疽。因所生部位及形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上、中、下搭手,上、中、下发背,对串肩搭疽、莲子发、肩疽、发背、莲蓬发、体疽发、腰疽、脾肚发、对心发、对脐发疽等。

12-5.9 肩疽

多由湿热风邪蕴郁,或因负重而痕血凝结所致。生于肩中廉的有头疽。

12.5.10 对脐发疽

生于背部与脐相对处的有头疽。

12.5.11 擅中疽

生于胸前擅中穴处的有头疽。

12.5.12 脐上疽

生于脐上二寸处的有头疽。

12.5.13 石榴疽

疽毒发于肘尖部,以初起黄粟小疤,根脚渐大,色红灼热,坚硬肿痛,破溃如石榴为特点的有头

疽。

12.5.14 厉疽

多因湿热下注所致。生于足旁的有头疽。

12.5.15 疽毒内陷

生痈疽或除疗疮以外的其他疮疡,因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内,客于营血,内传脏腑所致。以原发病灶疮肿平塌散漫,疮色紫暗,或干陷无脓,或脓水灰绿,新肉不生,并有寒战高热、烦躁不安、神昏澹语等全身症状的危险疾病。因发生于疽病的不同阶段及表现特点,又有火陷、干陷、虚陷之分。

12.6 无头疽

泛指发于骨与关节间,以患部漫肿、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溃后多损伤筋骨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12.6.1 附[多〕[咬]〔朽]骨疽

因毒邪深居,蚀伤筋骨,或因体虚骨弱,邪阻筋骨,阴血凝滞所致。以多发于四肢长骨,疼痛彻骨,局部漫肿,溃后浓水淋漓,易成窦道,损伤筋骨为特点的疽病类疾病。

12.6.1.1 急性附骨疽

发病急,寒战高热,局部肿痛,或形成脓肿阶段的无头疽。

12.6.1.2 慢性附骨疽

由急性期经久迁延而成,或开放性骨折染毒而发。以形成窦道,排出脓液或死骨为特征的无头疽。

12-6.2 环跳疽

多由病后余毒,或血脉染毒所致。生于LNj部环跳穴处,漫肿疼痛,影响髓关节活动,全身症状严重,溃脓难敛,并易致残的无头疽。

12-6.3 尾间发

多因湿痰流结所致。生于民尾骨尖处,初起形如鱼腌,色赤肿痛,溃破后形如鹤口,易成窦道的无头疽。

12-6.4 井疽

多由心经火毒结聚所致。生于心窝部,溃后经年不愈而成窦道的无头疽。

同义词:溃[穿]心冷漏

12-6.5 胫疽

生于小腿胫骨,以初起高热,局部漫肿,疼痛彻骨,后期易成窦道,可见腐骨为特点的无头疽。

12.6.6 足躁疽

多因病后余毒深窜,或跌打损伤染毒所致。以躁关节灼热肿胀,疼痛彻骨,活动受限,寒战高热为特点的无头疽。

12.7 发颐

多由外感或手术后,汗出不畅,余邪热毒未能外达,结聚于颐领之间所致。以颐领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伴高热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12.8 无名肿毒

多因外感风邪,或寒热客于经络所致。以体表局部骤发肿痛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病变。

12.9 流注

因感染邪毒,流窜血络,阻于肌肉深部所致。以一处或数处漫肿,微热疼痛,皮色如常,内有脓液为主要表现的痈病类疾病。

12.9.1 暑湿流注

多由先感暑湿,又因寒邪外束所致。指夏秋季节发生于肌肉深部的多发性痈病类疾病。

12-9.2 余毒流注

多由病后火热毒邪流窜入血,稽于肌肉所致。以患疮疡伴有转移性脓肿,寒战高热,甚至有神昏澹语等全身症状的痈病类疾病。

12.9.3 痕血流注

多因外伤寮血染毒,或产后恶露停滞而流窜所致。以局部肿块呈带状,红肿灼痛,按之坚硬,可几处串连为特点的痈病类疾病。

12-9.4 骼窝流注

多由外感热毒,或因余毒走散所致。发生于骼窝部的痈病类疾病。

12.10 流痰

多因先天不足,肾亏骨弱,复感疥虫,痰浊凝聚,蚀伤关节所致。以发生于骨与关节,起病缓,化脓迟,溃后流脓清稀或夹败絮样物,不易愈合,多损伤筋骨,形成脓肿或窦道等为主要表现的疥病

类疾病。

同义词:骨疥

12.10.1 附骨痰

发生于髓关节部,属于流痰的疥病类疾病。

12-10.2 龟背痰

发生于胸背部,易损伤筋骨而成龟背之状,属于流痰的疥病类疾病。

12-10.3 肾俞虚痰

发生于肾俞穴处,属于流痰的疥病类疾病。

12-10.4 肾俞漏

发生于肾俞穴处的流痰,溃后难敛而形成窦道的瘩病类疾病。

12-10.5 蜕螂蛀

多由体虚而湿痰、寒气凝滞所致。生于手指骨节,不红不热不痛,渐次肿坚,形如蝉肚,屈伸艰难,日久方知木痛,属于流痰的疥病类疾病。

12-10.6 腕疽

发生于腕关节,属于流痰的痔病类疾病。

12-10.7 鹤膝痰〔风〕

发生于膝关节,日久膝肿粗大,上下股胫枯细,形如鹤膝,属于流痰的痔病类疾病。

12-10.8 穿拐痰

发生于跺关节,属于流痰的疥病类疾病。

12-10.9 足跟疽

发生于足跟部,属于骨瘩的痊病类疾病。

GB/'r 16751.1一1997

12.1,凛病

多因肝郁气滞,痰湿凝聚,或因阴虚火旺,感染疥虫,痰火凝结所致。以颈部缓慢出现豆粒大小圆滑肿块,累累如串珠,不红不痛,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状物,易成痰管为主要表现的疹病类疾

