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旁骛与远悟的不等式

 稼穑居 2020-05-21


  大约是在念初中的时候,上语文课,老师让大家朗读一篇课文。整个教室一片雀噪,房盖快要掀开了。

  可能是我有点嫌烦,就一边用两只中指塞住耳朵,一边朗读。这样既可以屏蔽嘈杂,又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老师叫停时,我竟然没听到,大家都已悄无声息,唯独我仍在起劲地大声朗读。同学们的眼光齐刷刷地向我射来,看着我摇头晃脑的样子不禁哄堂大笑。

  老师见状,并没有责怪我,而是先让大家静下来,接着便在黑板上写下“心远地自偏”一行大字。然后说,古代田园诗人陶渊明有一首名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说完,作了一番浅显的讲解。尽管我旁若无人地朗读,并非心无旁骛所致,但自此而后,却牢牢地记住了陶潜的这些语带烟霞的诗句,居室的客厅里,还挂着请人书写的这首诗的条幅。

  陶渊明的这首诗的后边还有六句: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上了点年纪后再来阅读,发现这首诗如其说是田园诗,不如说是禅诗或哲理诗,整篇都隐含禅宗的义理,演绎着动与静的辩证法。在文学大家笔下,诸如此类的禅诗还有很多。如,王藉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元稹的“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杜甫的“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等。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为,要达到心静如水的境界,是需要养成的,古人叫做“习静”。唐诗云:“山中习静朝观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静,不是一味地孤寂和冷漠,而是要在嘈杂的尘世间,秉持一种宁静的心境,尽管门庭若市,也能心静如水。惟静,才能心清气闲,观照万物;惟静,才能从容深思,洞明世事;惟静,才能兴致盎然,笑对人生。功利萦怀,心浮气躁,是不可能得意,也成不了大气候的。

一个人若能排除外界纷扰,其心就会因空灵而专注,其思就会因专注而致远,因此说,心无旁骛方能远悟。

(文/王兆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