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何应住 2020-05-21
茗山法师俗名钱延龄,是我外公钱德龄的堂弟。1914年出生在江苏盐城老县城大寺巷(1949年后改名光明巷)的钱家老宅。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坐落于盐城老城区光明巷6号的钱家老宅和院子里有些年头的银杏树是我童年的记忆。时代的变迁,老宅已被拆迁,银杏树也不知去向。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茗山法师公事来盐,还特地抽时间回了一趟钱家老宅,那时的银杏树依然还在,这也是他出家以后最后一次回盐。
钱家老宅子是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老式建筑。童年时,我常去外公家玩,虽然房子家具已经破旧,但古式的青砖、整洁的院落,高大的银杏树,厚重的木门、糊纸的窗棂、旧式的老家具对孩童的我来说,比起自家简陋的红砖瓦房显得有一点点神秘和庄严。
外公长茗山法师12岁,兄弟俩都属虎。
外公共有四个子女,母亲排行最小,取名信,就依那颗银杏树的谐音,小名叫小杏子。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古式建筑的窗棂
清末民初,钱家的故事就从这个老宅子开始的。
前清时期的盐城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县城,能够考上秀才的人凤毛麟角。钱家在清朝三百多年间一共出过两个秀才,在本地也算得上是个书香之家了。外公的祖父(也是茗山的祖父)虽然没有进过学,但因为祖上的根基,所以有机会在县衙门里当差。外公的父亲子承父业,茗山的父亲钱玉焯(字宝森)则考中了秀才。
清末的盐城一共就出了两个秀才,另一位叫胡应庚,是大名鼎鼎的毛泽东大秘胡乔木的父亲。
钱家的兄弟较多,自家虽也有点薄田,但大家庭的经济还是非常困窘。钱玉焯考上秀才后,被兴化沙沟镇上一张姓人家相中,请人做媒与他们家从小喜欢就吃素的老姑娘(茗山法师的母亲)结了亲。婚后日子依然过得拮据,听我母亲讲,那时钱家老少都还在一口锅里吃饭。每次做饭,大锅内是粗杂粮,锅中间放一个小钵,钵里是些白米,是茗山母亲的娘家人送来专门给新人们享用的,其他人就只能吃大锅里的杂粮。过去的日子真的非常艰难。
钱家老宅位于大寺巷,所谓大寺,就是盐城永宁寺,最早是奉唐太宗之令建造的,是盐城历史上最有名的寺院。出钱家老宅,向北有一条小河,叫大寺河(即今天盐城的毓龙路),过桥便到了永宁寺。
也许是永宁寺每日的钟声,也许是茗山母亲钱老太太素来虔诚吃斋念佛,茗山法师慧根早启。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重建后的盐城永宁寺
童年时代的茗山法师(延龄)与其他兄弟们便显得有点不同:他喜欢跟着他母亲到寺庙烧香礼拜,喜欢听河对岸寺院的钟声和诵经声,寺院里的老和尚们都非常喜欢他。回到家里,他看到一花一草都不忍踩踏,看到小虫小动物也从不伤害。家里偶尔改善伙食买些小鱼小虾或其他荤腥,小延龄从不肯食用,还劝说家人不要再买,因为钱老太太本来就吃斋,所以后来家里真的就很少有荤腥的菜吃了。这引起了哥哥康龄的不满,因为康龄那时正读中学,念书很用功,长身体也需要营养,不吃点荤菜那里受得了呢。也许是童年的龃龉,竟然让康龄一生都在反对和嘲笑弟弟的信仰。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茗山法师(1914.2-2001.6)
外公在钱家的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三,茗山法师排行老八。我小时候,家里人都叫他八爹爹。
钱家的兄弟中有三人读书比较出色,年纪最大的便是我外公,其次是康龄,最后即是茗山。
外公20岁考上了国立靖江师范学校(师范学校不需要家里花钱),毕业后直到1949年前都在上海的一所中学教书,建国后回到盐城老家。
康龄中学毕业考上了医学院,后来到美国留学,学成回国后在上海从医。战争年代他曾为陈毅和他的战士们治疗过枪伤,建国后任浙江绍兴医院的院长。
延龄却没有上学校。少年时的延龄一直随父学习,他想读中学,但哥哥康龄读中学后,家里无力再负担他上学了,于是准备送他跟姑父吴少文学中医。吴少文是当时盐城有名的中医,我大舅公就是跟他学医的(后来我母亲又跟着大舅公学,与中医结了一辈子的缘)。但延龄对学医不感兴趣,他有更大的志向。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当年的盐城非常贫穷,出家是不少人走投无路的选择,因为可以混口饭吃。但青年的延龄却是本着一颗弘法济生之心而出家的。
当时盐城的寺庙有好几座,延龄都去参拜过。许多老法师如融高、大超、了性等也都很喜欢他,甚至劝说他跟他们出家。延龄最后真的出家了,他选择了离家较远的建湖收成庄罗汉院,成为德高望重的罗汉院院长宏台老法师的弟子。
宏台法师法名本绪,宏台是他的字,年轻时曾在宁波阿育王寺燃灯供佛,后与融高、仁俊等法师创立苏北净土社,影响很大,当时有南印光、北宏台的说法。