病。

12.11.1 马刀侠瘦

发生于胸部及胸肋部属于痕疡的痔病类疾病。

12.1,.2 鼠瘩

痕病日久,成脓溃破并形成瘩管的痊病类疾病。

12-11.3 蟠蛇疡

绕颈项串生,如蛇盘绕,属于痕病的疥病类疾病。

同义词:锁颈病

12-11.4 缺盆疽

发生于锁骨内软窝中缺盆穴处,属于凛病的疥病类疾病。

12-11.5 胁疽

发生于胸胁部,属于凛病的痔病类疾病。

12-11.6 肋疽

发生于两肋部,属于痕病的痊病类疾病。

12.11.7 渊疽

腋下生块,肿硬不红,日久方溃,属于痕病的痔病类疾病。

12.12_ 镰疮

因小腿皮肤破损染毒,湿热下注,或癖久化热等所致。发生于小腿下三分之一处的皮肤和肌肉间,经久不易收口,即敛又每因碰撞而复发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疮疡类疾病。

12.12.1 内臃疮

发生于小腿内侧的臃疮。

12-12.2 外臃疮

发生于小腿外侧的臃疮。

12.13 大脚风

多因风湿热邪留恋,气血阻塞不通所致。以下肢皮肤紧张发亮,按之有压痕,继而皮厚、粗糙,下肢增粗变硬、状如象皮为主要表现的肿病类疾病。

同义词:象皮腿

12.14 褥[席〕疮

多因久病卧床,气血运行失畅,肌肤失养,长期摩擦,皮肤破损。多发于尾能、肘躁、背脊等容易受压部位,以局限性浅表皮肤破损,疮口经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12.15 脱疽

因先天不足,正气虚弱,寒湿之邪侵袭,疲阻脉络,气血不畅,甚或痹阻不通所致。以初起肢冷麻木,后期趾节坏死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脉管疾病。

12.16 股肿

因营血痕滞于阴脉,脉络痹阻不通,水津外溢所致。以下肢肿胀疼痛,皮色发白,肢体增粗为主要表现的脉管疾病。

12.17 青蛇毒

因湿热外侵,气血凝滞,脉络滞塞不通所致。以病变局部筋脉呈条索状红肿,灼热疼痛为主要表现的脉管疾病。

12.18 青筋腿

多因久站久立,气虚血痪,或外受寒湿,气血凝滞,筋脉怒张所致。以下肢内侧于站立时出现青筋隆起如蛆卿状为主要表现的脉管疾病。

瘩管

溃疡形成管道,疮孔处流脓经久淋漓不断,体表与脏腔之间相通,具有内口和外口的痰病类疾病。

窦道

溃疡形成管道,疮孔处流脓经久淋漓不断,体表与深部组织相通,只有外口的痊病类疾病。

水火烫伤

燃烧物及灼热的液体、固体、气体以及电流等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肌肤烫伤或烧伤,甚至火毒内攻脏腑。损伤的面积和程度与温度及作用时间相关。以伤处红肿灼痛、起泡、结焦痴,伴发热

烦躁,口干尿黄,甚至神昏等为主要表现的损伤类疾病。

冻疮

因寒邪侵袭,局部血脉凝滞,肌肤失却温煦所致。以手背、足背、耳廓、面颊等处出现红肿发凉、痰痒疼痛,甚至皮肤紫暗、溃烂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毒蛇咬伤

被有毒蛇咬伤,毒汁经创口侵入营血、内犯脏腑所致。以伤处红肿麻木作痛,全身出现寒热、呕恶、头痛、眩晕,甚至出血、神昏抽搐等为主要表现的中毒类疾病。

破伤风

因肌肤损破,染受风毒而发。以全身肌肉强直性、阵发性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痉病类疾病。

猛兽伤

被虎、狼、犬等猛兽咬伤所致。以伤处皮破肉绽,甚至筋骨撕折、内脏破损、出血不止等为常见表现的损伤类疾病。

皮肤病类

····

热(气)疮

因外感风热,或肺胃内热,或热病伴发所致。以皮肤粘膜交界处发生成簇水泡、糜烂、破溃、结痴,痒痛相兼为主要表现的疤疹类皮肤病。

同义词:火燎疮

蛇串疮

因肝脾湿热,循经蕴肤,兼感邪毒所致。以成簇水疤沿身体单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形,疼痛剧烈为主要表现的疤疹类皮肤病。

同义词:蛇丹;缠腰火丹

因风湿热邪蕴结,兼感邪毒所致。以皮肤浅表处发生良性赘生物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疵目

因肝血失养,燥痕肌肤,兼感邪毒所致。以好发于手、足、头皮,大如黄豆,粗糙坚硬,表面呈刺状为主要表现的疵病类疾病。

同义词:千日虎;枯筋箭

扁痕

因湿热郁结肌肤,兼感邪毒所致。以多发于颜面或手背部,状如粟粒的小丘疹,扁平、稍高出皮面为主要表现的虎病类疾病。

鼠乳

Gs/T 16751.1一1997

因风邪搏于肌肤,兼感邪毒所致。以多发于躯干、四肢,呈粟米、绿豆大小,半球形隆起,中有脐窝,表面光滑,形如鼠乳为主要表现的疵病类疾病。

同义词:水痕

13-3.4 线痕

多因风邪搏于肌肤,兼感邪毒所致。以好发于眼睑、颈、颊部等处皮肤之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并无痛痒为主要表现的虎病类疾病。

13.4 躁疵

因内蕴湿热,外感邪毒所致。发生于会阴等处皮肤粘膜交界处的虎状突起,呈菜花状,表面湿润,易出血为主要表现,具有传染性的虎病类疾病。

13.4.1 肛门燥疵

发生于肛门皮肤粘膜交界处的躁疵o

13-4.2 外阴躁疵

发生于前阴部、龟头冠状沟的躁沈o

13.5 黄水疮

因脾肺湿热与外邪相加所致。以生于皮肤的脓疤、结痴、流黄水,浸淫成片,痛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

同义词:滴脓疮;脓窝疮

13.6 (白)秃疮

因剃发感染,风热凝滞所致。以头部脱片状白屑,久则发失光泽、折断,自觉痰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

