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中中药的选择——辨病用药 肺癌:猫爪草、山慈菇、鱼腥草、浙贝; 乳腺癌:蒲公英、穿山甲、漏芦; 食管癌:石见穿、威灵仙、壁虎、全蝎; 胃癌:藤梨根、龙葵; 肝癌:土鳖虫、垂盆草、山慈菇; 结直肠癌:薏苡仁、乌梅、山慈菇、鬼箭草、苦参; 宫颈癌:半边莲、蛇舌草、紫草、土茯苓、山慈菇、白英、山豆根; 鼻咽癌:山豆根、苍耳子、石上柏、射干; 膀胱癌:白英、龙葵、蛇莓、石苇; 白血病:青黛、蚤休、地骨皮、大青叶、板蓝根等; 抗肿瘤中药中肺癌不同病理分型用药选择 鳞癌:山豆根、冬凌草、蟾皮; 腺癌:龙葵、山慈菇、蛇莓; 未分化癌:黄药子、徐长卿; 淋巴结转移:海藻、昆布、山慈菇; 骨转移:肿节风、川乌、透骨草、补骨脂、骨碎补; 脑转移:蜈蚣、全蝎、僵蚕。 肿瘤中医药治疗中常用药物——辩证用药 热毒赤盛: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半枝莲、龙葵、蚤休、蒲公英、苦参、青黛等; 瘀血阻滞:三棱、莪术、丹参、桃仁、穿山甲、鬼箭羽、大黄、延胡索、郁金等; 痰结凝聚:瓜蒌、贝母、南星、半夏、杏仁、百部、马兜铃、海蛤壳、牡蛎、海藻等; 湿毒蕴结:猪苓、泽泻、防己、土茯苓、瞿麦、菝葜、萆薢等; 气虚:人参、黄芪、茯苓、白术; 血虚:熟地、当归、白芍; 阴虚:女贞子、旱莲草、天麦冬; 阳虚:仙灵脾、杜仲、巴戟天。 抑制致癌作用及具有治疗癌前病变的中药举隅 ①六味地黄丸、冬凌草治疗食管上皮重度增生; ②小健中汤治疗萎缩性胃炎并肠上皮化; ③斑蝥酊外擦外阴治疗白斑; ④柴胡汤、加味逍遥散预防及治疗肝硬化癌变; ⑤云南白药、平消片治疗消化道肿瘤; ⑥六神丸、梅花点舌丹治头颈及咽喉部癌症; ⑦犀黄丸、小金丹治胸腹部癌肿及恶性淋巴瘤等。 中医药在治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在治疗中药治疗恶肿瘤的我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强调辩证用药和辩病用药相结合。 2、宜平补,忌大补,宜温平,忌苦寒、中晚期放化疗后,全身虚弱,虚则补之,而又虚不受补,此时不宜大补宜平补,宜循序渐进,如苦寒之药易伤脾胃,宜采用温平之药,使脾胃得健,阴瘤得散。 3、强调扶正药的应用、正气不足贯穿于肿瘤发病的始终,因此,肿瘤治疗十分强调扶正药的应用,如灵芝,虫草,人参等。 4、用药量宜大、肿瘤病情复杂,病势沉疴,用药非重剂不可,但使用毒性药时,必需严格掌握剂量,中病即止,避免中毒。 在遵循以上治疗法则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为广大患者减轻病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