1931年,19岁的延龄在释迦牟尼佛降生日那天剃度,跟宏台法师正式出家,法号大鑫。出家后的大鑫非常用功,是一名出色的僧人。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重建后的建湖罗汉院
茗山法师后来写诗回忆他在罗汉院的往事:
想升中学实难望,随母几番进道场;
听说生死是大事,又闻人世总无常;
弥陀佛七初萌志,罗汉禅林竟改装;
晨钟暮鼓勤念诵,两年经忏走村庄。
经忏就是念经、礼忏、放焰口一类的宗教仪式,帮助世人超度亡者或祈福延寿。在罗汉院,大鑫的经忏唱念功夫最好,梵音嘹亮、字正腔圆。宏台法师对大鑫很是器重,庙里的账薄也交给他来管理。大鑫学佛并不止于经忏,他一有时间便专研佛经及儒家的经典。
那段青春岁月在法师的人生中是一段难忘的时光:
由于小庙靠近农村, 庙旁有田地、晒场、水车、牛车篷,有河,有桥,有船……我有时带玩带学农活,下田种豆、拔豆、打麦、打稻、踏水车、推牛车、撑小船过小桥,从中深深体会到粮食之来之不易。(摘自茗山法师日记)
宏台法师在罗汉院办了私塾,供村里的年轻人读书,并请了钱秀才来教书。
这样,大鑫还能继续跟着父亲学习儒家经典并练习书法。大鑫在罗汉院的日子是一段美好的岁月,当时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
“弟寂处山林,无他事事,唯有读书写字,以约身心。”
钱秀才也曾在大鑫的作文本上批注:
“你几生修得这清闲!”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年轻的大鑫还曾写诗赞曰:
清晨初起庙门开,回顾乾坤不染埃。
郊野皆成银世界,庭前顿现玉楼台。
宏台法师告诉大鑫,那时在僧界最有道德和知识的有太虚法师、印光法师和仁山法师,希望他以后能亲近这几位高僧大德,多多地向他们学习。1933年,宏台法师推荐大鑫到镇江焦山定慧寺,并送大鑫新的法号茗山。从此后,茗山法师这个法号逐渐成为许多后来人心中的明灯。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焦山佛学院,1946年台湾星云法师曾就读于此,茗山法师时任教务长。
1933年的秋天,茗山考取了刚成立的焦山佛学院。在求学的时光里,他广泛学习了佛学、文学、法律、代数、物理、英文等学科的知识,三年的学习,他成绩优异,是焦山佛学院的高才生。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太虚大师(1890-1947)
1936年,太虚大师到焦山讲经,茗山对太虚仰慕已久,最先跑出山门去迎接大师,并在大师讲经的闲暇之余,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四首七律诗呈献给他,表达自己对大师的仰慕和追随大师学习的愿望。太虚大师看过茗山的诗后,非常慈悲地应允了茗山的请求,亲自写信给他的弟子法舫法师(武昌佛学院的负责人)推荐茗山法师去武昌佛学院深造。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武昌世界佛学苑图书馆开幕式合影
1936年秋天,茗山法师远赴武昌,负笈求学,成为武昌世界佛学苑首届高级研究院的20名学生之一。在追随太虚大师求学的岁月里,茗山法师深得大师教诲,对于佛经中难解之处,太虚大师告诫茗山:“佛经里最难了解的地方,我们应当拿信仰心去接受,但这不是迷信,更不是盲从,因为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不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武昌也随之沦为战场。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茗山法师一直追随太虚大师,听从他的指导,不断学习和弘扬佛法。
抗战期间,茗山法师辗转湖南南岳、衡阳、来阳、祁阳、宁乡以及长沙等地,在太虚大师的关心下组织僧伽救护队,为抗战救国筹集粮食、衣物,并在大师的委托下筹办佛学院,特别注重对寺院的管理和僧伽的教育。得益于太虚大师的栽培,后来的茗山法师在僧伽教育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中国佛教事业培养了一大批爱国爱教、慈悲济世的出色僧才。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茗山法师与赵朴初居士亲切交谈
1945年抗战胜利后,茗山法师重返焦山定慧寺,担任焦山定慧寺监院,兼佛学院教务主任,主编月刊《中流》,发行及于日本和东南亚,在当时的佛教界影响很大。1947年春,茗山法师出席中国佛教会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佛教会理事,其时,赵朴初居士任秘书长。1951年茗山法师出任焦山定慧寺第九十八代方丈。
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一开始,茗山法师就被打倒成了反革命,多次批斗,打骂逼供。