13.7 肥疮

因剃发感染,风热化虫所致。以头部初起红丘疹,继而流水结黄痴,中有毛发穿过,脱发后头皮光亮为主要表现的癣病类疾病。

同义词:癫头疮

13.8 鹅掌风

因风湿蕴肤,或血虚风燥所致。以手掌水疤脱屑、粗糙、变厚、干燥教裂,自觉痒痛为主要表现的癣病类疾病。

13.9 脚湿气

因湿热下注,或血虚风燥,兼感邪毒所致。以足’r水疤、浸渍糜烂,自觉剧痒为主要表现的癣病类疾病。

同义词:臭田螺

13.10 灰指甲

因肝血不足,爪失所养,外感邪毒,多由鹅掌风日久延及爪甲所致。以指甲增厚色灰,或出现黄白斑点,失去光泽为主要表现的癣病类疾病。

13.11 灰趾甲

因肝血不足,兼感邪毒,多由脚湿气日久延及爪甲所致。以趾甲增厚色灰,或出现黄白斑点,失去光泽为主要表现的癣病类疾病。

13.12 田螺疤

因湿热多汗,外寒闭塞所致。以足踉部多汗、水疤破烂,甚至渗液,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癣病类疾病。

13.13 脚躬}

因湿热内蕴,外受风邪所致。以足踉及足缘皮肤角化干燥、片状脱屑、奇痒,冬季易鞍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癣病类疾病。

GB/'r 16751.1一1997

13.14 脚气疮

因湿热风邪搏结于下肢所致。好发于胫前或其侧面,以呈对称分布的疹点,糜烂渗液,皮肤增厚,疹痒为主要表现的癣病类疾病。

13.15 圆癣

因湿热内蕴,外感邪毒所致。以皮肤平滑处起红疹、水疤、结痴、脱屑,呈环状有框廓,痰痒为主要表现的癣病类疾病。

同义词:钱癣;金钱癣

13.16 阴癣

因阴部湿热,染受邪毒所致。好发于沟股尾端及臀部、大腿内侧,以皮肤丘疹、水疤、结痴、疹痒为主要表现的癣病类疾病。

13.17 摄领疮

因风湿蕴肤,经气不畅所致。好发于颈部、四肢、腰能,以对称性皮肤粗糙肥厚,剧烈痛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同义词:牛皮癣;顽癣

13.18 汗斑

因热夭汗多,邪毒感染所致。以颈肩、胸背等处皮肤出现紫白相兼斑片,表面脱屑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同义词:紫白r-'i}风

13.19 疥疮

因疥虫侵袭皮肤所致。以指缝、腕、肘窝、脐周、阴股部等处皮肤发生疤疹,夜间痒甚,可找到疥虫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皮肤疾病。有干、湿、虫、砂、脓疥之分。

13.20 湿疮[疡〕

因察性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所致。以皮肤呈多型性皮疹,渗液,结痴1痛痒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皮肤疾病。

13.20.1 眉疮疮

发生于眉棱部位的湿疮类疾病。

同义词:恋眉疮

13-20.2 旋耳疮

发生于耳根部的湿疮类疾病。

同义词:月蚀疮

13-20.3 病疮

发生于手指端掌面或足背足躁的湿疮类疾病。

13-20.4 四弯风

发生于四肢弯曲处的湿疮类疾病。

13.21 汗浙疮

因出汗多而久不洗浴,湿热淹浙皮肤所致。以患处皮肤潮红、浸软、糜烂渗液、灼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22 唇湿

因脾胃湿热,复感风邪所致。以唇红部红斑脱屑、干燥辍裂,微感灼痛,脱屑后见鲜红肉面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23 瘾疹

因风邪外侵所致。以身体疹痒,搔之出现红斑隆起,形如豆瓣,堆累成片,发无定处,忽隐忽现,退后不留痕迹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同义词:风疹块

风土[土风〕疮

因水土不服,染受湿热虫邪所致。以皮肤现丘疹、风团、水疤,乍发乍痉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风痉痒

因湿蕴于肌肤,或血虚风燥所致。以阵发性皮肤剧痒,搔抓形成抓痕、血痴,皮肤干燥增厚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顽湿结聚

因风湿聚于肤表所致。以四肢散发豆粒大灰褐色坚实结节,痰痒,抓后有血痴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血风疮

因血虚受风,蕴热化燥,#}阻经络所致。以下肢及躯干下部出现紫色斑疹,或融合成片,皮厚如苔癣,痰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蛇皮癣

因血虚风燥,皮肤失于濡养,或为遗传所致。以四肢、躯干皮肤干涩少汗,有蛇皮样鳞屑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风热疮

因风热闭塞膝理,伤血化燥所致。以躯干、大腿、内臂等处起周边不整齐鲜红斑,表面脱屑如糠批,痰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同义词:血疮疮

白疤

因享赋素弱,或血虚风燥,湿滞血癖所致。以皮肤起多形红斑、银屑,刮去鳞屑可见点状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同义词:白壳疮

油风脱发

因风盛血燥,发失所养,或因情志不遂,气血失和所致。以突然头发成圆形片状脱落,头皮光亮而软,无自觉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发蛀脱发

因湿热上蒸,或阴虚血弱所致。以头发细软、稀疏、脱落,并有油腻,或为干燥的红黄色鳞屑斑,头皮痰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白屑风

因风热血燥,肌肤失养,湿热蕴肤所致。以头部、颜面等处皮肤出现糠状白屑,痰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面游风

因脾肺湿热,感受风邪所致。以面部红斑、脱屑、痉痒,甚至肿胀、糜烂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肺风)粉刺

因肺风、胃热或肝疲所致。以面及背部见黑头或白头粉刺、丘疹、脓疤、结节、囊肿及疤痕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酒触鼻

因肺热胃火等,使血痕成黝所致。以鼻准头及鼻两侧皮肤潮红、丘疹、脓疤,甚至鼻头增大变厚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漆疮〔毒〕

因察赋不耐,接触漆毒所致。以接触漆后皮肤红肿、灼痒,甚至起水泡为主要表现的过敏性疾病。

药毒〕

因内用或外敷药物所致。以皮肤斑疹、水疤1痰痒等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同义词:膏药风

13.39 粉花疮

因面施脂粉等所致。以皮肤红肿、水疤1痰痒等为主要表现的接触过敏性皮肤疾病。

13.40 日晒疮

皮肤因日光曝晒所致。以出现红斑、丘疹、水疤、脱皮,灼痛疹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41 水溃疮

