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三十年
【原文】三十年,春,王正月,楚子使薳颇来聘1。
夏,四月,蔡世子般弑2其君固。
五月,甲午,宋灾,伯姬卒。
天王杀其弟年夫3。
王子瑕奔晋。
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宋共姬。外夫人不书葬,此何以书?隐之也。何隐尔?宋灾,伯姬卒焉。其称谥何?贤也。何贤尔?宋灾,伯姬存焉。有司复曰:“火至矣,请出。”伯姬曰:“不可。吾闻之也。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傅至矣,母未至也。”逮乎火而死。
郑良霄出奔许4。自许入于郑。郑人杀良霄。
冬,十月,葬蔡景公。贼未讨,何以书葬?君子辞也。晋人、齐人、宋人、卫人、郑人、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娄人会于澶渊。宋灾故。宋灾故者何?诸侯会于澶渊,凡为宋灾故也。会未有言其所为者,此言所为何?录伯姬也。诸侯相聚,而更宋之所丧,曰:“死者不可复生,尔财复矣。”此大事也,曷为使微者?卿也。卿则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卿不得忧诸侯也。
【译文】鲁襄公三十年,春季,周历正月,楚共王派遣令尹薳颇来鲁国访问。
夏季,四月,蔡国世子般弑杀他的国君固。
五月,甲午这天,宋国发生火灾,伯姬被火烧死去世了。
周景王杀了他的弟弟年夫。
周大夫王子瑕逃亡到晋国。
秋季,七月,鲁国大夫叔弓去到宋国。安葬了宋共姬。鲁国以外的国君夫人是不记载葬礼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因为怜悯她。为什么怜悯她呢?因为宋国发生火灾,伯姬被烧死了。这里称伯姬的溢号是什么意思呢?是认为她贤良。她怎样贤良呢?宋国宫室发生火灾时,伯姬就在里面,当时有关官员向她报告,说:“大火已经烧到这里了,请夫人赶快出去。”伯姬说:“不行。我听说,妇女如果晚上有事出门,没有见到师父和保姆是不能离开寝宫的。现在师父已经到了,保姆还没有到呢。”大火很快烧到她,她因此死了。
郑国大夫良霄逃亡到许国。后来又从许国进入郑国。郑国人杀死了良霄。
冬季,十月,安葬蔡景公。弑杀景公的贼人还没有讨伐,为什么就记载葬礼呢?这是君子为中原各国避讳的说法。晋国人、齐国人、宋国人、卫国人、郑国人、曹国人、莒国人、邾娄国人、滕国人、薛国人、杞国人、小邾娄国人在澶渊这个地方聚会。都是为了宋国的火灾。“宋灾故”是什么意思?诸侯在澶渊这个地方聚会,就是因为宋国发生火灾的缘故。《春秋》记载诸侯会晤从来不说会晤是为了什么事的,这里说诸侯会晤是为了什么事是什么意思?是为了记载伯姬。在这次会上,诸侯相互聚敛财物,准备归还被他们掠走的宋国的东西。还对宋国人说:“死的人已经不能再活,但是你们宋国损失的财物又回来了。”这是一件重大的事情,为什么各国派一些地位低下的人来研究呢?其实他们都是卿大夫。既然是卿大夫,那么为什么称“人”呢?为了贬低他们。为什么要贬低他们呢?卿大夫没有资格为别国诸侯的事务担忧。
【说明】本篇《襄公三十年》,主要描述的是鲁襄公三十年发生的故事。主要记述了十四件事,一是楚国派薳罢来鲁国访问。二是子产辅相郑简公去到晋国。三是晋悼公夫人慰问筑城工匠,赵孟破格提拔了一个老人。四是郑简公与大夫们结盟。五是蔡景侯为太子娶妻,又与其妻私通,太子于是杀死蔡景侯。六是成周因为周灵王去世而发生内乱。七是宋国发生火灾,宋伯姬被烧死。八是郑国子产去陈国监督结盟。九是鲁国叔弓去宋国参加伯姬葬礼。十是郑国伯有嗜酒,被子皙追杀,逃奔到许国,子产殡葬死者后出走,子皮制止了他。十一是伯有不甘心,依靠马师颉介率兵攻打郑国国都,死在羊肆街上,子产安葬了伯有,驷氏想攻打子产,被子皮制止。十二是楚国公子围杀了大司马蒍掩而夺取了他的家室。十三是诸侯大夫们在澶渊会商,准备给宋国火灾捐款,但最终没有达成协议。十四是郑国子皮把政权交给子产,子产执政后首先把城邑送给伯石,让他担任自己的副手,然后使都邑与郊野有了条理,上下都有了担当,田地都有了疆界水沟,房屋水井都有了配合。子产执政三年后,获得人们一致好评。
————————————————————
【注释】1.聘:(pìn牝)《诗·小雅·采薇》:“靡使归聘。”《周礼·大行人》:“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周礼·占梦》:“季冬聘王梦。”《管子·小匡》:“以极聘頫于诸侯,以安四邻。”《尔雅》:“聘,问也。”《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韩非子·十过》:“昔者戎王使由余聘于秦。”《礼记·曲礼》:“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说文》:“聘,访也。”《后汉书·冯衍传》:“聘申叔于陈蔡兮。”这里用为访问、探问之意。
2.弑:(shi式)《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左传·宣公十八年》:“凡自虐其君曰弑,自外曰戕。”《论语·公冶长》:“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论语·先进》:“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礼记·明堂位》:“君臣未尝相弑也。”古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3.天王:即周景王,名遗,周灵王之子,在位二十五年。年夫:《左传》作“质夫”。周灵王之子,周景王之弟。
4.许:(xǔ栩)古国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姜姓,战国初期为楚所灭,一说灭于魏。故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东。《诗·鲁颂·閟宫》:“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晏子春秋卷五·内篇杂上》:“景公伐鲁,傅许,得东门无泽。”《左传·隐公十一年》:“夏,公会郑伯于郲,谋伐许也。”
春秋公羊传襄公
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