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性是光明的,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必然的。
佛教讲修行,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让人性中的光明战胜人性中的黑暗。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1990年,南京大学原校长匡亚明先生对茗山法师在文革期间的操守给予非常高的评价:“茗山法师在生活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不改其信仰,保持清净戒体...,据我所知,像茗山法师这样德才兼备的高僧,在我国现在是不多见的。”
2001年,台湾法鼓山圣严法师在茗山圆寂后,曾经用这八个字评价茗山那段艰苦的岁月:十年动乱,玉琢冰清。
茗山法师在这个艰难的十年中,和许多仁人志士一样经受了考验,他们坚持着自己心中的理想,他们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他们没有因为当时环境的恶劣而倒下去,他们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1978年,国家迎来了新的春天,改革开放让中华儿女再次觉醒。到今天,40多年的发展成就是经历过这段岁月的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即使其中有些人仍然戴着有色眼镜,但已经阻止不了我们这个民族奋发向上的动力。
改革开放后,茗山法师恢复了出家人的身份,再次重返焦山定慧寺,负起了修缮定慧寺、重新建设焦山的责任。
1980年,中国佛教协会重新恢复,茗山法师当选为常务理事,1993年又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1994年当选为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在此后的20年间,在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的关心和支持下,茗山法师大力发展佛教教育,筹办佛学院,开办僧伽培训班。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今天佛教界的中流砥柱。
1991年,外公想念茗山法师,以90高龄独自一人从盐城汽车站购票乘车,到镇江焦山寺去拜访茗山法师。当时家里人居然不知道外公这个近乎疯狂的想法,好在平安到山,外公在茗山法师那里住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对于两位久别重逢的老兄弟来说,又是一段难得的幸福时光,茗山公事之余,每日都和外公促膝畅谈,茗山还在日记中赞扬外公很有学问,对于时事颇有见解。
出家六十余载的茗山法师到访过香港、泰国、美国、台湾、斯里兰卡、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他不仅阅历丰富,广结善缘,也有着深厚的佛学功底,对于诗词书法亦甚好之。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在他的笔下,世界如此美好:
大雪纷纷落下来,顿教大地绝尘埃。
群峰顶上腾飞瀑,万树枝头吐白梅。--焦山雪景
松枝戴雪头皆白,枫叶经霜色更红。--颂栖霞
红透金波光闪闪,茂枝修竹色苍苍。
一塔摩云邻北斗,双峰如柱砥中流。--颂焦山
群山围绕如朝山,百鸟和鸣似抚琴。--朝普陀山
2000年5月29日,茗山法师到北京探望病中的赵朴初居士,朴老自书临终偈云: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
花落还开,流水不断;
我兮何有,谁欤安息?
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茗山法师看到后非常感慨,回顾自己的一生,同日也给自己的弟子预写下他自己的临终偈: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
若问何往,往生净域;
觉而不迷,生必有灭,
乘愿再来,何须悲泣。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记茗山法师
南怀瑾居士为茗山法师圆寂题词纪念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2020年,茗山法师已经圆寂了整整19年,如果法师真的重来人间,那他今年也19岁了,19岁的他,应该还只是一名大一的新生,面对今天世界性的重大疫情,他该会有如何的想法呢?对于方方他又会如何地评价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