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武汉“微信朋友”宋克杰

 石榴花文艺 2020-05-21


文/孟海朝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你注定与他无一面之缘,但他的真诚触动着你,你依然会把他认作心灵上的朋友。著名作家贾平凹称朋友是磁石吸来的铁片儿、钉子、锣丝帽和小别针,只要愿意,从俗世上的任何尘土里都能吸来。这话听起来通俗,却也是颇有道理的。

 2020新年伊始,从武汉引燃的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大江南北,武汉成了世界焦点。可惜的是我至今没去过武汉,武汉的模样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疫情无法不让我对武汉牵肠挂肚,因为那里有我一个十多年的好友。说好友不如说是老师,《企业与企业家》杂志总编辑宋克杰,2007年投稿时我们偶然结缘相识,之后我成为杂志特约记者。


自13年前收到《企业与企业家》杂志社第一份采稿通知单起,我们之间就没有中断过联系,由当初的电话、QQ、再到如今的微信,我们聊天没有间断过,他有大作或好作品,我在朋友圈转发分享;我有拙作他也照旧点赞转发。每逢节日或重大活动相互都要微信祝福。他是军人出身,说话做事雷厉风行,有担当,言行一致,曾是某集团军政治部负责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转业后,先后在湖北省有关部门及机构和媒体从事经济研究、经济管理和宣传工作,出版过9部著作,其中代表作《酶法多肽之父传奇》在国内外颇有影响。
几年前,我曾邀请他到三门峡看白天鹅、观万里黄河第一坝,游地坑院,他一直没时间。2017年,孩子大学毕业,为找工作发愁,曾联系他帮忙,他一直在武汉给孩子联系工作,后来孩子不愿去武汉。2018年,准备和家人去武汉过春节,向他咨询武汉美食和景区,他说到武汉有他在啥都不用操心,人到就行了。结果到年跟前,家人嫌远只好改变到西安过年。
今年的大年三十,他早早发来祝福微信:除夕,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笑迎鼠年,宋克杰武汉祝你平安!那时,武汉已经封城,大年初一,他又身披军大衣在餐桌前发来“宋克杰在‘封城’武汉住宅向你拜年”。
2月4日立春,我向宋总报春,顺便询问疫情,他的微信显示“对方账号异常,已被限制登录,消息无法送达。”后我多次联系均显示异常。
直到2月22日,宋总给我发来微信:宋克杰《在“封城”武汉住宅“闭关修炼”30天》的美篇,向我报平安,以及武汉和宅家战“疫”情况:在美篇中写道他和爱人发扬“上甘岭”精神,深居住宅,闭门不出,把宅家当“战斗”,把坚守当“进攻”。住宅闭关30天,即使在微信账号出现异常,无法付款,缺菜缺粮几近“弹尽粮绝”的危急时刻,他与爱人仍然咬紧牙关,坚持居家,严防死守。为了节省粮食,将原来的每日三餐减为每日两餐,缺少蔬菜,他爱人学着用塑料桶培育豆芽。
后来,社区组织团购,将小区住户所需蔬菜和食品集中采购送到小区门口,爱人才出门下楼去取。出门前,还要严格做好防护工作,除戴好口罩外,还用浴帽代替防护帽,用游泳镜代替护眼罩,用塑料雨衣代替防护服,用一次性鞋套代替防护鞋,用白酒代替消毒液。除了做好防疫,他还坚持宅学、宅练和宅游。参加了全市百万家庭于晚上8时开窗、开灯,面向夜空高唱《国歌》,高喊:“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的口号活动。忙里偷闲还完成了手头一些积压工作,还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

我们没有身处武汉,想象不到武汉人对医者求生的渴盼。疫情当前,灾难当头,唯有抗争,大疫需要大医,大灾呼唤大爱,盘古开天辟地、女祸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不都是在与灾难相搏斗吗?如今84岁的钟南山院士亲临火线,成为“战疫”总指挥,宋总40年前曾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发卡山与敌枪林弹雨作战,40年后在武汉又亲临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大战”。
3月6日宋总微信给我传来他采写还未发表的疫情报道《周德文:中小微企业在抗疫关头要“抱团取暖”》,对当前形势下,如何看待疫情对宏观经济以及微观层面的企业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应对,如何救助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他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上海中和正道集团主席周德文,并发表了观点。
3月12日,又传来《彩虹中南公司:抗“新冠”火线抢送“电热毯”》,报道成都彩虹电器(集团)中南公司在疫情阻击战中,得知武汉蔡甸区方舱医院急需2590床电热毯,企业在十分困难情况下,截止2月底共输送电热毯34849床、捐款30万元、KN95口罩5000只,喷雾器60台。
我有时想: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现在正经受着这次疫情大灾难的抗战和考验,武汉是主战场,全国一盘棋,每个人都是战斗员,宅家静候的日子里,常常牵挂宋总,看到他精神抖擞提笔写就得两篇报道,甚是欣慰,看到的不仅是他在武汉疫战中的战绩,更感受到了作为个体生命的精彩。
因为缘分,我们成了相识13年未见过面的“微信朋友”。人与人在茫茫人海相遇、相知,是一生的缘分。朋友,是个美丽的词汇,比金钱珍贵,有时候能超越亲情。朋友,是连接的桥梁,人生路上不免会遇到坎坷和困难,有朋友就不孤单。
有时候,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及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受人际关系的影响,与朋友的鼎力相助关系极大。人之所以“走运”,多半是朋友在发力。有句话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春满花开,皓月当空,一片宁静安详,也是友情的归处。

真正的朋友,是不管距离有多远,工作有多忙,只要你需要,他就会伸手想帮,雪中送炭。
和宋老师相识13年,只在微信里见过他的头像,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我的世界的陪伴,更主要的是他那一篇篇大作无时不在滋养着我,同时也照亮了我工作和生活的方向。朋友之间的情谊有时就像白开水,平平淡淡,看似没有什么味道,却永远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和宋总这段来自不易的友谊我会永记在心,也会永远祝福武汉的宋总健康平安!


(作者简介:孟海朝,河南省卢氏县人,现供职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建筑业协会,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造师。作品散见《建筑》、《检察文学》、《中国乡村》、《中国建设报》、《建筑时报》、《河南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