因长期在水中作业,水湿浸渍所致。以趾(指)间皮肤浸渍发白、起皱、痰痒,甚至糜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42 火斑疮

因长期受温热作用,火毒久炙肌肤所致。以受损处皮肤出现持久性暗红色斑点,自觉灼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43 T皮疮

因胎毒蕴结所致。以婴儿周身皮肤出现红斑及起泡,表皮大片脱落,露出鲜红色肉面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44 恶虫叮咬伤

因蚊子、臭虫、跳蚤等叮咬,虫毒侵袭肌肤所致。以皮肤见红色疹点、痰痒等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44.1 嫂嫂伤

因隐翅虫毒液沾染皮肤所致。以局部疼痛灼痒,出现线状红斑或小脓疙为主要表现的中毒性疾病。

13-44.2 娱蛤鳌伤

被娱蛤鳌伤,毒汁注入皮肤所致。局部出现咬伤痪点,周围红肿疼痛,甚或伴全身症状的中毒性疾病。

13-44.3 蜂鳌伤

被蜂尾鳌伤,毒液注入人体,或伴刺留皮内所致。局部出现红肿刺痛,甚或有头晕恶心等症的中毒性疾病。

13-44.4 蝎鳌伤

被蝎子尾部鳌伤,毒液注入人体所致。局部疼痛,甚或伴寒热、呕恶、抽搐等全身症状的中毒性疾病。

13-44.5 蜘蛛咬伤

因有毒蜘蛛咬伤后,毒汁进入人体所致。以局部刺痛或有水肿,可伴恶寒、呕吐、腹痛等全身症状的中毒性疾病。

13-44.6 松毛虫伤

因接触松毛虫体上的毒毛所致。以皮肤剧烈疹痒、红肿,或起水泡为主要表现的中毒性疾病。

13-44.7 射工伤

因接触瓦刺虫、刺毛虫虫体上的毒毛所致。以皮肤剧烈痰痒、红肿,或起水泡为主要表现的中毒性疾病。

13.45 虱病

被头虱、体虱、阴虱叮咬所致。以皮肤红斑、痰痒、丘疹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46 蚂蝗咬伤

因蚂蝗叮咬皮肤,损伤血络所致。以局部流血不止和轻微痒痛为主要表现的出血性疾病。蚂蝗侵入鼻孔、阴道等处后,亦以引起该处出血不止为主症。

GB/T 16751.1一1997

13.47 野屎风

因接触有钩虫的粪毒,毒损皮肤所致。以足趾或手指间(虫毒侵入处)皮肤出现风团皮疹、奇痒,数日内自行消失为主要表现的虫病类疾病。

同义词:粪块毒

13.48 水毒

因水毒(血吸虫尾蝴)经皮肤侵入,毒损皮肤所致。以皮肤出现风团皮疹、痰痒,数日后自行消失为主要表现的虫病类疾病。

13.49 痒瘟[子]

因夏季气温偏高,汗出不畅所致。以皮肤出现针头大小红疹或小疤,灼热痉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50 紫瘫风

因阴虚内热,或湿热凝滞,复感风邪所致。以皮肤出现紫红色扁平皮疹,痉痒,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常累及口腔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51 天疤疮

因心火脾湿,兼感风热暑湿之邪,熏蒸肌肤所致。以皮肤起燎浆水泡,小如芡实,大如杏核,皮破流津,缠绵不愈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52 火赤疮

因心火炽盛,或脾虚湿盛所致。以皮肤红斑、大疤壁薄,或水疙成群、呈环状排列,痉痒难忍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53 松皮癣

因湿热郁肤,留滞不去所致。以四肢皮肤丘疹、结节、肥厚,触之硬固,皮色暗褐如松皮,痉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54 猫眼疮

因风寒湿热之邪侵及营血所致。好发于手足,可累及口眼及阴部,以皮肤红斑向周围扩展呈环状,中央水疙似猫眼虹彩状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同义词:雁疮

13.55 瓜藤缠

因湿热下注,或疲久化热所致。以小腿起蚕豆大红斑结节,如藤系瓜果绕胫而生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56 红蝴蝶疮

因阴阳不调,气血失和,风热蕴肤,气滞血癖所致。以面及手等暴露部位皮肤红斑、鳞屑、萎缩,状似蝴蝶,并可伴有关节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同义词:蝶斑疮

13.57 蝶疮流注

可能因素体不耐,风热邪毒侵袭等,以致蝶斑疮毒流窜结注,深蕴营血,损害多个脏器及皮肤与关节所致。以发热、蝶斑及全身受害脏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流注性疾病。

13.58 流皮漏

因湿热淤阻,气血亏虚所致。以颜面及身体其他部位出现褐红色小结节,融合成片、结痴出脓、坏死溃疡,愈后形成萎缩性瘫痕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59 狐惑

因肝肾阴虚,湿热毒结,或脾肾阳虚所致。以口咽、阴部蚀烂,目赤如鸡眼,小腿结节红斑等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160 白驳风

GB/T 16751.1一1997

因气血不和,外受风邪所致。以皮肤见大小形状不一的白斑,周边可有色素沉着变黑,并不痒痛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61 雀斑

因肾阴不能荣华于面,或风火郁滞孙络所致。以妇女面部出现褐色斑点,形如雀卵之色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62 黛黑斑

因水不制火,或血弱不华所致。以妇女面部出现大小形状不一的黄褐色或灰黑色斑,不高出皮肤,色枯不泽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63 披裂疮

因寒冷风燥酸碱侵袭,肌肤血行不畅,肤失濡养所致。以手足部皮肤粗糙、较裂、疼痛,裂缝中渗血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同义词:手足教裂

13.64 鸡眼

因足部(亦偶见于手部)长期受挤压、摩擦所致。以患处皮厚增生,其根深嵌入肉里,顶起硬结,形似鸡眼,行走挤压时痛甚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同义词:肉刺

13.65 手足逆肿

因风邪客于揍理,血气不和所致。以甲际后缘表皮多呈三角形剥离,触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同义词:倒刺

13.66 脐服

因手足受摩擦压迫所致。以受压处出现厚涩、质硬、圆短如茧的皮损,压痛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同义词:牛程赛;脚垫

