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

 石榴花文艺 2020-05-21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文/刘欢欢

李达伟在他的《世界的世界》里写过,他那做过牧人的姨爹说:牧场是一个远离喧嚣嘈杂乖戾仇恨报复的世界,那里适宜放牧饮酒阅读思考。无论他在哪个世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梁晓声在回答大学生们关于“阅读的习惯对人的好处”这个问题时,最后强调说,“阅读的习惯可以使人具有特别长期地抵抗寂寞的能力。”不错,正如梁晓声后面所说,人一生中最忠诚的朋友其实是自己。而自己在孤独和寂寞时只能靠自己,自己阅读所积累的思想会让自己在寂寞孤独时反刍出新的东西来。

余秋雨说,“阅读是唯一摆脱平庸的办法”。

李汉荣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为灵魂寻找居所和房子。”“读书的人除了生活在‘当下’这个世界,他的内心里还有另外一个更加深邃辽阔的精神世界。”从这一点上说,有“书卷气”的人远比“市侩气”的人富有的多。李汉荣也说,“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和更久远的、已经消逝了的时间建立联系,把人类数千年、数万年的生命时空纳入到个体的生命时空中,这样,他生命体验的密度、深度、高度和强度就无限地增加了,他的一生里度过了十次、百次、千次人生。”

应该说,关于阅读,我更欣赏李汉荣的这种说法。一次朋友问我,“你认为阅读有什么好处”。我基本就是套用李汉荣关于读书的好处回答他的:“李汉荣说读书的人比不读书的人多了一个世界。读书可以让我们不止活在世俗这个世界,更可以让我们穿越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与古圣先贤对话,与世界级的文化名人魂魄与共。阅读所开创的这个精神世界,可以完成对现实世界里的我们的自我救赎,孔明说‘人生多苦难’,我们凭什么可以鄙视甚至打倒苦难?唯有阅读,阅读有能力让我们和这个世界和解,从而愈挫愈勇,变成一个看似温顺的斗士,变成一个以柔克刚的恬静之人。”

那些当下看似活得很精利的现实主义者,套用孔明先生那句“对不看微信朋友圈的人来说,一切繁华都不存在”,他们也体会不到真正的读书人精神世界的辽远与阔大。“夏虫不可以语冰”,读书的人拥有雪花的美。

读海明威,你就会懂得人应该拥有硬汉气魄,困难面前不畏惧,乘风破浪会有时;读苏辙,“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读书的奇妙,谁读谁知道。所以当我常常在中年的今天后悔年少少读书的时候,余秋雨又给了我安慰:“我觉得一个人最佳的读书状态大多产生在中年以后,因为只有历尽沧桑的成年人才知道,活着自身生命的质量最重要,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造,而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我靠阅读又一次让我的心魂恢复了平衡。

当然生命有限,读书有限。所以我们尽量读好书,何谓好书?余秋雨说:“茫茫书海中,只有那么一小块,才与你的生命素质有亲切的对应关系,要凭着自己的人生信号去寻找,然后由此及彼,扩大成果。”

而我想嫁接一个煽情的句子:于千万书中遇见你的好书,而书会成就最好的你。


(作者简介:刘欢欢西安市作协会员。有多篇散文散见于《美文》《青年与社会》《西安日报》《秦岭印象》《日月文学》《生态西部》等报纸杂志。另有《蜜蜂和我们的低碳生活》一文获得2010年全国蜜蜂赞散文征文优秀奖。《学做圣人》获得2011年第一届散文世界杯入围奖。《生命的孤独》获得2012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二等奖。《每个人都是春天的过客》一文获得2013华夏情全国诗歌散文邀请赛二等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