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江涛:谁动了我们的“面子”

 石榴花文艺 2020-05-21

【编者按:余老师这篇文章智趣、理趣、雅趣一个不少,值得推介!】

 中国人历来是很爱面子的。比如,朋友聚餐,即使囊中羞涩,也会争先恐后去埋单,甚至“打肿脸充胖子”,这除了友情之外,恐怕更多的是一个关乎面子的问题。再比如,你当众揭人之短,或出人之丑,这就很让人没面子,于是人就与你脸红脖子粗地争吵,以至于亲密无间的朋友形同陌路之人。这还是面子在作怪。

然而,我们常常忽视了一种内在的面子,即写字。

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写得怎么样也确实是一件关乎一个人的面子问题。一手漂亮、潇洒、工整、美观的字,置于人前,让你很有面子;而一笔粗陋、歪斜、零乱、模糊的字,让你难于出手,很没面子。因为,你知道连自己的母语——汉字都写不好,实在是一件“掉链子”“没面子”的事。

每年举行的人才交流会上,“天之骄子”们手执自己的简历,穿梭在各用人单位之间。这一份份简历都是用电脑制作而成,装饰精美、色彩艳丽、图文并茂、引人注目,可是却没有一份简历是他们自己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的。这其中除了豪华的需要之外,我想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很用心地自己“书写”一份清秀的简历来的。如果有用人单位真要求应聘者“用手写简历”的话,那么,又有几人的字是可以很有面子地拿得出手来呢?我们没有人进行过具体的数据统计,但我敢断言:字拿不出手的人“那是相当地多”。

前些年笔者参加高考评卷,那洁白的卷面上爬满的汉字——我们的高中学生的手迹,实在不敢让人恭维;近几年实行网上评卷,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的字迹,也更让人感到很没面子。字迹潦草,如杂草丛生;笔画歪斜,似枝桠折断;章法零乱,似良田荒芜。这样的书写,常令评卷老师发出一声又一声无奈的长叹。

叹息之余,我们不禁反思:谁动了我们的“面子”?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就汉字的书写来说,只要手指在键盘上不停地舞动着,于是一行行就流泻而出,一篇篇美文便迅速成就。如果再用鼠标点击几下,加以修饰,各种字体应有尽有,异彩纷呈,其方便、快捷、唯美,自不待言。然而,就是这种高科技的东西在方便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惰性,有如此好事,谁还愿意手握钢笔(或毛笔)曲背弯腰、柔指生茧地费那力气去一笔一画、点横竖撇地写字呢?我不是固步自封的人,不仅不反对高科技,而且还欣然享受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生活。但是,作为以汉字为母文的我们,在学习、工作中最基本的功夫——汉字的书写,却是应该必须掌握的。我们姑且不说写好汉字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单就个人的面子而言,也确实应该装点一下“门脸”,增加一些自信,增强一些实力。如果你有幸成为一位名人或部门领导,却将自己的意见或名字写得歪歪扭扭,不堪入目,这不也是一件“很不面子”的事吗?

我们的中小学也曾开设过写字课,但是形同虚设的情况,“那是相当地严重”。一方面是为了给“上边”看,如果没有按照课程要求开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在考评中是要扣分的,于是,装模作样地安排在课表上,以应付差事。另一方面是我们还没有足够的专业师资或特长师资,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还有一方面,就是即使有了写字(或书法课),也没有系统的教学安排,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没有科学的教学计划,没有可行的教材,更谈不上良好的教学效果了。总而言之,我们从来没有把它当作一门课,那怕是选修课也行。于是我们的写字水平也就越来越不敢让人恭维了,于是我们的面子也就越来越没面子了。

学生缺乏良好的写字习惯,也是我们丢面子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我们的学生没有养成勤写字的习惯,上课时或正襟危坐,或手忙其他,就是不记笔记。另一方面,学生写字时姿势错误,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据此,笔者以为,要想找回我们的“面子”,我们就应该把写字课(或书法课)真正当作一门课程看待。郭沫若先生说过:“让中小学生学书法,不一定要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书法家,而是把我们的字写得好看一点。”让我们的字写得潇洒起来,那不是一件很“面子”的事吗?

2009年10月9日



(作者简介:余江涛,别署箫语、竽乐、嗜石室主、滥竽充数人,癸卯年生人。毕业于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文学学士。1984年7月任教于华清中学至今,高级教师。业余爱好书法、篆刻,偶有所作,积以为集,自名之曰:“胡诌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