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诗句看古代帝王之胸襟

 石榴花文艺 2020-05-21


诗句略见帝王胸襟
文/罗锦高
 

中国古代许多帝王的诗句,因表达了深厚的思想感情、豪迈旷达的胸襟和雄壮开阔的气魄,而成为感人至深的千古名句。


先来欣赏西楚霸王项羽的绝命诗。为何叫绝命诗?因为这首诗是他在哀叹命运即将终结时所发出的声音:“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全诗四句用今天的话就是说:力量可以拔动大山啊,横扫中原的豪气足以盖世。但时运不济呀连骏马也跑不动了,骏马跑不动了呀这可怎么办呐!

诗中的“骓”,是项羽心爱的战马,叫乌骓马,曾忠心耿耿伴随他身经百战。昨天还是骁勇善战的宝马,而眼下的垓下之战却变得无能为力。汉王刘邦强兵围困四面楚歌紧逼,连平时勇猛快跑冲锋陷阵的乌骓马也已瘫软在地。虞姬是项羽十分宠爱的妾,如今落下连女人也保不住的地步。这一仗惨败得多么令人伤心啊。项羽处在这样孤独无助悲悯绝望的境地发出的悲怆的呼唤。这一呼唤是一个盖世英雄生命的最后哀嚎,似只猛虎猝然跌落死亡之谷的一声长吼,震撼山岳感动天地!

我想,当战乱中的项羽与虞姬生死刎别时,突然发出撕心裂肺的绝唱,谁也不会用笔去纪录一个英雄的悲歌,而是英雄悲歌直接震撼了军心人心,才保存了下来,从而流传于后。


刘邦的《大风歌》,只有三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意即大风起舞啊云彩飞扬,君威震撼海内啊,我回到故乡,如何才能得到猛士啊固守国家的四面八方!

诗的内容恰与项羽慷慨悲歌相反,表达了刘邦夺得天下后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豪迈气概。末句虽然流露难觅猛士固守四方保平安的一丝忧愁,但不失冲天气象。项羽和刘邦这两首诗,在历史典籍中随处可见,况且还镌刻在临潼旅游景点鸿门宴博物馆院内的石碑上,成为历史人文景观的重要内容。使众多游客在感受到两千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剑拔弩张的鸿门惊宴的紧张气氛外,还可欣赏到两位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


三国曹操《观沧海》中有一首《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璨烂,若出其里。幸善至哉,歌以咏志。”全诗大意为:登上巍峨的石碣山,面对沧茫的大海,汹涌澎湃的海浪是何等壮阔!海岛上的山峰劈浪耸立,山上草木茂盛,风光无限。然而当秋风涌起时,那万顷碧波更是动人心魄。那大海的胸怀啊,包容了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轨迹;满天璀璨的星光,也如同出自于大海的深处。我真是太幸运了,看到这壮阔的景象,所以用诗歌来表达我豪迈的情怀。

这首诗的经典处在第十一到十四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真可谓大气魄大气象,把日月星辰与大海波涛的自然景象,融入进作者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里。


唐宣宗李忱少年时迫于复杂多变的宫廷斗争,被宦官送到福建双龙潭寺(今厦门集美)安身修道,与当时的名僧黄檗(bò)私交甚笃。有一天,两人同游龙门寺山中,一同感受山川锦秀流泉飞瀑的美景,于是诗兴大发,黄檗吟出上联:“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高处。”李忱略一思索对出下联:“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黄檗伸出大拇指连声赞叹李忱胸襟博大,诗言志泓。

李忱当时虽然被宫廷强势排挤在外倍受冷落,但他少年时代一刻也没忘胸怀天下,心系社稷安危,借溪涧奔流出壑,两岸青山美景挽留不住它奔流大海的远大志向。李忱受到排挤冷落,看似遭受打击,却也磨砺了他坚韧的意志、宽和悟道的人生修养,经受住了不同寻常的人生考验。

后来终于有了主政朝廷的机会,成为唐宣宗,君临天下。在位虽然只有十三年,但深得臣民拥戴,是个有作为和建树的皇帝,号称小太宗皇帝,成为一代明君,因为他少年时就在晨钟暮鼓中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人生的智慧,在自然山水中感悟到兴国安邦的真谛。在位时他深谙治国方略,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政绩显赫。唐宣宗治国兴邦的大度胸怀,从他青年时期豪迈的诗句里,多少体现了他的大气概和大气象。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不第后秋菊》一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全诗明白晓畅,以菊拟人。菊花开时正是百花凋零的秋季,“我花”得以独领风骚,一花独秀,香气满溢浸透整座长安城。城内城外盛开着金灿灿的菊花,如同身披铠甲王者之师凯旋归来的气象,从语气到意境,何等气派?用当今的话来说就是霸气十足。

黄巢写这首诗时正处于唐朝末年,战乱频发,民不聊生。黄巢本来就不是农民出身,而是盐商子弟。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他所追求的人生价值,但屡试不第,也就是他再三落榜之后写下这首诗的。

随后便与同乡王仙芝一起贩卖私盐,继而一同起义。起义者以农民为主体,所以他就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起义最终被镇压而失败,但黄巢的领袖气魄在他诗中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朱元璋的咏竹诗:“雪压竹枝低,低下欲沾泥。一朝红日起,昂首与天齐!”此诗不能确定朱元璋吟咏于少年时期还是青年时期,但不管写于何时,重要的是抒写出不畏霜雪欺压顶天立地的豪情壮志。

作者借竹之坚韧不怕冰雪摧压,就是被压弯腰低下头就要沾上泥土了也不折断,待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之时,竹枝仍然反弹挺立昂首蓝天,不失为男子汉大丈夫的精神写照。

朱元璋是贫民出身的皇帝,青少年时饱受贫困之苦,贫困到了乞讨度日的地步,然而正因为贫困饥饿孤独歧视等苦难经历,才磨练了他坚忍不拔傲霜斗雪敢于抗争的个性。


朱元璋取得天下坐上皇帝宝座之后,非常重视水利建设农业生产,这与他贫民出身不无关系。古人云:诗言志。诗歌贵在蕴含作者的真情实感和大气象。一首诗能否流传于后,不在于是否当上皇帝,不在于地位高低贵贱,而在于诗作本身是否感动人心,是否激励人生积极向上,是否具有独特的人格精神。

笔者在此列举分析六位帝王的诗句,其意境和表现手法虽各有千秋,但从思想内涵和格调上却有其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豪气冲天旷达雄壮,无不体现了帝王宽广辽远的胸怀和顶天立地的气魄。


(作者简介:罗锦高,笔名罗星。出生于1956年底,祖籍福建上杭,客家人。当过农民、教师、记者、编辑,业余喜欢读书写作,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30多年间在《西安日报·晚报》《陕西工人报》《山西文学》《散文选刊》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等作品200多篇,出版个人散文专集《星河》一书。1986--2019年,先后参与编纂《临潼县志》《临潼区志》《临潼年鉴》等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