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考官出上联:“闲看门中月”,9岁小孩对出下联,众人称赞

 文山书院 2020-05-21

古往今来,才子佳人无数,这些天赋异禀的“能人”从小“骨骼清奇”,似乎身上有与生俱来的“救世”力量,表现出超凡的才智,被冠以“神童”的称号。现代人教育发达,再加上营养丰富,小孩子越来越聪明是人类进化的表现,而在古代如果家中有“神童”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并且经过“神化”处理,被喻为“文曲星”转世也是大有人在。

《四书》《五经》是古人学习的基础“教材”,但凡有些学问的人,他们都有着较深的诗词功底,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使诗词文学的水平达到了巅峰时期,随口成章亦是常态,而对联作为一项趣味性较高的文学形式,成为古人调侃与消遣的游戏之一,其中不乏一些“神童”参与其中。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位清朝时期的“神童”, 考官提出上联:“闲看门中月”,9岁小孩对出下联,让旁观的众人竟然不敢信。一副看似平常的上联,有怎样的故事在里面呢?

一、清朝文学氛围

清朝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尤其在小说方面更是达到了一个创作高峰时代,除了《红楼梦》之外,还有《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官场现形记》等脍炙人口的名作。

如此“量产”小说的文学氛围,诗词作为小说创作的“基本功”,在清代步入了鼎盛时期,被后人喻为古代诗词的“中兴”。

诗词同样讲究“门派”,常见的有婉约派、花间派、豪放派等等,发展到清朝时,流派纷呈,诗学主张同样是多样性发展,在原有“门派”的基础上,出现了“性灵派”, 张问陶、袁枚、赵翼这三位诗人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

“性灵派”主张诗词创作时要抒写性情,强调独创,反对摹拟,并且更加在意创作的灵感,思维的活跃程度决定“性灵派”诗词的质量,想象力越丰富,灵感越多,这才是诗词的精髓所在。因而“性灵派”在乾嘉时期成为诗词发展的主流,像对联这样的文雅休闲嗜好,更是受到了深深的影响。

二、机关联的趣味

对联本身就是非常贴近生活的文学形式,雅俗共赏是其最根本的特征,灵活性、多样性是对联的最大特点,在“性灵派”的影响下,清朝时期对联的发展融入了更多的“技巧”在里面,除了即兴出联之外,内含“机关”的对联比比皆是,以表现出巧妙的心思与灵动的笔触。

用通俗点的话来讲,就是在对联时更讲究“意境”,灵感往往是与意境直接挂勾而来的创作本领,决定着对联的质量,意在巧妙、心思独到,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或者是茅塞顿开的感悟,这也是对联的趣味所在。

据传,乾隆皇帝率群臣登泰山祭祀岱庙,当时庙前正有野台梆子戏上演《西厢记》,乾隆灵机一动,对纪晓岚出联:“东岳庙,演西厢,南腔北调”,这一联中不但描述了当时的情景,而且包含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可以称之为“机关联”。

纪晓岚略加思索对出“春和坊,卖夏布,秋收冬藏”,以“春夏秋冬”四季对出下联,与上联的“东西南北”方位呼应,不得不令人叫绝。

机关联内容涵盖面之深度和广度非一般对联所能及,与普通对联相比,机关联对格律及平仄的要求少了几分苛刻,重在趣味性和知识面,更讲究知识的积累和博采众长,以及对汉字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说,能够对得上机关联不仅需要才思灵敏,更需要有扎实的文学基础,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位九岁的“神童”是如何应对的呢?

三、“神童”从容应对

在文学大环境的熏陶下,自然会影响到下一代。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一个普通人家出生了一名男婴,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史致俨。

史致俨虽然没有其他孩子那样优越的成长环境,家境贫寒却丝毫未影响他的天资聪颖。乾隆时期的文化教育已经达到了相对普及的程度,史致俨同样享受到了基础教育,再加上聪颖的天赋,年纪幼小在乡里就已经被喻名“神童”。

九岁的史致俨在同龄人中已然是佼佼者,成为当时年纪最小的考生。我们都知道,古时男子学成之后都会参加科举考试,是名落孙山,还是衣锦还乡从此改变命运都在此一举。但参加考试的基本都是成年男子,九岁的史致俨参加乡试,即使在现代也可以说是奇闻。

当史致俨步入考场时,考官对这位“神童”早已闻名于耳,便想试试真假,看到史致俨后对他说,“我出一联,你能否对上呢?”,史致俨听后躬身行礼道,“还请大人不吝赐教。”

考官见史致俨如此乖巧懂得礼数,心生几分好感,惜才之心人皆有之,便有心“为难”一下这个“神童”,看看有多少真才实学,提出上联:“闲看门中月”。

这副上联比较通俗易懂,看似简单,殊不知其中内藏“机关”。在古代“闲”字是繁体的“閒”,这个字是由“门”和“月”组成。“闲看门中月”这副上联并不单指景物描述,同时还是机关联中的一种——“拆字联”。

拆字联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于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这在对联文学中也是常见的一种游戏形式,考官出联意在拆字,“閒”字包含了后面的“门”与“月”,就连出联后的考官自已都感觉对于九岁的史致俨来说确实是有点“刁难”之意。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史致俨只是略思索了片刻便对出下联:“思耕心上田”。“思”字是由“田”和“心”字构成,史致俨巧妙地拆“思”字,严谨地对上了考官的“闲”字,并且还表达出了普通人家的农耕生活,与考官富贵人家的闲情逸致相应成趣。

当九岁的史致俨对出下联后,本来还在高度调动自已的大脑运转的其他众考生们不敢相信,史致俨竟然这么快就对出了下联,并且对仗工整,极具意境,可见其扎实的基本功和广博的才学,纷纷叫好,史致俨一时名声大噪。

如此“神童”前途自然不可限量,据史书上记载:“嘉庆四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督四川学政。……道光元年,典湖北乡试。累迁内阁学士。三年,擢刑部侍郎,调礼部。五年,督福建学政。……十八年,乞解职。寻卒,年七十九,赠太子太保,祀乡贤及名宦祠。”

小结:

对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之所以传承至今,其具有独特魅力所在,除了平常的对联之外,更有“机关”的乐趣潜在其中,体现出文字游戏的别样乐趣,从古至今,有很多有名的拆字联流传下来。

比如:“品泉茶,三口白水;竺仙庵,二个山人。”上联将“品”拆成三个“口”,“泉”拆为“白水”;下联把“竺”拆成二个“个”,“仙”拆成“山人”二字。上下联拆字对仗工整,使整联表达出闲情雅致的意境。

今天在这里也给朋友们出一副机关联,看朋友们有无兴趣来应对呢:近世进士尽是近视。这应该是一副“老联”了,欢迎朋友们来试下哦!

参考资料:《才子纪晓岚》《清史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