13. 67 W瑞疽

因湿热邪毒蕴结所致。以小腿肚出现暗红色硬结,可溃烂而久不收口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同义词:驴眼疮

13.68 蟹足肿

因创伤后气血疲滞,或自发而引起。以皮肤上出现高出皮面而坚实的疤痕,形如蟹足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69 登豆疮

因表虚里实,毒热入于营血所致。以皮肤大片潮红,出现群集性帽针头至粟粒大小脓疙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70 翻花疮

因肝虚血燥,邪毒结聚皮肤,逐渐恶变而成。以生疮溃后裔肉突出,其状如菌,生长迅速,损破后流血不止为主要表现的癌病类疾病。

13.71 石疽

因痰凝湿热蕴结,气血痕滞,日久坚积不散所致。以肌肤结块坚硬不消,隐痛或不痛为主要表现,发生于肌肤的癌病类疾病。

13.71.1 上石疽

发于耳下、颈部,结块坚硬不痛,表面光滑为主症的石疽。

13-71.2 中石疽

发于一侧胯部,结块坚硬,屈靓拘痛为主症的石疽。

GB/T 16751.1一1997

13-71.3 下石疽

发于膝部,结块隐痛,久不化脓为主症的石疽。

13.72 茧唇

因脾胃湿热结聚所致。以唇红部赘生豆粒样物,渗液,结痴增厚,渐至下唇外翻似茧、脱屑,自觉胀痛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13.73 乌白癫

因湿热癖毒结于肤表所致。以皮损部位痉痒,出现苔癣样或鱼鳞样斑块、表面光滑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色素沉着者为乌癫;色素减退者为白癫。

13.74 蟒蜒疮

因正虚而毒火稽留分肉之间,或湿热盘踞经隧所致。以肢体出现疙疹或脓疤,溃破成疡,边高中低、边暗中红,附有黄绿色脓液或死肉,状如蟒蜒爬行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妇女经、带、杂病类

····

月经先期

多因气虚冲任不固,或热扰冲任,血海不宁所致。以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连续2个周期以上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类疾病。

月经后期

因肾虚、血虚,冲任不足,或血寒、气滞、痰湿阻滞冲任等所致。以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连续2个周期以上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类疾病。

月经先后无定期

多因肝郁、肾虚,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所致。以月经周期时而提前,时而延后达7天以上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类疾病。

月经过多

多因气虚冲任不固,或热伤冲任,迫血妄行所致。以月经血量较常量明显增多,而周期、经期基本正常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类疾病。

月经过少

多因精血亏少,血海失充,或经脉阻滞,血行不畅所致。以月经血量较常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行时间不足2天,经量亦少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类疾病。

经期延长

多因阴虚内热、气虚血失统摄,或痕阻冲任、血不归经等所致。以行经持续时间达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月始净,而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类疾病。

痛经

多因情志所伤、六淫为害,导致冲任阻滞,或因精血不足,胞脉失于濡养所致。以经期或经行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能,甚至剧痛昏厥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类疾病。

闭经

多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阴虚血燥,血海空虚,或因痔虫侵及胞宫,或气滞血VI、痰湿阻滞冲任所致。以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经、非怀孕而又中断达3个月以上为主要表现的月

经类疾病。

崩漏病

多因肾虚、脾虚、血热、血疲,冲任不能约制经血所致。以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如崩似漏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类疾病。

崩中

多因血热而迫血妄行,或痪血阻滞,血不循经,或气虚冲任不固所致。以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量多而势急如崩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类疾病。

14.9.2 漏下

多因肾虚、血痪,冲任失约所致。以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量少而势缓,淋漓不尽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类疾病。

14.10 经间期出血

多由阴虚血热,或肝郁化火,湿热留滞,血海不宁所致。以A组期(即排卵期)周期性出现子宫少量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14.们 经行乳房胀痛

多因肝郁气滞,痰湿阻滞所致。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乳房胀痛,或乳头胀痒作痛,甚至痛不可触碰为主要表现的月经期疾病。

14.12 经行发热

多因气血营卫失调所致。以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月经期疾病。

14.13 经行头痛

多因气血亏虚,血不上荣,或气滞血痕,脉络不畅,或阴虚肝旺所致。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头痛为主要表现的月经期疾病。

14.14 经行身痛

多因血虚经脉失养,或寒凝血痕,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身体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月经期疾病。

14.15 经行泄泻

多因脾肾阳气亏虚所致。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大便泄泻,日行数次为主要表现的月经期疾病。

14.16 经行吐鲤

多因血热冲气上逆,灼伤血络所致。以经期或经行前后,周期性出现吐血或in血,并伴有经量减少或不行为主要表现的月经期疾病。

14.17 经行口糜

多因阴虚火旺,胃热熏蒸所致。以每值临经或经行时,周期性出现口舌糜烂为主要表现的月经期疾病。

14.18 经行风疹块

多因阴虚血燥生风所致。以经前或行经期间,周期性出现周身皮肤疹痒,起风团为主要表现的月经期疾病。

14.19 经行眩晕

多因阴血亏虚,肝阳偏亢,或痰湿内阻,清阳不升所致。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的月经期疾病。

14.20 经行浮肿

多因脾肾阳虚,或气滞湿阻所致。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面睑或手肘脚躁浮肿为主要表现的月经期疾病。

14.21 经行情志异常

多因肝气郁结,或痰火上扰等所致。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烦躁易怒,悲伤欲哭,或情志抑郁,彻夜不眠等为主要表现的月经期疾病。

14.22 绝经前后诸症

多因肾气渐衰,天癸将竭,阴阳失调所致。以妇女在绝经前后,或轻或重、或久或暂出现月经紊乱,烘热汗出,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心悸,烦躁易怒,浮肿便塘,皮肤燥痒等为常见表现的妇科疾病。

经断复来

多因血热、脾虚、肾虚等所致。以女子年逾49岁、绝经1年以上而又复行经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带下病

因湿热、湿毒,或脾虚、肾虚等所致。以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不孕

因肾虚、肝郁、痰湿、血癖,使冲任、胞宫功能失调所致。以育龄期妇女婚后或末次妊娠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男方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受孕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性冷

