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理素养】雪崩的发生和气候变暖有直接关系?

 风吟楼 2020-05-20


当地时间1月17日,尼泊尔境内喜马拉雅山脉安纳普尔那峰地区发生雪崩,4名韩国游客与2名尼泊尔向导失踪,当地部门称,有中国游客也在同一路线遇险,当地警队已展开搜救,目前中国游客已脱险。

提起雪崩,大部分的人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它频繁地出现在影视作品和新闻当中,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亲身经历过。


△电影资料

01

雪崩是指山坡积雪内聚力抵抗不了重力引力时快速下滑的一种“自然现象”。

雪崩的发生,必然有大量的积雪。积雪本身有重力,有下滑的趋势,但是积雪之所以能够保持不动与雪层和地面的摩擦力、雪之间的内聚力都有关系。

外界的力量打破了雪内部的平衡时,造成向下的力比向上的力大,积雪就会开始滑动,就有可能产生雪崩。


电影资料

02

外界的力量有很多,大风、降水、气温升高等都可能引发不稳定积雪的雪崩。

但是雪崩一定与全球变暖有着直接的关联吗?

其实并不是。

雪崩是瞬间发生的事件,而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长期过程。雪崩和全球变暖并不一定直接相关。雪崩需要有物质来源,即高山区的降雪。实际上,高山区的降雪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差异很大,目前并不能够用“气候变暖”来诠释。

03

都知道雪崩不可小觑,但它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呢?

以2017年意大利中部发生的某一次雪崩为例,它直接将海拔位于1200米的4层宾馆推移10余米,冲击力可想而知。

意大利雪崩中,四层建筑被推动了10余米


除了雪崩本身,雪崩引起的空气剧烈震荡也很危险。

1960年1月10日,在瓦斯卡兰山峰发生了一次大雪崩,快速行进的冰雪巨龙,形成了强大的空气压力,使许多人窒息而死。

04

既然雪崩的威力如此巨大,遇到它时,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记住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要与雪赛跑,毕竟移动速度可超80米/秒的它,我们真的跑不过。

正确的做法是向雪冲方向的两边逃跑,如果遇到石头等遮蔽物,立刻躲到后面,防止被雪直接压倒。

如果不幸被雪覆盖,被掩埋者应尽量探寻雪中空气生存空间,保证呼吸,并在雪中树立起标识,让同伴能够找到。

当然,最好还是尽量避免遇上雪崩,在滑雪或者登山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了解当地天气情况与地形。


【地理试题中的雪崩】

米堆冰川位于米堆河(雅鲁藏布江下游的二级支流)的上游,是我国海最低的冰川,在米堆冰川附近,一天内可以观察到多次雪崩。下图为米堆冰川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米堆冰川成为我国海拔最低的冰川是因为(    )

A.纬度位置低           B.受西南季风影响    

C.位于山地阳坡        D.森林分布海拔低

2.米堆冰湖(    )

A.能够减少下游的河流水量        

B.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

C.主要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D.会使下游突发洪涝灾害

3.近些年米堆冰川雪崩更加频繁主要是因为(    )

A.地势起伏变        B.外来游客增多    

C.全球气候变暖        D.冬季降水减少

【答案】1.B 2.D 3.C

【解析】

1.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米堆冰川位于我国西藏东南部地区,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势较低,夏季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河谷而上,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大量的降水;又因阴雨天气多,导致太阳辐射弱,所以冰川海拔低。故选B。

2.米堆冰湖能够补给下游的河流水量,故A错误。考察河湖补给关系: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判断出当地气候类型,得出此处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再进行河湖补给关系的判断,(配合地形)注意内陆地区及有季节性变化的地区;米堆冰湖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B错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影响湖泊主要补给来源,由材料可知,在湖泊下游形成冰川,而冰川经(1)判断得出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而湖泊位置即可推断出主要为冰雪融水补给,亦可以理解为:材料中强调此地“一天内可以观察到多次雪崩”,故湖泊地区受到冰川作用明显,属于冰川作用湖泊,故可排除此地为“降水补给”;冰山运动过程中,对所经地区的地质作用主要有侵蚀和刨蚀,地势低洼的地方,会积水成湖,米堆冰湖位于冰川下部,应是冰川作用形成的,C错误;夏季冰川融化,进湖水量远大于出湖水量,使湖水水位抬升快,泥石流物质也在湖盆堆积抬高水位,易使冰湖溃决,D正确。故选D。

3.地势起伏大,坡度陡,为雪崩的发生提供了地形条件,但题干仅限于“近些年”,近些年该区域地壳运动比较缓慢,地势变化不大,A错误;外来游客增多对雪崩所起的作用有限,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使融雪量增加,雪崩更加频繁,C正确;冬季降水减少,会减少积雪量,减少雪崩次数,D错误。故选C。

4.(2016年·海南卷)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火山喷发、地震等可诱发雪崩。某年5月31日,甲市(位置见图9)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该市130千米 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几乎被毁,人员伤亡惨重。据此读图回答问题。


分析此次雪崩形成及乙市受灾严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

附近山地海拔高,终年积雪;地震破坏积雪稳定性,诱发雪崩;山体坡度大,雪崩速度快,冲击力大,破坏性强;乙市位于雪崩路径上,雪崩突发,到达时间短,人员来不及逃生。

【解析】

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既与灾害本身的自然属性相关,也与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有关。自然灾害本身的强度又与灾害体的体积、质量、速度、影响时间等方面有关系;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又与预报预警、防护措施、应急时间、人员的防灾意识等有关。根据图中信息,乙地附近海拔高达5000多米,最高山峰达6760米,说明山地有终年积雪,同时乙地附近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陡,当出现雪崩时雪崩的速度快,冲击力大;乙市靠近山峰,位于雪崩的路径上,雪崩发生时,到达时间段,人员来不及逃生。

5.(2016衡水中学三模)雪崩是当山坡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力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的现象。近年来,随着高山探险及其他人类活动的加剧,雪崩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不断增加,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雪崩的严重性与多个因素有关,尤其重要的是坡度。下图为我国某地区雪崩与坡度关系图。 


据图说明坡度与雪崩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雪崩主要分布在30°-40°坡度范围内;(2分)坡度过大或过小,雪崩都相对较少。(2分)

原因:坡度是雪崩物质积累和原动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坡度过大,积雪不易积累,缺乏充足的物质来源,因而不易形成雪崩;(3分)坡度过小,积雪下滑的动力不足,亦不易形成雪崩。(3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