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安湖图书馆艺术中心故事:北宋皇室画家高克明

 七月夏安 2020-05-21

东安湖图书馆艺术中心故事:

北宋皇室画家高克明


2017828日,龙泉驿区文物管理所在大面街道洪河村14组(现东安湖畔)发现一组古代墓葬,后经成都市考古队发掘,共清理出墓葬14座。结合出土文字材料,考古人员得知,这是一组南宋初年的高氏家族墓葬。令人意外的是,这14组墓葬中有一座北宋皇室画家高克明的墓葬,其他墓葬包括高克明之子高及民和夫人靳氏合葬墓、高克明之孙高良弼和其两位夫人合葬墓等,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器、铜器、漆器,以及墓志、墓碣等石券,由此揭开一段皇室画家与龙泉驿的传奇故事。
高克明(公元980-1050年),山东渤海高氏后裔,家族于北宋时期迁居山西绛县(今山西新绛),并于此出生。自幼喜画。后进入东京(今开封)京师画院作画师。被宋真宗赵恒任命少府监主簿(正六品),掌管百工技巧、乘舆服御之物,于此有了巡游全国的机会。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地区出现“交子”(纸币,比西方早600多年),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冬,朝廷见发行交子有利可图,正式成立“益州交子务”,面向四川地区发行纸币,代替铁钱流通。高克明受朝廷派遣,多次来到成都对铁币、纸币的交汇流通进行调研。有一天,他沿东大路登上龙泉山,俯瞰成都平原,感受到了蜀地的物华天宝和地大物博。
高克明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欢阅读书籍和实地搜集绘画素材,无论荒郊野外,还是山林湖畔,他都用心体验,甚至几天忘了吃饭。这天,高克明从龙泉山下来,住在东安湖边的小驿站,驿站边有一书房(东安书院前身,以前的书房村),他在这里饱读驿站往来过客留下的书籍,同时感受龙泉山景和近在眼前的东安湖,对这里的山山水水和文化氛围赞不绝口。
回到东京,高克明画了一幅《溪山雪意图》,在东京画界引起轰动,画中部分取材即来源于成都龙泉山、东安湖、驿站,画中的山峦、湖河、小船、茅舍、树林、小径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让北宋风光跃然于纸上。后来,宋高宗赵构曾写诗赞扬他:“(高)克明已死(许)道宁逝,郭熙后有新成名。”认为高克明的作品在北宋著名画家郭熙之上。

2019年,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北宋皇室画家,东安湖公园建设方决定在他搜集素材的地方,东安湖南岸修建一座图书馆(东安书院)、一座剧院和一座文化艺术中心。其中图书馆面积2万平方米,剧院建筑面积25600平方米,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以此传承一脉相连的中国传统文化。
而今,东安湖畔的图书馆(东安书院)、剧院、文化艺术中心是东安湖的三大地标建筑,运用地景化的方式将建筑与东安湖公园景观融为一体,积极营造了城市公园的理念。东安书院古色古香。剧院建筑以多个逐渐升起的缓坡如同一组湖岸边升腾起的风帆,又名“湖岸风帆”。文化艺术中心建筑像一个被精巧切割的水晶石,展现出市民文化生活多彩斑斓的不同位面。高克明如果在天得知龙泉驿及东安湖的巨变,一定会由衷发出盛赞。
(曾明伟/文)

龙泉山的夜晚 ,讲述龙泉山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