因肾气亏虚等所致。以妇人性欲低下,长期对性生活缺乏快感甚至厌恶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梦交

多因情志失调、阴虚火旺等所致。以女子常出现与异性交配的梦景为主要表现的郁病类疾病。

热入血室

多因经期感受邪毒所致。以妇女在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寒热如疟,或胸胁、少腹满痛,或澹语,或伴经量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盆腔炎

多因湿热邪毒侵及盆腔,气血痕阻所致。以小腹或少腹疼痛拒按或坠胀,引及腰能,或伴发热,白带增多等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石瘦

多因气血痪滞等,使胞宫宫体生瘤所致。以月经周期提前,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肠覃

多因气滞痰浊停聚卵巢所致。以子宫旁少腹内出现圆滑柔韧的肿块,一般不影响月经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阴户囊肿

多因痰浊留滞所致。以女性阴道口一侧或双侧出现囊性肿块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宫颈息肉

因子宫颈管粘膜增生向宫颈外口凸出,形成1个或多个赘生物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阴挺

多因脾肾气虚所致。以子宫位置沿阴道下降,甚则脱垂于阴道外,或阴道前、后壁同时有不同程度的膨出,甚至脱出阴道口外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阴吹

多因腑气失调,或气滞痰阻等所致。以妇女阴道中时时有气排出,并有声响,状如矢气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阴痒

多因湿热下注,或阴虚血燥所致。以女性外阴及阴道痉痒,甚则痒痛难忍,或伴带下增多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女阴湿疹

多因感受风热湿毒等所致。以大小阴唇及肛周皮肤潮红、痰痒、肿胀、糜烂等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阴燥

多因肾阴亏虚,阳虚阴寒,血虚化燥,湿热下注等所致。以女性外阴皮肤和粘膜不同程度地变白、粗糙,甚至逐渐萎缩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阴疮

多因热毒侵淫,或寒邪凝结等所致。以妇女阴户肿痛,甚至化脓破溃,或阴户侧出现肿块如蚕茧状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尿痰

多因产伤、妇科手术损伤、疮疡等所致。以女性膀胧或输尿管与阴道之间有瘩道相通,出现尿液从阴道排出为主要表现的痰病类疾病。

粪痪

多因产伤、妇科手术损伤、疮疡等所致。以直肠与阴道间有痰道相通,出现粪便从阴道排出为主要表现的瘩病类疾病。

女阴损伤

因外伤等所致。以女阴局部红肿疼痛、痰斑,或皮肤破损等为主要表现的损伤类疾病。

胎、产及其疾病

····

早孕

妊娠不满3个月的阶段。

假孕

多因精神意念,肝郁气滞等所致。以妇女月经停闭,自觉为怀孕,腹部渐胀大,甚至自觉有胎动感,而检验证实并非妊娠的妇科疾病。

多胎

一次妊娠同时有两个(双胎)或三个(品胎)以上的胎儿。

异位妊娠

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而导致一系列病变的妊娠疾病。由于受精卵着床部位的不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子宫间质部妊娠等。

葡萄胎

胚胎异常,累累成串,细蒂相连,状如葡萄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恶阻

因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以妊娠期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甚至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同义词:妊娠呕吐

胎漏

多因冲任气血不调,胎元不固所致。以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而无腰酸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胎动不安

多因冲任气血不和,胎元不固所致。以妊娠期间仅有腰酸腹痛或下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滑胎

因察赋虚弱,肾虚冲任不固所致。以怀孕后出现自然流产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的妊娠疾病。

胎萎不长

多因母体气血虚弱,脾肾不足或孕后将养失宜以致胎失所养所致。以妊娠四、五个月后,孕妇子宫增大明显小于正常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迟缓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胎水过少

多因气血亏虚,阴津亏损等所致。以妊娠足月时羊水量少于300 mL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胎水过多

多因脾阳不足,气化失常,湿聚胞中所致。以妊娠四、五个月后,出现胎水(羊水)过多,腹大异常,胸腹满闷,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暗产

多因肾虚、肝郁、房室不节等所致。指受孕而早早自然流产,常不知受孕而误认为是一次月经的疾病。

堕胎

多因肾虚、气血虚弱、血热、血痕等使胎元失固所致。指胚胎在12周以内自然陨堕的妊娠疾病。

小产

多因肾虚、气血虚弱、血热、血痪等使胎元失固所致。指胚胎在12^-28周内自然陨堕的妊娠疾病。

早产

多因脾肾气虚,或跌仆损伤、服药等所致。指妊娠在28足周后至37足周前而中断妊娠。

过期不产

妊娠超过42周仍未分娩。

死胎

多因跌仆闪挫、母患热病、误服药物、母体虚弱等所致。指胎儿在宫内死亡的妊娠疾病。

胎死不下

多因气血虚弱,脾虚湿困,或痕血内阻所致。指胎儿已死而稽留不产的妊娠疾病。

胞阻

多因胞脉、胞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指妊娠期间小腹隐隐疼痛,时作时止,尚未引及胎元的妊娠疾病。

同义词:妊娠腹痛

子肿

多因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泛溢肌肤,或气滞水停所致。以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肿胀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同义词:妊娠肿胀

子眩

多因肝阳上亢,或气血虚弱、痰浊奎盛所致。以妊娠期间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模糊,重则头痛恶心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同义词:妊娠眩晕

子痈

多因肝风内动,或痰火上扰所致。以妊娠晚期或正值产时或产后,出现忽然眩晕倒仆,昏不知人,四肢搐栩,全身强直,双目上视,时醒时发,甚或昏迷不醒等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子悬

多因肝郁、脾虚等使气血不和,胎气上逆所致。以妊娠中晚期,孕妇自觉胸胁胀满,呼吸喘促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同义词:胎气上逆

子烦

多因阴虚、痰火、肝郁等所致。以妊娠期间出现烦闷不安、郁郁不乐,或心惊胆怯、烦躁易怒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同义词:妊娠心烦

子暗

Gs/T 16751.1一1997

多因肺肾阴虚等所致。以妊娠晚期出现声音嘶哑,音浊不扬,甚至不能出声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同义词:妊娠失音

