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根生:借钱

 石榴花文艺 2020-05-21

      

  文/王根生

十年前的一个暑假,老家一个乡党,孩子中考成绩不理想,没考到我们学校,可又想到我们学校上高中,他们知道我在这所学校教书,于是,就到我家来,求我帮忙。坐在轮椅上的母亲早就耳背了,不知道我和乡党说啥呢。等他们走后,母亲问我,人家找我有啥事?我就弯着腰,湊在母亲的耳朵跟前,声音放大,把事情告诉了她。并且如实地告诉母亲,这件事很难办。我又没当领导,我要办,恐怕不行。

母亲立即拽着我的衣袖,用嗔怪的目光看着我说:“给咱村人好好办事,人家先前对咱家都好得很。”最后还一个劲叮咛我:“给乡党办事要尽力!”

看着母亲浓郁的乡党情分,我点点头。

可是母亲好像对我还是不放心,就絮絮叨叨地跟我讲起了几十年前的一件事:

“你还记得你上高中那一年不?你放寒假给我说,要20多块钱呢,你大(陕西农村称呼父亲)一句话也不说,没主意。是我走东家,出西家,给你借的钱,叫你报了名。”

这事我知道,母亲越老,以前的事记得越准。这件事她曾经提起过。那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上高中。大概是八二年吧,刚过罢年,新学期开学报到的前两天晚上,我才吞吞吐吐地把藏了整个一个寒假的事情怯怯地告诉母亲:这学期我们学校的文科班和另外一个学校的文科班合并了,我们得转过去,我得拿20块钱报名费,而且,这么远,我必须在学校吃饭,每个月还得几块钱呢。等于说,我这次去,得带上20多块钱。

父亲听了我的话,穿着一身整个冬天一成不变的黑粗布棉袄棉裤,一言不发,圪蹴在脚地的火炉边,双手插在宽敞的袖筒里,低着头,一言不发。我猜得出,父亲非常痛苦,我们家确实拿不出这笔钱来。这20块钱,真是为难这个当家人了。

母亲听了我的话,先是眉头一皱,正在做针线活的手立刻停了下来,一脸惊讶,好像我说的太迟了,让她措手不及。但这种惊讶马上一闪而过,一脸自信地对我说:“没事,我娃别怕,有妈呢!”

我带着二十多块钱,来到了新的学校。我当然知道这些钱,是母亲借来的。不用我问,父亲的神态就告诉我了。

 母亲沉默一会,又絮絮叨叨地说开了:

“其实第二天,我出去借钱,就到过咱村一户有钱的人家,人家听说我为你上学借钱,立马就说手头没钱,这个年还是借钱过的。我心里明得跟镜一样。他家有人在外头工作,手里活泛。院子还摆着一辆新买的飞鸽自行车呢。我从他家里出来,心里那个难受,就别提了。哎,又一想,也想通了。人家把钱借给咱家,那几年都穷,咱猴年马月给能还上?我不怪人家,谁叫咱没钱呢!”

母亲说到这些事,真让我诧异,母亲可从没向我提起过呀。我本以为,母亲为人聪明厚道,热情大方,在村上活一等的好人,借钱应该不会碰到这种难堪的事吧。可母亲还是……我真替母亲难过。

母亲脸上并没有沉浸在那件伤自尊的事情上,而是一脸平静,继续给我谈下去:

“也就是那年暑假,你考上学了。咱村人都有些不相信,也想不到,想不到咱家还能出一个大学生。村上人看你考上学了,都给咱家行礼,为了这,在你走的前一天,咱家专门把村上的乡党招待了一番。那天,咱家很热闹,就像发落女子一样。

“也就在那天,我当时借钱的这家人也来了,给了我5块钱,说是给你上学的。这5块钱,那时候真是一份大礼呢。我当时推说啥都准备好了,不用钱了。她抓着我的手说:三娘,你咋打我脸呢?这是我给我兄弟的一份心。人家说到这里,我啥也不说了,接了钱。心里暖和得跟那时的天气一样。”

“这是谁家?”我问母亲。

母亲好像并没有听见我的问话,继续说:“人,你在难处,人家帮你是情分;不帮你,人家也没做错啥,人家不欠你的。不要跟人记仇。你家转运了,人家到你家来,给你家行大礼,我都能想通,当然么,你日后也跟人一样了,看你的眼光就不一样了。这想法,也没错。咱只有感激人家。”

母亲的“政治课”,我一般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可这末尾的几句话,语言朴素,道理却发人深省,真的让我听进去了。这坐在轮椅上瘦小的母亲哪里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小脚老太太,简直就是一个民间藏而不露的哲学家!

“你刚问我那家人,我这会给你说,就是今儿托你办事的这家!人,谁没个短处?跟人打交道,要多想人对你的好,要记住人的好。要不是咱村人帮咱家,我咋有钱供你读高中?”

母亲的话,绕了一大圈,让我终于明白了一切。

后来,在我的努力下,这事终于办成了,大家都高兴。

母亲去世后,我在老家办丧事。这家人为我奔前跑后的,真给我帮了不少忙,替我操了很多心,让我更加感激。我想,这就是真正的乡党情分。

我也相信:母亲如果地下有知,也一定很高兴。

写于2016年春天


(作者简介:王根生,临潼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西安市教学能手。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曾在《光明日报》《中国报告文学》《四季歌文学季刊》《连环画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等发表数十篇教育教学随笔、散文、文学评论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