15.27 子嗽

多因阴虚肺燥,或外感风寒、脾虚痰饮等,使肺失宣降所致。以妊娠期间,出现咳嗽经久难愈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同义词:妊娠咳嗽

15.28 子淋

多因湿热或阴虚,膀胧气化失常所致。以妊娠期间出现尿频、尿急、淋漓涩痛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同义词:妊娠小便淋痛

15. 29 转胞

多因肾虚或气虚,胎气下坠,压迫膀胧,水道不利所致。以妊娠期间小腹胀急而小便不能自解为

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同义词:妊娠小便不通

15.30 妊娠痰痒症

多因肝胆郁热所致。以妊娠期间出现皮肤发痒,甚则遍及全身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15.31 孕痈

多因热毒蕴结等所致。以妊娠期间合并肠痈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15.32 妊娠下肢抽筋

多因孕后精血养胎,筋脉失养所致。以妊娠后期出现小腿抽痛,常在夜间或睡眠时加剧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15.33 妊娠风疹

因感受风疹病毒所致。以孕妇出现皮肤发红起团块或斑疹、丘疹,伴发热、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15.34 妊娠疤疹

因感受疤疹病毒所致。以孕妇外阴、肛周和阴道出现疤疹、色红肿起,可有疼痛,白带增多,尿痛,乏力,低热,腹股间脊核肿大压痛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15.35 妊娠偏头痛

多因血虚肝旺,阴虚阳亢等所致。以孕妇出现单侧或双侧头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反复发作,甚者可伴恶心呕吐、视力障碍、感觉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15.36 妊娠贫血

多因精血亏虚所致。以孕妇出现倦怠气短,面色淡白,浮肿,食欲不振,血红蛋白或红细胞下降明显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15.37 妊娠紫瘫

多因血热、血癖所致。以孕妇皮下或粘膜出现紫斑,遍及肢体,甚至出现鼻Im、尿血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15.38 妊娠消渴

原有消渴(糖尿病)而合并妊娠,或孕前原有隐性糖尿病于妊娠后发展为糖尿病者。

15.39 难产

妊娠足月分娩时,胎儿及附属物不能顺利娩出的产科疾病。

15.39.1 交骨不开难产

分娩时耻骨联合(耻骨弓状韧带处)不松动,影响胎先露下降所致的难产。

GB/T 16751.1一1997

15-39.2 胎位异常难产

因胎位异常导致胎先露不能下降所致的难产。

15-39.3 胎儿异常难产

因胎儿发育异常所致的难产。

15.40 胞衣[膜〕先〔早〕破

多因气虚下陷,或外伤致胎膜破损。以临产前胎衣已破裂,胎水外流,影响分娩进程或致胎儿死亡的产科疾病。

15.41 脐带绕颈

脐带缠绕胎儿颈部(或四肢、躯干)所致分娩困难的产科疾病。

15.42 胞衣不下

胎儿娩出后超过0. 5 h,胞衣仍不能娩出为主要表现的产科疾病。

15.43 滞产

多因气血失调,寒凝气滞,或产妇疲劳虚弱等所致。以总产程超过24 h为主要表现的产科疾病。

15.44 新产出血[血崩〕

多因子宫内胎膜或胎盘残留,或产伤,或凝血障碍所致。以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400 mL为主要表现的产后疾病。

15.45 晚期产后出血

多因气虚、血癖,或感染邪毒,或子宫复旧不良所致。以分娩24 h后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产后疾病。

15.46 产后血晕

多因血虚气脱或癖阻气闭所致。以产妇刚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奎气急,心烦不安,甚至神昏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的产后疾病。

15.47 产后痉病

多因血虚、阴虚或感染邪毒所致。以新产后或产褥期内,产妇发生手足抽搐、项背强直,甚或口嚓、角弓反张等为主要表现的产后疾病。

15.48 (产后)恶露不下

多因血癖所致。以胎盘娩出后,胞宫内的余血浊液停留不下,或下亦甚少,并伴小腹疼痛等症为主要表现的产后疾病。

15.49 (产后)恶露不绝[净]

多因血热、血痪、气虚,气血运行失常,或感染邪毒所致。以恶露持续3周以上仍淋漓不净为主要表现的产后疾病。

15.50 产后腹痛

多因产后气血运行不畅,子宫收缩所致。以新产后出现小腹阵阵作痛难忍为主要表现的产后疾病。

同义词:儿枕痛

15.51 产后大便难

多因血虚津亏失润,或气虚传导无力所致。以产后大便艰涩,数日不解,或难以排出,腹胀口燥,或有腹痛为主要表现的产后疾病。

15.52 产后小便不通

多因滞产膀胧受压,或产时用力过度,耗伤气血,膀胧气化失司所致。以产后小便储留膀胧,难以排出或点滴而下,小腹胀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产后疾病。

15.53 产后小便失禁

多因肺肾气虚,膀胧失约,或因产时损伤膀胧所致。以产后小便不能自制,或睡中自遗为卞要表现的产后疾病。

产后小便淋痛

多因气虚或湿热、郁火所致。以产后尿频、尿急、淋漓涩痛为主要表现的产后疾病。

产后发热

多因产后感染邪毒,或因血虚、血察,或因外感等所致。以产褥期出现发热为主症,或伴其他症状的产后疾病。

产褥中暑

妇女在暑月产育,因居室高温闷热,衣被过厚,体热不能及时散发所致。以胸闷头晕、恶心、发热、出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产后疾病。

产后汗症

包括产后自汗、产后盗汗。产后气虚膝理不密,出现汗出不止,动则益甚者,为产后自汗。阴虚内热,出现睡时汗出,醒后即止者,为产后盗汗。

产后身痛

多因产后血虚、肾虚,筋脉失养,或外邪乘虚侵袭经脉,气血运行受阻所致。以产褥期间出现肢体或关节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产后疾病。

缺乳

多因气血不足,不能生乳,或肝气郁结,乳汁阻滞所致。以产妇在哺乳期乳汁甚少或全无为主要表现的产后疾病。

同义词:乳汁不行

产后乳汁自出

因气虚不能固摄乳汁,或肝经郁热迫乳汁外溢所致。以产后未经婴儿吮吸而乳汁自然流出为主要表现的产后疾病。

血风劳

因失血,或癌瘤,或感染邪毒,或手术及外伤头部,以致精血不足,脏气亏损而形成。以性征萎缩,性欲减退,毛发脱落,消瘦,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

同义词:产后劳

新生儿病、小儿特发病

初生不啼

多因难产,或寒气内迫所致。以婴儿娩出后1-2 min不能啼哭,或呼吸不利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

同义词:闷脐生

初生不乳

因胎内患病、产伤、产时受寒、羊水秽血吸入腹内,或早产等所致。以婴儿不能吮乳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

初生儿呕吐

多因察赋不足,或喂养不当所致。以婴儿于哺乳后呕吐乳食,甚至形体消瘦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

初生儿腹泻

因脾胃嫩弱,感受外邪,脾胃受纳运化失调所致。以婴儿出现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

初生大便不通

因胎热内积肠道,或察赋不足,或先天肠道畸形所致。以婴儿出生后24 h无胎便,尔后腹胀、呕吐粪水等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

16.6 初生小便不通

多因胎热蕴于膀胧,或察赋不足,膀胧气化不行,或因肾缺如及尿道畸形等所致。以婴儿出生36h后仍无尿液排出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

16.7 初生儿喘促

因出生后感受外邪,或吸入秽毒等,使肺气郁闭所致。以婴儿不乳,或口吐白沫、喘憋、紫给等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

16.8 鹅口疮

因感受邪毒,心脾积热,上熏口舌所致。以口腔、舌上出现片状白屑,状如鹅口为主要表现的口腔疾病。

同义词:雪口

16.9 胎黄

因胎儿期感受湿热,或湿浊疲阻所致。以婴儿出现皮肤、粘膜、巩膜发黄为主要表现的疽病类疾病。

16.10 脐风

因断脐处理不洁,感染风毒所致。以婴儿唇青口撮,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甚至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痉病类疾病。

16.11 奶[胎〕癣

因风湿热邪浸淫皮肤所致。以哺乳期婴儿头面或身体其他部位出现湿性或干性皮疹为主要表现的湿疮类疾病。

16.12 脐疮

因水湿秽毒侵蕴脐部所致。以婴儿脐部红肿灼热,甚至糜烂、流脓水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16.13 脐湿

因水湿秽毒浸淫脐部所致。以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创面渗出脂液,浸淫不干,或微见红肿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

16.14 脐血

因脐带结扎过松或过紧所致。以婴儿断脐后脐带断端有血液渗出,经久不止为主要表现的出血类疾病。

16.15 脐突「病]

因先天发育不良,或生后过于啼叫努挣,使小肠脂膜突入脐中所致。以婴儿脐部突起,虚大光浮,按压肿物可推回腹内为主要表现的病病类疾病。

16.16 滞颐

因脾脏虚冷,或脾胃蕴热,津液不收所致。以小儿经常不自觉地自口中溢出涎液为主要表现的不固类疾病。

16.17 燕口疮

因心脾积热,或虚火上炎所致。以小儿口角两侧唇边出现溃疡或糜烂为主要表现的口腔类疾病。

同义词:口吻疮

16.18 解颅

因先天不足,颅内受损,或因热毒a滞,水湿停积于脑所致。以头颅增大,自门和颅缝开解为主要表现的小儿疾病。

16.19 夜啼

因脾寒、心热、惊恐等所致。以1岁以内婴儿经常在夜间啼哭不停,甚至通宵达旦,而白天如常为主要表现的小儿疾病。

cB/T '16751.1一1997

16.20 奶「假〕麻〔疹〕

因感受时行疫毒所致。以哺乳期婴儿骤起高热,热退后肌肤出现玫瑰色细散皮疹为主要表现的出疹类疾病。

16.21 臀红

因尿布浸渍所致。以婴儿臀部、会阴、阴囊、大腿内侧皮肤出现红斑、糜烂、渗液为主要表现的小儿皮肤疾病。

同义词:湮民疮

16.22 赤游丹

因外感风毒,或胎热内蕴,发于肌肤所致。以婴儿于发病部位出现皮肤红肿,形如云片、色赤如丹、游走不定为主要表现的小儿皮肤疾病。

16.23 疮病

因喂养不当,损伤脾胃,津气耗伤,影响生长发育。以全身虚弱赢瘦为主要表现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16.23.1 疮气

疮病初期,脾失健运,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食欲不振为特点的疮病。

16-23.2 疮积

疮病中期,虚实错杂,以体瘦显著,面色萎黄,腹胀青筋,精神不振为特点的疮病。

16-23.3 干疮

疮病极期,气血干涸,以皮肤干瘪,骨瘦如柴为特点的疮病。

16.24 积滞

因乳食内积,脾胃受损所致。以小儿腹泻或便秘,呕吐,腹胀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肠胃疾病。

16.24.1 乳积

1岁以下小儿因伤乳所致的积滞。

16-24.2 食积

1岁以上小儿因伤食所致的积滞。

16.25 肺炎喘嗽

因外邪犯肺,痰阻气道,导致肺气郁闭。以小儿发热、咳嗽、气喘、鼻煽为主要表现的肺系疾病。

16.26 询楼病

因先天不足或后天调养失当所致。以小儿发育迟缓,骨软变形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包括古代所说五迟、五软、鸡胸、龟背等病症。

16.27 呆小病

因先天不足,或地理、遗传等因素所致。以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特殊外貌,智力迟钝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

16.28 小儿痴呆

因先天不足,或后天调养失当等所致。以小儿智力低下为主要表现的劳病类疾病。

16.29 小儿惊风

因多种原因、多种疾病所致。以小儿神昏、惊厥、抽搐为主要表现的痉病类疾病。

16.29.1 急惊风

多因感受时邪,肠胃湿热积滞,以及惊恐、痰食等所致。于多种疾病中突然出现神昏、目直、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四肢抽搐为主要表现的痉病类疾病。

16.29.2 慢惊风

因气血亏虚,或由急惊风转化而成。于多种疾病中出现手足蠕动,或抽搐时作时止,神疲面白.大便色青等为主要表现的痉病类疾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